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無非善護念
你們要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就不想家了。我們出家人處處是家。有人問我過年回不回家?我說:“東華寺就是我的家。”湖北那裡是我哥哥、嫂子的家,父母的家,我從來沒把那裡當成是我的家。
廚房裡的人辛苦了。做這麼多人的飯,眾口難調。好在修行人不注重吃什麼,如果一個人連吃、住都超越不了,內在的境界就更不容易超越了。
我出關以後,本打算回我師父的廟(在廈門)。本地政府希望我留下來,開發6平方公裡的東華山旅游區。我想先建閉關中心,後建東華寺。五年以後如果東華寺還沒人建我再考慮,如果有人建,我一定幫忙。我把我的想法說了以後,政府挺支持。怎麼建好呢?首先考慮要房與山協調。搞了好幾套制圖方案,因為山是奇形怪狀的,很難山、房互就。打算自給自足,種些樹和國家指定的藥材。另外還需要綠化,干脆考慮完全用花草來綠化。
這裡還有一個困難,就是現在這條路(縣城到東華寺)不太好走。原來政府雇了一個工程隊,原定路鋪到一半付給工程費。結果鋪好一半後也沒給錢,工程隊就走掉了。所以現在大家看到的路,就是修了一半。翁源縣還沒有脫貧,每年有撥下來的扶貧款,這條路被列為扶貧對象,也不知什麼時候給修好。政府有困難我們多體諒。
對於建閉關中心,我還是有信心的!這個地方建起來以後,能不能長期存在?如果不能存在一千年,一、二百年就倒掉了,對不起十方的信眾!錢都是信眾省吃儉用拿來的。南華寺已有1500年歷史了。現在還存在。而東華寺和南華寺是同一時代、同一人(智藥禅師)建的,卻早已蕩然無存了。東華寺原叫“靈鹫寺”,南華寺原叫“寶林禅寺”。“寶林寺”於宋朝年間被改為“南華寺”。六祖在獵人隊伍中隱藏了15年,出山後改“靈鹫寺”為“東華寺”。因為六祖去了南華寺,東華寺也就慢慢衰敗了。東華寺的鐘也遺失了。據說此鐘一敲,南華寺就聽到了。六祖是成就了的人,所以一敲,周圍大大小小的寺廟、庵堂就都聽到了。就起來念經、打坐、用功。
翁邑有“東華寺的鐘、南華寺的風”之說。一個地方如果環境不好,無法在此修行。現在人不相信風水,只講環境。實際上“環境”不就是古人講的“風水”嗎?現在人買房,實際是在買環境。因為房子的結構差不多是一樣的,只是所在的環境有差別。
我們這個地方打算將破房子推掉,從靈鹫石這個地方建山門。這兩棵樹(院子裡的兩棵白玉蘭樹)是一個地主栽的。樓蓋起來差不多有70多年了,木頭做的。地主到台灣去了,聽說後代很興旺的,是國民黨的將軍。當初本來只是要山谷那一片,在建的過程當中,發現有許多東西沒辦法安置了,後來才征用了下面這一塊地。在三年之內,這裡的常住人員是要有一個比較艱苦的過程,要搞建設,每天要勞動。真正想要閉關的,過幾年來了才有房子住。因為許多自身問題還沒解決,所以好多要來幫忙的人,沒法接待(比如各方面的專家)。好多事不能很氣派地去做,縮手縮腳。從我內心來講,也不希望它快點兒起來,自己內心也很空虛。越干越沒有原來的那股沖勁,不知跑到哪裡去了?但也沒有洩氣過。
這裡最早就兩個人一個洞(三聖洞),這個樓(木頭樓)還是借縣政府的,現在算是我們的了。頓漢一個人又管做飯又管財務,我們兩個人一個在裡邊(洞裡)、一個在外邊。過去在家雖然也做事情,但考慮問題和做主的都是父母。現在是自己考慮、做主。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到這裡來,每天兩個小時的靜坐不能缺少。因為每天保持兩個小時的靜坐,功夫不會退失掉,就像每天往油燈裡注油一樣。為什麼有修行的人,每天睡1、2個小時,比常人睡7、8個小時還要精神?因為常人雖然睡了,但還在胡思亂想,靜不下來。效果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夢多的人早晨醒後,會無精打采?
任何一種方法未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根本無法掌握。大家都跑到這裡來求法,你不去認真修一段,根本無法去體驗它(法)的正確與否。所有的方法都是對治我們的散亂,如果你很安定、不散亂,還要什麼法?修什麼道呢?有時我們坐在這個地方頭腦更散亂、更活躍,不如站起來去做些事情,你會感到比坐著更容易集中。適當地打打坐,對身體也有好處。當你把打坐形成一種生活習慣,一天不坐會不舒服。不知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當疲勞的時候,盤起腿來比躺下睡覺還容易恢復。
* 貪、嗔、癡重的人做出飯來,大眾吃了,靈性上會下降,也會中毒。修行層次高的人做出來的飯菜,大眾吃了會受到加持。過去叢林裡派去做飯的,都是修行層次較高的人。
* 東西買來不供佛、菩薩或者信仰的聖人,靈性上得不到加持。吃飯也要先念供。
* 早、晚功課是唐末、宋初才有的,至今1000多年了,現在的人不願意上早、晚課,連皮毛都沒有了。以前都是修禅定,抓根本,不去抓皮毛。現在不修根本,再去掉皮毛,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 發火、生氣與嗔恨不一樣。有的人你看他在發火,但他不一定生氣。有的雖然生氣了,並沒有嗔恨。嗔恨心像毒藥,自己先喝下去(傷害自己),再噴出來(傷害別人)。
* 佛之所以是“佛”,是他走的路別人沒辦法走,他做的事別人不願做。你完全把自己的心量打開去接受(外界),會發現什麼也沒有。修行就是轉變觀念。要轉變心態確實需要根性,習氣毛病難改變。當有人冤枉了你,你回擊他的心態馬上來了。冤枉你,實際上真是成就你。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要成佛,就要忍受凡人不能忍受的,要做聖人就要不同於凡夫。
實際上佛修行那麼多年,就是轉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轉,眾生都是被境所轉。
* 古人講:“大智慧人無非就是善護自己的念頭!”金剛經裡強調的無非是“善護念”、“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