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
大家晚上好!《道經》今天就講完了,大家把《道經》《心經》、《金剛經》結合起來看,看透後自己去琢磨,因為大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法門,我只不過是一個敲門磚,用這個磚把門敲開之後,你們自己要到屋子裡選擇自己合手的兵器,這樣的話大家才能在修行道上更上一層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第三十六章 國之利器
將欲歙(xī斂縮)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yuān),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這章把35章、34章的話題又加深了一步,從表面上看好像是說兵器,是說世間法上的事情。如果用智慧、用修行人眼光來看就不是了,就是我們禅宗裡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內無物,心內心外都無物的時候凡聖同體。所以大家一定要把經典看清楚看明白,要不然在修行中,有時候就會迷失掉自己。只有在不斷的看經典不斷去挖掘密意的時候,你就能從中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兵器。
第36章就講你如何有一個稱手的兵器,這個兵器並不是我們外相上所說的刀槍劍戟(jǐ),這個兵器就是適合你的法門,你用什麼法門來對治自己的心態。
【將欲歙(xī)之,必固張之】從字面上從文學上看,說把它收斂起來,首先先要張開。
從修行人眼裡就不是這樣的,前面說的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生成的,你明白了這個自然法則之後,也就明白了陰陽相合相融,不然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只有陰陽相合相配的時候,物才能隨順宇宙大道,要不然就會物極必反。
我們很多人修行修到一半的時候,心生厭惡心,不想學佛了,也不相信佛法了,他對很多思想概念沒有了解,覺得信佛,佛就能給自己幫助,其實大家回頭想一下是佛幫助我們嗎?用心考慮就會明白,是自性法身佛幫助我們。
我們要明白老子講的,只有了解了道,了解了法的時候,你才能大膽的前進,更好的修身養性,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弓和盾有什麼用處,要不然我們修行,修到最後迷失了自己本來面目,更加迷失了修行的道路,就像大霧天開汽車一樣,霧很大看不清道路的時候,這車有可能從山頂上翻到山懸崖下面。如果這個燈能防霧,它在大霧之中還能照這個道路,雖然小心開的慢,但是你不會翻車。我們修行人就要明白自己,要有一盞能透過濃霧的燈,才不會從懸崖上掉下來。要不然我們大家修到這兒一無所得,這個一無所得和釋迦佛說的一無所得是兩個概念。釋迦佛的一無所得是他已在那個層次上了,他不去執著了。我們是執著之後什麼也沒有得到。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這個話是表明,如果想讓自己把能量和精氣神完全收回來,你首先要讓自己的經脈完全暢通,暢通就等於擴張。首先讓自己最初階段的身體健康起來,然後精氣神外射出來,別人一看你很健康,也就是說透露陽剛之氣的時候,這叫張之。你想把自己的能量完全收斂起來,首先讓他擴張散發出來,你散發這種陽剛之氣的時候,自己的身體與心態也就健康了。這個時候你還明白其它更多道理的同時,就要把精氣神外射出來的能量收斂起來。這個能量是從心裡頭來的,把我們的心能量源源不斷的收到蓮花湖之中儲存在蓮花朵之中,讓它醞釀成一個珠子,所以說首先要擴張自己的身體狀況。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你如果想讓自己達到大智若愚的狀況,讓自己達到難得糊塗的境界,首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不是自己的態度強大起來,是讓自己的智慧強大起來。你的智慧不強大,也就表現不出來大智若愚、難得糊塗的境界。所以說我們修行人翻譯經句的時候和文學上就完全兩個概念了,大家修行一定要明了,什麼時候該收,什麼時候該放,什麼時候該弱,只有你明了的時候才會立於不敗之地。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打個比喻,比如你是公司的老板,想把員工某某炒了,這叫廢,但你得符合情理的炒,不可能蠻橫無理的說這個公司是我開的,就任意的去掉,這樣互相都會帶來怨言,所以你想真正讓他走就先提拔他,哪怕這個人沒有能力的情況下,先提拔到主任或經理位置上,因為他智慧不夠犯錯誤就要多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把他名副其實的趕走,這是教你們一種智慧,你要能看得清這種智慧,並不是讓你學這種方法。
修行也是一樣,比如你學外國的冥想法,修了一段時候之後,認識到還有比冥想更高層次的東西,但是冥想已經在你的思維中生了根發了芽,那就把冥想提高到極至,突然有一天覺得這個東西我已經玩到頂了,沒有什麼神秘的了,也就放下了。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迷戀到一定地步的時候玩膩了,也就放下了,因為沒有味道了。這時候就重新選擇一樣東西來興旺它,這就是我們修行人要學會的。你放下的同時,就得到了另外一個更好的東西。廢掉是先放下,不是拋棄它,因這一科已學滿了,學滿之後我們再學別人的東西。
比如我們剛學電腦的時候很上瘾,昨天我還說自己得了電腦病很有瘾,因為裡面很多東西不懂,如何去處理也不懂,等再過一段時間我完全懂的時候,這個瘾就過去了,過去了就叫廢之,那個瘾達到最高最極致如果能拆能裝,等於電腦是自己創造的,也就沒有什麼興趣了,然後再興旺另外一個。修行也是一樣,一個法門一個法門的修,一個事情一個事情的處理,一句話一句話去理解,我們就加強了自己的智慧,這個智慧就會興旺起來,這樣慢慢就會把自己最秘密的東西興旺起來了。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從字面上講,如果想取得一個東西的時候,你首先要給與人家。
從修行上說,我們修行人想取得摩尼寶珠、取得那朵蓮花的時候,首先要給與蓮花生存的能量。你要給與它,不給與它,花是不活的。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養花一樣,要給施肥澆水、陽光沐浴,陽光是愛,水是能量,只有給花所需的,花將來才能給與你回報。修行想取得最高的成績,你就得付出,付出就是給與。慈悲就是給於樂拔除苦。我們首先要給自己一個最堅實的真理或定理,然後不斷的實踐應用,最後摩尼寶珠顯前了,光明顯前了,智慧顯前了,一切一切圓滿無礙了。
【是謂微明。】前面的那四句話是我們的心態,在曉得深奧微妙的道理之後,微明就是一點點陽光透露出來了,自己的心門打開了一條縫,這條縫我們慢慢讓它擴大,讓它放光芒。
【柔弱勝剛強】大智若愚好像很柔弱,不像很多人表面看起來非常聰明。大智若愚和難得糊塗是屬於柔和弱,這樣的人就像水一樣以柔弱勝剛強。我們在世間法或修行道路上都要學水的品德,水是最圓滿的,像大道一樣沒有什麼怨言,是在無為的奉獻著能量。
【魚不可脫於淵】魚兒離不開水,花兒離不開秧。很多詞匯都是從《道德經》、從《詩經》、從莊子的著作裡發展出來的。
淵在我們身體裡是海底,海底就為深淵,深不見底;魚視為龍,屬於潛龍勿用,潛龍剛開始沒有能量的時候非常柔弱,只有你自己修到那裡的時候,龍就從淵裡飛騰而起,最後達到九五之尊。這是從《易經》裡頭把這個龍躍於淵重新翻譯,就是用《易經》裡乾卦裡第一爻潛龍勿用,潛龍這時候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就叫潛龍於淵或者魚不可脫於淵。魚在天為龍,在海裡在大陸也為龍,龍是變化莫測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是無形無相的,就像龍一樣在深淵裡沒有騰飛哪。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還沒有變成九五之尊,還不能利見大人的時候,你修出來的那點能量還有法術不能展示給別人看,你只能蘊藏起來。你如果經常展示給別人看,世間法叫表演,表演幾次之後能量就沒有了,人心浮躁啊。浮躁的時候你的龍就永遠飛不起來了。雖然在水裡可以游,游就是得了些小法。能飛的時候得了一個大法。如果能變成九五之尊的時候叫得到了大法,還不是學會了一個大法,是得到了整個虛空界、法界,九五之尊是王是佛。
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說你修的那點東西不要強行拿出來給別人展覽,更不能讓別人知道你的深和淺,交流可以。我也見過有法術的,他老願意在人前賣弄自己的東西叫老王賣瓜。賣瓜對自己是不好的,人家賣瓜是為了賺點錢,你賣弄是賺點名和利,這叫損自己了。所以說這個就叫不入流,永遠進不了阿羅漢初果的位置。
大家修行一定要讓自己真正達到心平氣和,外柔內剛。不要外剛,外剛有時會招惹是非。外柔內剛,堅定信心,君子乾乾終日,行你的功法、念你的經文、參你的禅,這個時候龍躍於淵將要飛騰,變成二爻,二爻再飛騰可能直接與五爻相應就利見大人,沒准就變成君主。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只有你心平氣和的時候,你才可以脫離三界苦,不在五行中,要不然我們還是做一個凡夫吧。
凡夫是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由業流牽引輪回不止。修行人一旦脫離三界苦,不在五行中,生死由自己作主了,想什麼時候死就什麼時候死,富貴也由自己來控制了,不是老天爺控制了,也不是閻王爺來控制了,完全是由你一手控制,方向盤在你的手中了。
以前我最喜歡用《周易》給人家算命,但從明白佛法之後就不給算了。但有些人還想算還想學佛,我在關鍵時候也給人家算一下,對他起到一個安心作用,讓他相信佛法,然後他也就安安心心的學佛去了。我以前算命度了非常多的人,後來我也把自己度到廟裡了,破廟青燈伴經聲,非常舒服的。
大家在修行上一定要明白很多道理,把老子的《道德經》、《易經》、《佛經》結合起來研究,你會把自己的智慧完全打開,完全打開的時候你就為自在王,這個自在王,有十裡自在王、有百裡自在王、有千裡自在王,就看你自己在哪一個層面上做自在王了。
修行能真正給我們帶來法喜充滿,修行也能起到起死回生。起死回生是我們的心態。很多人的心態在這世界上就等於死亡了,這是一種消極的活死人。修行人的活死人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如果把世間法上的消極的活死人治好了,把他的心理轉變過來讓他去修行,讓他得到法喜充滿,就叫起死回生。所以很多道理需要大家在私下裡思考這些問題,你思考的過程當中會得到一種靈感,靈感就來自於宇宙來自於佛力,這一點是真實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