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傳佛眼 真佛住中台
老和尚開示於八十六年暑期大專禅七
禅七很快地過了二天,大眾都很用功精進,除了精進用功,也要明白道理,心和理相應了,心就容易安定,心定了,就和聖者的境界相近,稱之為入理聖人。如果只了解「事」,而不了解「理」,屬於凡夫位,尚未入聖位。
什麼是事?什麼是理?譬如以布施為例,知道布施可以修功德、修福報,於是努力的布施,無論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都盡力去做,可是心裡卻執著布施的功德,這就是屬於「事」。如果不執著能布施的人(施空)、所布施的對象(受空)及布施的財物(物空),就能摧破執著之相,入到空性,這稱為「三輪體空」,這就是屬於「理」。前者執著布施,是假有;後者明白三輪體空,是真空;最後空也不執著,離開「空」、「有」兩邊,也就是禅宗祖師所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不住假有,不住真空,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是絕對的境界、超越的境界,就是中道、就是實相。
什麼是中道?什麼是實相?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亦不攀緣內外境界,亦不被其染著,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就是《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不分別、不執著:分別、執著是相對的境界,就不是中道了。從假有到真空,從真空到契悟無上菩提、如來的境界,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實相。
修行,一個是事、一個是理,要事理圓融無礙,如果只在事上修證,屬於漸修法門;若在理上契悟,屬於頓悟法門。因為漸修的范圍非常廣泛,所以今天只講頓悟法門:「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頓悟自心 直了成佛
頓悟法門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稱為「靈山單傳」。所謂靈山單傳,傳法的對象只限於出家僧眾(比丘),不傳在家眾;一個傳一個,同時傳法又傳衣,這是單傳的特色。什麼是傳法、傳衣?釋迦牟尼佛拈花,迦葉微笑,這就是傳法,所傳之法為離開語言文字,是頓悟自心的法門。
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的優波羅花獻給釋迦牟尼佛,世尊輕輕地把花拈起來給大眾看一看。佛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他的道理,不是無意而為、隨隨便便;儒家說:「一言而為天下法,一行而為天下則。」佛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在說法,一方面是言教,一方面是身教;一種是有形的教化,一種是無形的教化。靈山拈花是無言無說,以見花、拈起花的動作來顯示佛法的第一義谛,就是我們能起作用的這一念心。釋迦牟尼佛拈花曉示大眾,下面聽法的八萬四千人天,不明白釋迦牟尼佛拈花究竟含藏了什麼用意?只有迦葉尊者會意微笑。釋迦牟尼佛與迦葉尊者心靈相通,於是當下就講:「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付囑摩诃迦葉。」於是將法傳給迦葉尊者。傳什麼法?傳不立文字的心法。
什麼是心法?世尊拈花是心在作用,迦葉尊者微笑也是心在作用;微笑的心與拈花的心,彼此平等,無二無別,都是心的作用。因此當迦葉尊者微笑,世尊就藉此以印證,傳法給迦葉尊者。
一般人不明了心法的意義,卻也說是在傳心法,譬如:某些教派認為傳口訣、手印,就是傳法;它傳的口訣是「南無太佛彌勒尊佛」。佛法常稱念南無彌勒尊佛,他們改為南無太佛彌勒尊佛,說彌勒尊佛是最高的。點傳師在人的兩眉中間點一點,說:「老師一點道,閻王老子嚇一跳;地獄除名,天堂掛號。」就說是:「已傳法給你了。」世間有很多人,乃至於其他宗教,都說自己在傳心法,但是心法何在?講法不同。事實上,心是無法可傳,只能印證而已。
很多人不了解,因為晚上作了一個好夢,夢到佛祖摩頂、觀音菩薩傳法…等,諸如此類,就說自己開悟了;或是打坐時看到一些好境界,看到出家眾、看到佛像,乃至於看到山水、光明……,就說開悟了,這些都不正確,它只是一種境界而已。
境界有很多種,《楞嚴經》講,打坐有五十種境界,這五十種境界你可以說是煩惱即菩提、波就是水,也可以說是五十種陰魔。很多人聽到陰魔就不敢打坐了。什麼是陰魔?魔是指障礙;色、受、想、行、識,稱為五陰。因為精進用功,五陰就會產生種種變化、種種境界,如果把這些境界當作是實在的,就落入「有能」、「有所」——有能執著的心,有所執著的境界,念念不忘,產生取捨,因而迷失了本心。你執著五陰境界,就會障礙自己這念心,使心不能開朗,而產生種種錯誤的知見,沒有辦法契悟菩提心、涅槃性,就稱之為「魔」。知道這個道理以後,打坐的時候就不要執著這五十種境界。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都是心在作用,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心之作用是相同的。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那裡,心在那裡;能夠自己作主,處處作主,心念不隨環境、情緒起變化,始終安住、如如不動,這就是道、就是佛、就是真佛住世。契悟了這念心,就是悟道;沒有契悟這念心,佛來摩頂也無法開悟。但是,因緣成熟,摩頂也可以開悟:不是因為佛的摩頂而能大徹大悟,而是在摩頂的當下,悟到了自己能知能覺的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佛、不是神、不是外界所賜,不是從外所得的。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當下悟到看到明星的這一念心是本具的,有能看、有所看,能看的這一念心人人都有,釋迦牟尼佛悟到這個道理而開悟。悟到了這念心在作用,悟到了能作用的這念心能由自己作主,時時刻刻,隨處都能作主,這又更進一步了。能分別善惡,作善、作惡,都是這念心在作用;別人唆使去作惡事,明知是惡,還去做,那就是自己作不了主。
不作用的這念心,是心之「體」,起作用的這念心,是心之「用」。現在有一些人也悟到了這一點,於是寫了不少文章,提出自己的一番道理;表面上,好象是開悟了,其實只悟到這念心的作用。能作用的這念心,人人都有;誦經是心在作用;念佛、聽法也是心在作用;修善也是心的作用;行、住、坐、臥,眼、耳、鼻、舌、身、意的動作都是心在作用。心的作用有善、有惡,有淨、有不淨,只悟到作用的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容易偏執一方。怎麼說呢?悟到這念心在作用是基本,重要的是起何種作用?強盜小偷的心也在作用,但殺、盜、YIN是心在起壞的作用。作用在利益大眾就是光明,作用在壞的方面就是黑暗。既然能作用的這念心就是自己,那麼能作用的這念心就可以成道、可以成佛。
心要起好的作用,不能起壞的作用,這就要起觀照了,不僅要觀照,還要能作主,處處作主,時時刻刻都起善念,起了善念善念也不執著,知道這是心的作用;心作用以後又歸於無能、無所。不作用的這念心,完全到達一個絕對境界了,就是《楞嚴經》所講的「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這念心不動,不動當中又具足定力、智慧。悟到這些道理,就是悟到這念心有用、有體;再更進一層,體不礙用,用不離體;體可以作用,作用後又歸於本體。假使只悟到體,認為「用」不是道,這就落入偏空,偏到一邊了;如果悟到心之用,而沒有悟到心之體,用後不能銷歸自性、歸於本體,則成了有生、有滅的境界,雖然發慧,屬於狂慧,這是層次上的差別,功夫的深淺不同。觀照有粗、有細,一般人常說的粗心、細心;定慧也有功夫上的差異。例如宋朝文人蘇東坡,有次寫了一首詩,托人送給方外友人佛印禅師,以印證自己的悟境。
詩上寫: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看了以後,寫了「屁」這個字交給來人帶回去。蘇東坡見到這個字,立刻怒氣沖沖的乘船來見佛印,佛印禅師早已寫了一偈,「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請人在寺廟山門等候。
八風是指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種境界能煽動人心,故以「風」為喻。所以,定而無慧稱癡定,譬如盲人騎瞎馬,有陷坑落崖之險;慧而無定如風中之燭,遇風即熄,又成了癡暗。所以,悟有深淺,古人常說:「小悟幾千次,大悟幾千次」,就是如此。
靈山單傳 一枝獨秀
靈山拈花,迦葉尊者完全了解釋迦牟尼佛拈花的這念心是心在作用,於是微微一笑,以這個因緣,釋迦牟尼佛傳法給迦葉,迦葉傳給阿難尊者,從阿難一直傳到達摩祖師,二十八傳都是僧眾。後來達摩祖師到中國,續傳給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這段期間都是單傳,既傳法又傳衣。
衣有二種,第一種是金縷衣,從過去佛一直傳到釋迦牟尼佛,再從釋迦牟尼佛傳彌勒佛,佛佛相傳;第二種衣是佛祖穿的袈裟,是表法之用。為了佛法的征信、佛法的流傳,釋迦牟尼佛將袈裟傳給迦葉,迦葉再傳給阿難,一直傳到達摩,然後達摩帶到中國來,經過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到六祖大師,衣不再傳,就只傳法而不傳衣。
靈山單傳,只傳給出家眾,沒有傳在家居士,一個傳一個,同時傳法又傳衣,所以稱為「一枝獨秀」。所傳的僧眾是具足戒定慧,真正契悟了本心,才能把佛法傳承下來,稱之為燈燈相傳、光光相照。燈是指心燈,光光相照,這念心照亮下一念心,下一念心再照亮下一念心;這一代照亮下一代,下一代再照亮下一代,從過去照到現在,現在照到未來,普遍十方,照橫又照縱,都是傳佛所徹悟的這一念心。這是第一個時期,稱為「靈山單傳,一枝獨秀」。
曹溪普傳 蘭桂騰芳
第二個時期,是從六祖大師到虛雲老和尚,這段期間「一花開五葉」,又稱為祖庭法門。
靈山單傳至六祖大師以後,繁衍了臨濟、曹洞、法眼、沩仰、雲門五個宗派,稱為一花開五葉。這五宗傳遍天下,尤其以臨濟宗所傳人眾最多、層面最廣、繁衍最興盛,所以大陸叢林流行這麼一句話:「臨濟兒孫滿天下」,是說臨濟法門傳得非常廣泛,這個法門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人人都有佛性,悟了這念心,又能作主,人人都能成佛。
曹溪普傳,曹溪位於廣東省曲江縣東南,在梁朝天監元年(西元五○二年),三藏智藥法師在此處建寶林寺。智藥法師到了曹溪,飲了曹溪水並且預言,一百七十年後,將有一位肉身菩薩於此開演無上法門,得道者如林。到了唐朝儀鳳二年(西元六七七年)春,六祖從五祖得法後,從印宗剃發,受具足戒之後回到曹溪寶林寺,弘傳頓悟法門;因為六祖大師的道場在曹溪,所以,後人比喻悟到這念心,契悟到這個理,能清楚、明白、作主,就如同喝到曹溪水。飲了曹溪水就能長生不死,什麼道理呢?我們的法身確實是沒有生滅的,這念心沒有生滅就沒有生死。凡夫的真如佛性,淹沒在知見、六識海中,念頭始終是生滅不止,所以沉淪生死,不得解脫。
當年,張行昌行刺六祖時,六祖泰然於座位上,伸著脖子讓張行昌砍了三刀,六祖卻安然無恙。因此,張行昌棄刀出家修行。又如,達摩祖師從南印度來到中國,弘揚頓悟法門,那個時候中國不能接受這種頓超法門;有些我執較重、瞋心較重的,幾次下毒想害死祖師。後來達摩祖師傳法給慧可大師以後,祖師說:「九年當中,我被毒害五次,命若懸絲;如今傳法有人,大事已了,可以去了。」
永嘉玄覺大師證道後也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禅,坐亦禅,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悟道的祖師是生死自在,要生就生,要死就死,凡事都能由自心來作主。眾生的心是一直在生滅當中,無休無止,不能作主,所以才生死輪迥。
當時,六祖大師在五祖座下開悟,就是悟了這一念心。悟到能處處作主,清楚明白的這念心;悟到四大非有,五蘊本空,法身常在的道理。契悟到這個道理,就是悟到了這念佛心,這念心蓋天蓋地、無始無終;悟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悟到曹溪法門。
這段期間只傳法不傳衣,什麼原因呢?因為衣傳到六祖大師就起了爭端。大眾看過《六祖壇經》,就知道衣為什麼會起爭端,由於這念心慢慢不純正了,摻雜有名聞利養,認為修行學佛、上承佛道,必須得到佛祖的衣缽為肯定。只要繼承如來的衣缽,大眾就會來皈依、聽法,乃至於供養,自己就可以得到最高的恭敬、最大的成就;這就是名、就是利,有這種心就不是真正開悟的人。祖師固然沒有名利心,可是下面的徒弟、護法,為了鞏固師父的地位,就利用種種方法希望取得佛陀的衣缽,使大眾更加肯定自己的師父,所以傳衣就起了爭端。
六祖大師繼承了五祖弘忍的法脈時,衣就傳給了六祖,當時六祖大師還是在家居士,沒有受過大戒,但這只是形式上的問題。六祖是真正契悟了佛法、契悟了這念心,所以五祖弘忍大師就把衣和法傳給六祖,並且告訴六祖:
「現在你弘法的因緣還沒有成熟,還需要等待,如果現在貿然弘揚佛法,可能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還會有生命的危險。衣傳到這裡為止,以後不要再傳衣了,以免爭端不斷。」
當時五祖門下,有一位上座名叫神秀,神秀大師能說善道,通達很多道理,但沒有契悟到無上菩提,是屬於漸修法門,所以五祖沒有把衣傳給神秀,而傳給惠能大師。護持神秀的師兄弟認為五祖傳法不公平,為什麼傳給一個沒有地位、也沒什麼智慧的居士?連一個大字都不識的人,怎麼能傳給他呢?心中憤憤不平。這是凡夫的看法,從這時候起,衣就起了爭端。
其中一位叫惠明的行者,認為應該由神秀大師來繼承祖位,不應該傳給一個不識字的南方偏僻蠻子,實在是心有不平,於是想把衣奪回來。結果找到了惠能,惠能知道後面有人追來,恐怕惹起爭端,就把衣放在石頭上,自己隱入樹林。惠明追到樹林,一看,衣在石頭上,准備把衣拿起來,沒想到卻提也提不動,這時候惠明才知道錯了,衣不是爭來、奪來的,要真正契悟道,有德、有賢、有能、有道,才可以得衣,不是憑意氣用事爭奪來的。惠明立刻發了個慚愧心,馬上講:
「盧行者,我是來求法的,不是來奪衣的。」於是惠能就從樹林裡出來。惠明講:
「雖然我在五祖大師門下已經很久,但都在修福報而沒有修智慧,同時自己很愚癡,不了解佛在那裡?心在那裡?也沒有悟到道在那裡?請盧行者慈悲開示。」
六祖大師說:「從現在開始起,不思善、不思惡,當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聽了這幾句話,惠明一下就開悟了。
本來面目就是道,是本自具足的這一念心性。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是菩薩給的,不是父母給的,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閻王小鬼給的,是本來就有的,如果是他人所給,他就可以隨時收回去。因為這念心是本自具足,所以悟道就是悟這一念心,要自己來契悟。這念心體是寂靜的,但可以動靜無礙,遍用自如!
一般人總是不停的想東想西、患得患失,這念心始終無法停止。有根機、有智慧的人,能夠作主,要不想就不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所以當時盧行者告訴惠明,要想契悟佛心,就是不思善、不思惡,當下清楚明白的那念心,就是你的本來面目。這一說,惠明就開悟了,悟到這念心性,這就是頓悟法門。
六祖大師後來在獵人隊當中,經過十五年保養聖胎,因緣成熟後,就在曹溪寶林寺建設道場,弘揚「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心法,稱為曹溪法門、曹溪普傳。普傳就是既傳出家眾、也傳在家眾。
從六祖之後一花開五葉,分為五個宗派,這五個宗派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地緣,一直傳到虛雲老和尚,這段期間稱為「曹溪普傳,蘭桂騰芳」。
什麼叫做蘭桂騰芳?蘭花清香、幽雅、高貴,代表女眾;古時候男眾封侯、拜相,頭上的帽子就是桂冠,用桂花來點綴成一種裝飾,表示封侯拜相真是富貴,稱為桂冠高掛;以桂冠代表男眾傑出的象征。蘭桂騰芳是指大戶人家子孫發達,世代富貴,有官宦之家,也有書香門第,都是傑出的人才,生生世世、子子孫孫,瓜瓞綿綿,都是又富又貴。在佛法當中有四眾弟子:出家二眾有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在家二眾有男眾居士(優婆塞)、女眾居士(優婆夷),稱為四眾弟子。曹溪普傳這段時期,無論出家二眾或在家二眾,在佛法的領悟上都很有成就,學法的人多,得法的人也多,所以用「蘭桂騰芳」形容當時的佛法興盛是恰到好處。
在佛法上,開悟了,才真正是又富又貴。此時心中時時刻刻有善法、有功德、有定慧,為三界所尊;這念心當中具足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乃至於神通妙用,實在是真富貴。從六祖一花開五葉,一直普傳到現在,燈燈相傳、光光相照,就好象大家庭的繁榮。
佛法所說的富貴,人人都可以得到,無論是比丘、比丘尼,無論是優婆塞、優婆夷,都能夠得到這種富貴、尊榮,都能夠超凡入聖、成佛作祖,所以稱為「曹溪普傳,蘭桂騰芳」。
中台廣傳 落地生根
從靈山到曹溪,曹溪到現在,由於時節因緣不一樣,社會型態改變了,為了適合現在的需要,為了佛法的弘揚,我們現在屬於中台法門。
中台法門是什麼呢?中台法門就是禅。古德說「禅者,佛之心」;禅就是佛心,佛心就是覺心,覺者之心。什麼是覺者的心呢?這一念心有定力、有智慧,達到定慧不二、定慧等持,契入中道實相,這就是覺者的心。禅就是悟到這念佛心,禅就是最高的智慧,最實在的定力,你真正契悟到這念心,這時候,心中充滿了光明,對人生充滿了希望,了解生命是無窮盡的。所以目前最適合的法就是「中台廣傳」法門,使出家眾及在家居士都能夠普遍得到利益。
現在的社會,人心趨向於追求物質享受,追求名利,並且不擇手段;無論是個人、家庭、團體,衍生了種種困擾,法律的約束也遏止不住各種問題發生。人心失去了自我,始終覺得空虛、煩惱,心不能定下來。這個時候,唯有佛法的教化與熏修,可以改變人的行為。
如果真正了解佛法的精神所在,了解這念心的去向,悟到這念心可以有定力、有智慧,心性是平等不二,心就能安住。那麼,個人、家庭、團體、社會上的問題自然就減少了。
工商社會的腳步是緊張與忙碌,在家居士很難有機會常常來到中台山,正因為緊張、忙碌造成的壓力,反而更需要清涼的上上心藥以解除心中的壓力。所以,在台灣的各縣市,只要有因緣,我們就設立精捨,方便居士們就近聆聽佛法,參加禅修課程,沉澱心中的煩惱;使這個心能定、能靜、能安。這些精捨是由於山上的居士聽到中台法門、因為禅修、乃至於打禅七、聽經聞法有所契悟,有很好的感受,他們發了大心與大願所布施的,希望更多的人從佛法中得到安定。這些護法居士們不但自利還發心利他,也是在成就菩薩行。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安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心能定、能淨、能安,可是偏偏心不能淨、不能定、不能安,所以中台法門就是要使大眾都能契悟這念心;契悟了這念心就能得到定、得到淨、得到安,不但覺得人生很有意義,不虛度這一生,而且覺得生命是無窮盡的。
這個法門要推廣到各地,不但是在台灣,還要推廣到全世界,使有緣的人都能夠了悟自心、契悟中台法門,這就稱為「中台廣傳」。不但是傳給出家眾,也傳在家居士,而且在家、出家同時並重。
雖然是出家、在家同時並重,可是在家居士有他的事業、家庭、有他的期望,要全身投入來修證、契悟,是不容易的事,但是可以參加精捨的共修活動,利用工作的年假或休假配合禅七活動。禅七的第一天傳授八關齋戒,這是從「事」上入,往後六天漸次由「事」入「理」。什麼是「理」?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大眾契悟到這念無為心、清淨心、絕對的心、真空妙有的心,就是無上菩提、清淨法身,是淨土宗所說的常寂光淨土,密宗所說的大日如來,教下所指的菩提、涅槃,禅宗所悟的本來面目。契悟了這念心,就覺得人生很有意義、生活很有意義,生命是無窮盡的;一落心地,永為道種,所以「中台法門」要使有緣的人都能夠契悟。大眾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這一生一定可以達到不退位的境界。
「中台廣傳,落地生根」,就是將中台法門落實,使其生活化、普遍化,所謂「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佛法現代化,現代佛法化;佛法文化化,文化佛法化;佛法藝術化,藝術佛法化。」從這個角度來弘傳真正的禅法、人生的真理,使每一個人都能認識自己。這個法門是直截根源,不浪費時間,更不致於走錯方向。
無論是仕、農、工、商、學、兵,各種行業,都離不開這念心去作用;這念心要有定力,要有智慧,才能穩重待人,處事泰然,這是很重要的。除非不願意嘗試,否則一旦接觸這個法門,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所契悟,有所感受。這個心法是隨著時代的需要來推廣、來弘揚。大眾從中台法門來契入,很快就能成就,不會走遠路,更不會走錯路,所以稱為中台廣傳,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一種植物,也是一種藥草,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一片或是半片,乃至於三分之一片葉子落在地上,經過幾天就生根了。「地」代表我們這念心地,這個法門一落人耳根,落入意識,落到心地當中,立刻就生根發芽,所謂「一入耳根,永為道種」;菩提種子發芽了,很快就會成長、開花、結果,開菩提花,結菩提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緣覺果、菩薩果,乃至於無上佛果。這個法門很殊勝,又能普遍弘傳,所以稱之為「中台廣傳,落地生根」,在大眾的心地生根。
三期傳佛眼,第一期是「靈山單傳」;第二期是「曹溪普傳」;第三期是「中台廣傳」。從釋迦牟尼佛一直傳到現在,燈燈相傳、光光相照。
悟了這個道理,還要修行、還要保任,才是真功夫。修行,要向內看自己,看自己的習慣、毛病,貪、瞋、癡、傲慢、嫉妒,這都是心在作用,要把心轉過來,用智慧照破;還要作主,時時刻刻作主;能覺能照的心也要歸於本體,清淨、無為、絕對的無上菩提即現前,這就是淨土,就是佛心。
所謂「三期傳佛眼,真佛住中台」,這是中台山弘法利生的宗旨、目標。真正的佛在那裡?不是在西方、不是在東方、也不是在南方、也不是在彌勒淨土,也不是在西方淨土,不是在任何一個方所,在那裡?真佛住中台。
真佛住中台
佛法入門,有從事入,有從理入。所謂中台,有事、有理。從理上來講,中台在那裡?中台就是中道實相、靈明不昧的這一念心,稱之為靈明妙覺;儒家稱之為靈台,也就是指我們的心靈世界,能知、能覺的這一念心。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不著有、不著無,不偏左、不偏右,離空、離有,不取、不捨、離一切相,這一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這就是中台,中道的靈台。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的存在,時時刻刻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能定、能靜、能安,這一念心清楚、明白又能作主,這念心就是覺者之心,就是佛心,當下就是「真佛住中台」了。
從事相上來講,中台就是中台禅寺,由事可以悟到理。師父經常跟大眾講:全世界的佛法在中國;中國的佛法在台灣;台灣的佛法在中台;中台山的佛法在那裡?就是在大眾這一念心。每個人能發如是心、如是願、如是修行,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真正就是真佛住中台,這是從事到理。事做到了,理就現前,理悟到了以後,藉事煉心,最後到達事理圓融、事理無礙、事理不二。無論在修行上、在生活上,都能達到靜也好、動也好,讀書、做事、乃至於忙碌,但自己那念心始終安詳、如如不動,這就是真佛住在中台!中台在那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就是中台。
我們中台山辦了種種的活動、法會,建立道場,目的是在傳佛心法,以達到「三期傳佛眼,真佛住中台」的願心。禅七當中希望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能安住這一念心,不打妄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定;有定,但是這念心不知道安住在那裡也不對。有些人說,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念心達到無想,這不是木頭嗎?或者認為和無想定差不多。這不是無想定,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但是要無想、無念,而且還要清楚、明白,這就是智慧佛;這念心不動,就是如如佛;智慧佛和如如佛同時存在,時時刻刻不動、時時刻刻清楚明白、時時刻刻能夠作主;能夠保持三分鐘,真佛就住在中台三分鐘;保持五分鐘,真佛就住在中台五分鐘;保持十分鐘,真佛就在自己的中台住了十分鐘;保持半小時,就成了半小時的佛;保持一小時,就成了一小時的佛;這就是保養聖胎,這是不容易的,並非一般人所誤認的悟了就了了。
悟後起修才是真修,悟後還有很多的事情,所以古人說:「未悟之前猶自可,悟了之後事更多。」沒有開悟的時候,表面上看,覺得自己修行還不錯,持戒、打坐、禮佛、誦經、修六波羅蜜、修菩薩行、又自利又利他,仿佛自己真正是一位大菩薩。可是悟了以後,才知道我們的所作所為都屬於事,從事還要入理,理就是歸於自心,歸於這一念「無為心」。所謂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將這念心安住在實相、安住在定慧上面,處處作主,這樣就是真正達到「真佛住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