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天台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天台宗

  天台宗是由隋朝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縣境內)的智顗所開創,後世就稱它為天台宗。該宗的教義正依《法華經》,所以又稱為法華宗。

  北齊朝 有慧文 讀中論 得其精

  在南北朝的北齊年間,有一位讀《中論》而得開悟的慧文法師,他就是天台宗的初祖。慧文法師俗姓高,關於他的生卒年代不詳。據說在二十至三十七歲這段時間,遍游齊國,他已是一位“聚眾數百、眾法肅清、道俗高尚、名聲遠播”的大法師了。據《佛祖統紀》卷六載:北齊朝的慧文禅師是無師自悟的,因讀《大智度論》中“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在一心中得”,及《中論》卷四“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悟入“一心三觀”的觀行方法。
  問:三智與空、假、中有什麼關系呢?答:簡地單說,聲聞、緣覺之智,是通達一切諸法皆空的智慧,名“一切智”;菩薩之智,是通達一切差別道法的智慧,名“道種智”;佛智圓明,是通達諸法總別之相的智慧,名“一切種智”。《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種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摩诃止觀》卷五雲:“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由是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一心三觀”理論。

  祖龍樹 立三觀 空假中 歸一貫

  天台宗的歷代祖師繼承了龍樹菩薩《中論》的“空、假、中”之說,而立為“三觀”。“空觀”順出世真谛,“假觀”順世間俗谛,“中觀”順真俗圓融的第一義谛。《中論》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頌,是說一切諸法皆是從根據(因)和條件(緣)的結合產生的,離開了因緣條件之外,別無有實體可得,它完全隨緣而生,緣散自滅,本性是空,從而慧文悟出了諸法皆空的道理。雖然諸法皆空,而假名是有,因名言是人們主觀妄執客觀實有諸法而假安立的,所以名言雖無實體,而有假相。從假名來說而非全無,從性空來說而非全有,非有非空,即是中道。若以天台的次第三觀來講“從假入空(假無實體,所以是空),從空入假(空不頑空,還有假相,所以是假),從空假入中道(空中有假,假中有空,空假不二,即入中道,所以是中)”。又從此宗的通相三觀來講:“一空一切空,假、中都空(以空的道理推究,無有一法而不是空,當然假、中也就是空了);一假一切假,空、中都假(諸法雖空雖中,但有幻相,空不全空,中不自中,由假所顯,當然空、中也就是假了);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因空假不二,空即中,中即假,當然空、假也就是中了)”。這就是“祖龍樹,立三觀,空假中,歸一貫”之說。

  傳弟子 南岳思 止觀法 萬世師

  慧聞禅師將“一心三觀”的理論和方法傳給弟子慧思禅師。慧思俗姓李,豫州汝陽郡武津(今河南省上蔡縣)人。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以後每天讀誦《法華經》,數年之間讀誦不下數千遍,又因閱讀《妙勝定經》開始修習禅觀,中間曾往投慧文禅師受習禅法,同時結合《法華經》誦讀,從而悟得“法華三昧”,一時名聲遠播。以後他游行各地,聚徒講法,曾兩次遭邪師的妒忌謀害,在食物中投毒,徒眾有三人因中毒致死。慧思禅師特寫《立誓願文》,敘述他出家學道、習禅以及遭諸異道攏亂毒害,立誓修禅解脫法,得神通力,弘揚正法,廣度眾生的事。陳代光大二年(568)移居南岳衡山,在那裡繼續提倡禅修,聚徒傳道,智顗就是他的弟子之一,遂有“南岳尊者”之稱。由於他日間談理,夜間修禅,同時講說禅波羅蜜,因此,陳宣帝尊稱他為“大禅師”。慧思禅師平時奉持大戒,衣服只用棉布,寒冬添鋪艾葉以御風霜,《續高僧傳》特別稱贊他慈行可風。陳太建九年(577),他特從山頂下來,住半山道場,大集徒眾,勸勉勤修“法華、般舟”三昧,語極苦切,於是年六月卒於南岳,世壽六十二歲。
  慧思禅師的著述有《諸法無诤三昧法門》、《立誓願文》、《隨自意三昧》、《法華安樂行義》、《大乘止觀法門》等,特別是《止觀》一書,頗受後來台宗學者重視。
  “止觀”是奢摩他毗缽捨那的意譯。止即是定,觀即是慧。修行者,於所緣境,專注一趣,心不散亂,前後相續而緣,是名“止”。在專注一趣的基礎上,如理簡擇,無倒思維,是名“觀”。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單修止,有單修觀,也有止觀雙運的差別。見道之前,則多於止觀單修,而少於止觀雙運;見道之後,則一般都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第三世 有智者 演教觀 判高下

  天台宗的初祖為慧文,二祖為慧思,智顗為三祖了。智顗俗姓陳,祖籍颍川(今河南許昌),生於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十七歲時值梁末兵亂,家庭分散,顛沛流離。十八歲投湘州果願寺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陳·天嘉元年(560年)往光州(今河南潢州)大蘇山依慧思學四安樂行,後讀《法華經》而悟得“法華三昧”。於是智顗到各地弘法,首先到金陵傳弘禅法,隨即又開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禅門》兩書。數年之後赴天台山,於北面山峰創立伽藍,於是栽松引泉,行頭陀行,晝夜禅觀。隋·開皇十一年(591),智顗到揚州傳戒,同時應楊廣之請,專為楊廣授菩薩戒,所以隋帝稱他為“智者”。次年,他回到故鄉荊州,於當陽縣玉泉山創立玉泉寺。此後兩年在寺講《法華經玄義》和《摩诃止觀》。開皇十五年(595)春,智顗又受楊廣之請,再到揚州,撰《淨名經疏》,九月,辭歸天台,重整山寺,習靜林泉,這時他已五十八歲了。隋開皇十七年(597)會稽嘉祥寺沙門吉藏,曾奉書天台邀請他到嘉祥寺講《法華經》,他因病未允前往。同年十月,楊廣再次遣史入山迎請智者為其重授菩薩戒,當時他正患重病,但仍勉強出山,走至半路石城縣,病急入寂,世壽六十歲。
  智顗一生造寺三十六所(一說三十五所),度僧四千人(一說一萬四千人),傳業弟子三十二人,灌頂居首。智顗一生著作豐富,最主要的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诃止觀》、《維摩诘經玄疏》、《金剛經疏》等。
  智顗圓寂後,楊廣派人依其所遺圖畫於天台山下建寺,大業元年(605),即位後並親賜“國清寺”之額。後周世宗時追谥“法空寶覺尊者”。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又加谥“靈慧大師”。
  天台宗的智顗常以《法華經》為宗旨,《大智度論》作指南,《涅槃經》作扶疏,《大般若經》為觀法。智顗的《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诃止觀》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典籍。
  智顗把佛陀一代教法判為五時八教。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廣”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這是根據《大涅槃經》中從牛出乳,從乳出酪,次第而成生酥、熟酥、醍醐五位的譬喻而立的。乳喻一時“華嚴”,酪喻二時“阿含”,生酥喻三時“方廣”,熟酥喻四時“般若”,醍醐喻五時“法華、涅槃”。智顗認為這是佛陀在不同時期對不同聽眾分五個階段說出的五類教法,叫“五時談教”。從佛陀說教的方式方面來判為“化儀”四教,從內容方面來判為“化法”四教,合稱八教。“化儀”譬如藥方,“化法”譬如藥味。“化儀”四教即“頓、漸、秘密、不定”。智顗認為“華嚴”屬頓教,“阿含、方廣、般若”屬漸教。但在頓漸中都有“秘密”和“不定”二教;秘密與不定只是隱與顯的區別,隱而互不相知的為秘密,顯而互知的為不定。

  藏與通 別與圓 此四教 至今傳

  智者認為佛到晚年講《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時,聽眾已經成熟,所演教法超出於方式之外,稱為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從內容的“化法”四教來判為“藏、通、別、圓”。1、“藏教”:佛陀初在鹿野苑談“阿含三藏”,屬小乘典籍,專接小根小機的人,屬“藏教”,小乘人奉為准繩。2、“通教”:指方廣諸經,是闡明藏、通、別、圓四教的,有頓、有漸、有權、有實,屬“通教”。3、“別教”:是般若經中諸部般若,專為捨小轉大的菩薩而說,也不屬前面的藏教、通教,也不屬後面的圓教,故名“別教”。4、“圓教”:法華、涅槃是佛陀晚期的教法,被判為化導的終極,純圓獨妙,是純圓教,高出其他一切諸教。此“藏、通、別、圓”四教法,至今仍為台宗諸師所傳承。

  談性具 善惡兼 百界如 有三千

  “談性具,善惡兼”:“性”指法界本具之體性;“具”即具足、具有之義。“性具”就是一切法都是自然存在的,既非自生,也非他生,而且這種存在,不是單一的存在,它是互相聯系作為全體而存在的。再說具體一點,即法界中的一一事法,本來圓具十界三千迷悟因果的諸法,此稱“性具”。此說為天台一宗之極說。天台認為一切眾生皆具善惡等法,以此因緣方能造“六凡、四聖”的十界因果,若不是善惡性具,則不能造。以故如來不斷性惡,但斷修惡;闡提不斷性善,僅斷修善,這樣六凡則可以向上到達佛的境地,而佛也可以現身在六凡之中,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便是天台宗的一大特色。
  又性具之說有三:1、性具善惡。如知禮《釋請觀者疏中消伏三用》說:“如別教道,縱知能造之心體是佛性,而謂無明自住,以不聞(圓教)本具性惡法門,故非即理之惑,別(教)人尚爾,前教(藏通)可知。”2、性具十界。如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說:“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3、性具三千。如同書卷上說:“色心者,性德三千也。圓(教)家明性,既非但理,乃具三千之性也。”
  “百界如,有三千”:台宗認為眾生一心具有十法界(六凡、四聖),每一界中又具有十法界,所以叫“百界”;百界之中又具有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作、如是本末究竟),所以叫“千如”;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共成三千世間。這三千世間都不過是具在一念心中,所以又叫“一念三千”。這是台宗修觀時依據《法華經》中十如而觀,前九如是事,後一如是理,依此反復參悟。同時認為法界所依之體基本不外色受想行識五蘊,所以叫“五蘊世間”;由於五蘊構成個體有情,所以叫“有情世間”;此外還有所依住的山河大地,所以叫“器世間”。在智顗看來,佛教中所謂“六凡、四聖”乃至整個宇宙都不過是微細一心的產物,沒有一心,也就沒有一切。
  關於智顗的性具、乃至百界、三千理論的成立經過,呂澂先生在《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八講中有一段精辟的論述,現摘錄於後,以供學人參考:
  “智顗在晚年,還接觸了地論師與攝論師。這兩家的說法著重在諸法的緣起方面,地論師講緣起,以法性為諸法的本源(即以法性為依持),攝論師講緣起則以賴耶為依持。兩種緣起觀不同,智顗對之都有所批判:以法性為依持有自生自的毛病,自己生出一切來;以賴耶為依持有由他生的毛病,因為攝論師把賴耶看成是染污的,與清淨的心性不同,賴耶對心性說就成了他。為了避免這兩種缺陷,智顗提出了‘性具’的學說。
  所謂‘性具’,就是一切法都是自然存在的,既非自生,也非他生。而且這種存在,不是單一的存在,又是互相聯系作為全體而存在的。智顗更根據慧思的十如思想,配之以十法界。他從人本觀點出發,由凡聖境界分判成六道、四聖十個階層。即從全體來看,一類有情為六道,另一類有情為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其中每一有情主觀所見一切法的法界(也即宇宙)各不相同,人所見不同於畜類,畜類又不同佛、菩薩所見等等,因而構成為十種法界。再以‘十如’思想相配合,每一法界都有十如,十法界就有百如。再從十法界本身看,它們之間可以互相轉化,因此,每一法界就蘊含有其他九種法界在內,這樣,就由百數達到了千數,就有千如。但是,一切法都不外乎五蘊——‘五蘊世間’,這是諸法的根本性質,由五蘊構成為‘有情世間’,有情所居的環境名‘器世間’,這樣,就有了三種世間。在千如方面具此三世間,三倍而成三千種法就有三千如了。因此,智顗的最後理論,不像地論師或攝論師那樣,把一切法的存在歸結為自生、他生,而是三千法存在於一念之中,所謂一念三千,森然具備,法界本然,勿須更有依持。因此他並不是不講緣起,而是講無明緣行等的業感緣起——每一有情在其一念之中都存在三千法,只是由於業感緣起,以致有隱有顯。這就是他的‘性具實相’說,也是他最後成熟的思想,天台宗的中心理論。”

  此一派 號天台 宗法華 佛慧開

  智顗的佛學思想雖上受慧文、慧思二禅師的影響,但在智顗以前沒有形成正式的宗派,後因智顗常住天台山國清寺,弘法著書,時稱天台大師,所以後來稱此派為天台宗。此宗所依主要經典是《法華經》。如《法華經·方便品》說:“捨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示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捨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就是說佛之所以示現八相成道的應化之身,其目的是為了開示佛之知見,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最終獲得圓滿佛慧的。所以說:“宗法華,佛慧開。”

 

上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3.數息要略
下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4.成佛之道──禅定偈頌講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