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振煌居士:六和敬:佛教三大語系的團結與合作基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六和敬:佛教三大語系的團結與合作基礎 

台灣中華慧炬學會 鄭振煌

佛陀入滅迄今2550年,他的教法遍及全球,蔚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是開放性、內省性、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的宗教,迥異於其他封閉性、外求性、神本主義、神道主義的宗教。
 
佛教因應時空背景與眾生根機的需要,發展出各種不同內涵、形式、儀規的宗派。若以經典所本的語言而分,則有巴利語、漢語、藏語三大系;若以印度為中心向外流布而分,則有南傳、漢傳、藏傳三大傳承。佛教各系、各傳承的外貌容或不同,但其修行核心的戒定慧三學,卻一以貫之,後後以前前為基礎,遞次開展。
 
修行戒定慧三學的僧團,則以六和敬為依止規范,故六和敬可當作今日佛教三大語系的團結與合作基礎。
 
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
 
一、 身和同住
律藏中的犍度和叢林清規,是古代僧團的生活規約。當代佛教三大語系之間,應建立溝通平台的國際組織。組織章程除遵守佛教精神之外,宜參考現代組織理論,重視經營績效與組織和諧,將組織運作分為規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五個過程,可采用現代管理學之父費堯十四項管理原則:分工原則、職權原則、紀律原則、統一指揮原則、統一領導原則、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原則、人員報酬原則、集中原則、等級制度原則、秩序原則、公平原則、人員穩定性原則、主動原則、團結原則。
 
二、口和無诤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把握說話五原則:(一)仔細聆聽,想了再說;(二)語音清楚,語詞恰當;(三)語氣溫和,態度誠懇;(四)內容豐富,幽默風趣;(五)不說他過,緊守秘密。
 
三、意和同悅
心是一切行為、語言的基礎。有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語言,進而形成什麼樣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學調伏自心,以出離心解脫煩惱,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六度心和四無量心廣度眾生。日用平常保持精進心、至誠心、深心、發願回向心、大慈大悲心、大智心、大願心、平等心、同理心、光明心、自在心、空心、信心、柔軟心、清淨心、通達心。面對一切人事物時,於內心作意欣樂: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大志意樂、純善意樂。
 
四、戒和同修
戒是無上菩提本,百善戒為先。戒是定慧二學的根本,無戒則定慧彷佛蓋在沙灘上的高樓,容易倒坍。無規矩不足以成方圓,戒律乃是維持教團的柱石,不論是出家戒或在家戒,不論是別解脫戒或菩薩戒,不論是顯教戒或密教戒,目的都是在消極止惡和積極行善,以培養修行的智慧和福德資糧。當然,戒律的持守首重戒體,而非戒相,應與時俱進、因方制宜;在征得教團共識之後,應參考現代社會情境,隨順因緣而作修改。
 
五、見和同解
知見決定一個人或團體的走向與成敗,佛教最重正知正見。但隨著佛教二千五百余年的發展,不同宗派傳承發展出各自的知見,佛弟子宜全盤了解,不應北傳譏南傳為小乘,南傳否定北傳為非佛說,密教斥顯教為不究竟。佛教知見為業感緣起、三法印、中道實相印等。同時,四悉檀中的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等三種悉檀為方便權教,第一義悉檀才是了義實教,佛弟子應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若有方便權教違反現代科學發現,應采科學原理,不宜泥古不化。
 
六、利和同均
朋友有輸財之義,同修道友更應同甘共苦。六度四攝均以布施為首,蓋貪是三毒之最。佛教以慈悲為核心,透過空性智慧的慈悲布施,拉近貧富差距,平均經紀財富。人類沖突大半出於資源爭奪,利和同均是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繁榮、人間淨土的社會主義,可臻人類於天下大同的極樂世界。
 

 

上一篇: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2.幸福貼心
下一篇: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3.照顧腳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