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成觀法師:唯識三十論頌義貫 第三章 唯識相 第四節 唯識與現起分位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節 唯識與現起分位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雲何應知現起分位?頌曰:

論頌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 如濤波依水

意識常現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注 釋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六識,六轉識,亦即前六識,或六識心王。心所相應,即相應心所法。此句謂,已說明了與前六識相應的諸心所法。

雲何應知現起分位:雲何,如何。雲何應知,即如何可知。現起分位,指六識現起的分位。分位,指現起的因緣、情況,例如所依、六識俱起與否、六識之有無等,皆是六識現起的分位Sub-divisions。

依止根本識:這是說明六轉識的依止門、或共依門。六識的生起,都是依止根本識。根本識,即阿陀那識。成唯識論雲: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諸識生根本故。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根本識是指阿陀那識,因為它是染淨諸識生起所依的根本,故稱為根本識。所謂依止,是指前六識都是以根本識為共同依及親依。

阿陀那識:為第八識之異名,梵語,義為執或執持,故又稱為執持識,因為阿陀那識能執持善惡業,及有情的根身,令不壞散,故以其為第八阿賴耶識之別名。

五識隨緣現:五識,指前五識,或稱五轉識。成唯識論雲: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言之。因為前五識俱依色根都依於色根、俱緣現境都是緣現前境界、俱有間斷並非恆常,故它們彼此之間種類相似,因此把它們合起來總稱為前五識。隨緣現,表示前五識非是恆常,須依眾緣具足,方得現起。成唯識論雲:隨緣現言,顯非常起,緣謂作意、根、境等緣。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眾緣和合,方得現前。五轉識現起的緣,共有九種:作意、根、境、空空間、明光明、根本依第八識、染淨依第七識、分別依第六識、因緣依種子。在這九種緣中,眼識全具眼識之生起,須具備這九緣,缺一不可。耳識須具八緣除明之外,鼻、舌、身三識須具七緣除了空與明之外。

或俱或不俱:俱,俱起,指前五識皆同時俱起。或不俱:或,有時;此言,然而五轉識有時也不俱起。五轉識俱起或不俱起,全看緣具足或不具足而定:如具足前面所說的九緣,則五轉識可以一時俱起;若具足了八緣,獨阙一個明緣,則除了眼識以外,耳、鼻、舌、身四識都可以俱起;若具足七緣,而阙少明、空二緣,則只有鼻、舌、身三識能俱起。所以五轉識,或俱起、或不俱起,全要看緣具足或不具足而定。成唯識論雲:由五轉識行相粗動,所藉眾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因為五轉識的行相粗顯、浮動,其所藉以現起的眾緣,又常常不能具足,因此能全部一齊現起的機會較少,而不一齊現起的時候則較多。又雲:又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時多,現行時少。又前五識,因為沒有尋伺的功能,所以不能思慮,只能緣外境,而不緣內種,且必須借著很多的緣才能生起,所以它們間斷的時候多,起現行的時候少。

如濤波依水:水喻第八藏識;濤波喻前五識。此謂前五識隨緣現的道理,就如同波濤現起的大小,是依於水勢的大小而定,而水勢湧起的大小,則又依於風緣的大小來決定:風大則水勢、波濤皆大,風小則水、波俱小。在此,風則比喻眾緣:緣多,則同時現起的轉識越多。意識常現起:前面說,五轉識現起的時候少,間斷的時候多。相對於五轉識,第六意識則常得現起。因為,如成唯識論雲:第六意識雖亦粗動, 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第六意識雖然也是粗顯浮動的,但它所藉以生起之緣,卻是常常具足的。又雲: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現起時多,由斯不說此隨緣現。既然第六意識自己就能夠思慮,又能內外並緣,而且不須要假藉根境等眾多之緣具足才能現起,因此除了五種無心位外,其它時候第六識皆常能現行;所以它間斷的時候少,現起的時候多。因此論頌中才不說第六識是隨緣現。

除生無想天:承上文,謂意識於一切時中,常得生起,除了五種無心位。這五無心位即:無想天、二種無心定無想定、滅盡定、睡眠與悶絕。何謂無想天?成唯識論雲: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粗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恆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皆滅。所謂無想天,就是修無想定的外道,他們認為前六識的粗想是生死之因,而生厭離;以此厭離粗想的定力,死後生於第四禅的無想天中,即以定力違棄不恆行的前六識心王與心所因為第七、第八識是恆行不斷的,故他們無法違棄,其所住定力為以滅想為主;因為滅了想心所,即有如無想,故此中天人稱為無想天。所以在無想天中,前六識皆滅了。至於所謂六識皆滅,其實並非究竟滅了。成唯識論又說:然說彼無轉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如余本有初,必有轉識。然而為何又說彼無想天中沒有六轉識等等,這些話是依據在受生後及臨終前之間,那一段長時間而說的,並非連受生及臨命終前全都沒有六轉識。因為他最初來無想天受生時,他的中有身中陰身必定要起潤生的煩惱,才能再受生;而且他也同其余的天趣天道眾生一樣,其本有一期生死的初位,必定要有轉識,才能捨中有而受後有。成唯識論又雲:瑜伽論說: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從彼沒故。瑜伽師地論說:若生於彼無想天中,便只入於無想定,而終其一期之無想天報中,其六轉識都不再現起;這是因為他的想心所若再現起時,便是他的無想天報將盡,即將於無想天死去,以此之故,他的想心才會再現起。因此可知,無想天中,在初受生時及臨命終時,都是還有六轉識的,除此以外,盡其無想天報的一期天壽之中,皆以其宿昔所修無想定之果報力,唯依報得之定力而入於無想之境,以其六轉識暫不起現行,而名之為六識滅,因而稱為無想報,而彼天稱為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無心二定,指無想定及滅盡定。此二定因俱無六識,故名無心。成唯識論。關於此二無心定,茲解釋如下:

1.無想定──無想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識論雲: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徧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恆行心心所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何謂無想定?就是有一類凡夫異生,已伏三禅徧淨天之貪愛,而仍未伏上界第四禅之染心煩惱,由將出離六識作為涅槃想這樣的作意為先導,以其定力,令不恆行的六識心、心所皆滅去。由於這是以六識想滅滅六識想為其行之首要,故立無想之名;又以其能令身安住、和悅,故亦名之為定,稱為無想定。成唯識論又雲:此定唯屬第四靜慮;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無,由前說故。……此由厭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聖所起。這無想定唯系屬於第四禅天,也唯是善性沒有惡性或無記性,因為它是由善定所引生的緣故。除了第四禅天外,上地無色界天及下地第三禅天以下都無此定,因為下地的初、二、三禅天想心粗動,故難除滅而達於無想;而上地的無色界又沒有無想的異熟之處,故無想定唯在第四禅,如前說。……因為無想定是凡夫、外道之人,由於厭離想心,欣冀無想天報之果,而入於此定,所以唯屬有漏︵是一種有漏定,不是三乘聖者所修、所入的無漏定。

2.滅盡定──又稱滅受想定、或想受滅定、或第九次第定。

上面的無想定是滅想,這滅盡定則是受、想二蘊皆滅,故稱為滅受想定。這是三乘聖人所修的無漏定。滅盡定的行相如何?成唯識論說:滅盡定者,謂有無學,或有學聖,已伏或離無所有貪,上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為先,令不恆行、恆行染污心、心所滅,立滅盡名;令身安故,故亦名定;由偏厭受想,亦名滅彼定。所謂滅盡定,是聲聞乘的四果人無學人,或三果之有學聖人初果及二果聖人不包括在內,他們已能暫伏或永離無色界第三天無所有處天之貪愛,但對於上地無色界第四天,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之貪愛尚不一定能伏斷,此時已入於非想非非想處定,由於止息想心的作意為先導先起止息想心之作意,然後以定力,令不恆行的前六識,以及恆行的第七識染污末那識之心、心所法皆息滅;以其七轉識皆息滅,而立滅盡之名。又以其能令行者之五蘊身安住故,故亦稱此為定三摩地。又由於偏於厭離受想二蘊,故亦稱之為滅受想定。

成唯識論又說:此定初修,必依有頂,游觀無漏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後故。雖屬有頂,而無漏攝。初修滅盡定時,必須依於無色界的最高天,有頂天,亦即非想非非想處天,以游觀正思惟無漏境界以為加行,而入於此定。為何此定須依於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呢?因為這滅盡定在九次第定中,系居於最後的第九次第定,也是厭患三界的厭離心最微細的定,三界九地中,除非想非非想地外的其余八地,心皆較粗,不堪作此微細心行的定之所依,是故,必須依無色界之有頂天,乃得起滅盡定。又滅盡定雖屬有頂天所起,但以其定體不與煩惱相應,故是屬於出世的無漏所攝因此滅盡定是無漏定。

成唯識論又雲:若修此定已得自在,余地心後亦得現前。雖屬道谛,而是非學、非無學攝,似涅槃故。此定初起,唯在人中,佛及弟子說力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後上二界亦得現前;邬陀夷經是此誠證;無色亦名意成天故。於藏識教未信受者,若生無色,不起此定,恐無色心成斷滅故。已信生彼,亦得現前,知有藏識,不斷滅故。但是若久修此定,已能於此定得自在之後,即使從九地中、有頂天以外的其余七地之任何一地心中,亦能直接現前超入滅盡定,亦即不必再依非想非非想地心才能入。滅盡定雖然是屬於道谛,但卻不是有學或無學所攝,這是因為滅盡定與涅槃相似,雖然並非真入涅槃。滅盡定最初的修證之因,唯在人道中,這是由於佛及佛之弟子在人中說教之力所發起的,以人道中的慧解極為猛利,故易發起此定之修因。既發起後,以後若生於上二界色、無色界,此定亦得於彼界中現前;邬陀夷經上便有最好的證明:因邬陀夷經上說:超越段食,隨受一處意成天身意生身,便能出入此定。因為無色界也是超越段食的意成天,所以無色界天人也能入滅盡定。然而並非所有無色界天人都能發起滅盡定:如果對於第八藏識之教理不能信受的有情,他們若生於無色界,便無法發起此定,因為他們的心中,恐怕一入此定,則本來已不依於色法的無色之心,會變成斷滅。是故已信受第八藏識之理、而生於無色界的有情,其滅盡定便可現前證入,因為他們知道有藏識存在,入滅盡定後,雖然沒有色身,且七轉識也不再現行,但也不會因此而有落入斷滅之虞。成唯識論又說:要斷三界見所斷惑,方起此定;異生不能伏斷有頂心心所故。此定微妙,要證二空,隨應後得所引發故。要先將三界的聲聞見道位所修斷的煩惱見所斷惑,都斷了之後,才能發起滅盡定。因為未斷見惑見所斷惑的凡夫異生,沒有能力伏斷無色界的有頂天非想非非想天之心、心所法──必須要伏斷、超越了無色界最高天的心、心所法,才有可能發起、證入滅盡定──這是因為這滅盡定的體性十分微細殊妙,所以二乘及菩薩,都須證到人、法二空智人空智與法空智,然後各隨其後得智,才能引發滅盡定。

成唯識論又雲:若諸菩薩,先二乘位已得滅定,後回心者,一切位中能起此定。若不爾者,或有乃至七地滿心,方能永伏一切煩惱;雖未永斷欲界修惑,而如已斷,能起此定。論說已入遠地菩薩,方能現起滅盡定故。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彼十地中皆起此定。經說菩薩前六地中,亦能現起滅盡定故。如果有些菩薩,他們是先前在二乘位的時候,已經證得了滅盡定,然後才回心向大乘的,這一類菩薩在修證菩薩道的過程中,不論處於菩薩的任何一個階位,也都仍能發起滅盡定。倘若不是從二乘回心向大的漸根菩薩,而是從初發心就直入大乘的頓悟菩薩,其情形便不一定:他們之中,有的甚至要到了七地滿心時,才能永伏三界一切煩惱;雖然他們見惑已斷,但欲界的修惑還未永斷,然而卻能猶如已經斷盡一切煩惱一般,而能發起滅盡定。所以顯揚論說:已入了第七遠行地的菩薩,才能現起滅盡定。然而,有些菩薩則是從初地起,就能永伏一切煩惱,故也便能如阿羅漢一般,於彼菩薩十地、一一地中,皆能發起滅盡定。因此經上亦說:菩薩於前六地中,也能現起滅盡定,而不限於一定要到第七地以上。

故知菩薩不可思議,菩薩功德不可思議:菩薩雖未斷盡修惑煩惱,且不拘其所證之地位,亦能發起滅盡定。以上為解釋二無心定:無想定與滅盡定。

睡眠與悶絕:這是指極重睡眠與極重悶絕。悶絕,指昏死過去、不省人事。謂在極重的睡眠與昏厥中,前六識亦不現行。成唯識論雲:無心睡眠與悶絕者,謂有極重睡眠悶絕,令前六識皆不現行,疲極等緣所引身位,違前六識,故名極重睡眠。此睡眠時雖無彼體,而由彼似彼,故假說彼名。風熱等緣所引身位,亦違六識,故名極重悶絕。或此俱是觸處少分。所謂無心位的睡眠與悶絕,是說有極沉重的睡眠與悶絕位,都能令前六識皆不起現行。何謂極重的睡眠位?就是由極度疲倦,或咒術、藥物等緣,所引起的極沉重的無心之身位,而違阻了前六識的生起,令不得現行,故稱這種狀態為極重之睡眠位。此睡眠心所生起時,雖然無彼睡眠之體可得,然而由彼沉重睡眠所引起的無心之相,卻與彼沉睡相似,一般地沉重,因此才假說此身之分位為無心之睡眠位。至於何謂極重的悶絕昏厥位呢?就是由於風寒、酷熱、咒術、或藥物等為緣,所引起的身之分位,也能違阻六識之現行,故稱為極重之悶絕位。或亦可說,極重的沉睡與昏厥二者,也都是觸處的少分。以上為說明:第六意識於一切時,常得現起,除了五個無心位: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極重睡眠與極重悶絕。

義 貫

以上已說明了與前六識心所相應的諸心所法,雲何應知如何可知六識現起時的種種分位因緣、狀況等?原頌文曰:

由於依止根本識阿陀那識,前五識常隨緣而現起眾緣若具足即現;此前五識現起時,或五識一時俱起、或不俱起,視緣之多寡而定若九緣具足,即五識俱起,若少於九緣,則不得俱起。

這正如浪濤波瀾之大小是依於水受風之大小而定一樣。至於第六意識則與前五識不同,它並不受根境等緣所限,而於一切時中常得現起,除了五種無心位外,此五無心位為:生於無想天,及無心位的二種定:無想定與滅盡定,以及極深沉的睡眠與極重之悶絕,除了在這五無心位之外,第六意識皆常得現起。以上為釋諸識現起之分位。

 

上一篇:溫金玉教授:行進中的中國禅宗
下一篇:溫金玉教授:來果禅師與《高曼寺規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