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董群教授:佛教倫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倫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

董群

討論佛教倫理與和諧社會這一主題,前提是承認“佛教倫理”這一概念的成立。承認“佛教倫理”,並不意味著要將佛教的信仰和其倫理道德的內容分離開來,以道德代佛教,使其成為和信仰無關的“道德佛教”。本文從對佛教倫理的根本精神的認識角度探討其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精神,從佛教倫理的角度看,也是佛教倫理的根本精神,有必要首先明確這一精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如何將其貢獻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慈悲為佛教倫理之根本

儒學倫理的基本精神是仁愛,基督教倫理的基本精神是愛,佛教倫理的根本精神則是慈悲。人們常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正是對於佛教或佛教倫理根本精神和常識性認知。從歷代宗師的言教看,自古至今,這一觀點一直受到重申,龍樹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大慈大悲名為一切佛法之根本。” 鸠摩羅什說:“慈悲,佛道根本也。” 吉藏說,慈悲“蓋是種覺之洪基,弘道之本意。” 印順法師說:“慈悲為佛法宗本 。” 為何說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的慈悲心可以證明,“如來有大慈悲,愍念眾生,遍觀一切,未度者使令得度,不捨一切眾生,如母愛子。”“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佛無一切心,唯有大慈悲。” 佛被稱為第一慈悲師。菩薩的慈悲心可以證明,菩薩見眾生補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眾生這些苦難,因此,“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

慈悲為佛法根本的具體體現,既是教化的根本,又是修行的根本,也是佛德的根本,這些都可以理解為佛教倫理的根本。慈悲是教化方法的根本,智顗說:“慈悲是施化之本,一切是五道,恆為慈悲所被。” 此種教化根本,被稱為慈悲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力)來表達觀點或處理與他人的關系。佛經中舉例說:兒童以啼為力,女人以嗔恚(對違背己情的有情生起憎恚,使身心熱惱)為力,沙門以忍為力,國王以驕傲為力,佛以什麼方法呢,“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 慈悲是修行的根本。僧肇說:“欲不盡有為成就佛道,要由慈悲。”“慈悲乃入有之基,樹德之本。” 慈悲是佛德的根本,“發菩提心修諸善行,皆慈悲心以為根本。” “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目,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歸道場,為真知識。”

二、慈悲的基本含義

依梵文的本義,慈(maitrya )指友情,悲(karuza)指感歎,感歎人生的苦惱而發悲願。通常的說法:慈指與樂,給予快樂安隱,悲指拔苦,去除苦難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 慈者與樂,悲即拔苦。慈悲能與樂拔苦 。

“以欲界眾生多苦惱故,見眾生苦起與樂心,見眾生苦起拔苦心。” 與樂心即慈心,拔苦心即悲心。相反的說法其實也可以,慈即拔苦,悲即與樂。昙鸾說:“拔苦曰慈,與樂曰悲。依慈故拔一切眾生苦,依悲故遠離無安眾生心。” 這樣,正如澄觀所說,“慈悲皆通與樂拔苦。” 但人們一般的習慣性說法還是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從為善去惡的倫理行為的價值趨向看,慈以勸導行善為追求,悲以勸誡去惡為追求,“是故慈欲與樂,勸令行善,悲能拔苦,誡令斷惡。” 七佛通戒偈中,眾善奉行,是大慈,勸善,諸惡莫作,是大悲,誡惡。從慈悲的不同基礎,慈心體現的無瞋本性,悲體現的是不害本性,“與樂名慈,無瞋為性。拔苦名悲,不害為性。” 從慈悲指向的佛教倫理的美德看,慈是仁愛之德,悲是同情之德。仁愛之德,佛教有“慈仁”,同情之德,佛教有“悲愍”。

三、大慈大悲

佛教有三種慈悲,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以眾生為緣,以眾生之實有為緣,而生起的慈悲,為眾生慈悲。眾生包括求樂眾生、有苦眾生、有喜眾生、煩惱眾生等。觀有情眾生而起慈心則為眾生緣慈觀,觀有情眾生而起悲心則為眾生緣悲。法緣,以法的原理為緣。法的原理,即因緣原理,以眾生是因緣為理。以因緣為法觀眾生,眾生但為五陰假和合。觀眾生的五蘊和合之相,以此為緣,是法緣。眾生不了解緣起原理,不知空理,執著我相,為滿足我執而起貪嗔癡。以緣起而我空的佛法原理觀眾生而生起的慈悲心,為法緣慈悲。施這層次的慈悲心,體現在告訴眾生人生的真相,欲望的真相,痛苦的真相。使其從三毒的痛苦出離,得悟法之樂。無緣慈悲,無緣,以空、無原理為緣,從空或無的原理看,諸法平等,無我無他。不只是我空,法也是空。以空無原理為緣而生起的慈悲,是無緣慈悲。行無緣慈悲,是要告訴眾生諸法實相,去除我執和法執。這一層的慈悲,是和般若的統一。

三種慈悲,代表了三個層次,凡夫慈悲(眾生緣)、二乘慈悲(法緣)和如來慈悲(無緣)。依吉藏的分析:“若無空觀者,則見有眾生,眾生成緣,名凡夫慈。若無空觀者則見有諸法,成於法緣,成二乘慈。是以知一切法空,不見有眾生及以諸法而起慈者,名無緣慈。無緣慈者謂如來慈。故以畢竟空觀成慈悲行。” 眾生緣層次,以眾生為實有。法緣層次,以緣起眾生之法為實有,比如以五蘊為實有。無緣層次,諸法皆空。凡夫執著人生為實有生慈悲心,二乘(聲聞、緣覺)以緣起性空之理,假說眾生為有,諸法為有,生慈悲心,如來乘則以無分別智慧生慈悲心。依星雲法師的解釋,眾生緣的慈悲是指凡夫的慈悲愛行。這種慈悲以自己的父母、妻子、親屬等彼此具有因緣關系者為對象,施予對方財物關愛。這種慈悲對象不廣大,並且含有私情私愛。法緣的慈悲指二乘菩薩的慈悲。二乘菩薩認為一切諸法皆是虛幻,由緣所生,隨緣度化眾生給予所需。無緣的慈悲指諸佛如來的慈悲。如來視一切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眾生都要度化攝受。

大慈大悲,是三種慈悲中的第三層次,無緣慈悲,基本意義也是與樂拔苦,“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這種大慈大悲是諸佛菩薩體現的慈悲,也是佛教倫理的最高慈悲境界。諸佛有十種大慈大悲,十種大慈是:

一平等大慈,不選擇一切眾生。二饒益大慈,能開天人善道涅槃,閉諸惡趣。三救護大慈,畢竟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四者哀愍大慈,不捨一切眾生長養諸根。五解脫大慈,滅諸眾生煩惱熱。六出生菩提大慈,示諸眾生無上涅槃大菩提。七於諸眾生無礙大慈,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眾生界。八虛空等大慈,救護一切諸眾生。九法緣大慈,覺悟一切諸眾生等,知真實法。十者無緣大慈,證離生死實法性。

此十種大慈,體現諸佛的慈心無量。諸佛十種大悲是:一不共大悲,諸佛有大悲本性。二不厭大悲,代一切眾生受大苦。三入一切惡道大悲,處在生死度眾生。四於諸天人受生大悲,示現諸法悉無常故。五不捨一切邪定眾生大悲,於無量劫起大誓心莊嚴成就。六不著己樂大悲,為了與一切眾生樂,七不求報大悲,自心清淨,八除滅一切眾生倒心大悲,為眾生說真實法,九說真法性大悲,了知諸法界自性清淨,十說空空無所有大悲,不為諸客塵煩惱染。

菩薩的大慈大悲,“若菩薩不見眾生,而不捨一切諸善根修行,彼諸善根回向大菩提,是名大慈;若菩薩不捨諸眾生所作之事,是名大悲。若菩薩見世間法則是涅槃,而不捨集道精進,是名大慈;若不捨眾生。是名大悲。若自身發菩提心,是名大慈;若教化諸眾生,是名大悲。若淨持諸戒不毀不犯,是名大慈;若自持淨戒,增長眾生淨戒,是名大悲。若自修行安隱忍辱樂行,是名大慈;若以安隱樂與諸眾生,是名大悲。若於自身常能修行精進之行,為得諸佛無上菩提,是名大慈;若以大精進行,令諸眾生得此精進,是名大悲。若於自身常行寂靜,是名大慈;若以寂靜行,令諸眾生得此寂靜,是名大悲。

若為自身修滿智慧,是名大慈;若以自智慧,增長一切眾生智慧,是名大悲。……” 既然講大慈大悲,是否有小慈小悲,存在著這樣的區別。星雲法師說,“所謂廣大的慈悲,就是對社會大眾普遍無私地行布施,平等無別地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另外有人則實踐微小的慈悲,譬如說一句好話,幫別人一點小忙,看起來是微小的一句話、一件小事,實際上這一句話、這一件事的幫助,影響力巨大,這種瓢飯滴水的微小慈悲,也能成為廣大的慈悲。” 以大悲與小悲為例,經典中作了明確的區別 。

一是性差別(或自性異),“由無瞋無癡為性故。”大悲以無癡為性,無癡即智慧。悲以無嗔為性。“大悲以無癡為體,悲以無瞋為體。”

二是行相差別(行相異),“由一苦三苦為行相故。”大悲以三苦(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惱。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行苦,由一切法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者。)行相為緣,悲以一苦(即苦苦)行相為緣。

三是境界差別(或所緣異),“由緣一界三界為境起故。”大悲緣三界苦眾生,悲緣欲界苦眾生。

四是地差別(或依地異),“由依四定、第四定為地故。”大悲依第四禅為地,悲通依四禅為地。

五是相續差別(或依身異),“由依聲聞等相續。佛相續生故。”大悲依佛而相續(佛才具有),悲依聲聞身而相續(聲聞乘具有)。

六是至得差別(或證得異),“由離欲欲界有頂所得故。”大悲離有頂地(三界最高地)之惑而證得,悲離欲界之惑而證得。

七是救濟差別(或救濟異),“由欲救濟欲成救濟故。”大悲能成就救濟之事,而悲只是想去救濟。“悲,悲眾生不能救。大悲,悲眾生能救。譬如二人臨河而坐,有人為水所漂,一人舉手而言。此人喪失,而不能救。第二人褰衣入水,救濟其人,令得出水。悲與大悲。亦復如是。”“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名大悲。”

八是悲差別(或哀愍異),“由不同同悲故。”大悲以三界同悲,悲則以欲界為悲。

另外,“悲緣身苦眾生,大悲緣身心苦眾生。” 佛教的大慈大悲,第三種慈悲,又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中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其實,“無緣”和“同體”可以是互文,也可以說無緣大悲,同體大慈。或者說,無緣大慈悲,同體大慈悲,這都是佛教中本有的表述。無緣,以空或無的原理,以空觀或般若智慧為基礎的慈悲。同體大慈悲也是以般若智慧為基礎的,“同體”,主要說明自他同一體性而無差別,眾生與我同體而無差別,由此而起拔苦與樂之心之行。突出同體大悲,是要突出佛教的救苦精神,特別是菩薩的救苦精神,“以同體大悲為菩薩體故。” 佛教逐漸將兩個提法分別使用,而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說法。 四、慈悲的倫理精神對於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意義 用佛教的慈悲精神來說明對於和諧社會建設的意義,核心是要說明對於和諧社會中倫理道德建設的意義,對於和諧倫理的意義。

聖嚴法師說,“慈悲沒有敵人。”沒有了敵人,就有了和諧,國家沒有敵人,國家之間就和諧,個人沒有敵人,人與人之間就和諧,集團沒有敵人,集團和組織之間就會和諧,心中沒有敵人,心靈就會和諧。問題是如何將慈悲精神為核心的佛教倫理運用於社會和人心。這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說。從僧團的角度看,僧團作為一種社會組織,以慈悲為核心,建構和合的僧團倫理,為社會的組織倫理提供典范。現代社會影響人們的道德心理和行為的,更多是集團或組織的作用,因此倫理學上有“集團倫理”或“組織倫理”之說。

太虛法師認為,現代社會之中,人們經常陷於惡習俗,溺於惡勢力,而這些惡習俗和惡勢力,更多地是不良集團的作用造成的,要使民眾出離集團的惡,抗止集團惡勢力的侵害,則必須培養良善的集團,“必養成集團善習慣之對治,振興集團善勢力之弘利。” 他強調集團的惡止善行,印順法師說:“用集團的力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淨化內心的煩惱,是根本佛教的特色。” 這種集團,在佛教就是僧團。在集團倫理之意義的理論下,僧團倫理建設的意義之重要性就非常明確了。

從僧人個人而言,以慈悲為核心,養成優良的僧格,並成為道德的楷模,為居士所模仿,為社會所稱道和追隨,既是對於佛教的道德建設的貢獻,也是對於整個社會和諧道德建設的貢獻。社會對於有幾類人的基本認識,必須是道德完善的追求者,包括教師、大學生、宗教信徒等等。從居士的角度看,通過居士組織的建設,強化這種組織倫理對於居士本身道德修養的養成的積極作用,以及對於社會的和諧道德建設的直接作用。通過居士在社會中不同角色關系中的道德作用的發揮,直接為和諧社會的道德建設服務。居士在家庭中,要成為家庭倫理建設的典范,發揮家庭的道德功能,特別對於孩子的道德養成功能。現在中國家庭的這種功能在不斷弱化,居士的家庭,要以佛化家庭為標准,不受不良世風影響。太虛法師特別談到對於優婆夷的道德要求,指出優婆夷對於佛化家庭的意義,對於家庭道德的意義。

在職場中,居士要為建設良好的職場倫理作出應有的努力,並以優良的職業倫理服務社會。在社區中,居士要以慈悲心為建設和諧社區作應有的貢獻。在社會中,作為一個公民,居士要遵守當代公民的“公民道德”,太虛早就提出了國民道德或公民道德的概念,強調建設國民道德對於人生佛教的意義。至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基於太虛對於當時國民不良道德狀況的觀察,“今日中國國民最需要者,即為公民道德。若不能養成國人的公民道德,無論軍、政、實業等變化至如何程度,而欲建近代的國家社會,終無安定之一日。” 這一觀點現在仍有意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由於居士的社會身份的特殊性,對於和諧社會建設應當更能直接地發揮積極的作用。就社會諸方面而言,要能夠充分認識到佛教倫理對於建設和諧社會的積極意義,雖然社會上的非佛教信眾因信仰的不同不一定能達到佛教的慈悲境界,因為佛教的慈悲和佛教的信仰相聯系,但佛教的慈悲精神又有超越佛教本身的普世性價值,在這種普世價值的弘傳上,學術界也應起到積極的作用,有關方面要起到積極的正確引導作用。

 

 

上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一 學佛要有自己的佛學思想
下一篇:萬行法師:降伏其心 一 明心見性與證果三者的區別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