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先生位極權臣,他曾在家書中多次提到:晏起,為敗家之凶德。即是說,晚起床,是敗家的凶兆。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不吉祥的。
未來的明天是由一個個的今天構成的,想知道你將來際遇如何,看看一個個的今天你在做些什麼不就一清二楚了嗎?還需問何人?人一生的吉凶禍福,都是由自己一言一行累積而成,古人教我們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是讓我們獲得吉祥如意的人生。沒有真實的道德修養,就是給你擁有再多東西,也終將把你壓垮!
我們希望得到福報,就要懂得現在及時行善,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要明信因果!能夠現前抓緊機會行善積德,將來必有後福無窮。
人總有吉凶禍福,月也有陰晴圓缺,多積陰德,以為長久之計。
行善積德是積福,現在還有力量,就要趕緊去幫助別人,等到沒有力量幫助別人,之計也都福報享盡了,那就後悔莫及。這就是“宜未雨而籌謀,勿臨渴而掘井”。
儒家講修身,修身在於正心,正心在於誠意,誠意在於格物致知,說到究竟處,就是格物,格處我們的物欲,當我們的心對種種妄塵境界,能做到不為其所轉,就叫格物。格物之後才能致知,自性本具在智慧、良知才能現前。
“自奉必須儉約”是從節儉的美德來養我們的性德。儒家講欲不可長,佛家講得更徹底,欲必須要斷。
君子待客之道,必定很有禮數,也很節制,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以酒肉交朋友,二姨真正的德行、學識來教朋友。人一生該有多少財富,隨著他出生,那個八字就顯現出來了,也就是說有定數。哪裡是說靠我們拼命應酬、喝酒、招待客人得很晚,就能賺到錢呢?古德告訴我們,賺錢的因在於布施、行善。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教育他的兒子提到:“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告訴我們,君子修身養德,必須要守靜,如果是羨慕榮華,那個心就靜不下來,而且必須要節儉,以節儉來養自己的德行。如果生活很奢侈,那個德行不會很高的。即使有條件可以過得很好,也應該節儉。
榮華富貴,無德難守。范公厚德,子孫千年。
我們看到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他當時聚斂財富不知道多少億,位高權重,權傾一時,自己貪污很多很多,後來被推翻了,倉惶逃亡,最後病死他鄉,情況很淒涼。報上登載,馬科斯夫人當年僅皮鞋就達到幾千雙,可是到最後四面楚歌,她在打官司的時候連律師費都支付不起,正是“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如果沒有德行,最後都是死無葬身之地。
司馬光在家書中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大學》也告訴我們:“君子先慎乎德,有的詞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捨財利益很大。對內來講,破我們悭貪的心。悭貪之心對我們害處很大,是煩惱的根源,要破掉。怎麼破?捨!捨財可以幫助別人,救人急難,開始做,要勉強為之,做的時候不容易,好像割肉一樣,怎麼辦?咬著牙干,一點點來,從小處開始布施。終將泰然!
所以修學聖賢之道,關鍵在於“捨得”二字!如果真能在這上面去深入領會,努力地實踐,必定得到真實的利益。
我們與人交往,要謹慎,不正派的那些人千萬不要跟他交往,要敬而遠之,遠離他你就少災殃,古德告訴我們“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危險。跟那些狐朋狗友在一起,最後都會遇到很多的災難。
人有錢應該多做布施,多周濟窮苦,這個世界上窮人還是多,富人還是少,能幫助多一點,這是修福。自己有錢了,不肯幫助窮人,還拿這些錢去打扮自己,買奢侈品,享受一時的快樂,這個快樂 本身就是禍患。這種貪YIN的念頭一定要徹底放下,如果念頭不清淨,難免會有邪緣相湊,到時候就會產生禍患。
人能夠常常報本反始,他的德就厚了,德厚福也就厚了,福德福德,這個德和福是連在一起的,有多大的德就有多大的福。特別是孝道是德之本。一個人一定要有他的根本,如樹有其根,水有其源。樹有了根,才能年年發新枝;水有源頭,才能川流不息,源遠流長。
經書典籍,聖賢之根。學貴立志,志貴有恆。
儒釋道三根: 輔助教材:
《弟子規》 《孝經》《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
《十善業道經》 《地藏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說盂蘭盆經》
《太上感應篇》 《文昌帝君陰骘文》
在儒釋道這些基礎課程中扎根,關鍵是學而時習之,要去實踐,聽懂了要真干,真干沒有別的,就是格物,格處自己的物欲、煩惱、習氣。因為那些東西不是自性中本有的,本無的就一定能格處掉,如此,本有的智慧、德行才能恢復。
相有智愚,自性平等。
從心上來分析,其實人本來沒有智、愚、賢、不孝之分,為什麼?本性本覺,本性本善。我們每個人的自性都一樣,本來是覺悟的,具足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福報,哪有什麼智、愚、賢、不孝之分。可是我們現在確實看到了人的智慧不等,有的人聰明,有的人愚笨,有的人賢德,有的人缺德,這種分別其實是後天習氣、毛病染污所致,本性是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後天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如果人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會很良善、很聰明,不會去干壞事;如果一個人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受社會的污染,有了不良的習氣毛病,就顯得愚笨和不孝。
一個人是智還是愚,是賢還是不孝,不是從本性上說的,而是從習性上,受到染污的輕重,來產生這種分別。《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如何能去除這些習性,靠聖賢教育,所以經書不可不讀,讀書才能讓人恢復心性中本有的智慧,德能。所以聖賢的典籍是萬世生靈的眼目,沒有它我們想要成聖成賢,就沒有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