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延壽禅戒思想研究
(提綱)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溫金玉
中國佛教發展至唐五代時,一個影響其走勢的戰略轉換便是叢林生活的規范化與制度化。叢林清規,脫胎於佛教的戒律,最早是由慧能門下懷讓的再傳弟子百丈懷海所立。其時,禅僧從修持理念至行為方式均有別於其它宗派,然其生活卻依附於律寺,這樣不合規度之事就會經常發生,修持行為與環境所在已形成尖銳矛盾。如何協調禅僧與律寺的不相適應性就成為佛教僧團的當務之急。叢林清規的產生雖是依據當時僧團的實際理地而創制,但其本質依然是對印度戒律的繼承,在護法安僧的根本精神上並無二致。
百丈所立清規雖然令禅林學修為之一新,但禅戒關系並未在理論上給予充分的闡釋,《百丈清規》也更多地限於規范條款。永明延壽承接百丈未竟之事業,對禅戒關系從義理層面給予梳理。他以大乘佛教為旨歸,結合禅宗隨緣自在的修道實踐,重新審視與評判傳統戒律,對當時弘律者“但執外律,不識內戒”的呆板現象作了深刻的檢討,更對禅僧忽律任性的行持給予反省。延壽作為禅宗一代傳人,其思想的立足點完全是建立在“真心”說上,他將大乘菩薩戒的“佛性戒”歸結為“心戒”。從佛教修持來說,主要側重身、口、意三業,而傳統戒律所固執的卻是“但持身口”。延壽於此突出“心戒”,自有其超越之處。同時,延壽也反對禅門中“教行不拘”的偏頗,明確戒為修道之基。但從其完整的戒律觀看,他更多地還是強調用“一心”去統攝戒行修持,從本體論上為戒律的實施與展開尋求終極價值和意義。如此,延壽的禅戒觀呈現出獨特的風貌。
禅門對傳統律學的變革雖然是出自僧團倫理和合的內在需求,但其叛逆性與創新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清規的產生是戒律中國化的一個結晶,從道安初創僧制至百丈創立清規再至延壽突出心戒,皆可看作是中國僧眾對印度戒律的一種革新變通。印度戒律在中土的演變並非是人為的轉換,而是時代的選擇與歷史的必然。延壽所承接的正是這一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