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設是當代中國佛教的根本命脈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溫金玉
當今中國佛教迎來了大好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著自身建設的嚴峻挑戰,中國佛教協會針對在對外開放、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各種腐朽墮落思想的泛濫,明確提出新時期佛教界要“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的歷史性任務,號召各級佛協組織、各個寺院都要大力加強佛教教制的基礎建設,純潔僧伽隊伍,正本清源,研究制定相應的規范化、制度化的具體辦法和措施,興利除弊,以保證佛教事業健康發展。可以說,制度建設是當代中國佛教發展的根本命脈,道風建設是其突破口。一個如法的僧團,一個和合的教團,一個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宗教組織,沒有制度的支撐是無法想像的。
1、戒律是佛教制度建設的根本。以戒為師,是佛陀之遺命,這並不因時空之轉換而有所減損。在社會轉型時期,傳統而古老的戒律,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發揮其化世導俗的功能,同時又不失自身的特質,是涉及佛教前途的大問題。目前教界之所以出現信仰淡化、道念不堅的現象,背景是復雜的,但戒律松弛應該說是最直接的原因。當前要破除“戒律教條”化,更要反對“戒律過時”論,今天的中國佛教,要振興戒律,必須從樹立律宗模范道場入手。福建太姥山平興寺學戒堂、山西五台山普壽寺尼眾律學苑所反映出的攝受力與影響力已在在說明著這一趨勢。當然,戒律的持守並不只是律學道場的事,但作為一個輻射源,這些道場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水波效益已為世所稱道。因為嚴謹規范的修道生活和理想安定的團體組織,無不是建立在戒律基礎之上。如何奉行“六和”精神,使僧團成為一個清淨和合的團體,僧要像僧,寺要像寺,這是關乎中國佛教前途命運的大事,教團必須思考與解決這一問題。從出家眾來說,當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守持中國漢傳佛教提出的獨身、素食、僧裝三大傳統。
2、現代叢林規約的制定。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東土的高僧大德們,一方面高揚戒律的權威性,同時又在戒律之外制定了許多制度,如南北朝時期的“僧制儀軌”,隋唐之際的“叢林清規”,以及日後的“共住規約”。在中國佛教史上,僧制與戒律並行,起著護法安僧的作用。當代佛教既有別於印度佛教,也不同中國古代佛教,時空因緣的轉換對佛教制度的建設有著更為迫切的訴求。從宗教管理部門、教團自身、信教群眾、社會人士都要深切地意識到,當前社會大環境對寺院生活、個人修持的侵蝕與影響已經成為當前僧制建設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視而不見就是對這一社會矛盾的回避,就會得出九斤老太式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悲歎。所以應重視整理現代僧伽規范,結合當前弘法背景、修學環境,出台現代版的“當代叢林清規”,契理契機,並具有可操作性。
3、信仰制度的確立。信仰建設所要解決的是佛法正信的問題。當今佛教弘法工作中應大力推進正信教育,反對過度的鬼神化、來世化、迷信化。對近代以來一直較為流行的經忏佛事,不要一棍子打死,要看到其在民眾中的攝受力,充分認識到其在宗教信仰市場上所占份額,尊重信仰人群的信仰傳統與崇信慣性。同時也要警惕佛教過度的商業化和世俗化傾向。所以當前在信仰建設方面,我們不應一味批判寺院的經忏活動,歧視做經忏佛事的善男信女,而是要重視對信眾功德思想的引導,信仰的實質是什麼,學佛的目的是什麼,讓佛法真谛真正讓信眾了解。學佛並不總是燒香叩頭、隨喜上布施,而是要在念佛中起信,在打坐中悟道。以信眾而言,淡化求財得財、求子得子的信仰范式;對僧團而言,認識到法施應重於財施,強化出家人“弘法為家務”的角色意識。
4、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太虛大師說:佛法弘揚本在僧,可見僧才是弘揚佛教的關鍵。前些年佛教界就把人才培養作為首要問題提出來,時隔十余年,我們反觀佛教界的人才狀況,又能做怎樣的感想呢!人才問題可能最終會成為制約佛教發展的一個瓶頸。現在的關鍵是要建立一套適合人才生長、成材的培養機制。從建制來說,目前我們盡管擁有30多所佛學院,但如何整合資源可能是宗教事務部門與中國佛教協會應多加關注的緊迫問題。中國佛學院是中國大陸地區唯一的漢傳佛教高級佛學院,兩年只招收一屆學員,而名額僅有40余人,這樣的招生教學規模要解決人才缺乏問題可能尚待時日。而遍地開花的地方佛學院普遍存在著教學師資缺乏、課程設置單一、生源素質參差不齊、教材不統一等問題,全國眾多佛學院缺少類似國民教育系統的量化考核指標,形成佛教教育中的新困惑、新問題,教學水平無以認證。從教學形式上看,今天的授徒講習是否也要有一套既具靈活性又具層次性的教育制度。“叢林學院化,學院叢林化,修學一體化,管理科學化”的辦學方向,如何能成為全國佛學院共同遵行的一種新型的僧伽教育體制,而不再是各地佛學院的各自為陣,浪費著佛教不多的財力、人力以及辦學空間。佛教界要自覺遵行國家宗教事務局剛剛發布的《宗教院校設立辦法》,規范佛教院校建設,包括教材、師資、經費的協調發展。特別是佛教院校的學歷認定、教師的職稱認定要制度化。對人才的培養要多元化,如在國民教育大學中學位的攻讀、學歷的提升,都可成為一種可憑借的資源與渠道。
5、居士佛教制度建設刻不容緩。隨著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逐步深化,社會公共精神空間愈加開放,民眾信仰需求也不斷出現多元化與擴展化的趨勢,並相應產生了許多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與新現象。如有的居士林的慈善事業搞得轟轟烈烈;有的居士團隊的文化建設強於寺院組織。有的寺院的居士隊伍井然有序;也有的居士隊伍卻如一盤散沙。有的寺院居士掌權;有的寺院將有能力、有財力的居士奉為座上賓,僧人圍著居士轉;有的居士傳遞閒話,成為教團不安定因素。居士是佛教四眾之一,是佛教教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居士隊伍中進行正信教育,開展居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在以往的工作教訓中,非正信的思想首先攻擊或拉攏的是居士隊伍。當前就中國大陸佛教而言,僧團最為迫切的是道風建設,戒律清規的整肅。而居士隊伍更多的則是思想建設,信仰建設。目前中國居士佛教所呈現出的新問題、新特征應引起政界、教界、學界的高度關注與缜密探討。應加大對居士佛教的制度建設,沒有清淨如法的居士隊伍,就不會有和合的僧團,正信的居士佛教是成就如法僧團的最好土壤。在居士中如何樹立正信,如何開展培訓,讓居士成為正信弟子,成為護持僧團、護持正法的重要力量也是當前一項重要任務。佛教界要站在佛教整體健康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居士隊伍建設問題。
6、建立常規的慈善制度。經濟是寺院發展的基礎,但經濟也同樣是歷史上構成法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使寺院經濟得到平衡發展,則是隨著國力強盛、信眾布施增多所出現的又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探索一條新的寺院經濟管理模式,關系著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當代佛教的主旋律是建設人間佛教,回饋社會,服務人群,報恩眾生,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那麼建立制度型佛教行善模式,則不失為在當前現實生活中促進佛教與社會的良性互動的一個積極嘗試。慈善制度的建立使寺院資金有了一個合理的流向與出口,這不僅實現了佛教慈悲救世的本懷,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佛門善款日巨而又缺乏制度性監管所引發的中飽私囊的腐化風險和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