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禅師、慈宗及其道場簡介
【禅師簡介】
楞嚴比丘,漢族,別號悲華,又號遍入風,1970年12月25日凌晨生於福建沿海一革命干部家庭, 1991年大學畢業,1993年和2002年先後兩次捨俗出家,2004年底受三壇大戒,2005年任雲林寺主持,2008年任彌勒慈化院主持,2009年任青雲寺主持。
1993年3月,禅師前往揚州高旻寺依止來果禅師的傳人坤山覺安禅師學禅並擬出家,1994年底坤山老和尚圓寂前印證師之悟境並傳法,賜名曰楞嚴海會,望其將來廣弘禅宗。2002年,師往雲南等處參學上座部佛教,依止馬哈希尊者傳人蘇康敏達尊者(緬甸傣族)學習四念處內觀禅法。尊者為禅師授南傳袈裟並將禅法的要訣傳授給禅師,賜名曰阿利耶,望其將來弘揚四念禅法於各地。2003禅師返回四川,深入藏區,親近並依止布楚和普巴扎西兩位大德,接寧瑪巴大圓滿及北傳意密的教法。如此一來,禅師則先後承接了漢傳禅宗、南傳禅法和藏傳密宗的純正法流,圓滿了夙願,為其廣弘三乘教法,光大禅淨雙修、顯密圓通的慈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禅師法脈】
一、漢傳禅宗血脈
曹洞與臨濟正宗 親依止本師:坤山(字)覺安(派)禅師(漢族)
二、南傳內觀血脈
南傳上座部 親依止本師:蘇亢敏達尊者(傣族)
三、藏傳大圓滿血脈
藏傳寧瑪巴 親依止本師:布楚活佛和普巴扎西活佛(藏族)
四、遙嗣慈宗法脈
慈宗人生佛教 遙依止本師:太虛(字)唯心(派)大師
【禅師大願】
(一)以下是楞嚴大禅師內外深廣大願,由上師自己口述如下——
所發共同殊勝之願:
第一願望:願我無論生於何道,皆能得遇三寶,承事供養,俱不壞信,在在處處守護佛法,未達無礙,定求出家修道度眾生。(不離三寶出家願)
第二願望:願我於迷失正道時,諸佛為現神變,見神變因緣,我及有緣眾生發無上道心或不斷增上。(迷失正道諸佛提攜願)
第三願望:願我無論處於苦境、樂境乃至不苦不樂境,皆能正念三寶,福慧雙修,自度度人,永無疲厭。(恆時精進不動願)
第四願望:願我通達三乘顯密教法,智慧無礙,神通具足,佛緣廣大,隨方應現,普度一切各類有情。(通達三乘佛緣廣大願)
第五願望:願我能忍一切苦,利生事業無疲倦,隨現順逆皆方便,廣度眾生得不退。(忍苦方便度眾無退願)
所發不共殊勝之願:
第六願望:願聽我名,聞我聲,見我行,愁惱者心得安隱,自然念佛念法念僧,悉發菩提心,乃至於我所生一切YIN怒癡皆成道種。(有緣無緣皆成道種願)
第七願望:願我智慧等文殊,行願同普賢,大慈如彌勒,大悲如觀音,勇猛如勢至,拔苦不倦如地藏,方便善巧如藥師,清淨莊嚴如彌陀,悲願第一如釋迦!(發願等齊諸佛願)
第八願望:願我於一切諸佛之教像法轉時或法末時,仍能護持正法,守護三乘,隨根施教,方便無量,令諸有情各安其位,皆得度脫。(法滅守護正法願)
第九願望:願我得具無上三昧加持力,一切於佛法中屢屢破戒者,或迷失正道者,乃至僅是觸聞於我,皆能還得清淨,改邪歸正,進修無上覺道。(破戒還得清淨願)
第十願望:願我能入一切法界中,眾生若能得解脫,願代受無量地獄苦,以此回向一切功德,成就無邊淨土,攝受染淨凡聖一切有情眾生。(願代眾苦遍入法界願)
(二)以下是楞嚴禅師所發的五大秘密之願,上師於2008年對內密弟子透露:
第一願望:願我所修之法名為不可思議,無論何道皆入佛,無法不圓融,將來所成淨土,最極不可思議,萬物同在,萬類無礙,名為遍一切時,遍一切處,佛號遍入風、本性自在如來。(不思議願)
第二願望:願我所行無不向佛,於我所有所緣亦皆向佛,無論順逆不動皆是谛實三昧,於我贊歎者、傾慕者、系念者皆成佛道,於我毀辱者、厭棄者、忘失者亦成佛道。(皆成佛願)
第三願望:願我現佛身、菩薩身、羅漢(獨覺)身、天王身、人王身、法王身、法師身、空行身、畜王身、鬼王身、閻羅身,輾轉回復,生死自在,以此救度加持一切生類得成佛道。(身無量願)
第四願望:願我與諸佛同行,為其護法,為其化身,為其法子,為其空行,為其眷屬,於我示現成佛之時,諸佛亦為我同行,為我護法,為我化身,為我法子,為我空行,為我眷屬。(互攝受願)
第五願望:願我來世成佛亦如釋迦如來,於世界最苦之處必有我之化身與願力所現,必不捨離一切愚癡暗昧狡詐無信之剛強難化有情,即使成佛壽命極為短暫亦在所不惜。(度罪苦願)
【彌勒菩薩】
菩薩以彌勒為姓,彌勒是梵文maitreya音譯,意為慈,故彌勒又名慈氏菩薩。菩薩又名阿逸多,意為無能勝,即菩薩慈心利生,攝眾無量,沒有能勝過之者。彌勒是賢劫中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成佛的大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釋迦佛祖的指定接班人,經雲:是彌勒當為未來眾生大歸依處。彌勒寬容無限、肩負於末法振興三寶、保護三寶的重任,大慈大愛,要將人間變成淨土。彌勒其實早已證大覺,為留惑潤生而大權示現一生補處,所有的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還是禅、淨土,都可以統攝在彌勒之中,若以彌勒立宗則名慈宗,為一切佛法之總樞機,所以我們恭敬地尊稱“南無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慈宗問答】
問:慈宗是否區別於傳統各宗而另列為一宗呢?
答:否。慈宗並非專宗而是寓宗,其精華就是要尊崇和發揚未來佛彌勒的大愛、包容的精神理念以適應末法時期的人類特征,它具有承前啟後、融會貫通、立足人生、面向未來的特點。
問:那慈宗是否僅是淨土宗的一支,僅僅提倡彌勒之兜率和人間淨土呢?
答:亦否。慈宗並非如提倡往生極樂世界的蓮宗一般只是宣揚求生極樂之信願行別無它求,其以瑜伽大師彌勒為宗,使其早已超出淨土宗的范疇。彌勒者,繼承釋迦遺教之未來眾生的大歸依處,連往生西方淨土法門亦在其守護之列,慈宗豈可簡單地定為淨土宗的一支所謂彌勒淨土宗呢?
問:能不能說說關於慈宗的特別之處呢?
答:慈宗最大的特點是適應末法時代的人生現實,提倡大愛和和諧,而讓人間成為淨土正是彌勒的本願。博大包容也是慈宗的一個特點,因為彌勒是未來佛,所以要完整地繼承釋尊的所有教法,經雲,將來彌勒成佛,在度完所有釋尊的遺教弟子後才度化自己的別緣。特別提倡大愛和慈行是慈宗的另一個特點,因為彌勒就是以修習慈心三昧而立名的。總而言之,慈宗就是以慈為宗,大悲普度的人生佛教,其教義於人生最為貼切,強調直接從人乘的提升而趣向大乘的境界,特為末法時代眾生重視人生的特點所建立,是佛陀思想的大集成,是佛教宗派的大融合,是修煉法門的大統一。
【慈宗由來與人生佛教】
以慈為宗來統攝諸法即是慈宗、亦可名彌勒宗、慈氏宗,其宗旨是:弘揚人生佛教、建設人間淨土。慈宗的名義是由近代三大高僧之一太虛大師在上個世紀初所提出並弘揚。大師立慈宗,是為了將佛法總攝於未來佛彌勒身上,在這個各大宗派都有所衰弱甚至失傳的時代,亦有振興佛教和寄望未來的深遠意義。大師一生講人生佛教,就是秉承了彌勒建立人間淨土的慈宗理念。大師甚至還曾在廈門南普陀寺設立慈宗壇並建有慈宗學會,後因抗戰而中斷,至今已70余年矣。
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就在於以大乘佛教的“捨己利人”、“饒益有情”的精神去促進社會和人類的和諧進步,從而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太虛大師曾提出“即人成佛”、“人圓則佛成”等口號,以鼓勵眾生從現實人生出發,由自身當下做起,通過人格的完善而成就佛道的大自在大解脫。慈宗認為,成佛之路就在現實生活中,就在日常道德行為中,否則人格尚虧,菩薩的地位便無處安置,更談不上佛陀的果成了。因彌勒象征著佛教的歡樂、吉祥、寬容和大愛的精神,為人們所喜愛和尊重,所以他的教法必然是典型的人間主義、人道主義、人本主義、人生主義、生活樂觀主義和人類和平主義,與當今世界人類的追求和向往何其吻合?!
楞嚴禅師對末法時代眾生的種種業力和困難感同身受,欽仰太虛菩薩的悲願,發大心弘揚人生佛教,建立慈宗道場,引導人們走向“信仰、體驗和功德”之路,讓更多人理解佛教,信仰佛教,與一切眾生共同祈盼彌勒佛早出世,人間早日成淨土。
【禅師道場】
楞嚴禅師目前所攝化的已經正式頒發許可證的道場有三所:第一所是福建福州雲林寺,位於離福州市中心28公裡處的一座寂靜山中,為竹林所環繞,目前主要作為內眾弟子閉關修法用;第二所是黑龍江大慶地區的安達彌勒慈化院,位於安達市中心內,是東北慈宗道場的發源地,接引了眾多有緣弟子;第三所是黑龍江哈爾濱地區的延壽縣寺院,寺院殿堂待建(擬計劃數白畝),現有3000平米的大院做為佛堂和籌建處,擬建成一個綜合性的顯密佛法實修道場。
【末後結語】
讓我們繼承太虛大師的遺願,破除一切邪外陰霾,高舉釋迦遺教的大旗,將慈宗弘傳於當世和未來!讓我們衷心祝願佛教興盛,慈燈常照耀!願慈悲常在、*輪常轉!願佛法為迷航者指明方向,為黑暗者點亮心燈,為貧窮者帶來富足,為孤苦的漂流者提供安寧的港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當來彌勒佛!(三稱)
雲林寺·慈化院·青雲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