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禅的境界
——完結篇
“六中有導引”,稱為生與死的禅法。在禅法中,生死一如,是故生的禅法與死的禅法可以溝通。
在生時,處生中有的修習,與受生中有連貫;夢幻中有的修習,與法性中有連貫;禅定中有的修習,與臨終中有連貫。
在死時,臨終中有不能脫離禅定中有的證量;法性中有不能脫離夢幻中有的證量;受生中有不能脫離處生中有的證量。
這樣配合,雖然有點機械(因為實際修習需要交替,是故靈活),然而這配合實際上是依一切法自顯現的空分、明分、現分來作分別,這亦即是“六中有”的三個綱目。
必須重復提醒讀者,“自顯現”跟“顯現”不是同義詞。說“顯現”,是用凡庸心識來認知一切事物,所以一切事物都經過心識的歪曲;說“自顯現”,心識只如一面鏡,任由事物投影於鏡面,這鏡影便即是自顯現,是故心識並未外加任何概念於事物身上。
然而我們亦並非否定事物的概念,我們只認為對事物外加概念,不能說出事物的實相,所以才稱之為心理的歪曲。任何歪曲對心識來說都是束縛,由是不得解脫。
然則如何去認證“自顯現”呢?
空分是自顯現的性、明分是自顯現的相、現分是自顯現的用。必須三分同時現證,然後才能稱為現證自顯現。
寧瑪派反對先將一切事物定義為空性,然後去證它的空性,因為這樣做時,便等如用概念來證概念,依然是心理歪曲。所以,必須在修習中,由現證一切法的相與用,從而現證一切法的自性。對自顯現,亦然如此。
修證現分,要領在於生機;修證明分,要領在於顯現。生機是事物內在的功能,顯現是事物的外在形相。由這兩種修證,我們便可以同時修證空分。這空分,即是事物的自性。
(在“六中有導引”中,說證四種現分,這“現分”其實已包含明分與現分。)
所以在六中有的修習中,處生與受生兩個中有,要領在於現分,即現證生機;夢幻與法性兩個中有,要領在於明分,即現證顯現(統攝為光明);臨終與禅定兩個中有,要領在於空分。
一切事物的性、相、用不可分離,因此六中有雖然分別三者來修習,實際上全部中有法門是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我們於臨終時現證死光明從而自解脫,雖然是現證空性,但亦不離顯現與生機的現證;同理,於法性中有時現證寂忿尊的顯現,從而由明分現證自解脫,但亦不離空性與生機的現證;如是,於受生中有時,雖由現證生機,而由現分得證自解脫,其實亦同時現證空性與顯現。
必須如此理解,才能明白生死一如,性相用為一體的意趣。這便是生與死禅法的“禅”。
無論是臨終中有、法性中有,抑或是受生中有,皆當知一切境界都是法性的自顯現。
死光明是法性的自顯現。
寂靜尊與忿怒尊是法性的自顯現,連同一切聲、光、輝都是法性的自顯現。
雌雄交合的現象是法性的自顯現,六道的景象亦是法性的自顯現。
能夠現證一切法都是自顯現,則意生身即當自解脫,因為他已離開了心性的一切歪曲。於現證的剎那,內自光明生起。
然而難處卻在於,意生身本身也是法性自顯現,所以便反而難於現證。這即如電視屏幕中的人,不能現證屏幕中的人物為虛幻、為欺妄,他必須脫離屏幕,然後才能現證屏幕中一切顯現只是幻影。
我們在人世時,亦有同樣的難處。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紅塵世界”,可是我們自己就在塵世之中,這便等如我們自己就在熒光幕內,是故無法認知一切顯現為欺妄與虛幻。
因此,生與死的禅法,其實即是現證“自顯現”的法門。若刻板一點來說,就等如是熒光幕中的人,形相雖仍在屏幕,可是心識卻已脫離屏幕,由是才能現證屏幕中的事物為欺妄與虛幻。
這就是禅。當心識脫離屏幕那一剎那,便即是禅。因為這時心識才能離開屏幕中的一切紛鬧,得到休息。
經過這個現證,即使心識依然住在熒光幕內,心理狀態已經不同,因為已經有過現證一切法欺妄與虛幻的經驗。這種安住,即是心性休息的延續。
然後,我們由自己所處身的屏幕,推廣到一切屏幕(也即是由心性所認識的自顯現,推廣到一切法的自顯現,包括自己心性所不認識的自顯現,例如涅槃界),由是安住於法性,同時心性便已自解脫了。這現證的一剎那,也即是禅。
當心識能於光明中安住,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不失光明,那就能生活在更高的層次,但心卻非如頑石,它依然有喜怒哀樂,只是這些情緒並不影響心理。心理是根本,情緒只是枝節。樹無枝節依然是枯樹,枝節受風動搖卻對根本毫無影響。
因此說,禅就家常日用。
現代人喜歡對“禅”加以玄談,引用一些公案,然後用凡庸的智能來串講,說得不食人間煙火,可是卻又說日用家常,說平常心,那不是禅,只是文人的慧業;那不是光明,只是凡庸智能噴發的火花。
現代的一些禅師否定止觀,認為修禅的人無須寂止,亦無勝觀可發,止觀只是外加於心性的面具,停止一切妄念,心性就自然能顯露本來面目。然而這卻實在是心識能住於法性以後的事,也即是心性自解脫以後的事。在此之前,誰也無法不用“止觀”這金剛箍去收拾那頭心猿。達摩面壁九年,難道這九年他都不思不想,就像石頭對著石頭?
佛家一些宗派,以心性自解脫為究竟,然而寧瑪派卻認為,心性住於法性只是一個層次的解脫,因為心識依然落於法性的邊際。也即是說,我們依然耽著於一個自以為清淨光明的境界。
螺髻梵王(Brahma–Sikhin)見釋尊的化土(也即是我們這個世界)清淨莊嚴,因為他的心性已經解脫。
捨利弗見同一境界,可是卻覺得它污穢雜亂,因為他的心性未曾解脫。
然而,螺髻梵王卻並未成佛,他只是心識住於法性,亦即心性清淨。心性清淨是故所見亦即清淨。可是,他的心識卻恰恰便受“清淨”所困。
經言——“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實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時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這即是釋尊的自在。這片化土或淨或不淨,隨意示現,如是即法性亦不住,這即是法性自解脫的境界。
當法性自解脫時,心識住於平等性——例如淨土與穢土平等,涅槃界與輪回界平等。
住入平等性的剎那,亦即是禅。
這才是平常心。如今這佛家名相已經被濫用,連喝茶都說要持平常心來喝,販茶的人,用這名相來裝飾高雅,很令懷疑,他是否企圖蒙混茶的色香味高下。
即使住入平等性,亦不等如在日常生活中毫無分別,連滋味都辨別不出來,連顏色都不分紅綠青藍。若這樣時,天生的白癡便已心識住平等性。
住平等性是徹底超越時空的境界。我們有俱生以來的執著,那就是時間和空間。時間永遠是一元次的直線,空間永遠是三元次的立體;所以我們建立佛像、建立佛的宮殿,也一樣是立體;我們建立佛,也一樣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那就不是平常心,不是平等性。當住入平等性時,心識便遠離時間與空間的束縛。此如經言:“如實了知一切世間種種諸界。”(大寶積經卷第三十八)這亦即是超越時空的境界。不超越時空如何能說為“一切世間種種諸界”。
所以禅的境界,亦即是心識改變的境界,心識依層次改變,也就依層次而住,依層次而自解脫。——上面並沒有談到“平等性自解脫”,因為“住平等性”與由此邊際自解脫,其差別非常微妙,很難用文字來形容。
在《大寶積經》(卷八十七)中,有一段商主天子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對話——
天曰:文殊師利,雲何了知諸眾生相?
答曰:見一切眾生從因緣起,不斷不常,是故遍知眾生界也。
又問:眾生界者為何義耶?
答曰:眾生界即是法界。
又問:雲何法界?
答曰:自性空界名為法界。
又問:何謂空界?
答曰:超過一切境界是虛空界。
又問:何等是超過界?
答曰:是佛境界。
又問:何謂佛境界?
答曰:眼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眼,眼色、眼識境界故;耳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耳,耳聲、耳識境界故;乃至意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意,意法、意識境界故。
色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色境界故;受想行識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色、受、想、行、識境界故。
無明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無明境界故;乃至老病死界是佛境界,然佛境界,非老病死境界故。
欲界是佛境界,無貪相故;色界是佛境界,非對除貪故;無色界是佛境界,非無明見故。
無為界是佛境界,無二相故;有為界是佛境界,非三相故。
天子,是名佛境界——如是境界入一切界,若邊無邊皆悉攝受。……
佛界魔界如實了知,寂靜平等,是則名為最大神變。
復次菩薩不住平等,以平等法成熟眾生。
這段經文已總括了上來所說的義理。眾生界是法界,那是心性自解脫同時住入法性;法界即是超過一切境界的虛空界,那是法性自解脫同時住入平等性。然而,佛境界卻又不離眾生界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等等,這才是平等性自解脫,因為那時已無“平等性”這個概念,是故已不受束縛。這種境界,勉強用詞語來形容,只能說是“不住平等”而以平等法作功德事業,亦即是“不一不異”、“不即不離”。
人的心識,由於受蘊、處、界的范限,能法性自解脫已了不起,住平等性,已證十地,成佛則很難很難。“六中有”的建立,則是利用人的心識初離原來束縛,是為解脫的良好時機,三個中有,便是對三個時機的利用,然而這其實亦非易事,只是比較起來沒有人在生時證自解脫那麼困難,因此又建立“遷識”(頗瓦)法門作為補救。
到遮胎門時,其實已是最後時機,倘如遮胎門失敗,意生身便要投胎,這時便須求生善胎了。
求生善胎者,若是密乘行人,則其意生身當皈依三寶,忏悔罪業,然後觀想自身成為本尊,抱著再來受生以利濟世人的意願,於是坦然入胎。由於善業發動,若是惡胎則當自行關閉,而意生身則乘著願力,終能入善胎。
善胎的意思,是能得暇滿人身,於未來世能學習佛法,並且能得善知識指導,修持佛法,於是即能指導有緣,令入佛道。以此之故,當生於有適當條件的人家。
若不是佛教徒,亦當忏悔自己所知的惡業,憶念自己生平的善業,以求得善胎,當來世時定能利益人群,為社會作出貢獻。以善願故,亦當得入善胎。
生與死的禅法,只是一個平實的法門,其中蘊涵寧瑪派密法的意趣,實為佛家無上法門,亦稱為不二法門、不可思議法門。離一切相對法,是故不二;內自證自然智,是故不可思議。因此,用靈魂學、用心理學,或將之視為度亡,或將之唯歸結入空性,都不是它的主旨。它只是將高深密法攝為方便,令有情得以捷道解脫的法門,若由此漸修頓證,定當解脫。
願有情未空,此法門能普弘人世。吉祥。
佛智(gNubs chen sangs rgyas ye shes)---(遍智龍青繞江)
【微細身】
(術語)密教立法身有微細之色形,周遍於法界。秘藏記末曰:“凡佛者捨有漏五蘊等身,有無漏五蘊等身,無漏五蘊等微細身。微細身如虛空。”同下曰:“法身微細身五大所成,法身微細身虛空乃至草木一切處無不遍,是虛空是草木即法身。於肉眼見粗色,於佛眼微妙之色。”----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四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寶女經》、《寶女三昧經》、《寶女問慧經》。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冊。內容敘述佛為寶女說實語、義語、毗尼、十力、四無畏等法門。凡十三品,即問慧、發意三十二寶、聰明、問寶女、八力、十種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法行、不退轉、大乘、囑累品。 本經之異譯本有《大集經》第三會〈寶女品〉及西藏譯本。後者近似本經,但不分卷;前者則較本經晚一五0年左右譯出,而篇幅不及本經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