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方立天教授:天台宗心性論述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天台宗心性論述評

  方立天

  天台宗綜合了南朝和北朝佛教的不同學風,提倡理論與實踐並重。其學說的重心是實相論,著重探討宇宙萬物的如實相狀,本來狀態。此論認為一切現象就是實在的理體,一切事物當體就是實相,萬物的不同形狀就是顯示萬物自性的體相。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本來圓滿具足所有的性能,每一現象都具有對立的本性,彼此完全具足又互不混淆。天台宗所立的“圓融三谛”和“一念三千”說就是具體說明實相涵義的[1]。天台宗人在實相論的基礎上,又進而探討了心與眾生、心與佛性的關系,心性的內涵、性質與范圍等一系列問題,形成“三法無差”、“性具善惡”和“無情有性”等學說。這些心性學說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重視佛教實踐主體的自覺體悟,重視主體心性的現證。在創立和發展天台宗心性論的學術活動中,慧思、智 、灌頂、湛然、智圓和知禮等天台學者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尤以該宗實際創始人智 的貢獻最大。智 所首創的性具善惡論也是該宗心性論學說中最具匠心的內容。

  一、三法無差

  “三法”指的是心法、眾生法和佛法。“三法無差”是說心、眾生和佛的關系問題,認為三者的體性都具足宇宙萬有,且互攝互融並無根本的差異。也就是說,每一法都融通其他二法,彼此沒有本質差別。

  (一)心無差。是指一念的心體能融通各種因果關系,融攝一切事物,具足宇宙一切生命界——“十界”,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上、人間、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同時,一念心體也具足一切事物的本來相狀——“十如是”,即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心的這種體性和佛、眾生兩者的體性無有差別,是為心無差。天台宗人強調心具足一切事物,還用“三道”與“三軌”相融通的理論來論證。智 說:“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軌性相。”[2]“三道”,謂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具體指的是:苦道,即以惑和業為因,招感六道輪回的果;感道,也稱煩惱道,指迷惑惱亂事理的妄心;業道,由妄心所發的身、口、意三業。“三軌”,指三種軌范。即智 在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的“妙”字時,提出十妙說,其中的三法妙即為三軌:真性軌,即真實不變的理性,也就是真如實相(谛);觀照軌,即破除迷妄顯現真理的智慧作用(智);資成軌,助成觀照作用的行持(行)。三道和三軌相即,彼此融通,圓妙自在。如真性軌即是苦道,眾生心因迷於苦道,也就迷法身;若出離苦道,也就不得有法身了。觀照軌即惑道,眾生心因迷於明 (般若)而生無明(無知),若已了解無明即明也就不得有明了。資成軌即業道,眾生心有惡才有善(解脫),離開惡也就無所謂善。三軌即三道,是說眾生的生死流轉與佛教的修持規范相即不離,融通無礙。智 強調三軌即三道這一妙旨為十界中的每一界所具足,而十界又悉具於眾生心的一念之中。也就是說,包括佛和眾生的十界同在一心之中,一心可知十界,因此心與佛、眾生是沒有根本差別的。

  (二)眾生無差。這是說,與佛相對的眾生各具足十界、十如是,眾生的這種情況和諸佛的所悟、本心的所具,在體性方面無有差別。智

  就眾生法中的心法說:“明一法攝一切法,謂心是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3]“一法”即心性。這是說一心攝一切法。此處所立的一心,乃就眾生心的意識形態而立。一心攝一切法,就是眾生的意識融攝了一切事物(十界、十如是)。而眾生法就是一心,除此一心外別無他法。所以眾生就是心法。關於眾生法中的佛法,智 說:“如經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覺)之知見。若眾生無佛知見,何所論開?當知佛之知見之知見蘊在眾生也”[4]。“佛之知見”,即智慧、覺性、佛性。意思是,眾生經過開示而能悟入“覺之知見”,表明了眾生法中藏有“覺之知見。”由此也可說,眾生法就是佛法。

  (三)佛無差。佛了悟十界、如是而成就正覺,也就是既覺悟了自心的本性,又融通了眾生的迷妄。迷和悟雖然不同,而其體並無差別。智 說:“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只百界干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5]。“百界干如”,指佛等十界又各各相具,為“百界”。百界的每一界又各具十種事理(十如是),共有“干如”,即宇宙整體,是為佛的境界。智 認為,眾生的一念一心體,若由迷轉悟,同樣具足了百界千如。因此,佛與眾生、心的體性實無差別。

  天台宗的“三法無差”說,闡揚了心、眾生和佛的平等性、統一性原理——三者各各具足十界十如是、百界千如是,也就是說,對宇宙生命、宇宙萬物體相的覺悟內容都是相同的。“三法無差”說又強調了迷悟的相對性原理,認為迷悟二者是相對而言,一體兩面,彼此融通的。“三法無差”說還突出三類主體的證悟作用,其中的心法作用尤為重要,也可以說,心法是溝通、融攝眾生與佛的基礎。可知,天台宗人對心的主體作用的重視是異常突出的。

  二、三因互具

  智 依成佛因素在成佛原因中的不同意義、地位而建立正、了、緣三因佛性說。他就眾生本具宇宙萬有之理而建立正因佛性;就能生起智慧的一切善行,立緣因佛性;就觀悟佛理所得智慧,立了因佛性。三因佛性也稱為“三性”,是一切眾生無不具有的。三因佛性可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說明,正因是埋在地下不會被破壞的金礦,了因是知道地下有金礦,緣因是將金礦開采出來。三因佛性各有區別,其中正因是先天本有的,稱為“性”。緣因和了因作為善行與智慧是後天修行而得的,稱為“修”。性與修的關系是,“由修照性,由性發修”,因此“修性不二”[6]統稱佛性。又,緣因和了因又各自包含兩種成份,一種是先天而有的“種子”,稱為“性德”,一種是後天的修行,稱為“修德”。所以緣、了二因佛性也都含有先天本具的因素。天台宗人還說三種性德在“因”位時是一種“不縱不橫”的交互關系,在“果”位時則分別為法身、解脫、般若,合稱為“涅?三位”。

  天台宗人說,實相的理是無自性的,所以,正因佛性是不染不淨、非善非惡的。而緣、了二因佛性則有染淨,具善惡。《觀音玄義》卷上載:“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答:具。”[7]可見緣、了二因具有惡性,而緣、了因與正因又不是孤立存在的,懷則說:“若爾九界三因,性染了因,性惡緣因,染惡不二是惡正因,豈唯局修;佛界三因,性善緣因,性淨了因,善淨不二即善正因。”[8]這是說,緣、了二因不二,就是正因,染惡不二是惡正因,善淨不二是善正因。“言緣必具了、正,言了必具正、緣,言正必具緣、了。一必具三,三即是一,毋得守語害圓,誣罔聖意。”[9]三因互相交滲,互相具有,即三因同具染淨、善惡。在這裡天台宗人也以三因互具來論證性具善惡。

  三、性具善惡

  性具善惡論是天台心性學說的主要內容。所謂性具,性,指法性,或稱真性、自性、本性、理性、體性;具指具有,具足。性具,就是一切事物既非自生也非他生,而是自性具足,自然存在的;一切事物又非孤立存在,而是互相聯系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性具也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實相狀,“性具實相”是性具的根本內容。天台宗認為,宇宙整體存在於各種有情(四聖、六凡)的一念心中,前已提及的所謂“一念三千”說,也就是此宗的中心理論“性具實相”說。性具實相說的重心是強調一切現象世界都具有迷悟、善惡,四聖六凡都具迷悟之法,善惡之性,性善,性惡是天然德性,永不喪失,這稱為“性具善惡”。“性具善惡”是“性具實相”的重要方面,或者說是性具說的又一重要內容。

  下面擇要論述其涵義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貪欲即道、理毒性毒等問題。

  (一)善性惡性本具不斷。在天台宗思想史上,《大乘止觀法門滬卷一首先標明性具善惡之說,文說:“一一諸佛,一一眾生,悉具染淨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11]”。染淨即是善惡。意思是,從眾生到諸佛都有善惡二性。智 在《觀音玄義》卷上也說:“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毀,復不可斷壞,”[12]強調善惡具有經三世也不能斷盡改變的性質。智 有時還把性具善惡的關系解說為由惡而有善,善在惡中。強調善惡是相對的,如果了達性惡,真正認清性惡,惡也就成了善。他說:“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業性相,只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無善,翻於諸惡,即善資成。”[13]“凡夫心一念”,指“無明”,無明相當於“惡”。因為無明是迷於“明”而起的,如果了達無明,即成為明。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惡性,而由惡有善,翻惡即善,善成破惡,惡全是善:智 又把善惡各分為兩種:性善和修善,性惡和修惡。性善和性惡是指眾生本來具有的性德。修善(應修善行)和修惡(如生死、煩惱、妄染等)是指後天行為所生的善惡。性善性惡分別是修善修惡的理體,是不可改變、不可斷壞的。修中善惡是由性中善惡而起作,是可改變、可斷壞的。智 說:“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染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14]他認為闡提不斷善性又不通達性善,雖為惡所染,但也反可受善的影響而修善治惡。佛與闡提的差異在於達與染。佛不斷性惡,又能通達性惡,故佛對惡已能自在,不會受惡的影響而生惡(無修惡),佛永遠不會恢復惡。這也就是說,闡提也不斷性善,只是缺乏修善;諸佛也不斷性惡,但已斷盡修惡。或者說,由於佛有如此的自在,以致反而能用惡法門來教化拯救人類,又因即使用惡法門也很自在,所以也不會染惡。由此又可說,佛與闡提的差異在達或染,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性惡,不為惡所染;闡提染而不達,修惡滿足,不達性惡。

  明代天台學者傳燈著《性惡善論》六卷,對善惡又作了新的解釋,他說:“蓋台宗之言性也,則善惡具;言修也,而後善惡分。乃以本具佛界為性善,本具九界為性惡;修成佛界為修善,修成九界為修惡。”[15]這是以體用言性修,性善性惡是真如不變之體,修善修惡則是隨緣差別之用。“九界”,指佛以外的菩薩等九界。傳燈以具十界中的佛界或其他九界為標志來區分善惡,從而把菩薩、聲聞、緣覺“三聖”界籠統地歸於惡,帶有歸入凡界的傾向,又把人與畜生、餓鬼、地獄同列為性惡,帶有貶低人的地位的傾向。傳燈認為,十界中佛界是全性善以起修善,九界是全性惡以起修惡。如果能觀修惡即性惡,則九界冥伏,佛界現起從而攝得性善。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惡”,天台宗性具善惡記論的重點是性惡論。天台宗六祖湛然認為“性惡若斷,普現色身從何而立”[16]?若果斷絕性惡,就難以說明佛界中具有其他九界,也難以說明一念三千的道理。性惡說被視為一念三千理論的支柱。湛然又特別強調性惡與實惡的區別,認為以通達惡為善也必須離惡。宋代知禮進一步闡揚性惡說,建立性惡說為天台宗義的特點。他說:“只具一字,彌顯今宗。以性具善,諸師亦知。具惡緣、了,他皆莫測。……若知善惡皆是性具,性無不融,則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談,望《止觀》文不多不少。”[17]此說更明顯地把性具善惡、性惡說和一念三千連結起來。展開論述天台宗的基本思想。後來,元代天台學者懷則在《天台傳佛心印記》中又總結性地說:“諸宗既不知性具惡法,若論九界唯雲性起,縱有說雲圓家以性具為宗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惡故;雖雲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鼠唧鳥空有立夫旨,必須翻九界修惡,證佛界性善,以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心是佛等,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18]顯然這是在批評華嚴和禅等宗派不知性也具惡,不了解性惡即佛性異名,不懂妄心也作佛,以為必須翻九界修惡,證佛界性善,懷則認為,都不是圓滿的說法。他強調性不只具善,而且也具惡,成佛非僅指真心,妄心也能成佛。懷則又說:“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惡。”[19]意思說,天台宗性具說的理論貢獻就在於提出了性惡說。肯定性惡是一切眾生和諸佛的本性.而了達性惡,惡即成善,就能不為惡所染。這一性惡說是天台宗心性學說的主要特征,也是區別於其他宗派思想的主要標志。

  (三)貪欲即是道

  天台宗人基於所立的性惡法門,以惡為眾生本來具有的性德,進而鼓吹“貪欲即是道”的思想。貪欲也作貪毒,指主體由於對所愛好的事物產生喜樂的念頭,而生起的貪著之心和占有欲望。貪欲與無明同被佛教視為導致生死輪回之苦的根本煩惱。天台宗人認為貪欲雖惡,但眾生內心也同時具有善性,具有佛法,這樣眾生又可以就貪欲而反觀萬有之理。智 在《摩诃止觀》卷十下說:“行惡者,執大乘中貪欲即是道,三毒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實語,本滅煩惱,而僻取著還生結業。”[20]意思是說,貪欲就是佛道,三毒中就具足了佛法,行惡者不能離開貪欲另求佛道,也不能離開三毒另求佛法,而是要從貪欲中去求佛道(泯除貪欲),從三毒中去求佛法(消除煩惱),這樣就能獲得解脫,成就佛果。這也就是“即修惡達性惡”的重要理論,即要在惡中修觀,了達惡的本質,使其破壞,以成就佛道;如果在惡中不修觀,就只能增長非道,而妨礙解脫。

  天台宗學者是根據空、假、中三谛圓融的理論來觀察一切事物,把事物的對立兩極歸結為實相相即平等(無差別)。由此進而說貪欲即道,惡法即佛種,三毒即佛法,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因為運用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觀,了達一念修惡之心即是“三千”妙境,那就情消理顯,而修惡也就不屬所破而屬所顯了。如此既了達性惡,也可說無修惡可論了。他們還認為,這種說法也是便於教化眾生的需要,是為了開導愚蠢薄福的眾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令他們能在惡中修道。對不宜於在惡中修道的聰穎厚福的眾生,則說諸善為道,提倡善中修道。

  貪欲即道,煩惱即菩提等命題,在佛經和其他一些宗派論著中已早有論述,天台宗人闡述此類命題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呢?讓我們來看看懷則的評述:“故知諸師言即,指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則合雲菩提即菩提,涅?即涅?也,……又復不了性惡即佛性異名,煩惱心,生死色,皆無佛性。煩惱心無佛性,故相宗謂定性二乘,極惡闡提不成佛,生死色無佛性故。彼性宗謂牆壁瓦礫不成佛,須被九界煩惱生死修惡,顯佛界性善佛性故。但知果地通融,不了因心本具。若爾非但無情無性,有情亦無。何者?須約真如心說唯心則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說唯色則成寂光有佛性,何關有情,煩惱心無情生死色耶?”[21]懷則在此著重強調了是否承認惡性說,是天台宗與其他宗派的根本區別,由此導出在闡述貪欲即道等命題上的理論視野。其他宗派所講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是在性善論基礎上立論的,實質上,是指真即真,菩提即菩提,涅?即涅?;天台宗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是基於認為性惡即佛性,是指妄即真。

  (四)理毒性毒之爭

  北宋以來,天台宗內部發生了分化,一部分學者受到華嚴宗和唯識宗等學說的影響,逐漸從“性具”說中分離出來,被稱為山外派,代表人物為晤恩、源清、智圓、慶昭。持天台宗正統立場的,自稱為山家派,代表人物是知禮、遵式。兩派爭論的問題很多,其中的一個問題是關於真如理性(眾生的本性)與惡性的關系——理毒與性毒之爭。

  理毒,又作理性毒害。理,理體、真如。性,本性。毒,毒害,相當於惡。山家山外兩派就智

  在《請觀音經疏》中所說的理毒是否是“性毒”(性惡)問題發生爭論。智 在書中就陀羅尼[22]具有能持能遮的作用說:“用即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劍等也,行者,五住煩惱[23]也,理者,法界無閡(礙),無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24]文中的法界即一心,眾生與佛互融,故無礙。自性清淨心不為煩惱所染,而又生起種種現象,是無染而染(迷)。對智 的這一段話,智圓在《請觀音經疏闡義抄》卷第一中解釋說,遇到虎狼獅子,面對毒藥刀劍,臨當刑戮,稱名誦咒而獲得解脫,是事的消伏。於一心中圓修空、假、中三谛,而被五住煩惱,是行的消伏。今觀一切事物唯心所現,染體悉淨,是神咒治理性之毒[25]。智圓認為,真如以無明為緣而生起一切現象,現象是無染而染,全理性成毒,稱為“理性之毒”。換句話說,理性自體是無染,因無明之迷,生起一切現象而成毒 (惡)。理毒並不是如性法本來具有的,故理毒可滅;性毒即性惡,性惡法門不能破,性惡無法滅除,故理毒非性惡。

  知禮作《〈對闡義抄〉辯三用》對智圓的上述說法詳加诘難。26[其基本觀點是,認為智圓的觀點是別教的說法[27],不是圓教的觀點。知禮說,圓教是強調理毒即性毒,智圓那種以為所迷的真如理性不具有“三障”(煩惱、業、果報)的污染,而是因無明之迷而另有三障,這是別教的說法,由此圓融相即的“即”字的意義也就不能成立了。而圓教不同,它認為所述的真如理性原來本具三障污染,所以現出三障,復還原本而成就“三德”(法身、般若、解脫)時,染毒仍在,三障與三德互具互融,這樣才合乎圓融相即的“即”字意義。

  將上述內容綜合起來看,性具善惡說既非性善論,又非性惡論,而是近似於善惡二元論,但又不是二元的對立,而是二元圓融的人性論。其特色是,大膽地闡發了性惡說,從而自覺地確立了使善惡乃至一切矛盾同一展開的理論。也就是說,眾生既有善性,又有惡性,有肯定方面,也有否定方面,眾生要通過內在矛盾的同一展開,即內在轉化工作的展開,了達性惡,惡轉而成善,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境界。這樣,天台宗就為人們提供了一條嶄新而廣闊的宗教實踐之路。

  四、無情有性

  在中國佛教哲學史上,天台宗學者湛然第一個系統地闡發了“無情有性”說。“無情”是指身外無情識的事物,如草木塵礫等。“性”指佛性。湛然闡發的無情有性說是謂不能發心修行的無情之物也有佛性。這是針對華嚴宗人法藏只承認有情有佛性的主張而發的,為此他寫了《金剛碑》。金剛碑本是印度醫生為病人做眼膜手術使用的一種鋒利的手術刀,湛然以此為喻,譏諷華嚴宗人為無明所蒙蔽,需要用金剛碑刮治。湛然是怎樣論證無情有性說的呢?他主要是依據色(色法,物質現象)心(心法,心識)不二(無分別,超越分別)的道理,來說明佛性周遍於宇宙一切事物,不會因有情無情而間隔,所以一草一木,一礫一塵均有佛性。

  色心不二說是闡述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無心識事物與有心識事物的異同問題的。它認為兩者沒有區別,同是成佛的本性,智 的《法華玄義》一書中有“十妙”說,其中的“境妙”是以智慧觀照的對象為妙。湛然以此為據立色心不二法門,其涵義有二:一是宇宙萬有分為色法與心法二類,因色心均攝入於凡夫的一心之中,故稱心外無法。二是任何色法,即佛是一微塵,也圓滿具足宇宙的一切,故稱心色不二,無所區別。湛然的色心不二門實是建立在“三界唯心”和“一念三千”思想基礎之上的。由於宇宙萬有既是唯心所攝,而心體又不為任何事物所局限,微塵瓦石當然也就不能獨立於心體之外,所以,一切事物都和心相關,也都帶有心體。又由於一念中具足宇宙萬有(一念三千),這萬有也就是宇宙實相(真實本相),自然屬於萬有的微塵瓦石就是實相,而實相就是宇宙萬有,所以微塵瓦石也具足宇宙萬有。湛然據此又進一步推論,既然一微塵也圓滿具足宇宙的一切,當然也就具有佛性,也能成佛。

  要有說服力地論證一塵也圓滿具足宇宙的一切,具有佛性,並非易事。為此湛然從色心不二出發,還將宇宙萬有的本性即法性與眾生的心性等同起來,以宇宙萬物同具真如之體來論證一礫一塵也具有佛性。華嚴宗認為,草木瓦石等無情識之物雖有正因佛性,但這種佛性應稱為法性,而不是智慧性,不是佛性。湛然則認為,法性的異名是真如,而真如的異名是佛性[28],所以法性也就是佛性。湛然針對“無情無佛性”說反駁斥道:“故子應知:萬法是真如,由不變故;真如是萬法,由隨緣故。子信無情無佛性者,豈非萬法無真如耶?故萬法之稱,寧隔於纖塵;真如之體,何專於彼我?”[29]意思是說,宇宙間哪怕是一粒微塵也是真如的體現,怎麼能說真如只彼我有情動物所專有的呢?以真如的普遍存在來論證無情有性,是湛然的“無情有性”說的主要論據。天台宗人還批評華嚴宗人僅以正因為佛性,是由於不懂得正、緣、了三因互具的道理。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谛喻正、緣、了三因,認為既然一切假名設施(一切事物)都是緣因,而緣因是佛性,那末微塵瓦石自然也是有佛性的。

  湛然還把中道與佛性等同起來,以論證無情有性說。智 說過這樣的話:“系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30]。“一色一香”是指世界上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這句話是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都具有中道實相之理,含有中道實相之本體。這是以空,假、中三觀去觀照一切事物以後所顯現的悟境,是天台宗人追求的境界。湛然對智 的話作了新的解釋,認為所謂中道是指離開斷見(一切事物是斷滅的)和常見(一切事物是恆常的)而言,而別教、圓教所說的佛性就是這種中道。一色一香雖然是“無情”,但無情也是離開斷見常見二邊的,也是中道,而中道即佛性,所以一色一香的無情也有佛性[31]。

  湛然的無情有性說采用的是本體論的論證。他強調真如本體的普遍性、絕對性和永恆性,把真如與佛性等同起來,佛性同樣被當作無所不在的世界本源、宇宙實體,因而也為草木瓦石所具有。山河大地、微塵細石都有佛性,都有靈性、覺性,都能成佛。這就從真如本體論通向了自然神論與泛神論。

  無情有性說雖非湛然之獨家說法,但經過湛然的系統闡發而獲廣泛的流傳。它顯示了佛性說的進一步大開展。在中國佛教史上竺道生提出一闡提人也有佛性,可以說是佛性說的第一次大開展。湛然的“無情有性”說突破了唯有眾生才有佛性的傳統說法,發展了智 的“十界互具”即畜生、餓鬼、地獄也可能轉化成佛的說法,最大限度地擴大了佛性的存在和成佛的范圍。這可以說是佛性說的第二次大開展。由於湛然提倡的“無情有性”說及其所產生的影響,而使天台宗一度又進入復興階段。

  (本文作者方立天,1933年生,中國人民文學哲學系教授)

  注:

  [1]圓融三谛,三谛,指空、假、中三種真理。三谛圓融是謂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圓融無矛盾。天台宗認為,能如此觀察世界,就能把握事物的實相。一念三干,一念即一心,三干表示世間和出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無情事物的差別與總和,即泛指宇宙。一念三干謂一念心中包含三干世間、宇宙整體。

  [2]《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五下,《大正藏》第33卷,第744頁。

  [3]同上書第2卷上,第693頁中。

  [4][5]同上書第693頁上、第696頁上。

  [6]湛然《十不二門》,《大正藏》第46卷,第703頁中。

  [8]《天台傳佛心印記》,《大正藏》第46卷,第934頁中。

  [10]此書題為慧思作,然有人存疑,今姑且從前說。

  [11][18][19]《大正藏》第46卷,第646頁下;第935頁下;第934頁上。

  [7][12]《大正藏》第34卷,第882頁下。

  [13]同[2]第743頁下。

  [14]《觀音玄義》卷上,《大正藏》第34卷,第882頁下。

  [15]《性善惡論》卷第一,見《續藏經》第一輯第二編第六套第五冊第420頁。

  [16]《止觀義例》卷上,《大正藏》第46卷,第450頁下。

  [17]同[14]卷二,第905頁上。

  [20]三累,指貪欲、嗔恚、愚癡三種煩惱,被認為是根本煩惱之首。《大正藏》第46卷,第136頁中。

  [21]這是指法相宗的主張:聲聞定性、緣覺定性,即成聲聞、緣覺的人,能入涅?,又因沒有佛種,決定不能成佛。《天台傳佛心印記》,第935頁下,936頁上。

  [22]陀羅尼,梵語音譯,指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也即記憶術。佛教稱陀羅尼能撮持各種替法,能遮掩各種惡法。

  [23]五住煩惱,又稱五住地煩惱、五住地惑。指見、思、無明的煩惱有五種區別。固能生煩惱,故稱住地。其中無明為一切煩惱的根本。

  [24]《大正藏》第39卷,第968頁上。

  [25]詳見《大正藏》第39卷,第978頁上。

  [26]詳見《四明尊者教行錄》卷第二,《大正藏》第 46卷,第873—874頁。

  [27]天台宗立化法四教一藏、通、別、圓。別教是只為菩薩說法,在空、假二谛之外別立中谛,三谛不圓融相即。圓教的教義是圓滿究竟,空、假、中三谛圓融相即。

  [28][29]見《金剛錍》、《大正藏》第46卷,第151頁下、 152頁上;第782頁下。

  [30]《摩诃止觀》卷第一上,同上書,第1頁下。

  [31]詳見《止觀輔行傳弘訣》卷第一之二,同上書第 151頁、152頁上。

 

上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八集
下一篇:慈法法師:往生論注講解 第十九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