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元法師:慧日集 第一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元法師著:慧日集(第一輯)

總 序

一位禅者,非以悟道自許。

無我精神的開展,取決於波羅蜜行。

兩年半年,嘗試著把對佛法的教學理念,及學友們經常提出的修行問題,裁成文言名相,並刊諸“止觀學訊”與現在發行的“法性寶林通訊”。

近日匯整,已有一百余篇,乃交編輯付,留作俗塵幻影,兼期供養十方,隨緣入門。

經上說:罪障如霜露,慧日可消除。但願一切皆如是。

法性寶林沙門淨元於根本道場佛滅後

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清晨

第1篇

修行人不是為了獲得解脫而修,也不是為了成就功德而修,是捨其身命,為了拔度眾生的苦痛而修。他必須忍受孤獨,忍受嘲諷,忍受一切的風霜雪雨,饑寒交迫。作眾生師,朝夕無間的諄諄教誨;作眾生友,從生活中相互體驗,相互提攜;作眾生親,時常給予關懷和呵護。有時要站在高峰頂上振臂疾呼,不管那狙擊手的槍口暗中窺視;有時處於深谷,不在乎清水或者濁流,總是默默的包容。因此,修行人的一生猶如驚濤駭浪,而歸去以後,卻留下無限的省思。在起初,心中的惱亂絢爛恰似春花,到末了,竟然平淡得像個沒事人。這樣的修行人你當得起,還須印證什麼?

第 2篇

會修行的人找問題,不會修行的人等問題。找問題才能發現疑點,一路跟蹤,然後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是觀中起止,由止達觀的工夫。等問題則多生妄想,正念不起,此即凡夫心不死,出離心不發,即成六道輪回的業因。

第 3篇

一個修行人不能棄捨五欲,除滅五蓋,卻說他也在修行,就好像嘴巴說要煉金,卻不把金礦放進爐火裡而去冶煉一樣。

第 4篇

世間的一切都是剎那剎那永不止息的遷流,亦即沒有一件事物絕對的不變易。因此,修行人於過往的知解,若經常一味地肯定,而不加思索,毫無疑情,那將是十分危險的妄念。

換句話說:用俗智慧來順應六根,則永不得正覺解脫。要能正見緣起,才能掌握真確的行門。

第 5篇

清淨心離言絕相,不可施設,不可言有或無。若有一語說清淨心者,即為戲論。

清淨心可證,唯信成就者能知。如鏡因垢染故,不能顯相,若拭去此垢, 使鏡漸明一分,則應物之功增一分,明十分,增十分,無物不應。清淨心亦復如是本來具足,因無明蓋覆,令眾生不覺,而隨順生死。今修行人修習止觀,依定發慧,若知已逐漸斷此無明,即是逐漸證此清淨心。究竟斷者,究竟證得。

清淨心為何?覺性是也。十方諸佛、菩薩、二乘所同證也。

第 6篇

有平常心的人,沒有順逆境。因為平常心是出世間的心,而順逆是世間塵境,一菩提、一煩惱。

沒平常心的人,不能轉順逆境。因為雜染依心,復由此心生種種順逆。此心順時,念念順念;此心逆時,念念逆念。是順是逆,用意分別即有處處的煩惱,這就是無明。

修行的過程為轉念。當順時,生逆想,逆時生順想,久之,即知順中有逆,逆中有順。然後知一一緣中,都有順逆,更知一一順逆都由妄念所生,妄念滅時,順逆立滅。於是了知因緣幻化,便能從假入空,這就是智慧。

二乘有智慧,所以離生死,證涅槃。菩薩有智慧,所以上求下化,不起生死流轉的念頭,不作涅槃安樂的欲想。兩者平常心的心體不異,而慈悲的性味卻大大不同。至於凡夫呢?願力不發,將如何修行?更不用說持平常心了?

第 7篇

要引導一個人去修行,應先了解那個人需要什麼?能做什麼?其次谛審我有什麼?能給他什麼?最後研判給予的時間、最殊勝方便的機緣,以及給予的次第和份量。

能夠這樣,你就是一位“善度者”了。

第 8篇

人生無常幻化如是

也不求仙,也不求悟

更何況─

世間一切功名利祿

但將此心寄予清風

得又如何,失又如何

無須問─

明朝醒來身在何處

八一、十一、二十五 凌晨感身心危脆、猶夢幻聚沫、無有真實、提筆疾書、不假思索、寫就寰宇皆空無淨無染

第 9篇

一個人如終日心著外境,計較這個,計較那個。即使讀破千經萬論,也是愚癡!

一個人如終日心著外境,忙完這事,又忙那事,即使坐破十百蒲團,也是生死!

一個人如終日心著外境,貪愛此物,爭逐彼物。即使勤修六度萬行,依舊凡夫!

一個人如終日心著外境,必定─法不染心,枉作輪回中人!

第 10篇

不知生死的真相,即不能解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謎團。

即知生死的真相,即沒有“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

因此,在“不知生死”以前,最好不要注意生死,只管如何修行。“既知生死”以後,自然只管度眾,而不去理會生死。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被生死束縛的人,才能感覺生死;如果已經解脫,還有“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件事嗎?

第11篇

一個人出家或在家,不是看他的服飾和居住的地方,而是看他能否信解佛法,堅持戒行,以慈悲和智慧來攝眾。

第12篇

真理必須由真實的生活中去實踐,不可臆測,也不可憑空捏造。真實的生活不是隨波逐流,與俗浮沉;更不是固執我見,趨順情愛。是處凡能超凡,在塵不染塵,如泥中蓮,似蚌中珠。從外相看,只不過於二六時中穿衣吃飯;在心體上,卻能豎窮三際,橫亘寰宇。

用這樣真實的生活去結眾生緣,緣緣相系,於歷劫共修,共創清淨的世界,這才是諸佛所同證的法,無量眾生的皈依處。

第13篇

修行人須知

(1)不可炫耀悟境。

(2)不可依經解義,恃為己悟。

(3)不可妄心推尋真理,捕風捉影。

(4)若有所見,不論佛魔,一律斬除。

(5)久修不悟,終不懈怠。

第14篇

問問題一定要得答案的,是門外漢;問問題而不得答案,卻自以為得的,也是門外漢。問題在問題本身是不是問題。是問題的,答案無關言語;不是問題的,言語無關答案。

第15篇

念佛、拜佛、誦經、研經、坐禅、參禅等行法,是在紙上畫門,先從知解上教你門是何物。若由念佛乃至參禅,而使身心頓覺清淨,智慧泉湧,即為已見真正的門。再要進入此門,則非六波羅蜜不能成辦。入門之後,觀照種種摩尼寶珠,確為有情眾生本來具足的東西,於是復出此門,用十波羅蜜攝化接引,使彼等亦能同獲寶珠。這就是菩薩的次第行,次第道。

第16篇

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強迫別人去做;

自己做得到的,應體諒別人不一定願意做。

自己做不好的,不要求別人做得盡善盡美;

自己做得好的,就應有胸襟包容別人的錯誤。

第17篇

對現前的事物分別是非、人我、而加以取捨,即是分別心。

由有分別心,復生種種愛憎,因愛生欲,因憎生恚,助長邪見,轉生一切的煩惱。

所以分別心是障礙修行的妄見,殺害法身慧命的劇毒。

結論是:分別心與智慧互為消長。

第18篇

是心作魔時,惟見彼人惱我、害我,使我含冤莫辯,有理也說不清。因此才華隱覆,貧賤落魄。

是心作佛時,頓見彼人以非常機緣助我,使我對境修行,不著於理而能悟。因此真心顯發,自在解脫。

第19篇

想想看!自己執著些什麼?

(一)別人的財富比我多,地位比我高,學問比我好,令我羨慕;別人的財富比我少,地位比我低,學問比我差,令我輕視。如今我在修行,這 些都與我無干!

(二)逢人便說:我什麼都放得下!只要全家大小平安幸福,不愁吃穿,兒女用功讀書,其他沒什麼需求,所以我是最知足的人。

(三)再沒有任何事情會讓我生氣,除非別人真的做錯了。

(四)我不喜歡跟他爭執,但他實在太過份了。

(五)我已經認錯,他還不肯原諒我,真可惡!我是不執著的,除非..只要..因為..

第20篇

執著是什麼?(1).見一事物的起始,推想其終尾。(2).從甲地到乙地,預算幾日可到達。(3).吃、看、聽一樣東西,立刻感覺好不好吃,好不好看,好不好聽。(4).不知別人做這件事或說這句話的觀點何在,卻盲目地評論這件事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這句話應該怎麼說,不應該怎麼說。(5).自己判定美丑、善惡、是非的,堅信別人也持相同的看法。如別人的看法跟自己不同,就是別人不對。為什麼呢?因為─迷人不識因緣,所以執著因緣。

悟者見有因緣,故知因緣性空。 

第21篇

工作的時候,能保持愉快,輕松自在的工作,不起貪嗔、不生雜念,就是“放下”。

第22篇

研究教理,得第一義;參透公案,廓然無聖。這是從觀念上體驗禅味,為理論的解悟。入廛垂手,日用不煩;隨緣應化,三界往返。這是從行為上開展禅意,為實踐的證悟。理論與實踐完全相融及顯發,才是禅的真實本質。

第23篇

修行有障礙,應作因緣殊勝想。

修行無障礙,應作魔業熾盛想。

信心怯弱的人,最怕有障礙;自我表現欲重的人,不喜無障礙。

不論有無障礙,都能影響修行成敗,不可不慎!

第24篇

修行應於日常生活中,專精制心,想到就做,不拘行住坐臥,交接往來,或動或靜、或獨或眾,盡量守住此心,不起好惡分別,念頭單一,不為境轉。

心若澄明,立見自身煩惱多少,煩惱裡頭,因緣始終何事何物。於是行止運觀,靜慧發生,無明分分除斷,法身分分增長。縱使遍歷三界,六道出沒,究竟真金顯露,不懼污泥。

一生依此,乃至千萬長劫猶不改易,仍不得悟者,願代一切眾生自墮拔舌。

第25篇

對生死問題不起疑情,便永遠不得解脫門。雖起疑情,如無參破澈底的心,也不名叫“修行”。雖有參破的心,若於其中橫生許多枝節,譬如:不明因緣果報,即妄想往生極樂;不願精研涅槃正因,只一味貪求世間福報;自己尚且糊塗,煩惱熾盛,卻妄稱菩薩,到處度人。如是種種顛倒黑白的現象,無非理事二障蓋覆了真心本性,便成為凡夫見識,絕不與佛心相應。

第26篇

說話時,心誠意正,句句從肺腑流出,不花言巧語,不拍馬逢迎,亦不以惡言粗語相向。這就是“正語”。

生活的訣竅在一“淡”字。處事的訣竅在一“隨”字。

逢順境的態度為“超”。轉逆境的態度為“安”。

第27篇

一花一世界

生生死死,古今多少行人?

一葉一如來

上上下下,看誰翻出掌心?

第28篇

無見是解脫。能夠無見,便離知識,永不執著。

無愛是解脫。能夠無愛,便斷煩惱,永不系縛。

自覺是解脫。無見無愛,倏超三界,當下自覺。

第29篇

修行首要,為破我執,先破粗相,次破細相。破粗相以持戒為本,破細相惟依禅定。我執既破,妄心即滅。妄心既滅,淨心即生。淨心既生,三觀即得。三觀既得,三智即證。三智既證,三德即成。三德成即佛成。

第30篇

讀經時,想著能獲大功德,能感通人天鬼神,歡喜欣慕,卻從來不解經義,不識經為何等事物。這就是愚癡病。

讀經時,想著要以知解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能誇耀他人,與人爭勝,或得到許多的福報供養。這就是大邪見。

讀經時,感念佛菩薩慈悲,留此稀世珍寶,使我等凡夫得解經義,依義奉持。如今既能自覺,更當發願覺他,盡成佛道,此願方休。這就是修行。

第31篇

精進是信力和願力的結合。相信佛所說法,此法能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因此樂欲修行,毫不猶豫,即是精進。信得佛法真實大用,但以慈憫悲心,志欲眾生同證菩提,因此發願普度,永無怨悔,即是精進。

精進是生善斷惡的動能,尚未生起的善法,因心精進而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因心精進而身精進,所以持續不退。已生起的惡法,因身精進而逐漸斷除;未生起的惡法,因心精進而不得生起。

精進是成佛的根本,一切道品的總樞紐。布施無精進,轉瞬又即悭貪;持戒無精進,輕重的毀犯在所難免,忍辱無精進,息滅的嗔火終會復燃;修習禅定無精進,必是遲遲不得定,縱或偶得,立刻失之。修學智慧無精進,非唯不得般若,就連已成就的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諸般功德,都能一時潰散。

精進是生命力。它使人成長、追求,懷抱希望。在人生裡,精進走入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業,圓融的人際關系,以及合適且從容不迫的生活方式。在修行中,精進維系了行者的佛號不辍,看經的興趣增濃,坐禅的工夫提升,心調柔軟、正直、清淨、知見愈來愈明,貪、嗔、癡愈來愈薄。

精進是一只看不見的佛手,護著你、攜著你,邁向究竟的安樂處。

第32篇

佛經裡說什麼不重要,世尊是誰也不重要,你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才最重要。

佛經是一堆文字,而世尊你沒見過,只有你自己還活著,還能為真理作證!

只有你自己能不被虛偽的外表和混爛的語言所蒙蔽。因為你有真心!你有佛性!你定成佛!所以請不要再自卑!不要再企求!請挺起胸膛!肯定自己!看清自己!

不能再迷信了!任誰都幫不了你!救你自己吧!諸位眾生!

第33篇

當弟子的人,只管照顧自己的修行,不要去看別人的是非,也不要評論誰修得好,誰修得不好。畢竟大家都還是凡夫,今日覺得很好,也許明日就退轉了。今日看起來不起眼,再過一段時間忽然開悟了。這就是不重久修,不輕初學的道理。

各位都是來道場修行的,不是來看熱鬧,也不是參加某種比賽的。該丟掉的髒東西還是要丟啊!否則,還能明白些什麼?

第34篇

淨土、穢土都由眾生業力所感。

眾生心全體皆淨時,此土即為淨土;全體皆染時,此土即為穢土。

眾生心有淨有染時,雖由彼此同業感得同土,唯淨心者居淨地,染心者居穢地。故言凡聖同居而不同地。

又雖因染心感得居於穢地,若能信願堅固修習淨業,亦可逐漸轉穢地成淨地。縱或宿世惡因,致今世不得轉,亦能居穢地而心不穢,猶如居於淨地中。故言心淨則土淨。

第35篇

有人言吃飯吃茶是禅,有人言吃飯吃茶是吃飯吃茶。且下一轉語:他說他的禅、你說你的吃飯吃茶。

第36篇

“世間名利與正覺解脫背道而馳”。

名利猶似聚沫,俗者不如實知,視同珍寶,終日逐競,遂令此世充滿貪欲、嗔恚、邪偽、憂苦。

既得名利,又恐一旦滅失,戒慎防護,更增無邊惑惱。

既得名利,與他相較不及,殚精竭思,亟欲勝而後快。於是朝暮奔忙,形如走獸。

身處名利中心,必為名利所役,行住坐臥,除一名利,即無余事。縱或發意修行,畢竟法不染心,遑論解脫?

雲何不染心?一世間一出世間耳!

第37篇

沒有慈悲行,就沒有成佛的機會;

沒有般若智,就難作正確的慈悲行;

沒有深禅定,就不顯出塵的般若智;

沒有人世間,就沒有修行的生活,而慈悲行,般若智,深禅 定就不用提了。

第38篇

常把生活掛在嘴邊來談修行,易成淺薄流俗;

當把禅慧掛在嘴邊來談修行,易成空花水月。

這分寸的拿捏不靠言語、推想,而是仰仗修行人的願心、精進心,及永不疲厭四無量心。

第39篇

對世間人而言,是永無休止的犧牲奉獻;對修行人而言,恰是永無休止的自我訓練。

奉獻,因為自己有東西甘心給予;訓練,因為自己冥頑拙劣不堪器用。

雖然甘心給予,但於得不到適當的回應時,可能會影響給予的心情和方式,而訓練就不一樣了,如果你每日醒來,發現今天的煩惱比昨天少,心地比昨天光明,定力更佳,智力更強,你會肯定一切的精進砥砺都值得,一切為了攝眾的悲行,竟如崖畔之珠般地輝光晶瑩,而你的心,即無時無刻不在汲飲由波羅蜜流出的甘露。

第40篇

時間在哪裡?

空間在哪裡?

心,在哪裡?

法身世界在哪裡?(凡夫一念尚不見,聖者無邊不可言。時空相續延展,因緣變化無常。試問:法身何物?)

知心者,即知法身。知無常者,即是知心。知因緣即知無常,知知即知因緣。

知,可知否?

參!

第41篇

修行成功三要:聾、盲、啞。

聾,一切音聲不入。啞,一切音聲不出。盲,一切色相不染。此則遠離世間幻妄境界,連遠離之心亦復遠離。

從初發意乃至究竟菩薩,於垂形六道時,應當如是安心。如是安心已,雖終日度眾,卻無眾生可度,況眾生名可生?無住無念,真實沙門。

第42篇

修行人把身心交給道場,世俗人把身心交給貪愛。

在自己的一生中,必和許多人結緣,因此有父母、兄弟、親族、朋友,以及同業同事等等。當你不修行時,他們的身心和你的身心,常能相應契合,而這樣的相應契合是從“我執”產生,以“我”的感受去認識,去送往迎來,造成了“我”的好惡、喜怒、是非分別。一切所取所捨,無非我見,時時刻刻地架構堅固的“我相”。這就是貪愛。

當你一念起修時,那個“一念”便成為最初的道場。隨由煩惱漸薄,身心轉淨,道場也由微細愈加擴張,卒至虛空不容。這時,周遭的人其身心即逐漸與己不再相契,譬如父母之“名”雖仍存在,而自心中已無父母的“相”。是知今世得此業果,無非過去所造種種業因,又假藉種種幻化的因緣,形成了彼此相生的現象。乍看猶緊縛而難脫難解,谛審時,終究沒有半點實質。於是一言一行,不離道場;取捨隨緣,去來自在。

換句話說,修行人的舉止施為,處處讓所有的人,或親或疏,都能體察確認─這是一位修行人!而世俗人則一味顯露他的名利心,以及貪婪、嗔恨的模樣,事事物物,除了自己還是自己。

一菩提,一生死,豈可足踏兩船,既想入世的幸福,又要出世的安樂。結果如何,自不待言!

第43篇

你了解自己嗎?

大多數人對這句話持肯定的答案:“是的!我完全了解自己!”

你了解自己的什麼?

“我的思想、感受、嗜好、能力、對事物的看法,分析事物的方式等等,都可以完全掌握。總之一句話,我太了解自己了!”

那麼請問:“你知道自己的貪念從何而生?為什麼控制不了嗔心?你知道何時會生病?何時死亡?一天中起多少念頭?下個念頭是什麼?甚至自己的身上有多少毛孔?有幾根頭發?一天

排多少汗?吃多少東西?一天中眼睛看過什麼?耳朵聽見什麼?鼻子聞到什麼?請說說看!這些完全屬於你自己的事物,你到底明白哪一樣?”

現在想想!你了解自己嗎?

第44篇

初學

學坐不學禅,學禅裝門面。

久修

學禅不學坐,學坐死模樣。

未悟

學禅學坐,都不搭調。

已悟

學禅學坐,都沾不上。

第45篇

一位真正的禅者不應和光同塵,亦不處處圓融,事事和諧,永遠大好人。

一位真正的禅者應體認時代,看穿當下的機緣,然後手握金剛王寶劍,“唰”地一聲,斬斷眾生煩惱根。

一位真正的禅者定知因緣幻化,不為時代的包袱所迫,因此不必自命龍象,彷若現今佛門之振衰起敝,捨我其誰?而於接人時,亦不以量計價,是確確實實的悲智雙運,方便而不隨便,隨

順而非同流。雖懷抱大願,又能無視萬斗恆沙,是為披沙揀金,歷劫冶煉。

一位真正的禅者誓生娑婆,領其眷屬,待彼彌勒,豈有生西之念耶?

第46篇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永嘉老兒閃了舌頭,地獄天堂湊在一起窮快活。自古以來,諸位菩薩都是閒著沒事干,抓些佛性當菜,捏把無明調味,偏有那愚癡眾生,專吃鹹淡味,不吃菜味,誤將調味料的滋味當菜味了。這好比騎車去遠地看花,先是整理車子,再拼命趕路,及至目的地時,人已累了,車也壞了,躺在花下睡覺,天南地北一概不知,那裡還聞得出花香?因此,永嘉老兒觸動靈機,耍一招教眾生“睜眼見喜”“垂手即春”的功夫,正所謂“莫向明鏡尋真人”,又恰是“真人離去明鏡空”。彼亦此也,此亦彼也。

第47篇

一個人一生最偉大的成就,是認識自己,善用自己,完成自己。

第48篇

“修行在求解脫,若刻意而為,反受其縛。”

初心的修行人,必須依著一定的方法來鍛煉,這個方法不論在心內心外,有形無形,都名叫“對境”。譬如念佛拜佛,就是給他一尊佛,教他念,教他拜,再如坐禅一事雖無形相可言,但教系心丹田,也是對境修的意思。

唯此處設立一“法”,非指此“法”為解脫法,能使人正覺解脫,而是以此“法”為解脫的因緣,修行人浸濡於法緣中,自然得解脫。所以,若一味執“法”,專注地剖析“法”的功能、內涵,或許會忽略了“法”的因緣無性,無性即空的特質,於是自以為得某法,“只此一法,別無他法可修”,這就變成解脫的障礙了。

第49篇

有教師即有道場,有道場即有大眾,有大眾即有悟道者,有悟道者,人間淨土即為實現。

因此,教師人才的養成為道場首要。

第50篇

迷信或正信不值得擔憂

該弄清楚的是

自己在過怎樣的日子

生活環境惡劣與否離題太遠

誰省得

這總是茶余飯後的喋喋不休

三世因果,千百萬億無始劫,只要一個念頭、一句話,就可以全部打發。而一切眾生卻依舊站穩自我─

告訴你,迷與正如何分辨

如何擺脫生活

請回頭看看吧!

第51篇

終日著意尋般若,不可得;

一身俗塵盡拋卻,通消息。

第52篇

發大慈悲,憐憫一切。心生捨想,名真布施。

除滅貪嗔,永不疑悔。恆行善法,名真持戒。

分別念斷,無有八風。平等賢直,名真忍辱。

二時匪懈,止觀俱行。身心安隱,名真精進。

對境湛寂,自然任運。離相不相,名真禅定。

因果顯昭,萬法洞明。泯我非我,名真智慧。

福智圓足,隨緣普益。願彌虛空,名波羅密。

第53篇

以真誠心,發大誓願。

今世不悟,必種來世善根,得世世做一修行人,直到成佛。

第54篇

慈悲是菩薩的生活方式、思想核心,更是成佛的根本。

修行人若無慈悲,就像缺少了眼角膜的眼睛,雖有形相,卻無作用,亦像是行屍,雖似人趣,卻了無生意。

因此,應於二六時中,將“慈悲”二字提掛心頭,慎勿或忘!

第55篇

常能無事於心,無心於事。

行住坐臥,歷緣對境,並非無事。必也守一不移,於六塵境界不動不搖,不加揀擇,即是無事。

識心遷流,念念不停,豈能無心?若果隨緣化物,應機而行,萬象森然有別,一一洞照無差。

任運之間,究竟無心。

無事、無心,尚余何等?參!

第56篇

修行是把所解知的佛法拿到生活中來實踐,然後才能體證經典的義理。

因此,修行即是修行,無所謂大乘或小乘,這些只有歷史學者才分得清的名詞,永遠與修行人不相干。

修行是─只管修行。

第57篇

日上三竿光皎潔,心眼未開還愚癡。

迷看石頭結草庵,瞎參磨磚照馬祖。

滴水震波覆天地,系掌揚聲貫寰宇。

山窮岐路堙蔓草,時人不欲走江湖。

◎江西青原行思與湖南南岳懷讓,俱出六祖慧能門下,其後青原傳法石頭希遷,南岳傳法馬祖道一,習禅者奔馳於江西、湖南之間,時人稱“走江湖”。現今邪法日盛,禅風凋零,種種禅院、禅林之流,胡拼亂湊,空有禅名、禅理,卻無半點禅味,我等愚癡人,已不知往何處參學矣!

第58篇

修行人應志為人天師范,因此,其語默動靜,均宜審慎揀點,純正貞良,真實不虛,切切不可為了圖名利,而顯異惑眾,語涉浮誇。

第59篇

生命在呼吸之間,初學坐禅,對於呼吸一事應有深切的體驗。

(1).呼吸從何而來?往何處去?

(2).吸入的感受如何?呼出又如何?

(3).呼吸是何物?依何而住?如何變化?

於平常日用覺知無礙,必得禅定,必悟無常。

第60篇

二乘行者的禅是根本禅,是思議禅,是安樂和智慧;菩薩行者的禅是化道禅,不思議禅,是四無量心的顯發。

證根本禅,得一切智,斷見思,出三界,獲自在解脫;證化道禅,得道種智,一切種智,斷塵沙、無明,出變易,獲圓滿功德法身。

第61篇

如果以為經典上的文字就是真理,是十分幼稚的認知。

如果以為豐富的人生經驗就是真理,是非常危險的邪見。

如果以為經典加上了經驗就是真理,是極其盲目的推論。

如果以為棄拾一切的經典和經驗就是真理,是虛妄不實的夢境。

如果以為真理是什麼或不是什麼,這個人永遠躺在真理的門外酣睡。

第62篇

我們不一定要繼承什麼

也不一定要開創什麼

而是要深刻體認

在自己所面對的時代裡

究竟要做什麼

第63篇

當一切修行的魅力消失,夢幻破滅,當修行人開始煩躁不安,感覺生活又重新無聊乏味時,你對讀經、坐禅無奈,對布施、持戒不以為然。

你應該明白,這就是真正的修行起點。

第64篇

修行最初的關頭最難,但只要帶有三分傻氣,勇猛向前,一定可以沖破它!而沖破以後,一切就容易多了。

第65篇

一燈能破千年暗。

在一間阒黑千年的房子裡,點一盞燈,立刻光明照,把恐怖陰森、沉寂無奈的氣氛掃蕩一空。

人生也是這樣。當一個原本貪吝的人突然歡喜布施;一個胡作非為的人,突然發心修行,必將受到天人及佛菩薩的同聲贊揚。

如因修行而獲證般若智慧,這盞燈,即是照斷生死輪回,永破無明黑暗的覺性之光。

第66篇

對尚未用過的法或未證的理存疑,是應該而必要的。

如聽聞修某法能使人悟道,就信受無疑,那是盲目的行為;聽聞某理是絕對究竟,就奉若指標,那是真正的愚癡。

一個修行人只有在徹底了解自己是什麼?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才能正確的引導自己去修行。而那些法和理即是藥方和藥味,因病設藥,必然藥到病除。

但是,於未用的法、未證的理,由疑生惑,深恐誤入歧途,以致寸步難行時,將比盲目和愚癡更為可憐可悲!

第67篇

二六時中,照顧念頭,無有閃失,即是修行。

一念未動是念頭,一念已動成念尾。念念不停,叫做生滅心。生滅的現象由因緣造成,因緣假合,所以心無一定的形狀、大小、位置、色相、作用,心即非心,是名為心。若有一語過此“心”,即成住著,不得心的真意。

因此,於修行的過程中,應不自見心,只能覺知有念。譬如起一念貪,立刻見著了貪念;一念嗔,也立見嗔念。大凡對境生念,就好比鏡子的映照萬物,沒有不顯露無遺的。唯禅定功深的行人,見念愈多,愈仔細,定淺或不修行的俗人,見念粗少,甚或茫然不覺,乃至隨名逐相,迷情妄起,造下了無邊惡業,轉墮三塗,不得出離。

如今一念起修,常於行住坐臥時時觀照,先從這一念已動的“念尾”看去,看這個“念”畢竟是何物?看它如何生?如何滅?看一念,是一念,直看得念念不捨。見此每一念中,更有無窮無盡的念,又了知念念無非妄心所生,妄心幻化,念者胡為?當下頓斷,印達“念頭”,立返“心源”。

個中消息,誰來承擔?參!

第68篇

一個修行人必須徹底面對自己的惡習,以謹持戒行的態度加以除滅。如其不然,即無法超越自己。

第69篇

有因緣修行之時,常不知把握,或懷疑、或懈怠、或生厭。

一旦因緣滅失,又心生懊悔,怨歎福薄,以為從此無望,甘脆不再修行了。

眾生啊!眾生!

第70篇

成佛是修行人的目的,修行人的目的不是成佛。

第71篇

一個人在大眾中精進,在獨處時懈怠,就不算真精進。

一個人從表面看精進,而內心卻為俗塵干擾,思惟五欲,猶如火燒,就不能算真精進。

第72篇

修行人要帶三分傻氣、三分信心、三分耐力,還有一分自己明白,別人不知的潛能。

第73篇

我執重者,正法不入。

聽別人說話,看一件事物,分析道理,研擬行事方針,隨時隨地,即有一種聲音比理智還迅速的,從內心深處迸出-我!我!我......相續不斷,虛空不盡。

而修學佛法便從斷“我”開始,除“我執”,離“我相”,滅“我見”,一切的一切,冷靜思考,這是為眾生呢?還是為我?這是我的觀念呢?還是佛法正知見?我是誰?我在做什麼?想什麼?這是真正的“我”嗎?

第74篇

子夜歌

(夜半偶得,順口拈來,初無修辭,但求意明耳)

修學欲成就,應信師之言。依止師之前,應觀師作為。若發意菩薩,時刻憫眾生,不行靈異法,亦不求名利。自律尚謹嚴,攝化唯方便,循循而善誘,終令曉因緣。

依止師修學,應心生佛想。此門未得入,不復求別法。勿胡揣師意,勿執其缺失。亦勿舉他

師,與己師作比。孰勝或孰劣,皆由魔心促。轉生諸疑慮,道業難堅固。

廁身於道場,眾口論紛纭,知識及經驗,纏繞自我中。對境起邪見,作如是思惟:師亦凡夫身,勝我有幾何?彼言若得理,即當遵從之。若非我知解,陽奉而陰違。如是修行人,能入佛見

者,眾生可度盡,虛空應有邊,日冷月可熱,水往高處流。

又有修行人,不識悉檀義,將師前後言,诘問起矛盾。佛法方便法,法法菩提道,昔所作因緣,已成煙雲影,年少多少事,到老也惘然。欲求無上覺,何為頻回顧?

又有修行人,師命唯諾諾,十分取一、二,余皆束高閣。自謂依教法,實則行魔事,自欺又欺人,此即癡凡夫。

修行艱苦事,古稱大丈夫,何須用勉強,且修亦且休!三大阿僧祇,慢慢熬去也!

能透此消息,悟道決可期!

第75篇

悟道看大原則,修行看小細節。

來到了道場,大部份的人只看見師父,一小部份還察覺尚有旁人。大部份的人注意聽經聞法,一小部份了知道場的設備有禅堂、有佛像、圖書館等。大部份的人喜歡整理道場的修行重地,試問;有誰明白真正的道場在哪裡?

第76篇

凡夫聞聲辨位,死咬聲塵,不能了知聲相如幻,執為真實。亦不了知菩薩安立假法,藉種種聲相變化之意。因此常追思前塵往事,硬將昔時受化之法來與現法相提並論,以為前後矛盾,而滋生疑惑,致有“師亦妄言”之慮,結果反將自身現時之境界立即摒棄不顧,而沉浸於受騙之感受中。

這個度眾之旅,確是難行。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道”,所謂四悉檀教學法,又怎麼解呢?歸去來兮!

第77篇

法性寶林悟道綱宗

※以三法印判定佛法真義。

※以止觀坐禅為修行依。

※以金剛經為自證依。

第78篇

修行的目標是斷煩惱、得解脫。

千百萬字的學術論文,講哪一宗對,哪一宗不對,哪個道理究竟,哪個道理不究竟,哪個法門好,哪個法門不好,怎比得上一句“自心清淨”?

無數億的剃頭染衣,道誰是七眾之首,誰是福田,誰能登座說法,誰能續佛法慧命,怎敵得過一位“了生脫死”的覺者?

讓那些頑執文字的知識人去诤論吧!讓那些自以為夠資格有特殊身份的人去吹噓吧!而你,最要緊的是息滅貪嗔癡,心中安隱無煩惱,然後再把這些訣竅告訴你周遭的親友,讓他們也能離苦得樂。然後你就沒事可做,沒話可說了。

第79篇

菩薩行是修學佛法的重點

有人以為修行一定要求開悟,要了知一切法的真相,了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疑團。其實,這種觀念是小乘心,不是大乘心,不是佛法的正知見。

試想:修行以斷除我見為先,而開悟卻是向自心探求,怎不會形成凡夫眾生的心理負擔呢?怎不會促使凡夫更加注意自己的感受呢?結果反受其縛,我執愈來愈深,每天想著─如何開悟?

如何開悟?煩悶、苦惱、矛盾不斷地翻攪。怎麼修行呢?

真正的修行是每天想著!我能為眾生做什麼?二六時中想眾生的需要,不要想自己,久而久之我相漸離,我執漸解,我見分分除滅,心地分分柔?、光明、愉悅,生活環境分分轉變成淨土,

因緣分分單純,果報分分增上,由惡轉善,由愚癡轉智慧。機緣成熟時,自然就悟道了。這樣輕松自在的修行,不是很好嗎?

趕快發出菩薩心吧!發一分,成就一分,半點也不假。

第80篇

把解知當證悟,是最大的邪見。

有些人讀了幾本經,就以為懂得佛法。

有以為窮究三藏,定能通達佛法。或者錯將禅定中的清淨安樂,解為得入涅槃的境界。凡此種種,皆非佛陀知見,只會愚弄貢高行人,卻奈何不得“心空”的智者。

而真實的證悟,必須從棄捨三毒的程度如何開始說起。余事無關。會也無?

第81篇

己之所修,為一切眾生迭相助成;眾生一切,為己之業報全體顯現。修行人若深谙此理,豈能不時刻誓願,慈憫這無邊的苦惱眾生?

第82篇

一位禅者除了生活之外還有何事?

還有生活!

一位禅者除了參禅之外還參何物?

還是參禅!

一位禅者除了知道自己是禅者外還知自己是誰?

什麼都是!

第83篇

若無佛力加被,無量劫來豈得修行機緣,相續不斷,何況悟道?

若無自力精進,豈能蒙佛相應護持,開引契入無上智慧,自化化他,乃至傳心授記?種種方便或究竟,皆佛施設,豈可不知懷德,依教奉行?

突有所感,斯為之記!

第84篇

修行人應時刻檢省,慎勿放逸。

諸佛因地,都是凡夫,而能一念起修者,見己自身染污不淨,見一世間幻化不實,卒能淬勵奮發,超拔而出。

如今我等發心勤求佛道,更宜暗自思惟:此生為人,誠乃不易,但既已為人,即是無始劫來業障所致,便有種種頑劣惡習隨生,猶如腐屍,臭味遠揚,若言飾粉塗香能遮其味者,無有是處,若執火燒毀,化為灰燼,復掩於深坑,永不得見,其味自失。修行人亦如是棄捨三障五蓋,燒之、掩之,即為斷我見妙法。

第85篇

一、 未修止觀前。

一個俗人,看不見妄念,不知有煩惱。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以知識和經驗論斷一切的是非善惡。眼中沒有聖者崇偉的法相,平常亦乏認錯的念頭。唯貪嗔癡慢四字,才夠形容。

二、 修止觀之後,尚未契悟之前。

驚覺自己是道地的凡夫,倏見妄念如瀑,傾瀉而下;煩惱如蠅擾,揮之不去,知識經驗是從前最堅實的依靠,如今成為修行的障礙。既想認錯,又唯恐失恃。進退兩難,四周皆是銀山鐵壁;生活紊亂無章,矛盾日益滋長。

原因是─用世間的理念和價值,去判別出世間的境界。於追求中懷抱無限的希望,造成了許多無奈愚昧的夢幻,結果陷入思惟死巷,毫無轉寰的余地。

稍許的收獲呢?貪、嗔漸薄,漸能不畏八風。常自安心,觀照力增,對於周遭事物的反應更敏銳、更明確。

三、 次第的內證與顯發。

妄念煩惱不干己事,生活形態由繁趨簡。因緣洞澈,智用隨心。超拔一切,悲願深重。處眾生中,如入無人。現在家相的,心己出家,名白衣大士;現出家相的,無暇自顧,稱菩薩僧。

若修止觀不得益,即三障五蓋未除耳。

第86篇

修行若無願力,如航海沒有羅盤和地圖,易失方向,而滋生疑惑。又如久歷險阻,在未抵目的地前,身心疲累,即起懈怠。

因此,於修行之初,首應發願,依願而行,證悟決定可期。

凡夫發願,須有次第分別,若不循階轉進,逐級增上,往往落於空泛不實,反成修行人的心理負擔。何謂次第?但看自己的環境、能力,以及當下對佛法的知解程度,思惟再三,然後奮勇發出,即是一個第願。

又這次第行時,應一面觀察,此願有無浮誇,或違背佛法情事,一面研擬實施細則,逐步兌現。途中,若因修行體悟,對於前發之願己不滿足,可依前重發。直到此願與四弘誓願相符,即名熏習佛種,名信成就發心。

第87篇

修行要講求方法,切切不可盲修瞎練。

譬如坐禅之時,妄念奔馳,坐也坐不住。這時可起來經行,或去散散步,看看花草樹木,青山白雲,或喝杯茶,或做一些消遣娛樂。但求將此妄念先行舒解,再來入坐,反而容易得定。唯舒解應有一個限度,若過於放縱,或趨向惡行,破諸重戒,又增添新的妄念,恐將成為禅定的障礙。

因此,修行人於中須仔細推敲,詳審自己的根性機緣如何,然後隨順修行,如引江入海,不使堵塞、泛濫,或任意流竄,即是善修行的人了。

第88篇

貪欲是個無底洞。

譬如美食當前,就說:難得吃一次,不要緊;美色當前,就心中想,凡夫焉能無欲?既非聖人,何必假惺惺!譬如財富當前,垂手可得,豈能空過?

放縱貪欲的人,雖名為修行,而心中實污濁不堪,置身大海,大海色變。如今在此六道輪轉,若不戒貪,哪有清淨的時候?

第89篇

修習止觀而不持戒,就像手持黃金在沙漠中行走,又有何用呢?

第90篇

禅的自在是─

不待持戒,卻能無犯─三聚淨戒在一心。

不求正直,本來無曲─此性澄明不思議。

禅的無礙是─

平常生活,歷緣對境通通放下。

行住進止,心定一處絲毫不亂。

第91篇

現今的佛法教學,若不著重於實際行持,講求現證,將如盲人摸象,霧裡看花,錯把世俗的學問,認做已得無上智慧的依憑。

這種見瓦礫,覺為黃金的現象,正彌漫整個知識界。結果如何呢?精研三藏的高僧等同大學教授,三毒俱存,煩惱不斷,分別爭勝之心特強,大違佛陀出世本懷。

佛法將滅與?何謂續佛法慧命與?

第92篇

坐禅有二事須證:一、離念。二、離相。

離念是離一切妄想雜念,使自心清淨,等同虛空;離相是無幻化境界可對,我相不起。

菩薩行者於此二事自知自覺,能自作證,不假祖師道眼。由是發一切智,道種智,能以種種方便作用,隨順眾生,令斷煩惱,不受生死及不復顛倒夢想。名禅波羅蜜。

第93篇

修數息觀而妄念叢生,無法得定,當卻坐思惟:

一、諸佛法身,遍滿法界,我今如法修持,應受彼之護念。信受精進,永不疑悔。

二、此妄念者,本無實體,寄於五蘊,游履六根,非關佛性,理他作啥?

三、我今求定,是以何求?若言此身得定,此身元是幻化,定何所依?若言是心得定,心非形相內外,定為何物?故知將心求定者,了不可得。無作無念,不定自定。

第94篇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欲自己得安樂。

一位真正的菩薩行者,於二六時中,除睡眠、二便及飲食外,無不如是思惟;我應為眾生做什麼?我應用什麼方式來親近眾生,攝導眾生?

如是思惟己,奮勇挺進,寧捨身命,無怨無悔。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第95篇

終日追逐文字,窮究義理,論述揮灑自在圓熟,以為三藏十二部蘊於胸臆,隨所應對,無不得體。這種人有機會修行嗎?

愚癡眾生,迷於文言章句,見其著作等身,千萬不盡,尊同高僧大師,不知反觀自心,不知速斷煩惱,結果佛書越讀越多,诤訟越多,捍挌決裂越大,離佛道越遠。這是修行嗎?

第96篇

吾人此心,猶如輪轉,如幻如化。染淨皆如是,無有過此者。

若能於此生滅變化中,切掌握每一念心,是善是惡,是淨是染,隨順修行,當能逐漸遠離煩惱,常覺光明身,喜樂安隱,非一般世俗所可知解者。

若無此相,即是修行尚未得力,或以我執妄斷行門,致生散亂昏昧之病,概與佛法無關也。

第97篇

有三法皆名出家:

一、身心俱出家-辭親遠俗,息諸緣務,持戒清淨,勤修道品,依六和敬,和合共住。小乘比丘、大乘菩薩僧者是。

二、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蓄有妻子,金銀寶物,經營生活,送往迎來,雖處污地,常修梵行。維摩诘居士、勝鬘夫人者是。

三、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現出家相,剃發染衣,言行舉止,無異俗人。私蓄產業,參預世事,為人作媒,結交權貴。如涅槃經中說:佛滅後五百歲,魔作比丘,壞亂佛法者是。

第98篇

慣性思惟是修行最大的障礙。

其一、時間有始有終或無始無終;空間有邊或無邊。(時間是何物?空間又是何物?)

其二、以為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問題。(沒人注意為什麼會感覺有生有死?)

其三、有煩惱可斷或無煩惱可斷。(這都是俗人的說詞,和修行毫無瓜葛。)

其四、想像一個成佛的境界是什麼。(能想像得出來嗎?)

達摩說: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

參!

第99篇

皈依三寶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不是皈依哪一尊佛,哪一部經,或哪一位師父。

皈依代表依止修學的意義,並非一種絕對的保障。如皈依後不依正法行持,即永不得法益,形同沒皈依一樣。因此,只要皈依一次就夠了,不要到處去皈依。

第100篇

修行一事只有出家法,不應有在家法。

維摩诘所說經弟子品說:“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維摩诘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知菩薩行者一念發心,即有不思議,豈可用外表形相來分辨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三思!三思!

第101篇

能為眾生福田及依止的僧寶,須具足四個要件:(一).持戒清淨(二).多聞智慧(三).能滿足一切眾生善願(四).能除滅一切眾生苦厄。

如其不然,只能代眾生引薦皈依三寶,不能自受其皈依,否則即是邪行魔法。

第102篇

常執著過去的事為真實,一味地強調過去的印象,反會看不清眼前景物,而陷入妄想的漩渦裡。譬如小時候認為某人如何如何,現在經過了數十年來的思想毫無轉變。這是經驗障。(二).雖有轉變,但我相堅固執持,凡事還是自己對,仍以“我”為中心去判斷。這是知識障。(三).開悟者,確能洞照三際,了知無誤。

明白了修行因緣的不可思議,能破我執,邪見,入佛法正見。因此,切勿繞著分析,推理、感覺、認定的理解上打轉,否則,即與修行相違。

第103篇

專門研究如何教人如何說法,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修持。

專門研究自己應修何法,才能體悟真理,並勤加實證,無有懈怠,常於度眾時,忽略了對方的感覺及當下的需要。

自證化他的生活方式,確為最難掌握的事,要在修行人多多思惟,才能成辦。

第104篇

證悟、說法皆從自心出。

自心淨時,平直安隱,六塵入而不染,非無一念,念無住相,故萬法皆空。

隨緣應物,因勢利導,揚六塵而不見塵影,無念之念,念念悲願,故萬法具足。

第105篇

佛在何處?

佛在西方!西方是遙遠的夢。

佛在心中!心中是每個人不可言傳的秘密。

佛在生活!生活是心的顯發,往生西方的實踐。

第106篇

正法是什麼?

正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所要探究的終極目標,是修行人苦行實踐,亟欲印證的“那個事物”。

因此,關於“正法”的結論可用“無量無邊”來形容,而所謂無量無邊就是-無量無邊的人都這樣說:“只有我的見解才是真理,你的他的是邪見!”

因此,有無量無邊的人於無始劫來爭論那無量無邊各各不同的正法,而生出了無量無邊的煩惱。

因此!為了繼續煩惱,請堅持“自己的正法”吧!

第107篇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皆是內證的顯發。

※莊嚴自身,是度眾最好的資糧。

※自心即佛,自然流露,不憂不懼,不顛不倒。舉手投足,平易 親切,蘊涵神威,凶懾頑立。如 是佛法,何勞言語?

※不說一句能令悟者,就不說;說一句能令悟者,就說一句;微少句令悟,說微少句;廣論推演,無所不用,能令稍稍解悟,亦將極盡其能而行之。再不行,默無語,待機緣可矣!

第108篇

雲何曰空?諸法無我,無我所。

諸法從因緣和合而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如幻如化,無有自性,假名為有,並無實法。

問:諸法既空,依何建立?答曰:依眾生心故,諸法宛然建立。

問:諸法宛然,依何等事知諸法空?答曰:一者依佛自證,教化眾生;二者未見有一法定性永存不壞者;三者觀自心中念念生滅,無一剎那暫停,豈有自心所相應之法能剎那暫停?四者復觀此一念心中,即是幻化不實,當知諸法非真,皆由眾生自心,取相分別,藉名諷物而已。

第109篇

要解決人生問題,必須適應時代。

現在的修行人比起過去來講,有幸有不幸。幸得供養無缺,高廣華屋,錦衣美食,可以安心弘法利生。不幸者是面對眾生糾葛的結使,層出不窮,反覆無常的心識變化,已經難能固守“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的理念。

眾生,即使是你親炙的弟子,也會向修行人提議:“師父!你應當如何....”而為人師者,見那妄境橫阻,是答允呢?或不答允呢?一切都在因緣流轉中看著辦吧!可憐憫的眾生,你的提議是你看不見的毒藥啊!

第110篇

常覺世界清涼,眾生清涼,過現未來一切的一切,無時無刻清涼無比,即是自心清涼。

常覺彼等使我熱惱,亦將以此熱惱擾人,致使周遭環境受其毒害,身心世界均會熱惱無比。

修行人!善自思量啊!

第111篇

心光遍照一切,無有阻隔。

世間的光,如火光、燈光、日光等,雖能照物令明,卻有三失:一光的亮度有限。二照物的范圍有限。三不能照一切世界及世間幽冥之處。智論說佛陀“如欲說般若波羅蜜時,現大神通,以大光明照世間幽冥之處”。究竟以何因緣,得光如是莊嚴?答曰:身口意清淨故,常修慈闵故;常念諸佛功德,發菩提心故;以正智慧教化愚闇邪見眾生,令入佛知見故。

何謂心光?般若波羅蜜是。

第112篇

要修行以前,先學會過簡單的生活,使用直捷無曲的思考方式。

修行的時候,應逐漸減少攀緣,少說俗語。種種交接酬酢,能免則免;一切親朋好友,該放就放。隨時澄心,刻刻淨慮,勿使心光散逸,必定妄念不起。直到了契合機緣,一聲響雷震破身心,恁麼時,哪用得上“本地風光”這句形容?

第113篇

悟道者的方便-人人是我親,個個是好友,但看那來的,不問那去的,穿梭於眾生堆裡,祭出“因緣”的法寶,忙得時間從不剩余,還說:“沒事!沒事!喝茶吧!”

第114篇

修行人要有道場觀念

今天,我來這道場修學,所以盡心護持,明天我不來,就不再護持了。這種人是凡夫中的俗人。

今天依皈這道場,也志願常住道場,所以竭力維護道場的一切,絕不退縮。這是我執尚重的凡夫。

這道場本非我有,我亦無意永遠依止,所以凡事隨眾,一動不如一靜,既不欲擔任執事,連道場種種活動也不屑參加。反正我只不過來參學而已,其他事不關己,千萬莫理。這樣子看似清高,彷若與世無爭,說穿了亦是我慢自私兼具,非菩薩行者所應為。

我對道場百般忠誠,卻感覺不得相對的回報,若果如此,還有什麼意思?是道場利用我?是我愚癡病重,投錯了道場?

修行人,請試問自己,道場是什麼?我了解自己所依止的道場嗎?在道場裡頭,究竟我是誰?

第115篇

看禅師如何教人!

或一劍穿心,或一擊粉碎,

或如影隨形,或撥雲見月,

或先甜後苦,或先苦後甜,

或味同嚼蠟,或醍醐灌頂,

或重重封鎖,或三進三出,

或滴泉,或江河,

或有、或無,或生、或死,或現、或遁,

或智、或愚,或凡、或聖,或動、或靜,

或語、或默,或成、或毀,

你抓吧!

你是誰?

第116篇

辦道場隨時隨地都有新的事件發生,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困境。因此,一位修行人除了不斷地學習之外,即是以坦然平和的心情去承擔。

一切言行無非自利利他,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無怨無悔,無煩無憂,不卑不亢,不取不捨。

若一念妄生,道一句:我不知我在做什麼?其意雲何?即“我相”堅執不破,修行功德率皆不入於心,其辦道場為何?其辦道場何為?

第117篇

教授的師父是不是聖者,與一位修行人是否能有成就,並無一定的關連。

問題是─你到底要些什麼?

你為什麼堅持自己的主張?

你站在什麼立場、觀念、談論接受或不接受師父的教法?

你是誰?你為什麼知道自己是對或錯?用什麼方式下判斷?

大事已明是覺者,若大事未明呢?當那些真實的修行人正精進修行時,你躲在小家庭裡享受溫情。試問:你到底知道些什麼?

第118篇

用凡心求聖解,猶如龜毛兔角

真理非可思議,故雲超凡;亦非不思議,廓然無聖。不凡不聖,不在世間,不出世間,隨己一念心之相應於物,便是文字相,非是真理。

此中說一物皆非,又能由之出格,入無門,登堂奧!

淨心反觀,自得!

第119篇

以人為本,才是佛教真義。

在人的世界裡,因為生活環境、時代背景及種族差異,造成思想觀念的不同,認識事物的方法有別,所以開出了八萬四千“信仰”。

對此“信仰”,世尊雖立說破斥,卻從未禁止或鄙視。無非是以“人”的立場看待彼等,不分主、奴,不置上、下,亦不論內外。所以,一切宗教皆是佛法。

畢竟宗教是“人”信的,平等觀照一切宗教,直接發掘“人”的內涵,斯乃修行人修行的關鍵。

第120篇

體現真心,為修行成果勘驗不二法。

談空論有,執“緣起中道”或執“真常不空”。試問:你是用什麼心來說?說者又是誰?你開悟否,怎知自得者為真?如已開悟,你又在做些什麼?

修行人,趕緊放下吧!放下真理!放下證悟!放下那些厚厚而發霉的藏經!斷煩惱去吧!

第121篇

貢高與自卑

都是極堅固的我執。

修行人有此二事,

終生不得法益。

第122篇

眾生需要什麼?

在偽飾的外表裡,有著如湧泉的貪、嗔、癡。因此,嘴上說的和心中想的常不相應,心雖作如是思惟,其行徑卻又反向驅馳。

自己可以犯錯造惡,而一旦他人有了丁點不順心意,彷若天崩地裂,不可饒恕。

眾生即是眾死,生死本同根。眾生們!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第123篇

對宇宙人生的透澈,無法用單向的文字結構加以正確描繪。

因此,一位覺者的悲憫和世間的糾葛情結,是永遠的平行線。

一切智者世尊!你在哪裡?

第124篇

獨坐禅堂階前,見綠草滿院,感覺大千世界的種種事物,都具有絕對生命的象征。

而生命究竟是何物?我是誰?誰是我?誰來下判斷-此是生命抑非生命?

參禅諸君,盼能於斯深慮!

第125篇

真忍無忍。

別人打我、罵我、誣我,因我是修行人,所以要忍。第一、不可動怒,第二、最好原諒他。

別人護我、誇我、吹捧我、跟隨我,也要忍。首先,忖己德行幾分,是否堪當其稱;其次,勿生驕矜喜悅。

如是行忍,雖忍力已足,而我相未破,不能出離,究竟解脫。若斯人不知稱譏毀譽,不覺苦樂,心中淡然,常以淨慧教化眾生,何必曰忍?

無相對,無忍心,是謂真忍。

第126篇

非有虛空,非無虛空。

非有因緣,非無因緣。

非有生死,非無生死。

我是誰?你是誰?他是誰?

過去是誰?現在是誰?未來是誰?

我在哪裡?你在哪裡?他在哪裡?

過去在哪裡?現在在哪裡?未來在哪裡?

可憐的“我執”啊!

第127篇

“菩薩摩诃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

菩薩自證般若,不假外求,故無所得,無所得故,力用無盡。施一切眾生,不減一分,故無所失,無所失故,方便隨緣。故雲:不見一切名字。

菩薩善知無常、虛幻、空,能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離法相。故雲:不著。

不見不著,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128篇

禅,是卸一切力量於無形。

不著斧痕,沒有動作,無需半點意念。

禅,是契證因緣幻化的生命形態。

如是生,如是滅,如是因緣果報,如是吃喝拉睡。

禅,是時間與空間永無交會的進行式。

無我、無我所;無大宇宙或小宇宙;無粉碎或融合。

禅即禅,心行處滅,立顯。

禅非禅,言語道斷,可證。

第129篇

禅的生命是清淨心無限的開展。

非上、非下、非內、非外、非四方。

非不動如山、非行健不息。

隨心隨緣,不以名相分別。

禅∥自證。

非不可說,是不必說。

要去做,一步一印,沒有花招,無所掩藏。

第130篇

安樂沒有名字。

煩惱尋不著形相。

隨時看看自己是什麼心情?說什麼話?做什麼事?為什麼如此感覺?如此說?如此做?

安樂,何物?

煩惱,何物?

第131篇

修行人出入道場,應心懷慈憫,言語柔軟。動靜常見己過,交接不分你我。

不恃才傲物,不倚老賣老。擔任執事者,克盡本分,無有嫌辭;清淨修學者,專志道業,莫惹閒事。

常覺世間如夢,當知六塵不實,但將虛名假位,空花境界,全拋一邊。了此今生,忝為人趣,勿令重墮三塗。

谛審誓願所行,施於大眾,會須和融一味,即是波羅蜜。

第132篇

修行不是做給別人看,是自心世界相應展現。

修行不是一句話,是一件事。不是坐下來談,是去“生活”

懂修行的人只管修行,不管是非、毀譽、成敗,不管受用不受用,結果如何也不相干。

懂得修行,自然流露真性,舉手投足,都與佛德契入。明眼的人一望即知,何須多言?

好好修行,莫打妄想!

第133篇

師道在於平等攝受。

當老師的人不能有親信,對學生不能有差別待遇。

當老師只管看因緣的遠近生滅如何,再給予學生適時切要的化導。這其中或許有被誤解的情形,但那應該是別人的修行問題,不是老師的心境。

老師,菩薩道的實踐者,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燈塔!

第134篇

佛法是真理嗎?

如果不是,就不必費神研究,依教奉行。

如果是,為什麼聽聞之後仍舊懷疑?為什麼覺得窒礙難行?為什麼不願接受二千五百年來有無數的修行人悟道?為什麼一直把佛法當做一種哲學理論?

為什麼一個人從無始劫來根本毫無修行,完全以自我為核心,竟然能肯定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確的?真的嗎?

果然如此,佛法即將滅失,而世間唯一流傳的真理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才是真理!

第135篇

弘揚佛法必須考慮現實的環境,講求適應的方法,但切忌鼓動迷信,制造功利主義,一味隨俗,致使本末倒置,神佛不分,欲得人心清淨,反生煩惱,欲得解脫,卻受其縛。

是真理!

第136篇

修學止觀若能善調五根,不為五欲所迷、五蓋所覆,當有如次利益:

一、堪忍眾苦,所謂饑渴、寒熱、打擲、罵辱、蚊虻螫之、惡獸嚙之。常攝其心,諸受不生,自然苦樂毫不相干。

二、遠離邪說異見、諸惡覺觀,行住坐臥、言語、作作,一切契合正法,不假造作。

三、解義心生,安樂微妙,如大圓鏡,無不洞鑒。

四、發大慈悲,意欲成就眾生,得究竟菩提。

第137篇

執著於現象者,將失去覺證真實的慧眼灼見;執著於悟道者,將沉迷在自我幻境的漩渦終致難以超拔。

修行人當舒坦無畏胸襟,放下那可放下的、承擔那必須承擔的,遠離現象與悟道,然後才能直接體取。

第138篇

“修行”,應有其神聖莊嚴的內涵,而不是成為口頭禅。

修行的方法中,最重要不是悟道,而是修正自己的錯誤。如果找不出這個錯誤在哪裡,即可表示你的修行已出了問題,同時你的態度已非修行人的心態。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能隨時感應無始劫來因愚癡所犯下的錯誤的確無量無邊,他更能運用那冷靜、無分別、絕對待的觀照力,去發現錯誤並毅然地棄捨它。有時數日一次,有時一日數次。

想想看!自己是誰?怎能完美無缺地展現覺者的風采。

第139篇

修行的盲點絕非六識妄心能測,只可用“空”心對破。

修行,當日子逐漸地消逝,當你自己發現環境仍舊沒變,當你永遠在肯定別人矮你一截,當你連自己是什麼都弄不清楚,情緒的變化亦且無法掌握時,你竟還志得意滿地拍著胸脯說:“我永遠是對的!”

如此這般,只有兩個字足夠描述你的一生--愚癡!

第140篇

想想人生不過南柯一夢,難道如何生活尚有對錯?

積極、消極,恩仇和情怨,醒來之時剩得何物?

想想一切無非系於這身臭皮囊,若無珍惜雲何依然不悟?

度眾成佛,慈悲又無心,無量劫來說得了誰?

想想吧!什麼叫了無牽掛?

第141篇

時空讓你感受自我。

時空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有時空即有因緣果報,

所以真修行人當粉碎時空。

第142篇

真正的修行人絕不隱藏自己,亦無自尊。不故意裝得道貌岸然,一付若無其事的樣子;也不必裝瘋賣傻,刻意塑造成白癡。

真正的修行人思想自由,態度親切,有話直說,有疑則問。

第143篇

修行的契機決定於當下一念。

悟道卻在一念未動之先。

一念已動,縱使解悟心生,亦不過是打妄想,絕對不與真如相應。

聰明如你,可知何謂聰明?

第144篇

來到了道場,只見道場的種種是非,為俗中俗,根本談不上做人處事,況乃修行?

離開了道場,一心一意尋訪學友說道場是非,為毀滅正法、污辱三寶,此人言行虛偽矯詐,內懷惡毒魔性。

聞說道場是非,不立即斥止,為癡中癡;若又加入談論,即邪見相應。

修行人!善自思量!

第145篇

當陽光穿過葉縫

應知早晨必將明朗

當燕子穿梭檐角

春天已來報訊

當一位修行人的內心迸發無盡的悲願,放下那一切該放下的,承擔那一切該承擔的,他展示了超越凡情的大氣魄,不計身心安危,不畏八風狂吹,永不懈怠地學習繪出佛陀的法相。

凡有佛性的必將成佛!

問題是-你可知把自己塑成不透光的密林

或者荒蕪的屋脊

該當如何?

第146篇

理體上的三寶是歸依處,非事相三寶。

理體三寶須由事相三寶顯現於世,始為眾生所得歸依。

唯事相三寶既由世間架構,難免凡俗塵味,兼且相應於眾生習氣。

修行人若見事相三寶如見理體三寶,心生恭敬仰信;一般俗人或貢高我慢人不見理體三寶,乃以世間價值及彼個人偏好謬解,輕渎事相三寶。

修行入不入心,於斯立判!

第147篇

因為有我執,所以叫凡夫。

因為有我執,所以自命不凡,自以為是。

我執,執著有一個“我”,卻從來不去看看這個“我”究竟在哪裡?在做什麼?是什麼東西?

當我思我想、我要、我怨恨、我喜歡、我有我的::一切的一切,我造業,我輪回。

我呀!就算佛祖在世,也得讓我樂意接受,否則“依然故我”;就算我讀遍千經萬論,也得我細細思量,分別取捨一番,否則我還是“唯我獨尊”。

我─多少修行人含冤埋骨於此!

第148篇

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

以恭敬心供養三寶,小如一粒砂的財物,獲福無量。

以邪偽不淨心供養三寶,縱或財物大如須彌,也是無福可得。

第149篇

人生是苦嗎?

身在苦中,從內至外、從上到下,為這“苦”所浸YIN,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是“苦”的顯發。試問:此等人知得了“苦”否?

試問:瞎眼的人見得著眼前物否?

同理可證─

人生是樂嗎?

有道:人在福中不知福。樂在何處?

人生,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成為什麼!

但問自心,莫問他人!

究竟主人翁是誰?

 

上一篇:周貴華博士:無為依唯識學在印度的發展簡述
下一篇:周貴華博士:印度瑜伽行派唯識學之分流—再談無為依與有為依唯識學的區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