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第二卷 淨土持念法要 論淨土法門的行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卷)
淨土持念法要
 
論淨土法門的行持
 
    淨土法門是特別的異方便之法門,它以橫超直往為特徵。因此,以簡單易行的獨特風格,成為末法時代最有可能了脫生死,永階不退的殊勝之道。所以不求開悟見性,毋須祖祖傳承,只要依佛言教,信願求生,一心念佛,廣積善根,便得即生成就往生見佛的真實利益。
    由此可見,淨土法門是導百川之歸於大海,攝萬行而化於一念,於事相上的指西方淨土以為依止之樂邦;在理性上圓裹十方世界,一切萬有,無非淨土之妙德莊嚴全體顯現。因此,無量光壽,時空恆融,性相齊觀。一切法門,如禅、密、教、律等均可迥向淨土而成其妙行。淨土不拒一法,所以決不排斥任何法門,因任何一法適可達成淨土的果德。而淨土行人,為專一故,不必廣涉他宗,分別異同,執著勝劣,評判古今,應當一心行持,正念分明,回向淨土。
    雖然如此,而淨土並不執著唯一持名方可往生,其他如觀像、觀想、實相、持咒、止觀、禅定及持觀音名號等,二皆可成淨土之精妙行持;但不可朝三暮四,一旦擇定,應一門深入,老實修持,堅固不退,使法門熟行於心地,淨因種植於長時,娑婆之神思,成極樂之妙嚴,臨終勝果,必得現前。
    淨土法門唯依彌陀為本師,念念歸向,時時憶念。人間善知識,僅作法義啟示的參考,修持方向的指正,決不可建立個人崇拜,形成宗派集團,否則,西方淨緣未成,又被人間是非所染,持念的信心、法樂的拓展,必定大受影響。
    初機行持立志於往生,所以厭五濁、了生死之心必切,慕淨土、欣蓮邦之意必真;這並非不好,但應在樹立信願後,真正放下世俗情懷愛欲,澹泊地生活,無欲無求,精持律儀,一心念佛。從此就應以持念為中心,以生西為目標,以善行為助緣,以聞熏經教為智眼,而形成淨土之法行。而不必被生死所憂,為世俗所困,一切放下,心法相應,隨緣而行,正知而用,於是心地清明,快樂充溢,神棲淨域,智照目前。
    由智照目前之故,一切行皆成淨土之行,道妙暗合而明現,利樂常興而廣被,於是內有妙德,外弘佛法,淨化人心,莊嚴國土,濟度眾生;如此,正與彌陀大願相合而成彌陀之化身,於是時時處處,無非淨土之妙行,各宗法門,皆成心智之方便,淨土行持的真意,全在於此,行者應三思而契入。
    行持者還應知淨土念佛,貴在心佛相應而覺——真正皈依佛寶也;心法相應而明——如實皈依法寶也;心僧相應而淨——體現僧寶之德也。一心之中,三寶全現,方是淨土妙行。
    至於依行持而深入淨心之人,菩提心願必實施於平常之中,通宗通教而不滯住,了心了境而無定說,任其機緣,方便解縛,來去無礙,虛明無倫,如此,方是淨行利生而處處淨土也!
 
 

上一篇: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十講
下一篇: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十一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