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經【捨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要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
蕅益大師在這裡有一個簡單批注,‘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這西方世界的,‘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然即是導師亦可’,這是雙關的,說西方世界與阿彌陀佛同名的佛,講得通,同名號的佛那不曉得有多少?如果把它說成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尊阿彌陀佛也行,也可以說得通。‘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阿彌陀佛也贊歎釋迦牟尼佛,也贊歎十方一切諸佛,佛佛互相贊歎,目的是接引眾生,廣度眾生,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西方,列七尊佛。南方表修慧,西方表修福,所以持名念佛是福慧雙修。“七”代表圓滿,《彌陀經》上都用七來表圓滿的意思。第一尊佛是“無量壽佛”。無量壽是代表福壽,福德裡面第一個是壽命。蕅益大師在經題裡面曾經告訴我們,“阿彌陀”翻作無量,不僅是壽命無量,光明也無量,智慧也無量,德能也無量,神通也無量,樣樣都是無量,說不盡的無量!在一切無量的無量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壽命要無量。諸位想想,如果沒有壽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財富、無量的珍寶,不就都落空了?你沒有壽命,無量就被別人享受,與你有什麼相干?所以壽命在一切無量裡面叫第一德,它是擺在第一位。自己有了無量的壽命,一切的無量自己才真正得到受用,才能享受得到,所以壽命一定擺在第一。
第二是“無量相佛”。相是表富貴。我們中國或者外國也有算命看相的,相有富相、有貴相,富貴貧賤的相貌確實是有的。看相的人常說:“相隨心轉”,這一句話實在講是非常現實的。譬如,人歡喜的時候,他那個面孔就有一個歡喜相,他心裡歡喜,他面孔就笑咪咪的;他肚子裡一肚子的苦水,一肚子的煩惱,他那個面孔擺起來就很難看;相真的是隨心所轉的。淺近的我們知道,深遠的也在相上能看到。這個世間最好的相是佛像,我們世間相書裡面所說的貴相,佛是每一條都具足,一樣也不缺少,“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從哪來的?諸位要知道,相是果報。有果必有因,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因與果,一條一條都列得清清楚楚,哪一個相是怎樣修得來的?譬如前面我們講過,佛說過的是藏果佛,這是廣長舌相。他的舌頭很薄,伸出來可以蓋到面孔,那是不妄語得來的。修多少時間?修三大阿僧祇劫不妄語,才成就這個相。一般人,三世不妄語,舌可以舔到鼻端。這就是告訴你,每一個相,都有一個因緣修得的。佛在經上說,菩薩成佛了,成佛之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福。為什麼?沒有福不能度眾生。度眾生不僅是要有慧,還要有福報。
有人真有智慧、真有學問,講東西講得天花亂墜,可是人家就不喜歡聽。是什麼原因?我們講這是沒有緣,也沒有福。所以他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福,修這個相好莊嚴。相好莊嚴是接引眾生一個最好的方式。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阿難尊者出家,阿難尊者出家是什麼因緣?是看到釋迦牟尼佛的相太好了。他心裡想:這個好相不是父母生的,一定是他修成的,我也想這樣好相,跟佛出家去修行。所以,相好攝受不少眾生。富貴人一定有富貴之相。無量相佛,經上稱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的劣應身,示現在我們世間的,真正在一真法界的相好光明不可思議。
第三尊是“無量幢佛”。幢是旗幟一類的,現在沒有了,古時候有。在佛門裡面,自古留傳下來有幡幢。幡是扁的,比較多見;幢是圓形的,比較少見,當中是空的,有一點像飛機場那個風筒,不過比風筒做得漂亮,做得考究。幡幢,這都是表高顯的意思,因為幡幢掛得很高、很明顯。它的作用是宣傳的作用,是通告的作用。佛家,諸位必須要知道,它是教育,教育是老師第一大,“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老師是很謙虛的。所以佛門自古以來,諸位在經典裡面去找,佛從來沒有招生過。這個招生未免自己太誇張,太炫耀自己,所以不能招生;也就是說明不敢為人師。學生找來了,那行!找來可以;我不找你,你找我這個可以。佛確實是人天大師,自己不招生,這麼好的一個老師,讓這麼多人當面錯過太可惜!於是接引大眾的事情都在學生。學生得到好處,介紹自己認識的人去跟佛學,彼此互相介紹,是這麼來的,而不是招生來的。
後來這些祖師大德們弘化一方,當然也要學佛。如何通知大家來聽經、來參加法會?像現在方便了,現在郵局郵遞很方便,我們發個通知,大家馬上就收到、就知道了。登個報紙,或在廣播電台發個消息,都很方便。在那個時候統統沒有,不但沒有廣播,沒有報紙,郵政也沒有,通知信徒就非常困難,於是寺廟裡幡幢就起了作用。寺廟都有旗桿,旗桿不是掛國旗的,旗桿是通知大眾的訊號。如果我們這個道埸,這個寺院,今天要講經說法,旗桿上就掛幢,“法幢高樹”。旗桿上掛這個,遠近的人一看到,寺廟裡旗桿上掛著幢,就曉得今天有講經,喜歡聽經的人他就來了,不喜歡就算了。所以他不找你,但是要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你,歡迎你來,是這麼一個用意。如果這個道場做法會,就用幡。懸幡是道場有法會,幢是講經。所以幡幢代表高、明顯。
第四尊“大光佛”。佛菩薩名號,凡是有光明這個意思,都代表智慧。大光佛就是代表大智,下面一尊“大明佛”,合起來是光明。這兩尊佛,大光是表根本智,大明是表後得智,代表這兩種智慧。兩種智慧,一個是自受用,一個是他受用。當沒有人向佛請教的時候,佛於一切法不是不明了,樣樣都明了,但是於一切法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那個樣子就像完全無知的樣子,因為“知”是要分別,是要把它說出來,那是知。他心裡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所以一切法是平等的,萬法平等,萬法一如,這是根本智裡面的現象。有人向佛請教,你問一樁,佛就把這一樁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告訴你,那叫做後得智。你不問,佛就不知;一問,他什麼都知道,這是起作用。後得智是為利益眾生,為教化眾生,無所不知;根本智是般若無知。
第六尊“寶相佛”。寶相是表尊勝的意思,寶是尊貴、殊勝的意思,是表尊貴殊勝,我們常講難能可貴,表這個意思。從無量壽佛到寶相佛,實在講這個福德也是無量無邊說不盡,以六尊佛的德號做一個概略的說明。無福不能度眾生,佛尚且如此,何況菩薩以下,何況我們!這個要知道。有些同修發的心很好,我要幫助人,幫助人幫不上,人家不肯接受,什麼原因?想一想,沒有福報,所以一定要修福。
過去在台中求學,李老師一生是講經說法。我到台中去的時候,剛好老師開一個經學班,我們班上有二十多位同學跟李老師學講經,他就培養這麼幾個人,培養講經的。他常常告訴我們:“要修福,要跟眾生結法緣;你沒有法緣,將來你講得再好,修得再好,沒有人聽。”要怎樣跟人結法緣?方式很多,老師常常提醒我們,譬如李老師講經的時候,我們這些同學在四周照顧聽眾,替聽眾服務,這都是跟他結法緣。照顧他們,伺候他們。有些時候,我們買些糖果,來聽經的一個人分一點,這都結了緣。李老師講經的時候,聽眾大概四百人左右,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一個人沒有力量,就是一個人分一個糖果那也很可觀,幾個同學合起來買一大堆,到處分散,統統都是結緣的方法。現在結緣的方式就更多了,我的法緣,大家曉得,很好,在全世界法緣都很好!這法緣是結來的,你不結緣,哪有這麼好的法緣!我用什麼方法結緣?印經書。凡是看到好的經書,我所收的供養統統做這個事情,輾轉都結緣了。這個緣愈結愈廣,現在還有錄音帶、錄像帶結緣。所以弘法利生,要把修福結緣這個事情放在第一位。不肯與人結緣就沒有法緣,那就很難,所以要廣結法緣。佛要百劫修福,道理都是如此。
末後這一尊佛“淨光佛”。這一尊佛是教給我們修福的基本方法,怎樣修福?要淨,要光明。“淨”是講三業要清淨,心地要正大光明。三業是身、口、意。清淨一定是斷惡,你有惡業就不清淨,像佛在經上常常跟我們講的,身要是做殺盜YIN,身就不清淨;口要有妄語、兩舌、惡口、绮語,這口業就不清淨;心裡面還有貪、瞋、癡,意就不清淨。清淨,必須把十惡業統統斷掉。十惡業斷掉之後,一定是修十善業,雖修十善業不著修善之相,這是般若經上常講的“三輪體空”,那就變成淨業。業有善業、有惡業、有淨業,淨業裡頭斷惡修善而不執著善,不以為我自己做了多少善,做了多少好事。你一執著,那就變成善,就不是淨,不執著就叫淨業。三業清淨。
大多數畫的佛像,佛頂上有三個字,多半是用梵文寫的“唵、阿、吽”,這密宗裡常念,這三個字的意思就是三業清淨。“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三業清淨。由此可知,三業到圓滿清淨就成佛了。三業清淨,心地當然是正大光明,沒有一絲毫惡念,沒有一絲毫我執。諸位要曉得,有我就有私;換句話說,心地就不光明。真正做到正大光明,要做到無我。我既然沒有了,哪來的我所?我所有的一切當然就能放下。所以說,破了我執才真正是正大光明。由此可知,這個事實是四聖法界裡面才有的。阿羅漢、辟支佛破了我執,六道凡夫都是有我執,有我執就有私心,就不平等,就有差別,這些都是煩惱,都是業障。所以我們要想修大福德,要從三業清淨、心地光明下功夫,這才成就圓滿稱性的福德。所以末後這一尊佛,教給我們方法。
‘如是等’,跟前面一樣,西方世界也是無量無邊的諸佛。這些諸佛如來,‘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也就是這些諸佛如來,在他自己的國土裡面,一尊佛的教化區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此地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指佛自己教化的范圍。他告訴眾生,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為一切眾生宣講《阿彌陀經》,贊歎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勸勉大家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所以,這部經是一切諸佛都說的。其它的經不見得諸佛都說,為什麼?諸佛為眾生說法是契機契理,如果不是這一類的根機,佛這一類的法門就不講。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時間不長,所講的東西很有限,沒有講的東西那太多太多了。為什麼不講?我們這世界的眾生不契機,講了沒用處。凡是在我們這個世界所講的,就是我們這個世間人可以修學的,還有這一類的根機,所以他才說。唯獨這個法門,是所有一切根機統統都得利益的;換句話說,這是非講不可的。不但適合於我們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就是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沒有一個不適合,普遍適合法界有情。因此一切諸佛如來,統統要說這部經,這部經變成盡虛空遍法界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沒有一尊佛不講,沒有一尊佛不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