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宗
成實宗 六代盛 高僧傳 可為證
在本經所舉十宗之中,首先是成實宗。成實宗是以研習和弘揚《成實論》而立名的,學者稱為“成實師”。《成實論》的作者是印度的诃梨跋摩,姚秦·鸠摩羅什於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間譯出,共16卷(一說十四卷或二十卷)。诃梨跋摩舊傳約在佛滅後九百年頃生於中印度。考所譯本論卷八〈三受報業品〉,引提婆《四百論》,又本論譯者羅什,系於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到達涼州,據此,跋摩當生於提婆著作《四百論》之後,羅什入涼之前,即約當於250至350年期間。他生於婆羅門家庭,博通《吠陀》等世典。出家後,師事罽賓有部學者鸠摩羅陀,研習《發智論》。但他不滿於該論之拘泥名相,繁瑣支離,乃自窮三藏,以探教說的本源,時時和同部諸師辯難,因而遭到保守派長老們的壓制。其時巴連弗的僧祇部眾,對他遙寄同情,他便前往共住。由此,他得以接觸到大乘思想,泛覽九經,評量五部(律),旁窮異說,考核諸論,斥偏取長,棄末存本,因而有本論之作。論成後,旬日之間,傾動摩揭陀國。後又論屈了勝論學者,被尊為國師。
《成實論》的主要思想與大乘佛教的二空教義相接近。它是以“四谛立章,五蘊明義”,顯示一切萬法都是因緣假合,無有實體,最終是空。修如是觀可體解四谛之理,以八聖道滅除所有煩惱,近而達到出世的涅槃解脫。
《成實論》的內容分〈發聚(序論)〉、〈苦谛聚〉、〈集谛聚〉、〈滅谛聚〉、〈道谛聚〉(以上為本論)等五聚,計二○二品。〈發聚〉共三十五品,先論述佛、法、僧三寶,後說造論的理由及四谛的法義,並列舉佛教有關“有相、無相”等十種重要異說,以示明本論的立場。〈苦谛聚〉共五十九品,說明五受陰(五取蘊)之苦,並詳敘色、受、想、行、識。〈集谛聚〉共四十六品,說明苦因與業、煩惱。〈滅谛聚〉共十四品,披瀝本書獨特的見解,即謂滅盡假名心、法心、空心等三心,可達到涅槃的境界。〈道谛聚〉共四十八品,說明滅苦而實現涅槃的方法,即禅定與智慧。其中,智是空、無我的真智,系滅煩惱後所得者;此外,又說到空與無我的實踐。
本論自羅什譯來東土後,其門下就爭相研習,競作注疏。僧導曾撰《成實義疏》,後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弘傳此論,門下逾千人,其後形成“壽春系”,流行於南方。僧嵩則到彭城(今江蘇徐州),既傳《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同時也弘傳《成實論》,經其弟子僧淵等幾代的傳播,形成“彭城系”,流行於北方。南齊永明年間,在齊武帝次子竟陵王蕭子良主持下,集名僧五百余人,以僧柔、慧次為上首,對此論要義進行討論,並將論文刪為九卷。時僧祐亦參與其事,作《略成實論記》,學士周顒撰《鈔成實論序》,說明刪節的用意。以後,此略本曾風行一時。到了梁代,對《成實論》的研究更盛。智藏、僧旻、法雲被稱為梁代三大家,他們站在《般若》、《法華》、《涅槃》諸經的立場,認為聲聞乘不解法空,而本論獨說及法空義,遂判定為大乘論。到隋代時,智顗、吉藏出,他們都判《成實論》仍為聲聞教。吉藏更依舊序十義,說《成實》只是析法明空,不同於大乘本性空寂,只是明空,未說不空,不同於大乘明空又明不空,只是住於空,不知空亦復空,不同於大乘知空亦空,所謂不可得空,故判“成實為小內之勝”。(其後唯道宣、元照又說本論“分通大乘”)於是《成實論》的弘傳及影響逐漸衰退,唐初唯識學的興起,成實師也就隨之而消失了。《高僧傳》裡說得很清楚,可以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