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認識人生系列開示之九

一、染淨心生恆修心•往生淨土理事觀

1、省觀自心防魔障•定課恆修趣道心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在三界、六道當中輪回,同我們的心有關系。心造了哪一道輪回的業因,就會推動我們在六道當中哪一道去輪回。“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也是談到我們的心。就是三界當中的雜染的世界是唯心,淨土,也是唯心,“生唯心淨土”。娑婆世界,唯心所生;極樂世界,也是唯心所生。“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染土由心生,淨土也是由心生。我們的身語意業清淨了,對淨土的道理也就容易理解。如果我們身語意三業不清淨,對淨土的道理就很難理解。

  大家念經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內心比較寂靜、清淨,經論裡邊的法義就會顯現在我們的心中,看了就會非常明了。如果我們平時散亂心,懈怠、放逸,我們在念誦的時候,這種作用就產生不了。它就不能有這種境界出現。禅定功夫深一點的人,他會進入到另外的一種世界當中去,定的世界當中去,進入到聖者的世界當中去。

  那麼我們修行,如何來判斷究竟我們是修對了,還是修錯了,有沒有偏?這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問題。打比喻講,修行時間長了,我們同人家相處,不容易去理解別人,別人也不容易理解我們的心態,不容易理解我們的心情,不容易理解我們。自己不容易理解別人,別人也不容易理解我們。那麼別人可能是凡夫心、世間心、普通心。但是我們有修行用功的人,心跟這些心不一樣,我們是什麼心呢?我們是普通心、世間心、凡夫心?還是菩提心?這就是很關鍵的問題!

  如果我們是菩提心的話,清淨的、善良的、圓滿的、慈悲的,眾生必定願意、樂意接觸我們,同我們相處,心生歡喜,心生輕安、快樂。但是,我們既不是世間心,也不是菩提心,那是什麼心呢?就兩頭都不是,那麼以後就要注意了。

  如果不小心的話,我們就會走火入魔,常常聽到這樣一種詞語。魔什麼意思?就是障礙,內心當中出現了障礙,心理上走火,就走偏了,走到極端,走火。當然也不是說有修行的人,或者說所有修行人都會走火入魔,當然也不是這樣的意思。修不好的人,修偏的人,有可能會發生這樣子的問題。所以修行需要定課,數量、次第決定。只有數量、次第決定,才能夠培養我們的恆常心,才能夠培養我們的平常心。就猶如我們日常生活一樣,不能離開衣食住行,佛法也一樣,慢慢培養,佛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多少,一天用功多少,應很清楚,他就會以一顆非常平常的心、平靜的心來對待佛法。而不是說以一種不平等的心、以一種著急的心來面對佛法。這樣子佛法怎麼能夠入心呢?怎麼有可能學好?佛菩薩、善知識、祖師大德們,他們的心都是平等、正直的,凡夫的心有高下,不平等、有曲直。這樣就是要讓我們有高下的心變成平等的心,讓我們有曲直的心變成一個正直的心,讓我們有分別的心變成一種無分別的心,讓我們染污的心變成清淨的心。這些轉變的過程,需要經論的依據,需要經驗的指導。

2、生何淨土自心作•理觀一體生佛心

  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充滿整個法界。那不等於說他的血肉之軀有這麼高大,而是指阿彌陀佛的這種功德,佛菩薩的功德充滿法界,這種信息充滿法界。只要你念佛、念法、念僧,他就能夠與佛相應。阿彌陀佛他本身在因地的時候就有這樣子的願力,念彼名號就能夠往生彼土。所有的佛菩薩都是有願力,有大願力。但是我們普通人看到佛,僅僅看到丈六金身,丈六的比丘,只能看到化身,報身我們看不到。

  智者大師,天台宗的祖師、初祖,他根據往生淨土的人,做了分別,分別成四種淨土。

  第一種淨土,叫做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什麼意思?就是有凡夫,也有聖者,住在一起。人天道的凡夫與聲聞道、緣覺道的聖者居住在一起。娑婆世界是同居的穢土,極樂世界是同居的淨土,這些沒有斷見惑、思惑煩惱的人,居住的國土名為凡聖同居土。

  第二種淨土,叫做方便有余土,是阿羅漢、是佛地前菩薩所居的淨土,已經斷了見惑、思惑的煩惱,所以名為方便,但是無明煩惱仍然存在,還沒有斷。

   第三種名為時報莊嚴土,已經斷了一分無明的菩薩所往生的國度。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菩薩所居住的國土。

  第四種,常寂光土,是一種理性的淨土,無明已經斷盡了,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具足。

  智者大師為我們做了分類,我們念佛的人也常常聽到說這四種淨土,我們要往生到哪一種?其實就是表明我們現在究竟是一個什麼條件,一個什麼基礎,它是根據人來劃分的。每一土當中又有九品,《十六觀經》講:自心作佛,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什麼意思?“自心作佛”是從事上面講,“自心是佛”是從理上面講。從事上面講,你要去造作才能夠成佛。從理上面講,凡夫的心、聖者的心、眾生的心、佛的心,都是同一種心,它的體性是一樣,所以名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上面的說法跟理上面的說法是不一樣的。理上面的說法,它能夠貫穿萬法,就是什麼法,它都可以從理上面來說明。事上面就有差別了,向羅萬法、林林總總,這一法就是這一法,那一法就是那一法,不能混淆。

二、參悟茶道空出有•通達空有趣菩提

1、諸法實相空即有•茶道禅語悟心空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空即是有;不空而空,有即時空。這就是諸法的真實相,諸法的真實相就是“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什麼叫做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我們只有體會空性的道理,證悟到空性的道理,才能夠出有,從空出有。緣起本身所存在的諸法,它的體性仍然是空的,所以說有即是空。那這些才是諸法的實相,諸法的實相就是這樣子。有跟空的關系,緣起跟空性的關系。我們只會認識到緣起法當中的某一點,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到整個緣起的過程。更無法體會到緣起性空,無法理解“空即是有,有即是空”這樣很深的一個境界。因為有煩惱,所以對諸法都有執著。執著於某一點,執著於某一個段落、某一個階段,執著於事物的表面、外表,這些都是我們凡夫心的狀態。

  唐末五代的時候,福建地帶那個時候群雄逐鹿,就是國家也是很動蕩。閩王王審知這個人,為了要讓社會穩定,讓江山能夠坐得穩,忏悔自己殺了很多人,所以這個國王就開始信佛。信佛的時候,他曾經度多少人?兩萬人,兩萬人出家,並且禮拜當時的雪峰義存禅師,鼓山神宴禅師,還有武夷山的扣冰諸大德,作為國師,經常向這三位大德請教佛法。

  有一天閩王在福州拜見扣冰禅師的時候,就請教怎樣治理國家。王審知這個人他學問很好,也很會說話,於是請教扣冰禅師,說了很多很多話,也很誠懇。這位扣冰禅師,他坐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一直在那邊喝茶。但是這個國王,他又不喜歡喝茶,不愛喝茶。這位禅師,卻很喜歡喝茶,喝了一杯。閩王茶杯滿了也不喝,禅師就往自己的茶杯裡面再倒,再喝一杯,然後往那個國王的茶杯裡面也倒,水就往外流。國王就看不下去,他說“我不喝,你還在給我倒,到處流的都是水”。覺得不可理解,就問禅師:“為什麼我不喝,杯滿了,你還倒呢?”這個禅師也不說話。不說話,閩王也就沒辦法。,這個禅師再喝一杯,然後再給閩王倒。閩王就著急了,他干脆拿起來把它喝掉,免得那個水到處流。閩王喝下去以後,扣冰禅師就問他說:“你會不會喝茶?你喜歡不喜歡喝茶?”他說:“我不會喝茶,我也不喜歡喝茶,在這兒看著沒有辦法,你一直往裡倒,到處流得水,所以就喝了。”禅師就告訴他:“你就先學喝茶吧。”閩王說:“哎,治國跟喝茶有什麼關系?”禅師說:“你先喝茶,先學一學”禅師說:“你的心就像這個茶杯一樣,裝滿了茶水。你沒有把這個茶喝下去的話,讓杯子空掉,其他的東西就裝不進去。”這個閩王是很有智慧的,一聽他就知道,所以他從茶道當中,從茶杯裡頭就能夠悟出很多的道理。因為茶杯只有空了,你才能夠去裝甘露水;房子空了,才能夠住人;我們心空了,才有辦法來包容佛法,才有辦法來弘揚佛法,來普度眾生;我們內心空了,才有辦法來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這個就叫做“從空出有”。

  我們學佛法,就是要像喝茶一樣,如此簡單。過去趙州禅師也是一樣,很多人向他請教禅法,怎麼坐禅,千裡迢迢到那裡去拜訪,趙州禅師就說:“喝茶去。”但是你怎麼來體會“喝茶”呢?我們從一般的心態,從世俗的心態,你這個“喝茶”,把茶喝干就可以了,你不容易體悟到它裡頭很深的意涵。空跟有的關系,茶道跟佛道的關系。“息心達本源,乃號為沙門”,就是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心,反省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的根本在哪裡,我們的心的源頭在哪裡,我們怎麼樣子讓自己的心覺悟起來,我們怎麼樣能夠讓自己的心覺得有問題需要去忏悔,然後有這種能力去忏悔,有這種能力去反省,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是什麼道理?也是談到我們心的功夫,你有生有不生,有去有不去,都是在生滅法當中,還不是進入不生不滅的這樣子一個境界。“欲待了期無了期”,什麼意思?就是我們要放下的時候就需要即刻放下,我們現在修法的時候,修什麼法呢就是要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萬緣;放下什麼?內在的執著;放下什麼呢?我們內心六塵的影子。這些全部要把它放掉。你說“我要把這些道理都想通了,都想明白,然後我慢慢再來放下”,我們學佛法學一輩子都學不明白,你不放下,怎麼學得明白?不可能的事情!學到何時才能夠學得明白?肯定是學不通的,它本身就是要我們把內心當中的塵埃、罪障、污垢清除掉,對佛法的義理慢慢才能夠通達,而不是說白首窮經就能夠窮得出來。

2、學佛作佛成佛道•空有不二破邪見

  法藏比丘在因地的時候發了四十八願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成就離不開最初的發心,離不開發願。所以“離心無佛,離佛無心”。離開了心也沒有佛可言,離開了佛也沒有心可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現在一聽,好像這些道理都非常高深。但是因為我們學佛嘛,學佛就是學作佛了,學怎麼作佛,才叫學佛,而不是我們學作佛的樣子。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就佛道,他才叫做學佛。我們學畫,要成就一個畫家;寫詩以後要當一個詩人;寫毛筆字以後當一個書法家;學唱歌以後當一個歌唱家。他是學什麼,要像什麼,要成就什麼。學佛也是一樣的,他就是要成佛,要發菩提心,他要成菩薩。怎麼成呢?怎麼學呢?它的原則就在這裡——空跟有的關系。

  凡人很怕空也很怕有。空,用現在的話來講,一般人都把它理解成不存在,有,就把它理解成存在。而實際上,空不是說不存在,不是這樣子的意思。有,也不是說存在,也不是這樣子的意思。有,從緣起法來講,空從空性來講。我們不學佛法的人,或者佛法理解不正確的人,他很難超越存在不存在。因為不存在的話,就會非常的害怕,你說某某人已經不存在於世間了,就意味著已經死了,他就是很擔心這種存在不存在的問題。存在,也會有另外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們人,存在許許多多的煩惱,存在心理種種的問題。個人如此,家庭如此,單位如此,社會如此。我們常常想要把這些問題,這些負面的東西去掉,讓它不存在,但是又不可能。就是想要讓它存在的東西它不能一直存在下去,不希望它存在的東西它會一直存在,並且會越來越多,增長廣大。它好的東西,不會增長廣大;不好的越來越多,這就是問題。

三、弘法利生依三學•次第學修長功德

1、無漏三學佛法綱•順總佛教巧度眾

  不學佛法的人,處處為自己,時時為自己;學佛法的人,發菩提心,處處為眾人,時時為眾人。為大家,就是善良,就是慈悲心;處處為自己,時時為自己,就是執著,就是輪回,就是我愛執。所以佛法它絕對是能夠生活化,就是看我們如何用佛法的義理來指導我們的生活,來體驗我們的人生。33`15``

  體悟人生,了知佛法,認識佛教,應該要有一個綱領,當然它的前提是信心,它的綱領:戒定慧三學。我們從三寶身上,從三寶的份上,來獲得戒定慧的能力。《廣論》裡面對戒定慧談到說:“故須一種順總佛教,調相續法,此即定為三種寶學”,是故論說三種寶學——戒定慧。戒定慧是“順總佛教”,是總的佛教。

  善知識十德當中為什麼要把戒定慧說成是順總的佛教,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什麼原因?我們如果要去度化眾生,如果要去引導學人,我們對於佛教的整個的面貌,對佛教整個的內涵,我們把握不住;或者說我們只是理解、掌握裡面的某一個部分,人家要學佛法的人,根基是千差萬別的,程度是各個不同的,興趣、愛好也是不同的,我們如何來引導呢?你肯定引導不過來呀,我們只有掌握了戒定慧的總綱,才有辦法對不同因緣的眾生施加教育。因為戒定慧是總綱,是綱領,這個綱領我們得到了,我們掌握了,我們對別人的幫助、輔導才不會出現大的偏差的情況,才有辦法對機說法、對症下藥。

2、調服心馬靠戒律•制心一處趣佛道

  戒是什麼意思呢? “其中調伏者,謂屍羅學。別解脫雲:‘心馬常馳奔,恆勵終難制,百利針順銜,即此別解脫。’”《戒經》當中談到,我們的內心,就猶如野馬一樣,心念常常在散亂,亂跑,脫缰的野馬一樣,它很難收,收不住。我們只有用心、用力、刻意來收我們的心,“恆勵終難制”,就是我們要有非常大的策勵的心,如果沒有這樣子一種堅定的信心,沒有這樣一種堅強的意志,沒有大的一種願力,我們的散亂心,我們的分別心是控制不住的,所以需要什麼呢?“百利針順銜”,我們要調伏這匹野馬,我們怎麼樣子能夠把它制伏住?要“百利針”才能夠讓它“順銜”,才有辦法來降伏了。這些就是讓我們內心當中對戒律一種尊重,對戒律一種重要性的認識,對戒律如何來調心所產生的作用要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也就是如果沒有戒律,如果沒有百利的針,那麼要讓野馬制伏住,要讓野馬順銜,不可能的。不會因為說這匹馬是你家裡養的,是你自己養的,它就會聽話。不會的,它一樣亂跑,那我們人也是一樣的,不會因為說你說,“這個心馬是我的,我可以自主!”,你自主不了!那麼自主不了,它就要靠其他的力量,靠佛菩薩的力量。怎麼樣子讓我們的心不亂跑?讓我們的心能夠收攏的住?收攏住才能夠用我們這種恆常的心,一心專注來做一件事情。我們能夠達到專注,能夠一心,即使做世間的事業,即使做世間學問的研究也會有很大的成就。如果我們一心用功、辦道,也會有很大的成就。就是世間、出世間所有一切的成就都跟我們的心散亂、不散亂有關系。

  世間上面的人也不容易讓自己的心做到一心,來調伏自己的心。世間上面的人對工作很敬業、很勤奮,或者說做這個工作非常專注,一直很認真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很認真地做,但是幾年、幾十年很認真、很努力從事一項工作,不等於說就是有禅定,不等於說煩惱就調伏了。換一個境界就不容易適應了,換一個工作的氛圍就很難跟人家交往,他只能對某一個工作,某一個生活的圈子,工作的圈子,做非常單一的事情。會非常認真做多少年,這個也就是用比較強制性的辦法,讓我們的心不亂跑。也就是剛才談到的猶如一匹野馬一樣亂跑,那我們強制你不要亂跑,把它綁在那裡,讓它跑不了。我們未學法前,因為你想在世間上面有成就,必須要去拼命、去努力,這樣的話它能夠讓我們的散亂心、狂妄心、分別心暫時停止,但是實際上我們心性上面的那些問題是沒有改變的。那這匹野馬我們不讓它跑的時候,怎麼辦?你還是要去調伏了,經常去引導,然後慢慢這匹馬就變成良馬,最後變成千裡馬,跑起來的時候就很了不得。跑到一千裡以外去,它會知道要跑回來,心就不會亂。如果你是野馬的話,野馬在家裡,會往外跑,跑去哪裡都不知道,那就跑六道輪回。這是肯定的!所以這個佛陀的比喻都是非常有智慧。

  又如分辨教雲:“此是未調所化銜。”“此是未調所化銜”是什麼意思呢?是剛強難化眾生所需要化度的銜,也就是戒律,宗門是“約束”,44`09``(?沒有聽清)未調伏的眾生修道用它。閻浮提眾生難調難伏,菩薩有菩薩戒,比丘有比丘戒,居士有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有沙彌十戒,都有戒律。成佛了,沒有戒律,不用戒律,佛大圓滿境,身語意三業絕對不會違犯,一點都不會違犯。他已經是一個最圓滿的標准,最高的一個境界。我們凡夫眾生,七眾別調,別解脫戒,都是為了要針對“此是未調所化銜”,這是對沒有調柔、調伏的這些要修道的人來講,戒律就是很重要的,它的原由也就是在這裡。戒律它能夠讓我們的行為有一個具體的約束和規范,這就是三學裡面的初學。“如調馬師,以上利銜調攏戾馬,根如戾馬隨邪境轉,若其逐趣非應行時,應制伏之。”“如調馬師”,就猶如訓練野馬的老師,他懂得以上利的銜來調攏戾的野馬。

  野馬就猶如我們人類的六根一樣,它非常容易“隨邪境轉”。境本身沒有邪不邪,因為你心有邪的話,境就會邪。心有煩惱,心不正住,正念不分明,我們外在的六根所緣到的境界,就會變成邪境。如果我們內心,變成正知正念,正見具足,我們所緣到的外境,就會變成一個正確的境,就不是邪境了。也就是我們煩惱的心通過六根所緣到外在的境界,這些境界就變成一個不好的境界,邪的境界,有偏的境界。偏不偏還是在我們人的心。是不是偏離佛道,就是因為我們的心。

  心跟根有關系,六根、六境、六識,我們常常講“眼不見,心不煩”,看到了,看了心煩。你沒有聽到,心不煩,你聽到聲音都心煩。比如我們打坐,坐得安安靜靜,忽然間手機響了,你的心就煩了,手機都不讓它關起來!稍微有一點聲音,稍微有一點異常的現象,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我們知道了,你內心都受不了。稍微有一個人說你,某某,如何,你走過去聽到了,你就會去了解:你剛才說我什麼?是不是在表揚我,我哪裡有什麼優點,聽到了就很高興。如果你走過去聽到了對方在講你,你了解了,他說你怎麼不好,那你就很難過。我們常常會去注意,現在背後有沒有人在說我什麼東西。

  我們的這個心,常常去關心一些無謂的問題,別人怎麼說你,這是別人的認識,我們自己如何來認識我們自己?如何來認識自心?能不能認識清楚?就是我們自己尚且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我們自己都很難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心,我們自己都認識不清楚,我們自己對自己都說不清楚,那麼別人對你的事情怎麼能夠說得清楚?怎麼能夠認識得清楚?別人的一個答案怎麼能夠作為一個唯一的標准的答案呢?肯定是不對的,最多只能做參考答案。參考答案可以有很多種,幾百種上千種都是有可能的,每一個人有一種看法,每一個人有一個答案。這就是我們的心隨邪境轉的原因。

  所以需要“學習屍羅,調伏心馬,以多勵力制令趣向,所應作品。”通過戒律的功德,讓我們的心馬調伏,趨向我們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所要成就的事情,讓我們的心趨向佛道。心趨向佛道之後才能成佛,我們的心脫離了佛所走的路,我們走的路跟佛走的路不是一條路,怎麼能夠成佛呢?我們要成佛就是要走佛所走的路嘛,佛怎麼走我們跟著後面走,就越走越近。如果我們走另外一條路,別的路,就不是道次第,它跟道次第沒有關系了,所有的佛他成佛都是一樣的。“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絕對都是一樣。所以為什麼要決定次第、數量,不決定的話,怎麼修?無法修,不決定的話,我們內心都沒有,內心都是空的。這個“空”不是“真空妙有”的空,這個空才是世間上面認為不存在的空。就是內心不存在決定,沒有做決定,沒有這樣的作意。自然而然,不會很認真去修行的,自然而然不會認真來對待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這些都是需要啟發、培養,然後樹立佛法的正知見。

3、修定在內不在外•內寂靜住念正知

  “寂靜者,如是於其妙行惡行,所有進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所有定學。”這個定學就是對我們自己所應該做的妙行,所應該停止的惡行。靠正念的力量,靠正知的力量,“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發起內寂靜住”,因為我們內心正知、內心正念,正知正念,自然而然我們內心就不會隨邪境轉。不會隨邪境轉,我們內心都是一個正境,內心就會寂靜。內心寂靜,內心善良,內心正住,就是定的力量,就是定學。所以坐禅、打坐、修定,它不僅僅說是做樣子,這個做樣子怎麼做?《廣論》裡面也有談到,用一段來敘述,這是一個形相上面的一個敘述,你定不定還是你的心哪。我們的心不定的話,你坐在那裡,一樣還是會起煩惱,還是會起分別心,還是會散亂。

  所以我們不能在外在去追求寂靜,外在是不容易追求到寂靜的。住在寺院裡頭,晚上這麼晚了還在說話,應該要止靜了還在說話,忽然間有一個人說話,你就起煩惱;忽然間哪個人有一個聲音,打個呼噜你就起煩惱;哪一個人起來了,走一下路你都會起煩惱,這就是這個不寂靜,寺廟裡面怎麼還這麼熱鬧!就是內心裡面沒有調伏沒有寂靜。你內心如果寂靜的話,即便很多很多的人,你內心一樣很清楚,都很寂靜。寂靜不寂靜是對善境跟惡境來講的,如果惡停止了,善現行;或者說我們的善法現行了,惡法停止了,你內心就寂靜了。而不是說要讓我們的心外面的什麼也聽不到了,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了,事情也見不到了,把眼睛閉起來,耳朵塞起來,這個就是寂靜,就是定了。

  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把門關起來,也不出門,閉關。你看你閉關能不能寂靜?你一個人在家裡試試看,閉起來,寂靜不寂靜?你一樣起煩惱,煩惱沒調伏,你關在房間裡面還是一樣起煩惱。煩惱起來可能反而更為強烈,為什麼更為強烈呢?因為你一個人關在房間裡面家徒四壁,你這種內心的煩惱散發不出去,散發不出去的話,你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煩惱,都是自己的煩惱的氣息,你就會覺得“啊,自己的煩惱確實很重”。你來到人群當中,來到公共場合,自己煩惱的氣息、因素發出去了,你自己不知道,還認為說沒有煩惱,一關起來就知道說煩惱很多,這個人的心是很不可思議的。你沒有很認真去研究,很認真去觀察,是體會不出來的。所以需要在佛法方面來對照,在善行、惡行方面來對照,我們的心是不是能夠安住在善法的所緣境,住得了住不了,這是非常難的事情。因為有時候住在善法,有時候住在惡法,它交替著來,交叉著來,但更多的情況下都是一種散亂。因為內心散亂,所以我們人的眼睛,我們人的耳朵,就會任遇所緣,看到什麼就去看,聽到什麼就去聽。然後就是喜歡說話、聊天、喜歡吃東西等等,都有可能。總是要找一個跟自己六根的習氣比較相應的事情來做,總得要找一樣。用世俗社會的話來講,就是要找一種感覺了,要去找一種比較好的感覺。到寺廟裡面來修道的話,不是來找感覺的,要開智慧,心要住在善所緣境,這才是對的。如果來找一種感覺,什麼感覺呢?這個感覺你很難講是什麼感覺。感覺不一定是一種智慧,感覺都是在我們人的一種感官世界當中。它不是聖者的經驗,不是聖者的世界。

  所以我們必定要分得很清楚,不能認為說我住在這個寺廟裡頭感覺蠻好,沒什麼問題,你恰恰有大的問題。這是真的,因為你適應了另外一個不同的環境,然後就麻痺大意,學佛就學不上去。

  “近寂靜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觀擇真義發起慧學。”因為你有寂靜的力量,有止的力量,“止”,惡法止息了,停止了,我們內心止在善法上面,我們內心住在善所緣境上面,我們內心停止在妙行上面,這樣子的話,來思惟、觀察佛法的真義、佛法的道理,慢慢、慢慢智慧就開出來了。也就是如果內心不寂靜的話,怎麼有可能會發慧學?智慧發不了。我們一位法師也好,我們一位在家的同修也好,你要開智慧,必須要有戒定慧的功德,必須要有這樣子的一種經驗,根據這樣一種教授而行,他不可能違越次第的,也不是說我們隨便把書翻一下,解釋一番,就是戒定慧了,這個只是我們的解釋,只是我們的名詞、術語、概念。這種境界、這種功夫必須要這樣一步一步來。所以經論裡面比喻都非常形象,它為什麼要這麼形象呢?就是我們的心很粗,體會不出來。我們一直染污,清淨的體會不出來;我們一直動蕩,寂靜的體會不出來,所以它要打比喻。如果不打比喻的話,你說我這個心有什麼問題呢?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但是我們都是世間心。我們學佛法、修行、用功辦道,成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前提是要捨世間心,才能夠發菩提心。反過來說,世間心不能捨,菩提心就發不起來。世間心多了,菩提心就少;世間心少了,菩提心就多;世間心沒有了,才有辦法有菩提心。那麼如果你修不好的話,菩提心發不起來,世間心也有問題,就是剛才我提到的,因為你想,“我學佛法,可以不管世間的事情”,你就作意了,我不管世間的事。世間的事情沒有興趣了,但是你佛法也沒有學到手,佛法也沒有興趣,那就很慘。最後佛法也沒有興趣,世間法也沒有興趣,那就變成說自己什麼都沒有興趣,那人就消極了,就會出問題。

  所以在我們學佛法的過程當中,要認清楚什麼是世間心,什麼是菩提心。沒有世間心,不等於說我們不跟世間上面的人打交道,不跟他們來往,只是說我們心更超越,我們的心更清淨、更廣大,我們才能夠成就更多的、更好的、更廣大的佛法事業、世間的事業,它是這樣子的意思了。是我們整個的心路歷程轉變的一個境界,一個過程,一個氛圍。這就是修行,就是戒定慧的功德。


 

 

上一篇:楊曾文教授:佛教和諧思想诠釋及其當代意義
下一篇:楊曾文教授:唐至宋初的達摩傳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