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4.真情無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真情無限
 
首先說明我為什麼要講這個題目,在住山時,我經常思考著:以目前的社會或多數的眾生,其最需要的是什麼?我想了又想,最後肯定他們迫切需要的有兩種:第一是真理,第二是真情。
 
如果不明真理,我們就會很迷惑,不知道何去何從?又如人與人之間沒有真情的話,就會彼此有很多瓜葛、有很多煩惱。關於真理的部份,以前已說了不少,故以下單就「真情」作發揮:
 
煩惱的根源
 
現在我們的社會由於經濟繁榮,每個人都可以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但是人的煩惱並沒有因此減少。這煩惱中,來自於「理」上面的迷惑,固然是有;但是對大部份的人而言,主要的煩惱還是來自於人際關系的不協調。有些人在家裡時,常覺得父母很唠叨!講!講!講!講那麼多,還在講;父母卻也覺得現在的兒女很難管教!跟他講了老半天,他還是不聽。或者在公司、在學校,我們也經常有很多煩惱,而這些煩惱也大部份是來自於人際關系的溝通不一良。
 
目前很多人在處理溝通問題時,常著重於溝通技術的改良,而事實上,很多時候問題倒不在於技術,而是在「你到底要溝通什麼」?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要溝通的、所要表達的意見,自己都弄不清楚。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清楚,那麼,話說來說去,別人更不可能了解你,所以溝通的問題,依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了解自己。
 
那人又為什麼不能了解自己呢?很多時候是因為造作和壓抑的關系。而造作與壓抑者,即非真情也。世間人以為什麼是「真情」呢?我喜歡一個人,從現在到未來都一直喜歡著他,以為永遠不變才叫做真情。但若以佛法的觀點來看,「諸行無常」,那有什麼不變的情。甚至以世間法來看,即使你每天都同樣愛著一個人,但每天對於愛的感覺當然也會不一樣哩!那如何能有永遠不變、定質定量的情呢?不可能的!因此,以下我們要從另外的觀點來論「真情」。
 
當下現起者為真
 
何謂「真」?真是「當下現起者」稱為真。當下我看到一個杯子,「覺」得杯子好看,這是真。當下我看到一個人,大概前輩子彼此沒結什麼善緣吧!覺得很不順眼!這個不順眼也是真。當下現起的任何感覺、任何情緒都是真的。
 
如果當下現起的是貪心、瞋心、慢心,那又如何呢?很多人學佛之後,會直接地認定貪、瞋、癡都是假;但我要說的假,那還不是這個!因為如果當下現起的明明是貪、瞋、癡,那還是真的!假,主要來自於造作和壓抑。
 
非造作
 
造作與壓抑是所謂的假,而人為什麼又要造作呢?主要為一種自以為是或先入為主的形象,而造作出與當下不合的感受。譬如來了一個人,他或者是有錢、或者是有勢,可能對我們未來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當下即使覺得這個人其貌不揚,沒什麼可愛處。可是由於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還是逢迎他、巴結他,而作出喜歡的樣子,這當然是造作。同樣,有另外一些情況,我們喜歡一個人,但是人家都說:「那個人是壞人!」於是我也只好表現出不喜歡他的樣子!這個也是造作。
 
從土地裡、花圃裡長出的花,我們稱它作真花,因為它有源頭。但若從人工刻意制造出來的形象,雖跟花的模樣相同,但因它沒有真實的質感、沒有源頭,故稱為假花。假山、假發……等都是一樣。為什麼說它是假呢?因為它沒有「根源」。同樣,造作的情也沒有它的根源──沒有它內在真實的覺受,故稱為假。
 
非壓抑
 
其次,談壓抑的情況,剛好與造作相反o造作是本來沒有的,而硬要表現出有的樣子。而壓抑是本來有的,卻抑止它的浮現。譬如說我們起了貪心、起了瞋心、起了慢心,起了這些一般人以為不好的念頭,所以見到他們就像見到鬼一般,趕快把它堵起來,不讓它出現,這個稱為壓抑。
 
所以本來沒有的,要把它造作成有,這是假。本來有的,要把它抑制成無,這也是假。而當下現起的,不管是那一類都稱為真。
 
有情眾生與無心道人
 
佛法常說眾生就是有情,有情就是有情感的變化。人心對著外境,必會產生情緒的變化。所以人只要還活著,還面對著境界,就不能逃避於情感的問題。很多學佛的人,都極力避免於情感的問題,常講些空泛不著邊際的空理,以為天下就太平了。但如果我們不能用理來協調情感,則在學佛與生活上就不可能落實。
 
也許有人會說:「禅宗常稱修行者為『無心道人』,既是無心就應該沒有情感的變化!」但是這個「無心」是不能用「斷滅」的思想來錯解的,本來有的因緣,到最後卻變成什麼都沒有,這稱為斷滅。所以修行是可以修成無心道人,但絕不是抑制成石頭、木頭般的無知無覺。
 
「無心」,根據我的了解,略有兩種:第一就是上次講到修行的大原則「內攝與外延」,內攝如修定的時候,心很專注在一個方法上,或數息、或念佛。這時心既不對外境,當然就不起情感的變化。所以這時候的無心,是因心不對境才不起情緒的變化。但是上次也談到「內攝」的方法,其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內攝之後一定會有外延的對應,而外延之中,心還是必與境界接觸的。
 
我們人,不管怎麼打坐,總有下座的時候;不管怎麼專心修行,總有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候。所以心終究會在境界裡,跟「境」交涉,跟「境」產生變化。而心既與境界產生關系,就會相映有情緒的波動。因此,怎樣從外延的關系,而暸解「無心」的境界呢?無心,依我理會是從「有限」的情,到「無限」的情。或者說由極端偏頗的情,到合乎中道、相近於平淡的情。
 
從有限到無限
 
首先,講怎麼由有限的情到無限的情?佛法裡常講到,我們的世界是在緣起之中。緣起像網一樣,所以每一樣東西對我的關系而言,絕不是一條單獨的直線關系。在直接、間接、無窮盡的網裡,就會產生無窮盡的情感波動。譬如說這個杯子,你初看時,只覺得它好看或不好看,這是直映於眼睛中的感覺。其次你會聯想到,這杯子乃是買來的(或者朋友送的),如果它太貴了,則我們就會增些不喜歡的情感因素。如果還便宜的話,則又變得喜歡一點。或者說,雖然貴些,但是很實用,而這實用也是另一種情感成份。或者我個人雖不太喜歡,但是卻有很多人,都還喜歡它,則我的不喜歡,也會被沖掉一些。
 
這也是說,任何物體和我們的關系,它既是無窮盡的!則在此無窮的關系裡,就像有千萬根弦一般,每一根弦都會發出它的波動、發出它的頻率、發出與它相應的情感光譜。所以事實上,我們的情感本來就應是無限的!
 
然眾生因為自己的眼界有限,都用很狹隘的觀念,去看一個東西的存在,或看一樣東西的變化。由於看的角度太有限了,因此,所產生的情感成份,也就少了,也因此才會變成極端、偏頗的情。如果以為它單純的好,你當然會喜歡它,甚至非要不可。如果以為是極端的壞,那我們也得要逃避它,甚至非破壞不可。
 
從極端偏頗到中道平淡
 
人之所以會有極端的貪、極端的瞋、慢等,都因我們的眼界太窄的緣故;如能從無盡的緣起裡,去看任一事相的存在變化,則在無窮的變化裡,我們的情感,就將趨向於平淡。這是因為在錯綜復雜的關系裡,有正亦有反,有順亦有逆,一個東西在你很喜歡它的同時,一定也會有不喜歡它的理由存在。所以若心中同時容納這麼多不同的情感因素,則每種情感的比重,必相對的減少,每種情感都變成沒有單獨決定的力量,因此,便將趨向於平淡,甚至說,近似於不動!此不動不是說完全不動,而是說它所產生的波動,雖波形愈來愈多,但相對的,每個波紋的振幅卻愈來愈小,而趨近於不動的狀態。
 
於是從無盡的緣起裡,去看我們的感情生化,既然任何一種感情都沒有絕對的力量,因此,不需要刻意去造作出什麼,同時也不需要去壓抑,因為它們終究只是一小部份而已。那就隨它去吧!
 
升官發財之例
 
我們可簡單舉幾個例子,來說明無窮情感的交織變化。譬如說「升官發財」,一般人的直覺,必以為升官就是好事!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它,升官並沒有那麼單純。也許工作壓力變大了,本來還可以喝喝茶、聊聊天的!現在卻沒有時間了。有時升官後是會多一些人來尊敬你,可是亦會多一些人來嫉妒你。如碰到工作壓力太大,而能力有所不足時,又將會產生更多的煩惱。所以升官並不是那麼好哩!同樣,發財亦然,多得到一些錢財,雖然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去開銷,但有時候,也因為你有這些機會,反而造就了更多的妄想及業障。所以升官發財,最初我們單純地認為它好,似是值得大家拚命去爭取的,但經過比較廣泛的探討後,才知並不是那麼的好。
 
失戀失業之例
 
或者說一般人認為失戀不好、失業不好。其實也不一定。也許有人會說:「這個跑掉了,也許將來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或者能於失業期間,努力去充實自己的知識,去發展一些本來沒有的技能。那麼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們將找到更滿意、更能發揮潛能的來。
 
不淨觀與慈悲觀
 
所以佛法常講到「對治貪心用不淨觀」,這意思並不是要我們用不淨觀來壓抑貪心的現形,如就我所了解的,它只是要使本來的貪念變成平淡一些。所謂「不淨觀」是認定一切事相絕不會是單純的對我有利,它一定可以找到一些對我們不利的因素!一般人很容易於看到一點好處後就起貪心,但我們要進一步去觀察,好處雖是有的,但究竟是利多弊少?還是利少弊多?或是利弊參半?這不但要透過比較深入的分析,甚至要掌握更多的資料,要有更多的知識,才有辦法作判斷的。
 
如經過比較深刻的分析後,覺得對我雖有些利益,但弊端也不少。因此,我們對它的貪心,當然就會減少。或者分析之後,對我有利是沒錯,但是對別人卻是有害的,人終究還是會有恻隱之心的啊!雖然有的人比較明顯些,有的人比較隠晦些,但總還是有的。所以當我們發覺到這事情會對別人形成傷害,那貪心也自然會減少,而變成不那麼貪。或者我們認定這個事情,雖對我、對別人都有利,但只是目前有利,而過了三年、十年、百年後,那可就不是這個樣子了!於是貪心也自然減少了!這也是說,修不淨觀並不是把本來的好處全抹殺掉,然後才能叫我不起貪心,本來的好處,在因緣法裡還是存在的!但是當透過更多的角度去看時,它被沖淡掉了。
 
瞋心用慈悲觀也是一樣,用更多的角度去看另外一面,因此,可以看到本來我們沒有發現的好處,於是瞋心也被沖淡掉了。總之,對治的觀法不是用壓抑、用斷滅。而是用更廣大的角度,去看境界、人事,則我們的情感便將趨向於平淡。
 
人為什麼會用造作和壓抑的方式,來反映他的情感呢?這主要源自於:一是社會的價值觀,二是自我形象。
 
社會習尚的制約
 
我們從小接受社會給我們的暗示,它不斷地告訴我們:「這個是好的!這個是壞的!」「這個值得喜歡,那個應該唾棄。」於是便形成我們繁復的情感應對模式,譬如說我們應該喜歡干淨,不應該形成髒亂。「男生應該勇敢、強壯,而女生應娴靜和優雅。」於是在社會的暗示下,便形成刻板的情感模式。
 
甚至說,社會更經常透過賞和罰的學習方式,以教育我們形成模式,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制約」,譬如說有些事情你做了,不管你的父母,還是這個社會,都會給你懲罰,於是懲罰多了,我們便只想到要逃避那情境,甚至忘了最初你還是喜歡它的,這便是制約──以外在的力量,形成一種機械反應。同樣有些事情做了,父母便給我們鼓勵,社會也給我們嘉勉,於是我們就不斷地去做,做到最後,也成為機械反應。而這種機械反應,很多都和我們內在的感受起沖突。很多人自己內心裡,也有他自己的感受,但是為了迎合社會的暗示、社會的認同,故形成制約的心理狀態,因此,總是不離於造作的情感。
 
自我形象的格局
 
第二種我們稱為自我形象,每個人從小,一方面接受社會的暗示,一方面也慢慢揣摩,而建立起自我的形象。或認為我是聰明的人,我是漂亮的人,我是負責任的人;或認為我是醫生、我是工程師、我是宗教家、我是修行人。每個人各建立有他的自我意象,而且常把自我意象,建立在很單純的觀點裡。醫生不可能只是醫生,他還是有他廣大的生活面,醫生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已。同樣,宗教、修行、聰明、負責任也都只是廣大生活面的一部份而已。可是人在建立其自我形象時,往往把這一部份特別凸顯、強調,且用這凸顯強調後的形象,來處理自己的情感世界。所以若當下現起的感情,與自己預設的形象相符合,則我們就會去加強它,如果與自己的形象不相合,則會去壓抑它。於是源自於社會的制約,或自我形象的取捨,就會產生種種情感的造作和壓抑。
 
於是因為太多時候我們是在造作,太多時候我們又是在壓抑,時間久了,我們便慢慢不暸解自己。外在的意識和內心的感受是不相應的!所以不要說別人不了解你,甚至說我們也不暸解自己啊!有時候我們覺得心理悶悶的,但又不知道為什麼悶?有時候覺得:今天不太安和!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不安和?這些都是被壓抑久了,才形成身心畸形變態。
 
從自我疏離到精神分裂
 
如果我們一向用壓抑、造作的方式,來處理我們的情感世界,就會產生自我疏離。所謂自我疏離,就是內在與外在慢慢失去了它的統一協調。內外不統一,自己不但不認識自己,也不喜歡自己。人,都希望被別人所了解,被別人所喜愛。但是,如當下的你,是既不了解自己,也不喜歡自己。則又如何能讓他人喜歡或了解呢?
 
用造作和壓抑的方式,更嚴重的,會形成精神分裂,因為內外太不和諧了,所以情感就像鐘擺一般,今天擺到這邊,明天又擺到那邊,總是在極端裡轉過來轉過去。有時候自己也知道,有時候自己還不知道。如果這樣的話,怎可能讓自己或別人了解你呢?
 
人際關系的南轅北轍
 
我們都希望在人際關系中,讓別人喜歡,希望在人際關系中,能得統一和諧。但往往還是用造作、用壓抑的方法去求取。以為別人喜歡聽的話,我就拚命去講,
 
以為這樣他就會喜歡你了!結果你卻反而不喜歡自己了!我們以為別人不喜歡聽的話,就不敢講,以為這樣他也會喜歡你!結果他還是不喜歡你。所以用壓抑、用造作的方法,想要得到人際關系的和諧,那只是「南轅北轍」而已。
 
所以講到真情,必曰:當下現起的情感,如果更透過無盡的緣起去看,絕不會是一種單純的貪心、瞋心、慢心。透過無盡的緣起去看,一定是廣大無邊的!所以無限的情,也必然是中道的情。因為每種成分都被沖淡了!
 
接納
 
這也是說,坦然無礙的情感世界。首先要從接納開始,如當下現起的情感是貪心、瞋心、慢心,是嫉妒、是悔恨,都要加以接納,不要怕說這種想法,社會不能接受,或與我的形象不合,就去排除它、去壓抑它。壓抑只會造成更大的偏頗、更大的極端,所以已經現起的,要去接受它,這是第一點。
 
澄清
 
其次,還不清楚的要去澄清。剛才說到,有時候我會起一些情緒,或覺得心裡悶悶的,但是並不清楚那是怎麼回事?或覺得今天心情很不開朗,不了解這不開朗是從那裡來的?故對不清楚的要去澄清。一、要清楚你當下的感覺是什麼?是嫉妒?還是痛恨?二、要清楚它又是什麼原因造成成的?如果是嫉妒,是嫉妒什麼?如果是痛恨,是痛恨什麼?都要去澄清。
 
發掘
 
已有的要去接納,不清楚的要加以澄清。然後才是還沒有現形的,要去發掘。為什麼還沒有現形的要去發掘呢?一般人所能用來看事物的角度,都是很有限的!所以就只能反應出較偏頗的情感。而事實上,現象和我們的關系是無限的!在無限的關系裡,就必有無限的情感存在,所以要去發掘那些你還未觸及到的情感。這樣從接納、澄清到發掘,則我們的情感就能慢慢趨向於開放、趨於明朗、趨向於平淡。這樣身心既不會緊張,情感也絕不會走極端。
 
理性的開通
 
這也是說,真情是要透過「真理」才能完成。真理,我們已說過是緣起,只有透過緣起,才能使我們的眼光寛大無限,只有透過緣起淡化我們本來極端的情,而得到內外的統一,身心的自在。
 
我們在人際關系中,常覺得人和人之間不能夠坦然無礙。我們不敢把自己的情感表現出來,既喜歡他,又為什麼不敢表現呢?你怕他受傷,也怕自己受傷。我們擔心如果只是我喜歡他,但他卻不喜歡我,於是我就受傷了!或者我雖很喜歡他,但他不敢讓我喜歡,於是他也受傷了!恨也是一樣,如果很直截了當地告訴一個人說:「我討厭你!我恨你!」也許你講完之後,明天就等著他來報復了!或者你講了,他當下受不了了!我們總以為直接表現自己的情感,會使自己受傷,也會使別人受傷!但那又是什麼樣的情感,才會讓自己受傷呢?其實是為極端的情感。極端的貪、極端的瞋、極端的愛、極端的恨,這都會讓自己受傷,也會讓別人受傷。如果透過緣起的觀察,而使我們本來很有限、很極端、很偏頗的情能夠變成廣大、無限、平淡,而合乎中道,則這樣的情就能夠讓別人接受,至少不會讓自己或別人受到傷害。所以真正的情是理性的,透過理性的分析,這樣的情才是真情。
 
非理性的逆流
 
人為什麼會有非理性的反應呢?非理性的情是從壓抑而有的!最初不斷地把本有的情克制下來、壓抑下來,結果它不可能就此變成沒有,過一段時間後,它莫明其妙地蹦出來了!這就變成非理性的反應。
 
我們最初以為不斷地用克制的方法,用壓抑的方法,便能讓自己生活得比較合乎自己的形象,合乎社會的形象,結果到最後失控了,反而變成非理性的表現。所以我還是要強調,人活著必然活在感情之中,因此,對人、對事、對境必會起心意識的變化,欲使情感不起煩惱,那唯有透過緣起,透過更多的角度去看這個世間,既不要用一廂情願的自我形象,也不要用單一的社會模式來處理自己的情感世界。不再作壓抑,就不會自我束縛,也不會滋生無謂的煩惱。
 
默照
 
最後再談坦然無礙的情感世界。我們要一方面能察覺到自己情感的變化,一方面又要用比較冷靜超然的心,來看這些情感的起起落落。這情況就像天空廣大無邊,所以能夠任雲起霧散,雲霧雖不斷地在變化,但天空還是天空。或者說情感像大海裡乍起的波濤,波濤此起彼落,交涉變化,但是從古到今,大海還是一樣。如果經常用這種超然的心,來看待情感的變化,那情感就不會變成煩惱的根源。這方法類似於禅宗所謂的默照禅。
 
參話頭
 
有時,我們的煩惱太重,而無法起默照的功夫,則可改用「參」的方法。因若產生極端的情感,必然是在思想上鑽牛角尖,被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套牢了!所以才鑽不出來。所謂用「參話頭」的方法,就是去反問:「這極端的情感是從那裡來?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貪愛?」我們不斷地去反問自己,問到最後,我們於剎那間釋懷了:我知道了!我原是被此虛妄的觀念所束縛。這樣能知道成見的虛妄,便已從虛妄中跳出來了,於是那橫梗極端的情感就立刻煙消霧散了。
 
理悟與實修
 
總之,坦然無礙的情感世界,怎樣才能坦然呢?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充實我們的知識作起。如果我們的知識很有限,我們用以看人、看物的角度,也因此受到局限。那由此反映的情感,必然也是偏頗的,如果在一個很狹小的世界裡,你還要硬把自己的情感擺平說:「我心是不動的!我是個有修行的人!我不會起貪心,不會起瞋心。」那只是騙人騙自己的妄言而已。情感的平淡,不是心中想平淡就能平淡得了。其必要透過更廣泛的觀察,才得以平淡下來,反過來說,如果平淡不下來,那一定是被某種成見所束縛,要用「參」的方法,去參破虛妄而歸於真正的坦然無礙。
 
今天為何要講這個的題目呢?此因有很多修行的人不了解真正的修行方法。以為我們既信仰一個宗教,而宗教裡又常常告訴我們,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於是人往往就會用造作的方法來修行,誤以為把自己塑造成一副很合乎標准的樣子,這便是修行,但造作並不是修行呀!同樣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這事情不該做,那事情不能做。」所以就盡力地壓抑當下的感情,以為這樣努力就能使貪、瞋、癡減少,就能使心趨向不動和圓滿,但這樣只會使我們的情感產生畸形的變化。很多修行人給人家的印象是怪異、是死板,甚至是身心在很緊張的狀態下,這樣子的修行不但自己得不到真正的受用,也會讓別人看了,退失信心。
 
所以今天所談「真情無限」,重點還是一句話,要透過對真理的了解,才使得我們的心胸寬大無限,才使得我們的情感──廣大涵容而趨向於平淡、不動。以這種方式才能化假情而回到真情。
 
眾生之中,未切實修的人,必然都是假情相待。即使如前所說:當下現起者是真,但如果你當下現起的,還是偏狹的貪心、瞋心,這個還是假的,因為這還是經過造作壓抑而有的。既當下現起者為真,故真情其實離我們並不遠,但是對眾生而言,其都還在假情的世界裡打滾。只有透過對理上的覺悟,透過對事上的實修後,才得使我們慢慢由假情而趨向於真情。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十日,講於農禅寺,般若禅坐會
 
 

上一篇:鄭振煌居士:看心不看相——你知道怎麼老嗎?
下一篇:鄭振煌居士:體相用三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