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2.幸福貼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幸福貼心
 
講題動機
 
各位聽眾,大家好,此次取〈幸福貼心〉這題目,主要是希望把我們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好好做一番檢討。現代人,如從物質條件來看,應該都已滿幸福的。但事實上真能深切感到自己幸福的,還是很有限的,這是為什麼呢?因此,今天我們必須針對現代人種種的生活觀念,做一番徹底地反省。而反省之後,能將錯誤的觀念澄清,能將偏差的行為修正。或許才與幸福更貼近一點。
 
貼心與貼境
 
以下首先就以此題目來分析,貼心的「貼」,就是靠的意思,如所謂貼著牆壁,就是靠著牆壁。所以「幸福貼心」乃是說,人的幸福其實是依據他的心而有的。現一般人都把幸福界定在對外境的取得與占有,譬如說,一個人有錢的話,他會比較幸福;有身份,有地位,有什麼、什麼,認為必得到這些外境,才能感受到幸福。若此幸福,是貼境而不是貼心。但如幸福真必藉外境才能取得,則大家都一味地向外追求,反而將引起彼此更多的沖突矛盾。如此則愈追求幸福,反而離幸福愈遠。而幸福貼心,即是為對治這種偏差而立的。心在佛法上有很多不同層次的意義。但在此我們采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心就是指人的觀念、性格及態度。這也是說,如果一個人具備了正確的觀念、健康的性格,那他跟幸福就已相距不遠了。因此,貼心的意思,又可以說如果你的心調好了,則幸福就已貼上去了。而且既貼上去之後,就不會再掉下來。現代有很多人心太髒了,因此,幸福怎麼貼也貼不上去。今天希望透過這次演講,把我們的心重新洗干淨,心洗淨後,則幸福便已在當下了。
 
人間淨土
 
不只每個人期待幸福,每個民族、國家也都期待幸福。但是我們要問:在這世界上,有那個民族或國家確定是幸福的呢?美國?還是日本?英國或是法國?這世上有一民族,被公認是幸福的,它就是西藏。西藏是西方人傳說中的香格裡拉,意思就是說它是人間的淨土,我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叫《西藏秘境》,裡面描寫西藏人的中活信仰、風俗民情。我先作個簡單介紹,讓各位來領略一下,如果你也生活在那種環境下,你會覺得幸福嗎?
 
我們知道西藏位於高原地帶,平均高度約在海拔四、五千公尺左右。而且因受喜馬拉雅山的影響,所以水氣不容易進去,它不只高冷,而且干燥得很。在比較高的地方,經常是寸草不生的。因此,那地方的人,只能過著半游牧的生活方式。在夏天裡,位於低海拔的山腰,慢慢長出一些青草了,他們就把牛羊往山上趕。到了冬天下雪了,再把牛羊趕回山谷裡。每年必如此往返遷徙。
 
他們的食物非常簡單,就是糌粑──把小麥磨成粉,加上奶油、茶,然後將之捏成一團像疙瘩樣的面團。喝的飲料,他們稱為奶油茶。從年頭到年尾都是這樣過活。不像我們現代人一餐所吃的,就比他們豐盛多了──天上飛的也吃、地上爬的也吃,海裡游的也吃。炒的、煎的、炸的、蒸的方式很多,卻還覺得不幸福、不過瘾。
 
他們住的更是簡單,如果是游牧民族,就只能住帳篷裡。而即使是建在谷地裡的房子,因為沒有木材,所以只能以泥巴、石塊去和成。這在台灣二、三十年前還可以看得到。說到此,我們再意會一下,在這樣的環境裡,他們憑什麼而得到幸福呢?更鮮的是,那地方因為缺乏水,所以傳說人在一生中,只洗三次澡,生下來第一次,結婚時又一次,死的時候再洗一次。而我們中有的人,一天就洗三次澡。
 
在西藏盛行的宗教叫喇嘛教,或稱為密教。密教的修行方式一方面很虔誠,一方面又十分刻苦。譬如說以大禮拜來朝山。在台灣也有某些地方盛行朝山。或下午去,第二天一大早就回來了,充其量只拜兩、三個鐘頭。而西藏的朝山,朝的是岡底斯山。岡底斯山周邊大概五十公裡,他們朝山的方式,是繞著山轉圈,而行進間是以大禮拜的方式前進。上一拜到這裡,下一拜再從此處往前拜。五十公裡都是用這樣的方式拜進。如果朝拜者住在西藏的東部,那他從住所到岡底斯山,就差不多要用掉半年的時間,然後朝山時繞一圈,也要兩、三個星期,而他們往往一繞就是十圈、二十圈。朝山再加上來回的時間,至少要兩、三年。他們每個人都發願朝山。而朝山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感謝這一生太幸福了,同時也祈求來生一樣幸福。
 
西藏人自認為很幸福,也是我們傳說中的香格裡拉。但是各位想想,如果你也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裡,你會覺得幸福嗎?相信大部份的人所追求的生活,都不會是西藏人的方式。個是為什麼又有人認定它是人間的淨土呢!人真是矛盾得很!
 
和諧為本
 
以下我們要講,幸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幸福其實是從和諧中而有的。一般人為什麼會認定有更多的錢才會幸福呢?因為他覺得有了錢財,才能過得更和諧。也有人認定有了健康,才能過得和諧。因此,我們當知,那些外境,只是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它只是達成和諧所需要的因素,而非它本身就是和諧幸福。因此,以下有一種情況是,雖已得到外境,卻依然不能和諧。譬如說有的人公司很大,但員工不合作,業務又繁忙,於是錢雖多,卻也無濟於事。又如以前常講的「多子多孫多福氣」,但如子孫中沒有一個孝子,那多子多孫,反是煩惱的根本。也有人認為長壽是幸福的,但如壽命雖長,卻百病交集,那壽命長也只是累贅而已。
 
因此要得到幸福,有兩種可能:一是你想得到的,都已得到了,而且都能安和順利,這當然是幸福不過了。一般人所希望得到的幸福,多屬於這一種。但這不是最高明的。第二是在別人無法安心和諧的境界裡,你也能和諧自在,這才是較高明的。因為外境必經常在變化,如果一定要在好的環境裡,才能感受到幸福,那幸福必不能永久。能在一切環境裡都和諧安心,這才是幸福的保證。
 
那怎樣才能把不和諧的感受變成和諧呢?這與我們的觀念、性格有極密切的關系。以下我們就現代人的生活方式,試著去調理出比較和諧的關系來:
 
一、經濟的基礎
 
從生理的需求到心裡的造作
 
(一)食
 
首先談我們生活的物質條件。一個人活著必須吃飯、穿衣、睡覺,這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我們不要講大話,說我不吃飯也可以和諧,無衣穿也一樣安心自在。我們還是從一般人的水平說起吧!人是需要吃飯、穿衣的,但是光要吃得飽、穿得暖,其實並沒有那麼困難。而現代人往往用很多觀念,把吃飯、穿衣、睡覺變得很復雜。
 
譬如說,國人論飲食,要色、香、味俱全。不只要吃得飽,而且要吃得好。我們看大部份鳥獸,隨便吃吃,都可以飽的。但人卻要花很多時間,去煮飯、燒菜。既要調色,又要調味,還經常吃得不滿意。最初我們是為了吃飽而吃的,而現在卻是為了享受而吃的。
 
西洋人也說,食物要兼顧營養衛生。我相信這在醫院中,一定講得更多,像剛才有人跟我介紹:某某人是營養師,每天都在調配不同的營養處方。但事實上,所有的動物都吃得很簡單。像牛吃草,吃來吃去也不過是幾種草而已。它有什麼營養呢?蛋白質、脂肪等一大堆名詞都是人發明出來的。你把牛吃的草檢驗一下看,那會有什麼脂肪、蛋白質嗎?但牛還是吃得壯壯的、胖胖的,既能耕田,又可拉車。現代人又講衛生,唯恐沾上一點徽菌、病毒。故要不斷消毒,只有人才會這麼麻煩過日子。
 
尤其更有些人,吃東西是為了新鮮感,因此,必買進口的食品,且要經常地變化。於是本來很單純地只是吃飽,卻變得太復雜了。更有些人拿飲食來誇富,你看我能擺出滿漢全席,夠面子了吧!於是光為吃一頓飯便花盡了很多心思、錢財。
 
(二)衣
 
同樣,穿衣服也是如此,本來在夏天裡,有塊布遮一遮也就差不多了。但是現代人或者要穿名牌,或者要表現特殊的風格品味,於是原本很容易滿足的需求,現又變得滿目琳琅,辛苦萬端。
 
(三)住
 
至於住,現在常鬧「無殼蝸牛」。台北的房地產,三十萬一坪已夠壓扁人了, 而買了之後還要花上百萬去裝潢。怪不得要壓死人的。我在山上有一間小茅蓬,最初是別人花了十幾萬蓋來作工寮用的。我願把這經驗跟各位分享一下:最初住進去的時候,覺得這也缺、那也缺,於是花了一點錢整修一下就覺得滿意多了。後來有些信眾上去瞧瞧。覺得還不夠好,於是這裡又修一修,那裡再改一改,搞到最後我都沒有感覺了。於是我說:「不准你們再東拉西扯了!」這在經濟學上稱為「邊際效用遞減定律」。最初匿乏時,有一點就好很多。而後來再加進很多物品、很多心思,卻效用不彰!
 
我常想現代人實在很奇怪,那麼辛苦買棟千萬的房子干什麼?你跟我到山上去,只二、三十萬就夠你一生享用不盡了!一千多萬的房子,住久了,還覺得跟坐牢沒兩樣呢!
 
這也是說,人不免有食、衣、住、行的需求沒錯,但千萬不要把生理的需求,變成心理的造作。生理的需求,還容易滿足,一旦淪為心理的造作,便無窮無盡,忙不完矣!
 
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模式
 
(一)廣告與包裝
 
我們這個社會被稱為資本主義的社會。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是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我想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工廠都是先拚命制造出一批產品來,然後再想辦法推銷。而不是從已有了顧客訂單後,再去生產的。於是因為既先作好,再去推銷。所以你本來不需要的,他都非叫你買不可。現代的商品,總免不了廣告和包裝。因此一到百貨公司,原本只想買一件,結果一買便是一串。因為有了高明的廣告技巧和包裝設計,便能制造出一種非買不可的錯覺。美國的先生很討厭電視機,因為太太看了廣告,便這個也要,那個也想。整包薪水交給她都不夠花。
 
(二)暗示與壓力
 
當一個社會變成「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模式時,你是不得不去消費的。因整個社會變成大家競往奢侈浪費的方向去比賽。你不見得樂意,但社會會推著你去走、去買。在台灣有句俗話說:「輸人不輸陣。」自己私下吃不好、穿不暖還沒關系,但不能公開地輸給別人。人們已不是為了個人的需求而消費,而是為了別人的暗示、為了社會的壓力而購買。然而到最後,是你還是他得到幸福呢?
 
(三)貪欲無窮、爭戰不休
 
許多人往往辛苦盲目地追求了老半天,但等得到之後,卻發現那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更何況在追求的過程中,必造成人與人間不斷地沖突。在時下的社會裡,經常可聽到這些故事:小時候本是貧窮的農家子弟,但等地價上漲,成為暴發戶後,大伙卻為了分財產,不惜父子翻臉、兄弟仇視。本來沒錢時,兄弟還和諧一點,父子還親近一些,現在有錢了,就開始吵架。我常在想,你們有錢分,已挺不錯了,干嘛還要吵架呢?但是許多人還是非吵不可。這是因為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生活,就必然是貪欲無窮、爭戰不休的。
 
敗家子的狂飙
 
如就整個社會來看,以消費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必然會造成:一、環境品質的污染。二、地球資源的浪費。像石油,最初還很多,現在卻愈用愈少了。因此,才有「能源危機」。很多金屬,現在也慢慢稀少了。甚至人因為經常用紙,而紙是從木頭制造出來的。於是在砍伐很多樹木後,又造成土壤流失,造成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這些我想大家都聽得很多了。
 
在這個時代裡,我們總得意於經濟的起飛,已將我們的生活水准提高了不少。 但是我總有一種更深刻的感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就像「敗家子」一樣,地球的資源,不管是石油、金屬,還是森林,都是人類幾萬年來,甚至是地球幾十億年來,慢慢存下的積蓄。而我們卻在一、兩百年內就把它消耗光了。且不只是積蓄的敗壞,還為後代子孫留下很多的禍患,如所謂環境污染等問題。
 
經濟的起飛,真將生活水准提高了嗎?其實在我看來──人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更多的幸福。今天我們一直在論戰:到底要偏重於環境保護?還是要致力於經濟發展?而此症結只在於:如果我們還迷信於「國民所得的提高,就是幸福的保證」,迷信於「對外境的爭取占有,就是幸福的泉源」的話,則絕對不可能處理掉所謂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爭端。
 
理性的反思
 
現在我願各位用邏輯的思考好好想一想:如果人只急切於追求未來,而不能安於當下,他可能幸福嗎?我們剛才講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幸福是從和諧中而有的。因此,如一個人只刻意於追求未來,則他一定只注意到現在的缺失。而他既只看到目前的缺失,那他能幸福嗎?
 
現代的小孩子多是在富裕安康的家庭中成長,所以對目前的富裕安康,反不知要感謝珍惜了。他還正盲目地要往前沖,往前去追求,這樣的生活理念,可能幸福嗎?
 
現代人的觀念,都不以和諧為前提,而是以「突破、刺激」為導向。因此,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便不免光怪陸離,甚至歇斯底裡了。幸福如果有的話,那也不過是一剎那。等一剎那過去了,他們又要迷失於再去找下一個點。生活其實是非常盲目空虛,甚至是非常悲哀的。但是誰也奈何不了啊!總之,我要說的是:生活的基礎雖要有食、衣、住、行,但我們要滿足的是生理的需要,而非心理的造作、共業的牽引。
 
二、人際的溝通
 
今天人類的痛苦,雖來自於生活上,食、衣、住、行的艱難也是有的,但我想那還只是少部份。現代人主要的痛苦,我覺得是來自於人際關系的不能溝通協調。目前有很多書,有很多演講,只要跟人際的溝通協調有關系,這樣的書便能暢銷,這樣的演講就能轟動。此證明這就是現代人所遭遇的主要問題。
 
術與道
 
但是我常覺得,那些書或演講都是在教人用術,而非教人行道。什麼叫術呢? 就是我們常說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怎樣去逢迎別人,要怎樣來推銷自己。如果我們想用術的方法,去圓滿解決人際關系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的。此但為術不是以和諧作前提。
 
要用道,才能究竟地處理人際關系的問題。道是什麼呢?簡單說──從坦誠、尊重到關懷。
 
壓抑的典型
 
我們可以把人際關系分做兩種典型。第一是我國古代的社會,那是壓抑的典 型。我國有所謂禮教的傳統,我們看《周禮》、《儀禮》或《禮記》。早把人跟人之間的關系,講的清楚、明了甚至刻板。父對子、君對臣、夫對妻,一切都有它一定的形式,甚至說有它一套的樣本。這種人際關系就像要把所有的人都往某種模式上套。
 
在壓抑的禮教下生活,人與人之間不可能了解得很深切。因為大家都藏在一個殼子裡面,溝通起來就像隔靴搔癢一樣乏味。我們常碰到一些人,笑得太客氣了,反而不爽快。太客氣了,反而沒辦法講出真心話,都在那裡套來套去,噜蘇得很。
 
可是壓抑的典型,有一種好處──它不會有火爆的場面。不會翻桌子、踢板凳、吵得臉紅脖子粗。痛苦是有的,但不會太直接、太明顯。
 
造作的典型
 
到了近代,國人慢慢覺得那一套太刻板了、太無聊了。所以現在,人人都學洋人那一套。洋人跟我們剛好相反──是屬於造作、誇張的典型。西洋人常自诩為民主社會,一切以人民的意願為導向,以多數人的幸福為依歸。這本來也是天經地義的。
 
但要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必須每個人都能充分地把他的意見表達出來,你才可能知道多數人的意見是什麼!
 
在過去壓抑的時代裡,每個人都不敢表示他的意見,甚至不清楚他自己有什麼意見。過去老師問曰:「有沒有問題?」下面絕對沒有問題,大家有什麼意見?大家都沒有意見。萬一老師點到要你發言,站起來直發抖,講都講不清楚哩!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師老師!我有意見!」大家都拚命舉手、踴躍發言。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代不只要鼓勵每個人有自己的意見,而且要每個人發表他的意見。
 
從民主到個人主義
 
如說「民主」須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但是事實上,很多事情我們不可能都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多數人的意見是什麼?甚至說,現在所謂的「民意調查」,也未能讓人心服。因此,到最後我們不知道別人的意見是什麼,不知道多數人的意見是什麼,但至少知道自己的意見是什麼。
 
因此,民主社會最初說要尊重多數人的意見,而到最後卻只知有自己的意見。 西方的民主,到現在終不免形成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這是最初提倡民主者所未料及的。
 
沖突與冷漠
 
在這個社會裡,每個人都拚命地要把自己突顯出來,有人問我:「現代人為什麼有那麼多活動呢?」我說:「就為了讓別人知道你還活在這裡,所以必須拼命的盲動!」即每個人都奮力地要去突顯自己的形象,要去伸張個人的意見,那對別人的生活,當然也就漠不關心了。現在人與人之間的應對,往往不是爭端,便是各說各的。你說的我沒聽進去,我說的你也「莫宰樣」。但是很奇怪,彼此竟還可以從早上說到晚上?這是因為彼此都有太多的話要說,至少比對著錄音機講,還實在一 點。現在的人際關系,往往不是沖突,就是冷漠。這情況會比禮教社會好多少呢?
 
壓抑的典型和造作的典型,事實上都是並存著的。在公司裡,有人想他是老板,我還是小聲一點!因此「是是是!對對對!」這是壓抑的典型。或者曰:「老板算什麼?大不了換一個工作而已,走!找他算帳去!」這便是造作的典型。在壓抑的社會裡,人際的痛苦是隱隱約約的。就算有些不滿,也只能壓在心頭。而現在到處是吵吵鬧鬧。不只是我們國內如此,從美國到蘇聯,也是到處喧嘩诤戰。
 
溝通的盲點
 
民主,一個很好聽的名詞,到最後卻只形成如此的下場。而這其中只牽涉到一個問題、一個盲點。那就是:「你為什麼必須跟別人溝通呢?」你雖有你的想法,但有必要讓別人知道嗎?是只有自己知道太寂寞了,還是我們有許多理想要實現,自己一個人撐不起來,所以必須找很多人來合伙。如果你說現代人太討厭了,干脆我一個人到山上去──如果你真的放下了,反而將不再覺得別人有那麼討厭。
 
現代人就是有太多的話要說,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他必須去找人──既找人來傾聽,更邀人來合作。講直接一點,人為什麼要溝通呢?就是要把別人當作幫助自己完成目的的手段。
 
老板為什麼要跟員工溝通協調呢?大不了把他們開除吧!不行!開除了,我就沒有員工,而沒有員工就沒有事業。那員工為什麼又要和老板協調呢?大不了走路而已!不行,走路了就沒有飯吃。所以人為什麼要溝通協調?就是彼此需要嘛!
 
而在彼此間,若只把對方當作手段的話,那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坦誠、尊重和關懷。你能說:我對你好,是別有目的的嗎?坦誠既不可能,尊重關懷也甭談了。人最後尊重關懷的,只是他未完成的目標而已。因此,我們不難下個結論:人際關系的盲點,不外乎自私自利而已。
 
開放的坦誠
 
如果人真的要坦誠、尊重、關懷,要成全人際關系。則只有從他自己內心裡去改善──那就是盡可能不把別人當作完成目的的手段。而如何才能不把別人當手段呢?恐怕也只有少欲知足而已。前已說到,資本主義的社會本就是個貪欲無窮的社會,而從貪欲的社會到暴力的社會,其實也只有一步之隔而已。古人說:「無欲則剛。」這個「剛」不是要跟別人打架、吵鬧的剛。而是超然自在、怡然自得。無欲的剛,其實早超越了人際關系的盲點!於是要坦誠、尊重、關懷,也才有可能。
 
三、科學的認知
 
科學的超越性
 
以下我們再談第三個主題,是屬於精神文化的問題,我們把精神文化分做兩大類。一是科學的認知活動。二是藝術的陶冶工夫。科學的認知活動,是人天生就有的。小孩子於生下之後,就會對外界產生好奇心!就會問:「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而樹木為什麼又是綠色的?」這種天生的求知欲,本跟現實的名利沒有關系。科學家最初研究科學時,也不過是把小孩子這種認知好奇的心理,發展成更有系統的學問而已。因此,沒有錯,科學應是中性的,應是超乎人我是非之上的。
 
科技的現實面
 
但是當科學從客觀的研究,到技術的發展時,它就已不是中性的了。譬如說從了解電學,到變成各式各樣的電器用品──電燈、電視機、電冰箱等一系列產品時,就必已牽涉到商業行為。有了新的市場,便能產生新的利潤。現在有很多大公司,必須花費龐大的人力及經費,以研究、開發出新的產品來。為的是如果新的產品能比別人早上市,就可以有壟斷市場的優勢。這時候科技已成為一種競爭的工具。
 
同樣一個國家,從科學而發展出所謂尖端武器,不管是核子或雷射光。新的武器必然產生新的國際關系。這樣的科學早就有它的價值取向,而這價值取向就是現實中的名利、權力。這時誰還能說科學是中性的呢?過去我們常聽說:「哲學已變成科學的奴婢。」這是因為近代的哲學大都是為了迎合科學的發展而說的。但是, 今天的科學難道不也變成國家主義、資本主義的奴婢嗎?
 
恐懼與疏離
 
今天,即使我們只想當個領薪水的職員,你還是必須不斷地追隨著科技的腳 步,而唯恐自己落伍。即使你不想開發出新的技術,但對別人已開發出來的,你能夠不知道嗎?現代人常懷有一種會被時代淘汰的恐懼感。
 
科學最初只是天真好奇的認知活動,而現在卻變成緊張忙碌的根源。甚至我們每天都要被灌入很多新的資訊,想當個呆子都不容易。我們如何能把科學恢復到像從前那麼單純、樸素的境地呢?我想,還是「無欲則剛」這句話。如果沒有名利、貪欲之心,就不會把科學當做競爭的工具,而造成彼此緊張沖突的根源。
 
四、藝術的迷離
 
藝術的根源
 
下面我們再來講藝術,什麼叫藝術呢?大家都以為藝術不外乎美術、音樂、畫畫等造形的作品。但事實上真正的藝術不在於有這些形式。人為什麼要有藝術呢?這跟我們忙碌的生活有關。人雖很忙,但忙了一陣子之後,他就希望能輕松一下。就像我們每天上班之後,希望能得到調劑。希望從緊張到過得輕松,從忙碌而過得悠閒,或者從刻板而得到變化。我認為這就是藝術的起源。
 
心靈的淨化
 
我們每天吃類同的食物,而今天剛巧有空,來搞些好玩的點子吧!於是開發出新的食譜來。每天都穿一樣的衣服,於是希望等那一天,我自己來設計一些不同的款式。或寫詩、或畫畫,但這都跟現實已慢慢沒有關系了。因如果還在現實中,那就不可能輕松悠閒的。
 
就以休假到餐廳吃飯而言,對你來說,那是休閒,但對餐廳的老板跟員工,那還是他們的工作。放假時到各游樂區去玩玩,你雖很輕松,但他們的服務人員還是忙碌緊張的。這也是說真正的藝術,是要從有所為到無所求。有所為是為了應付現實中的需要,故一定要去做什麼;而無所求,有做沒做、是好是壞都沒關系。因此,為什麼說「藝術可以陶冶性情」呢?因為藝術本來就是一種心境的轉變。從緊張到輕松,從刻板到有彈性變化。人在刻板忙碌的生活環境裡,是沒辦法陶冶性情的。因為在此,他只可能產生貪心、瞋心、慢心等種種煩惱心。而必從這個環境抽離出來,他才可能把貪心、慢心、自卑、驕傲等心結放松。因此,我要說:「心靈的淨化,才是藝術的本質。」
 
三種詩人
 
譬如說,我們躺在地上,看著雲飛、聽著鳥叫。如果你能因此而把緊張的心情放松,則這就已是藝術了。因為我常說詩人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把詩寫在紙上。讓人去看──這是我寫的詩,好不好呢?好!但是你看他這個人,可能是很沒有詩意的。這就因為他只是想把詩寫在紙上,一種形式下的創作而已。第二種,是把詩寫在心上。他能用已淨化的心靈來看這個世界,於是花花草草到處詩意盎然。這種人也許沒有寫詩,但其實他是更高一等的詩人。第三種,是把詩寫在臉上。前一種詩人雖自己玩得很開心,但是無法分享他人。而第三種詩人,當你看到他時,就會覺得他滿身詩意,不管一颦眼或一投足,都讓人心曠神怡,悠游自在。今天大部份人所討論的藝術,都是指寫在紙上的藝術,指表現於某種形式的藝術,怪不得不能陶冶性情!
 
病態風格
 
既然藝術的本質,是要把心情放松,是要從現實中超脫出來。因此,我認定藝術絕對不可以職業化。因為,既職業化,就已跟現實糾纏不清而不可能放松的。我也認定藝術不應該專門化。這就像我們有工作,才有休息,不可能整天都在休息。藝術也不該格局化,既在格局中,又怎麼能超脫自在呢?
 
我常看到有些小孩,從小他的父母就逼他練琴。這練琴對他來講,已不是藝 術,而是工作。我們也常看到很多職業選手,整天打棒球、拉單槓或什麼的!運動本是為幫助健康,但當變成這個樣子時,它早就不健康了。
 
尤其現代藝術更跟商業行為有莫大的關系。現在的藝術品,也講究廣告促銷的手段,心靈既俗化了,這還有藝術嗎?現代的藝術都變得光怪陸離,很多人看不懂,不曉得他們在搞什麼鬼。其實那些標榜現代風格的作品,都早已鑽入牛角尖的死胡同裡。既沒有心靈,更談不上淨化。充其量,只是一些呢喃呓語罷了。如果還要硬說那是精神生活,倒不如說它是神經生活,還恰當一些。
 
松閒淡雅
 
人類精神文化的本質,我想用四個字來說明:第一是松,不松的話,就談不上精神文化。這在前面已講得很多了。第二是閒,要有悠閒鎮定的工夫。第三是淡,如果一個人對藝術太熱衷的話,那也一頭栽進去,就不可能有更大的空間讓他悠游自在。第四要雅,雅就是雅興。藝術本質雖是無所求,但還是要用心神去領會;由此才能造就出藝術的精品來。
 
簡單地講,藝術就是要從「有所為的造作」升華成「無所求的游戲」。不管是待人處事,還是工作、休閒,皆如此也。現代人其實是更需要藝術,而現代人卻也更誤解藝術。於是百般求索,卻離道愈遠,這是現代生活的第四類偏差。
 
宗教的歸宿
 
 
 
生死的鴻溝
 
第五個主題是宗教,要談的是「生命的終極關懷」。一個人有生必有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的人認為人死如燈滅,熄就熄已,永遠沉淪到黑暗的世界裡去。一切生前的努力都白費了!不管生前多有錢、有名,死了都一樣。於是一想到有一天我也會死,而這一死,就什麼都完蛋了。這時,還有人能快樂嗎?因此,人要幸福,最後一定要解決這生死的問題。
 
儒家有句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個人會死沒有關系,但如果你做了善事,你的兒孫就會受到庇蔭。而如果做了壞事,你的兒孫便會受到連累。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子孫身上,這個有沒有用呢?有!能為子孫培點福,這還是不錯的!但我還是不免一死啊!而死總是生平大憾!因此,用儒家的方法,不可能圓滿化除人對生死的情結。
 
第二就像基督教所說的:人死後還要審判,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樣的講法,有比儒家好一點,至少還有來生,還有好壞之別。但是如果一切由神來審判,那我們還是很不安心的。他是至公無私嗎?不知道?於是乎,人便要想盡辦法去祭神、媚神,唯恐招來橫禍。
 
第三佛教從因緣果報的理則,來解決生死的問題。我們先簡單說明因緣果報的法則:一件事必定有它的前因,也必會有它的後果。而從因到果之間,還要加上緣的促成。不同的緣,也將有不同的果報。於是在佛法中就有三世輪回的說法,我們這輩子之所以會這樣,這自有上輩子所造的因。而下輩子將會如何?這又看你這輩子造了何等的因。從因有不斷的前因,果有不斷的後果來看,生命本是延續的,絶不會是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了。又因果除了是相續不已的外,因果 也不是由神來審判的。不同的因產生不同的果,這是世上本來就有的原則,不是可由誰來左右的。
 
無盡的生命觀
 
從因緣果報的法則裡,可以確定生命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因此,死的現象在整個生命的過程中,只是另一種變化罷了。這個變化不可能突然變成沒有。生命就像一條河流,而死亡就像其中的一個瀑布,水流似突然不見了,但是它必然還是繼續往下流。也有的人只看到它沖下來,而沒有看到它的源頭,但是它上面必還更有它的源頭。生死的變化,若以河流來看,可能是瀑布、漩渦、或者伏流,但不管如何,它還是會繼續流的。
 
生命既是無始無終,因此,人才可以在無盡的生命觀裡,去建立一個永恆的目標,去建立一個超越生死的事業,這才是「生命的終極關懷」。生命就佛法來講,其實是沒有終極的。有人說一條路,應該有終點,沒有終點的路,你願意走嗎?如必須一直走下去,永遠不能休息,那還得了?但是不走,老待在這裡!不也是太無聊嗎?就佛法的修行觀點來看,路雖是沒有終點,但只要你照佛法去修行的話,這個路必將愈走愈寬敞,愈走愈莊嚴。只要還有時間,你就安心地走吧!絕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的。這是從時間看生命的終極。
 
法界觀與菩薩道
 
如果進一步,再用因緣觀去看我們生命的空間。既然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 而此能生的因緣,又相關著其他的因緣。因此,由因緣觀去意會,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是無量無邊的。很多人在看生命的時候,只看到他的身體,他的家庭,都有一個框框在。而在因緣法裡,本是沒有這個框框的。時間既可無始無終,空間更該無邊無際。生命本是無限的開闊,無限的寬廣莊嚴。
 
很多人認為宗教即是在找尋生命的歸宿,而在因緣觀裡所見到的生命,絕對不會歸於一個點、一條線或一平面。本來就無所謂歸宿,若勉強說之,則曰:「三千大千世界。」國人常講:「與天地並生,與萬化合一。」這從佛法的因緣觀去意會,是很容易理解的。這無始無終、無邊無際,且跟法界融為一體的生命名之為法界身。我們剛才說到:要建立超越生死的永恆目標。那是什麼呢?那就是佛法中常講的「四弘誓願的菩薩道」。
 
我們再回復到最初講的,「幸福是要在和諧中完成的」。如果大家能從因緣 觀、法界觀、菩薩道去體會到,人跟人、事跟事、萬物與萬物間本是一體的。那我們又何必造作,去爭取本有的幸福。為什麼我要先講經濟、倫理、政治、科學、藝術呢?因為大部份人都是先把自己套入一個框框中,然後再拚命營取,以為那可得到幸福。但真正的幸福,反是要把我們從框框中解脫出來。這也是說真正的幸福,是要從法界觀、菩薩道去完成的。
 
總結:定慧等持
 
最後,我們再來反省西藏人是不是幸福?我想西藏人至少比現代人幸福,雖然他們的經濟沒有我們富裕,雖然他們也沒有這麼多的科學活動、藝術活動。但是就和諧的觀點來看,他們還比現代人,尤其比在西方思想影響下所形成的社會要幸福多了。
 
然而要幸福,一定要去西藏嗎?我想不一定,只要我們能把握住「幸福是從和諧中而有」的觀念,則我們當下便可以過得比西藏人幸福。此因為我們的物質條件絕對比西藏人好,我們的科學活動、藝術活動,也一定比西藏人豐富。問題只在於你能不能用松閒淡雅的心,來做這一切活動而已。
 
幸福依心而有,故觀念的澄清、正見的確立,絕對是為達成幸福首要完成的任務。成就圓滿的幸福,除了具足正見外,更要有扎實的修行工夫。古人曰:「理則頓悟,事還漸修。」眾生無始劫來分別、造作、攀緣的習性,絕不是觀念澄清後,就能消除的。如古鏡,塵垢覆遍,光明不現,故要用修定的工夫,慢慢清洗、琢磨,直到塵垢皆盡,才能恢復清淨光明的本來面目。
 
這時候,才得與天地、萬物、法界,合為一體。這時,還有心可貼嗎?還有幸福可享嗎?有心,則有煩惱。有幸福可受,那還未與法界合為一體哩!非心,非非心;非幸福,也非不幸福!這是什麼境界呢?當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涅槃境界,唯證相應。」再說下去,反而不切實際了。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十六日,講於國泰醫院,方瀞卿記錄
 
 

上一篇:鄭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圓滿禅修營講詞 十
下一篇:鄭振煌居士:六和敬:佛教三大語系的團結與合作基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