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講)

    

【原文】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言初心法八種,造善造惡,五趣輪轉,乃至成佛,皆此心也。有為法中,此最勝故,所以先言。

 甲一、經文略釋

    百法中,心法擺在第一位。為什麼呢?

    因為三界六道中一切善惡法都是人的心造作的,凡夫、聖者,染污、清淨,所有因緣果報,種種差別都是心造的。心的功能、作用是最殊勝的。

 甲二、認識心與境的關系

【修行·修心】我們修行也是修心。

為什麼心無行無相,但力量這麼大呢?這就需要我們來認識自己的心。

     乙一、娑婆世界的清淨與染污

【苦樂由心】地獄中的有情也好,極樂世界的聖者也好,都與我們的心有關系。

【認識娑婆】地獄眾生是最苦的,極樂世界是最樂的。

那麼娑婆世界呢?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國土。

娑婆世界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同在何處呢?

娑婆,翻譯成堪忍:可以忍受,有力量來忍受。

【凡夫所見】我們所見的娑婆世界,有種種缺陷、問題。

其實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娑婆世界世俗層面的境界,充滿種種苦難。

【佛陀所見】釋迦牟尼佛雖然也是處在這個世界中,但是因為心不同、業不同,世界對他來說是不同的。

【利於學佛】娑婆世界,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理解佛法,更加容易用功、學習、修行、辦道,更加容易體會無為法,證入涅槃。

【宗】長期以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意識到)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國度,總是把娑婆世界與別的國度對立起來,對待來看。

【喻】因為業感不同,水對人而言是水,可以喝,是生命中重要的能量;天人的業比我們清淨,看到水就變成了琉璃;魚的業力比我們差,它看到水變成宮殿、住房(我們人看到水可以當成正報所需要的水份);餓鬼看到水變成膿血。

【因】同一個境界,因為不同眾生的業感不同,所以產生的作用也就不一樣。

我們不容易把娑婆世界理解成一個佛土,一個清淨世界,是因為我們的業雜染、煩惱雜染、身雜染,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也是一個雜染的世界。

【如理認識】首先我們要從理論上認識:娑婆世界具有清淨的部分,對我們來講又有染污的部分。

【究其原因】但我們不容易理解到,理解不了,就是因為我們有煩惱障、所知障。

     乙二、所知障的形成和原因

         丙一、凡夫所知,執著成障

【所知障】我們的所知是錯的,心裡所知道的那些內容完全跟佛法沒有關系,完全跟佛的世界的名言體系、清淨業不相干,反而會執著為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是對的、正確的,所以只會越來問題越大,每個人學了一點都認為自己知道的是對的。

【喻一】佛法猶如一只大象,每個人執著於大象的一部分。

【喻二】(佛法又如)一座高樓大廈,每個人執著於裡面的一小部分。

(因為所知障,所以我們)對整個高樓大廈、正法之城、整只大象,不能通達。

我們要通達一切聖教無違,道理也即此。

【清楚認知】第一步,我們要弄清楚:我們的所知是什麼?我們要知道什麼東西?我們要學什麼東西?我們要證得的是什麼?我們現在的所知是什麼?

【師父破斥】我們內心中的知識純粹都是煩惱:比較、分別、我慢、嫉妒、障礙、人我是非、世間雜事……純粹都是一些沒有用的東西!

          丙二、聞法不行,所知成障

【錯誤現行】我們好不容易能夠所知一點佛法名言,好不容易知道我們應該怎樣用功、忏悔、做功課、過堂等等,就這麼一點點事情,我們知道了卻不一定願意去做,並不願意真心實意去實踐,只是剛剛開始一小段時間很新鮮,過一段時間不新鮮了就不願意做了。

【所知成障】如果知道了不願意去做,沒有去做,則知道的又成了障礙,絕對成障礙。

【行為根本】佛法歸根究底,教理行果,就在這個“行”字。

“行”與“證”是辨證統一的,沒有行就沒有證。

【結合現行】煩惱障、所知障,經論中不是隨便安立的,具體對我們的現行都是有所指的。

【正見為先】學佛法,正見、正解很重要。

正見,殊勝的見解,佛菩薩的見解。

佛菩薩的見解與我們的見解不同。

【凡夫之見】我們的見解都是斷常二邊:要麼對,要麼錯;要麼好,要麼壞,都是兩邊。

沒有去觀察眾緣和合,沒有去觀察錯對在我們的心。

【善惡在心】我們的心善,外在的境界錯的也是善;我們的心惡,外在的境界正確的,對我們來講也是惡的。

善惡是我們怎麼來觀察的問題,是在於我們的心,而不是在於外在的境界。

【師父破斥】學佛法不是一幫人一起討論就能討論出結果的。

【錯誤現行】沒有內心境界,都是在道理上面說來說去,說到最後彼此不服,你也有道理,我也有道理,不知道聽誰的,反正我不想聽你的,你也不想聽我的,互相排斥,造成不和合,就成了所知障。

【根源】煩惱障、所知障的根源就是我們內心有我執、法執。

同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沒有真正去行持(佛法),所以就形成了障礙。

【宗】只有在法上行持,才不會有障礙。

【因】行持的本身就有一種很強的觀照力——自我觀照的能力,(能提醒我們)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不能這麼對人,不能這麼對事。

我們自己內在的障礙沒有了,就很容易與別人溝通。

如果不是這樣發心、安立,一定會有問題。

【世間軌則】世間的一切,用做生意的話來說,都像交易一樣,要做到這個意見你也能接受,我也能接受。

【佛門標准】學佛法不是折中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而是(要看)是否符合佛法的正見,而不是大家互相討好——這純粹都是世間法。

【見行結合】必須真正有佛法的見地,同時有實踐佛法的經歷和經驗,否則事情來了不會用法,人一多,問題一多,就迷惑、不知道怎麼辦,無從下手。

         丙三、所知障的根本

【邪見所障】無明最大的問題是邪見,不是說有一個什麼東西叫無明,內心的障礙就叫無明。

內心有障礙,就有無明;內心沒有障礙,就沒有無明。

【以法啟明】學佛法就是要破無明,讓我們內心光明、清淨。

【層層辨析】邪見的出現和存在,是因為所知有問題;所知有問題,是因為能知有問題;能知有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煩惱、執著。

有煩惱,有執著,所以我們的心跟佛法不相應。

     乙三、心的躁動與寂靜

【煩惱之相】只要是煩惱,我們的心就是躁動的。

【止息煩惱】涅槃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靜下來,躁動的心寂靜下來。

【寂靜之美】我們的心寂靜下來後,你聽課才能聽得進去,聽法才會相應,才會有輕安,才能體會到生命中真正的快樂,才能真正與佛法相應,才能真正看得清楚自己的心路歷程。

【師父破斥】若心躁動,整天在這裡坐都坐不好,天天煩煩惱惱的,怎麼學佛法?

【用功方向】所以我們要培養一種寂靜的能力。

【宗】所謂寂靜的能力,就不是那麼喜歡動,那麼喜歡說。

【因】需要講一句話的時候,講兩句就是多余,講十句是散亂,講二十句就是浪費生命。

【宗】講這麼多干什麼?完全是心裡的垃圾、煩惱。

【因】起煩惱,就是心中有垃圾了。有垃圾不往外倒掉,人的心會難受,所以就喜歡說。

內心裡有煩惱,不動就受不了,所以就亂動。純粹都是煩惱的表現。

【感受差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煩惱重的時候看到佛像與我們內心寂靜時看到佛像,內心是完全不同的。

◇(內心寂靜時)我們看到佛像,能真正作觀是佛菩薩,這樣的心態才是正確的。

◇(內心煩惱時)我們看到佛像,什麼感覺沒有,一片無明,這時已經沒有作意能力了。看到上位的法師和同參道友,心中已經沒有作意的能力,只有自我表現的能力,實際上都是內心不寂靜的表現。

◇如果我們內心寂靜,看到這些同行善友就會非常真實、親切。

◇內心不寂靜時,看到所有的人和事都是障礙、麻煩。

     乙四、攝彼等義

什麼叫“萬法不離自心”呢?為什麼講“一切最勝故”呢?為什麼講唯心呢?道理就在這裡。

怎麼用心,就得到什麼法;不懂得用心,就沒有法,只有煩惱。

心用對了,法用對了,境界就不一樣。


甲三、現實因緣下如何修行

     乙一、總說修行要旨

【譬喻曉理】一部汽車,要開動,首先要會開(駕馭能力),然後要有汽油,車況還要好。

車況好就比喻我們根機具足,汽油比喻資糧,駕車技術比喻條件和方法,三者具足才能把車開好。

要開車,沒有車怎麼開?就好比說,你不具器,怎麼學?

即便我們條件好,沒有資糧也不行,汽車沒有汽油,再好的車也跑不動。

這些都是很真實的。

【長時熏習】我們內心非常需要佛法的熏陶,這種熏陶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多少世,靠佛法來熏陶,慢慢讓我們的道心、道行、知見養成。

        丙一、明確方向——通達無為

【認清誤區】人的心是變幻莫測的,只要有一天你想錯了,就很麻煩。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把虛妄的境界當作真實的境界,把有為法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

我們一天做多少事,磕多少頭,念多少佛,這些都是有為法。

【終極目標】實際上我們設立這些功課、設立這些目標的深層次原因是要讓我們發明心地,寂靜自己的內心,要見到無為法,要涅槃寂靜。這些才是我們的目標。

【不識目標】有為法修持的部分僅僅是一個方法而已,不是一個目標,我們錯把方法當目標,最後怎麼能達到目標?

         丙二、積累資糧——福慧雙修

    要與無為法的涅槃寂靜相應,靠的是智慧;

    與有為法相應,更多靠的是福德。

    福德不夠,就會障礙重重,有很多問題的出現;如果福報大,問題就少。

    福,可以講是有形相的,慧是無有形相的。

        丙三、選擇方法——大乘佛法

◇小乘佛教的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告訴我們的是在自身上修行用功的方法,對自己講,可以這樣用功。

◇大乘佛法是在自利利他,平等的觀念上來用功,自他平等,自他不二。

◇小乘聖者成了阿羅漢,就不在三界中了。

◇大乘佛法就不是這樣,剛才談到說,釋迦牟尼佛的國土,娑婆世界,有快樂也有痛苦,更是容易修行的地方。

         丙四、創造條件——發希求心

【念念因果】心心念念都是有業果的,人的心識是流動的,每一個心識都是有業果的,所有的念頭,都是有果報的。

這樣,我們對心念的了解、洞察,以及對有為法、緣起法的觀照,就非常重要。

【通達緣起】釋迦牟尼佛、大菩薩,就不會有什麼大障礙,因為他會觀照,知道一件事情的因緣果報。

釋迦牟尼佛說“化緣已盡”,就入了涅槃。就是已經度化的人都度化了,沒有度化的人種下了得度的因緣。這也是一種緣起法。

【策發希求】普賢十大願王裡說“請轉*輪”,這些都是有用意的。

如果我們對佛法沒有真正意義上面的希求心,也就是我們沒有真正去作意佛法對自己的生命是很重要的,外在的因緣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從我們一個人來講,還是一個團體來講,這方面都非常重要。

         丙五、攝彼等義——修行從心開始

【法法相關】有為法、無為法,色法、心法,都是有關系的。

【心物不二】世間上的學問,雖然也談到精神、物質,但是沒有像佛教這麼說“精神能主導物質,並且能轉變物質、轉變環境”,這種說法是不共世間的。

【唯心所現】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都是法,都是心功能的體現,都是我們心識所變現的。

什麼心,變現出什麼境,十法界都離不開我們的心,不僅僅是我們的娑婆世界。

心清淨,果報就清淨;心雜染,果報就雜染。

   乙二、依法發心,超越世間追求

【觀察思維】世俗社會上一般有成就的人,多數都是自我意志比較強的人。

自我意志比較強,要學佛法就非常困難,自我意志強,就說明我執重。

【對比認識】

◇世間上追求成就,都是與“我”這個主體連在一起的。小到我們個人,大到單位、產業、土地、財富、員工,等等,都是與我聯系在一起的;

◇佛法上的成就,恰恰要放下這個我,是與無我連在一起的。釋迦牟尼佛說“一切法無我”,是他對娑婆世界的觀察。

【深入觀察】世間法是建立在有為法生住滅的成就上,實際上是建立在“住”相上的成就,暫時存在的成就。

佛法則不同。

【師父破斥】我們傳承佛的教法、思想、理論,不是憑空說“我在念經”就是傳承教法。

【把握關鍵】我們是不是真正能夠用佛陀的教法來作意,來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實踐,團體的建設、弘法利生事業的開展?

【依法而行】我們只有這麼去做,才是真正的成功,才是真正不共世俗的團體。

【偏離軌道】如果不是這麼去做,那跟世俗社會的單位一樣,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絕對不可能。即便有成就,也與佛法的本意不相干。

【如理認識】人、社會、團體、事業,都是假借因緣和合而有,任何一法都是因緣和合而有。

【師父策勵】這些因緣是能夠改變的,都與自己的發心有關系。

    乙三、如法修心,開啟智慧寶藏

【心的研究】很多人去研究心,去開發內心的寶藏,去追究心的源頭在哪裡。

【世間誤區】但是,世間上要追究心的源頭,是找不到的;開發內心的智慧寶藏,也開發不了,並且眾說紛纭,有千百種說法。無形中,我們就會把自己很多有限的、瑣碎的、虛妄的東西,作為要開啟內心寶藏、尋求智慧源頭、(挖掘)內心最本然的狀態(的工具)去認知。

【宗】這些說法恰恰都是(與追究心的源頭)相反的。

【因】因為這些說法實際上都是我們奔流不息的妄念的狀態——老想去追溯心的源頭在哪裡,智慧的大門在哪裡,我們的內心就不寂靜了,躁動,向外追逐,不能反觀自心,不能讓我們的心寂靜下來,很多問題就不能解決,心只有越來越動蕩。

【反問】本來就是一顆雜染、虛妄的心,用它再去追究心的源頭,怎麼追究得到呢?

【正確方向】只有讓我們雜染的心沉靜下來,慢慢才能認清內心的方向、狀態。

如果沒有讓我們的心靜下來,反而讓它動得越來越厲害,只有跟佛法的距離越來越遙遠而已。

【觀察思惟】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也好,世間上很多學問,實際上都有這樣的問題。

這就是對整個心的學問了解不夠造成的,至少沒有完整、系統的來認知造成的。

【錯誤現行】因為沒有系統完整的來認識,首先就沒有這套學問,我們就很容易把我們自己的經驗、認識附加上去,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修行、修心。

【體會境界】我們學習經論,實際上是去體會佛菩薩、祖師大德的境界。

他們告訴我們如何來體會,如何來認識我們內心的境界,如何來用功。

【何謂傳承】佛菩薩、祖師大德把自己的經驗傳遞下來,變成經論,我們今天學,就是來傳遞和掌握用功的經驗,這才是佛法的傳承。

【修行功德】如果得到了這種經驗,自然而然我們生命的狀態和意義就不同了,我們就能安住。

     乙四、以法觀心,修正自身習氣

【認識過患】不能安住,不能寂靜,就會躁動。

躁動,就會患得患失。

【得與失】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裡,第一個就是“得”。

“得”是與“失”相對的,“有得有失”。

【常見心相】通常人總是覺得“我要得到什麼東西”,“要有所得”,“要有成就”,包括學問、能力、知識、財富、健康、社會關系,所有的一切,只要你追逐。

【苦從此生】反過來,沒有得到,或者得到後又失去,人總是會很痛苦;別人得了我們沒有得,也會很痛苦。

【如理認識】實際上,得與失本身就是一種概念,心法、心所法、色法三者假立的概念。

【思辨】我們把“得”放下,實際上並沒有失去什麼,只是內心的概念。

【明察心相】內心當中有得有失,看見別人得到什麼東西,心就會不平。

【徒然生苦】你的心不平,不等於別人就不得了,他依然還是得。

【喻】別人當組長,你當不上,心裡就很難受。但是你難受也沒辦法,他還是當組長。

【對治方法】只有把得的概念放掉,心態才會正常。

【煩惱重重】如果沒有放掉,就是障礙,就會成為所知障——你不知道還好,一知道肯定起煩惱。別人得了什麼好處,你沒有得到,就會起煩惱。

【放下即自在】如果把得的概念放掉,就沒有失去什麼。

【同理】反過來,失的概念放下了,才能得。

【染污心相】看到別人得到了什麼,自己沒有得,就好像失去了什麼。

【先捨後得】只有把認為“自己失去了什麼”這種概念放下,才能夠得到佛法。

【法相辨析】得與失都是我們內心不平的寫照,要追逐有所得,沒有得到、得到不夠,或者別人得到了,內心即刻就有起伏。

【了知過患】起伏就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世間上很多問題的糾葛都是這樣造成的。

【如理認識】實際上它是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個人的成就與否也是眾緣和合的,不是偶然的。

【觀心為要】我們怎麼來用心、觀照,就很關鍵。

【師父破斥】不是說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就是學習一個“得”,那誰不知道?不是這回事情!

【結合自心】怎麼樣跟我們內心聯系在一起,關系就很大。

【設問】為什麼佛菩薩,甚至一些有修行的祖師大德看我們都會很清楚?

【宗】他看到我們的現行,就能推測這個人以後會怎麼樣。

【因】因為你現有的現行,現有的業以後會怎麼樣,基本都是一種法,都是一種規律。只有真正痛下決心去改變,否則你這種規律就沒有辦法(改變),我們人就是這樣一種思惟、習慣。

【喻】為什麼說“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呢?

出家如初,因為你想去改變,“我哪裡不對,該怎麼改”,修行就是要改變自己。

【修行誤區】修行時間長了,不想去改變自己,老想去改變別人。

【為仁由己】很多學佛人時間長了都是這樣,老想去改變別人,改變別人的想法、觀念、做法,沒有意識到要改變別人需要先改變自己,然後才能去影響、幫助別人,這都是有關系的。

    乙五、無為用心,追求涅槃寂靜

【如理認識】一切法,都是靠我們身語意的造作,都是業感。所有的造作都是有為法。

在有為法造作的基礎上,能顯示出無為法的道理。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

前面四個是有為法,在有為法的基礎上,能顯示出我們對無為法的體會。

如果我們有用心、同佛法相應,所作的事情裡就能夠體察到法的內涵。

【明確目標】無為法、涅槃寂靜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正確心態】我們要追求涅槃寂靜,自然而然不會在有為法的事相上與人家發生沖突、產生躁動。這本身就是不對的事情,就不是我們學佛法的人所應有的一種心態。

【清醒認識】當然,我們應該這麼去用心、去理解,不等於說我們聽到了就能夠做得到,也不等於我們說了就能夠做得到,不是這麼簡單。

我這麼說的目的,是讓我們大家有一個不同的用心角度:怎麼去用心,怎麼去體會佛法。

 甲四、現實修行中常見問題

     乙一、喪失對內心的覺照能力

【常見病態】大部分人缺乏對自心的認識和覺察能力,甚至這種認識能力慢慢越來越匮乏,最後完全喪失掉了。

【舉例說明】

①比如慈悲,怎麼來認識我們的慈悲心呢?是不是學得越久越慈悲呢?

②怎麼來認識“觀功念恩”呢?觀功念恩也是內心的作意。

③怎麼來認識終極信仰——涅槃寂靜的價值呢?

④怎麼來認識和合力量的重要性呢?和合才能成事,和合才能成道,不和合就說明有違緣,我們只有知道違緣在什麼地方,怎麼改變它,障礙才過得去。

⑤我們怎麼來認識內心力量、力量的源泉呢?我們認識清楚以後,知道怎麼辦,才不會枯竭。如果不是的話,純粹憑一種感性的信念,絕對是支撐不久的,過一段時間心氣就不高了。

【性相有別】人的心性是離四句、絕百非的,所有的名言概念安立上去,與它的本體都是兩回事情。

【名言功用】所有的名言、概念,安上去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對心性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多一些的體會、認識、了知而已。

      乙二、混淆修行的目標與方法

【明確目標】我們要見到的是諸法的真實相,不是想在佛門中得到什麼東西。

【修行誤區】認識諸法的實相、涅槃的寂靜,和在有為法事相上的成就、我們所得的功德,處理不好的話,就會變成一對矛盾。

【倒果為因】涅槃寂靜,無為法,無有生住滅,沒有形相。如果我們貪圖功德,或者說我們一定要得到什麼,就會把我們得到的最後的結果作為我們的發心,當成我們的方法、手段、行持,這就是倒果為因。

只有說我們如何發心,如何行持,如何用心,我們才能得到什麼結果。果是果,因是因。

【歸根究底】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我們內心有煩惱,內心不寂靜造成的。

【師父破斥】內心不寂靜,不要說認識諸法實相,要認識一個法也是不容易的。

【師父策勵】任何一個法,只要我們在這個法上真正有很深的體悟,都能夠以此類推。

佛法根本的命題、用心的方法必須要了解得比較清楚、透徹。

      乙三、缺乏希求心與行持

【宗】行與證,行的過程也就是證的過程。

【因】行就是做,行一分,證一分;行兩分,證兩分。行與證是一體的。而不是說我們要行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最後才能證到什麼。

【喻】行就如走路一樣。比如你要去天安門,走一步就近一步,只要你不是走錯路。走一步就靠近一步,走兩步就靠近兩步,最後就到了天安門。

【畫餅充饑】內心只是想“我要到天安門”,沒有去想路怎麼走,沒有去考慮怎麼一步一步走,這怎麼行呢?

【現行分析】很多人內心不寂靜的時候總是在尋找,尋找什麼呢?尋找善知識,尋找法,尋找路。

【勿向外求】實際上,我們內心不寂靜的時候,遇到法一樣不寂靜,也不會把它當作法。

所謂法就是要讓我們內心寂靜。

【三法印】千百年來,三法印(才是佛法的標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只要法與這三個法相應,就是佛法,否則講得再好也不是佛法。

這是佛陀告訴我們的法印,要同這個法印相應。

【關鍵要點】涅槃寂靜的狀態,我們是不是很希求、很想得到,是不是作為我們真正終極信仰的目標,這是很關鍵的。

【修行動力】只有我們追求涅槃寂靜,才會去實踐,才會去追求諸法實相。

【師父破斥】如果我們追求的不是涅槃寂靜的功夫和境界,怎麼才有辦法從能觀的心和所觀的境上來認識呢?這不可能的事。

【以妄對妄】我們只能以我們有分別的心、虛妄的心來認識世間上的種種境,虛妄心對虛妄境。

【以願導行】我們如果真正追求涅槃,自然會反觀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煩惱,看到自己不寂靜的地方在哪裡,(思考)如何讓我們內心寂靜,並且會一直去實踐。

【信樂為本】內心寂靜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動力有幾分,對涅槃的希求有幾分,對終極信仰信幾分,這都是成正比的。

如果對終極信仰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希求,就不會寂靜,不會去實踐。

不會去實踐,也不可能有寂靜,不可能有修行實踐的能力,這些理論都是相關聯的。

       乙四、沒有真正建立生命宗旨

【生命宗旨】我們常常說,建立生命的宗旨是成佛,成佛就是涅槃寂靜。

【無志過患】我們對涅槃寂靜沒有追求,沒有真正意義上建立成佛的宗旨,就很容易以外在成就的價值來彌補我們內心當中自我價值的不足。

【深入分析】我們內心是蒼白、空虛的,感受不到內心中佛法的力量,就很容易追求外在的成就,來彌補我們內心的不足,這樣我們的心才會平衡,才會覺得活在世上有意思。很多人都是這樣的。

【錯誤現行】追求外在的價值,就很需要別人的肯定、贊歎、鼓勵,來滿足我們虛假的價值。

【現實為喻】我們常常說,“你怎麼老不理解我呢?我做這麼多事,怎麼都不理解我?”實際上這種人都是很可憐的,老是追求外在的一種成就。

【師父破斥】實際上這時候我們潛意識裡都不是佛法的發心,這種心態已經有了大問題,只是我們自己看不到。

【直指原因】這就是我們對自己佛法的價值觀沒有信心,不相信。

【分析後果】不相信佛法的力量,不相信大眾的力量、團體的力量,追逐外在自我價值的成就,自然而然(與團體)是背道而馳的,自然就遠離大眾、遠離佛法,自然就學不下去。

【回光返照】如果我們追求的是涅槃寂靜,我們看問題就反觀自心。

【如法體現】我們需要的是佛法的價值,自然而然我們各方面關系都能處理好,人、事、物一切的關系,一切的因緣,都能夠處理好,佛法的力量也會很強,人的感召力、親和力也會很強。

【經論證成】《楞嚴經》裡面講:“大眾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種力量!

【師父破斥】如果不是的話,自然而然我們內心就會越來越枯槁。二乘還懂得怎麼真正意義上的用心,如果我們不懂得真正意義上的用心的話,修行就修偏了,這是很要不得的。

 【總攝】

修行修得上去,修好了,跟心有關;修行修不上去,修不好,跟心也有關。

善惡,一切因緣果報都跟我們的心有關,所以心在一切法中最為殊勝,叫做“一切最勝故”。

 

上一篇:洪修平教授:惠能生平事跡考述
下一篇:洪修平教授:佛教般若思想的傳入和魏晉玄學的產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