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1.
姚衛群教授:佛教與婆羅門教的“心識”觀念比較 (10)
2.
姚衛群教授:佛教與婆羅門教的“無明”觀念比較 (35)
3.
姚衛群教授:虛雲和尚的修行思想與當代佛教的僧團建設 (35)
4.
姚衛群教授:捨利、佛塔與佛教思想 (55)
5.
姚衛群教授:佛教與婆羅門教的“虛妄”觀念比較 (53)
6.
姚衛群教授:佛教的“如來藏”思想與婆羅門教的“我”的觀念 (50)
7.
姚衛群教授: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 (53)
8.
姚衛群教授:佛教中的“性空”與“識有”觀念 (79)
9.
姚衛群教授:佛教的“二谛”理論及其歷史意義 (67)
10.
姚衛群教授:從《百論》中佛教對“外道”的批駁看中觀派的理論特色 (89)
11.
姚衛群教授:佛教禅思想的形成發展及主要特點 (80)
12.
姚衛群教授:漢文大藏經中兩部“外道”文獻及其學術價值 (120)
13.
姚衛群教授:禅宗的“佛法在世間”思想與構建現代和諧社會 (105)
14.
姚衛群教授:佛教因明學說的產生和主要發展線索 (124)
15.
姚衛群教授:關於玄奘所譯的《勝宗十句義論》的年代 (121)
16.
姚衛群教授:佛性觀念的形成和主要發展線索 (105)
17.
姚衛群教授:《壇經》思想的理論淵源與現實意義 (148)
18.
姚衛群教授:佛教的倫理思想與現代社會 (128)
19.
潘桂明教授:解讀原始佛教 (161)
20.
陳紅兵教授:論佛教慈善向生態環保的拓展 (123)
21.
陳紅兵教授:生活禅發展趨勢促進禅宗的現代化 (112)
22.
陳紅兵教授:中國佛學心性和諧思想要 (111)
23.
陳紅兵教授:從虛雲和尚思想看生態佛學研究 (156)
24.
陳紅兵教授:佛教討論俗谛的目的是為順應世俗 (137)
25.
陳紅兵教授:佛教哲學的生態诠釋與拓展 (112)
26.
陳紅兵教授:我國佛教生態思想研究的新進展 (115)
27.
陳紅兵教授:心境並建是時代對佛教的必然要求 (108)
28.
陳紅兵教授:出世與入世:佛教解脫論的雙重維度 (118)
29.
陳紅兵教授:生態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種價值觀的變革 (137)
30.
潘桂明教授:天台宗的圓融哲學 (108)
31.
潘桂明教授:中國居士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119)
32.
潘桂明教授:天台宗佛學評議 (78)
33.
潘桂明教授:部派佛教內部的理論分歧 (81)
34.
潘桂明教授:震華法師與近現代佛教改革 (93)
35.
潘桂明教授:鸠摩羅什與關中般若學 (101)
36.
潘桂明教授:宗密論“圓覺” (113)
37.
潘桂明教授:般若學六家七宗述論 (68)
38.
潘桂明教授:“性具實相”述評 (139)
39.
潘桂明教授:李通玄的東方智慧論──《新華嚴經論》札記 (124)
40.
潘桂明教授:南北禅 (147)
41.
潘桂明教授:論僧叡的佛學貢獻 (94)
42.
潘桂明教授:《壇經》的基本思想和禅學意義 (295)
43.
潘桂明教授:宗密的禅教會通論 (54)
44.
潘桂明教授:天台先驅者的止觀實踐 (75)
45.
潘桂明教授:佛教教育的幾點意見 (137)
46.
陳星橋居士:石家莊佛教勝地記游 (102)
47.
陳星橋居士:哈爾濱普照寺巡禮 (103)
48.
陳星橋居士:福建雪峰崇聖寺巡禮 (96)
49.
陳星橋居士:靈巖山巡禮 (111)
50.
陳星橋居士:普照寺簡介(碑文) (11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