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世界和平
溫金玉
佛教具有鮮明的國際性,上世紀70年代日本大平首相訪華時說,日本信仰佛教的有8700萬人之多。同時佛教在港、澳、台同胞中和旅居海外的僑胞中,受到廣泛信奉和尊重,有很深的群眾基礎和影響。發揮佛教的獨特優勢,爭取團結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吸引他們回內地投資,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佛教在推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世界和平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發揮了無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致力於與日本佛教界的友好交往。1952年10月,“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國佛教界托人贈送日本佛教界一尊藥師佛像,這在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中引起了巨大反響。同樣,我們也利用佛教這一紐帶較好地聯系和推動了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往來,1956年9月8日應中國佛教協會的邀請,由印度、錫蘭(現稱斯裡蘭卡)、尼泊爾、老撾、柬埔寨、泰國、越南7國的高僧組成的國際佛教僧侶代表團到達北京。代表團把從印度攜來的3尊釋迦牟尼像、種在金盆中的6株菩提樹苗贈送給中國佛教協會。1963年11月,中國佛教界發起召開了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徒會議。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變化,“世界宗教者和平會議”(WCRP)和“亞洲宗教者和平會議”(ABCP)等國際宗教和平組織相繼成立。1984年第14屆“世佛聯”大會在斯裡蘭卡科倫坡舉行,趙樸初會長率團參加,當選世佛聯副主席。與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往來打破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的外交封鎖線。1979年“世宗和”第三屆大會上,趙樸初當選副主席。中國於1986年在北京主辦了“世宗和”國際理事會。中日兩國佛教徒為了促進友好往來,1993年,趙樸初會長在中日韓三國佛教領導人參加的盛會上提出:中日韓三國佛教界的友好交流自古至今已形成一條“黃金紐帶”,這引起與會的日本、韓國佛教界的共鳴,他們提議召開三國佛教首腦會議,以進一步推進三國友好關系的發展。1995年三國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北京宣言》,後來1996年在韓國、1997年在日本舉行的會議上,分別通過了《漢城宣言》、《京都宣言》。“黃金紐帶”的構想,也引起三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2004年10月,第七次中韓日三國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取得了重要成果。會議以“黃金紐帶”的新構想為主題,全面總結了三國友好交流會議創辦10年來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基本經驗,並由海峽兩岸四地(大陸、香港、澳門、台灣)佛教界高僧提出適時在中國舉辦“世界佛教論壇”的倡議,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贊同和積極響應,獲得中央政府的支持。通過國際交流,增進了與各國佛教徒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友誼,中國佛教成為一支不可替代的民間外交力量。
與香港、澳門、台灣三地佛教界的友好往來既是同根同源的血脈親情所致,也是促進和平統一,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2002年2月23日,法門寺佛指捨利由西安啟程赴台灣地區供奉37天,引起了巨大反響,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不但加強了兩岸佛教界的了解和友誼,也使得許多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
2004年大陸佛教音樂團和台灣佛光山梵呗贊頌團首次組成中華佛教音樂團,在3—4月間,分兩個階段赴台灣、澳門、香港地區和美國、加拿大等國進行了9場聯合演出,引起很大反響,獲得圓滿成功。演出人員由海峽兩岸百余名僧眾組成,代表了中國海峽兩岸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佛教。這次活動對弘揚佛教文化、加深兩岸佛教徒的民族感情和法緣血緣關系、促進祖國統一起了積極作用,同時向世界展示了海峽兩岸佛教界的團結與融合,將有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中國佛教界所開展的與港澳台佛教界的聯誼活動,是任何其他力量所無法替代,無法相比的。聯誼活動的開展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對推動“一國兩制”、促進和平統一都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