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蔡惠明居士:《無量壽經》的宗要是發菩提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量壽經》的宗要是發菩提心

蔡惠明居士講述●摘錄明倫雜志

一、大乘法門都重視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簡稱《大經》、《雙卷經》等,與《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合稱「淨土三經」。

此經敘述釋迦牟尼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為大比丘眾一萬二千人及普賢、慈氏等諸大菩薩說法,謂過去世自在王時,有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發四十八大願,稱:「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經累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佛,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為第一。其國土謂極樂國土,無量功德莊嚴,國中聲聞、菩薩無數,講堂、精捨、宮殿、樓閣、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嚴飾,百味飲食隨意而至,自然演出各種伎樂,皆是法音宣流。其國人民智慧高明,容貌端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皆能趨向無上正覺的佛道。至於往生有三輩(土、中、下)九品之分。彼國菩薩都得到一生補處,以觀世音、大勢至為上首。最後釋尊勸告彌勒及諸天人等,發菩提心,不存懷疑,精進持名,信心回向,便能在彼國七寶蓮花中化生,等等。

此經的宗要就在於發菩提心。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謂菩提心。新譯為覺,求正覺之心稱菩提心。兩者名異而義同。《大日經疏》卷一載:「菩提心,名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梵語  Bodhi音譯菩提,意譯為覺、道、智,佛教用以指豁然開悟,如人睡醒、如日開朗的徹悟境界。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佛教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理想最高果位,梵文  Anuttarasmy  Rsambodhi意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又譯「無上正遍知」,謂能覺知佛教一切真理,如實了知一切事物,從而達到無所不知境地的智慧,這種無上的、正確的、普遍的覺智,即名為佛。大乘法門不論參禅、學教、念佛、修密都重發菩提心,因為任何修行都不能離開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呢?應當包含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六信。信自是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無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若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這是信自,但此「自」字不是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離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信他是信他佛,應當信釋迦如來決無诳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出廣長舌,決無二言。從而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心求生,更無疑惑

信因信果也是一對:深信散亂持名猶為成佛種子,果能持之以恆,功夫純熟,安得不生淨土。曾有人問蕅益大師:「若人在念佛七日得一心不亂之後,又造惡業,仍能往生否?」大師答得好:「果得一心不亂之人,更無起惑造業之事」。這是從慎因而言的。就信果來說,深信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以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法則井然,一絲不亂。如影隨形,響必隨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可見信因信果,就是信從念佛之因,得往生之果。從因得果,果不離因。

信事與信理又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蕅益大師說:「信事者,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土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如今年七月,「太空之吻」彗星撞擊木星,天體之大,無奇不有。說明三千大千世界,確實客觀存在,應信其事。事與理相對,境與心相對。心即是理,境即是事。蕅益大師指出︰「信理者,深信十萬億佛土,實不出我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實無外故。」介爾是形容微小,也就是說當前這一念心性雖然微小,但它本體等同法界。應當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我現前一念所現影。心性如明鏡,極樂依正主伴如鏡中所現之影。能現影者,是我理體;所現之影,不離境體,能現所現,純是真心,影雖多種,同為實相。有此六信,就能厭離娑婆,欣往極樂,所以信願也就是菩提心。

二、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的一體

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三者一體。這菩提心不是一般智慧,是大智慧、大慈悲和大願力並舉。梵文Prajan音譯般若或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來指如實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它與一般智慧有所不同,因此用音譯。大乘佛教稱之為「諸佛之母」。慈悲就是拔苦與樂,菩薩以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名慈;以憐憫心拔除眾生的痛苦名悲。《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載:「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華嚴經入法界品》載:「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願力,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為度眾生,所以要求佛道,而成佛道正是為廣度眾生,兩者是相互聯系的。

菩提心分為順事菩提心和順理菩提心(或稱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谛菩提心)。唐代新羅高僧元曉法師在他所著《無量壽經宗要》中寫道:「無上菩提心,一是順事發心,二是順理發心。」順事發心,就是早晚課誦必誦的四弘誓願中的:「煩惱無盡誓願斷」,這是斷德,能把無邊煩惱斬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智德,發心修學無量法門的佛法,學大智慧,沒有大智慧就難斷煩惱;「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恩德,眾生恩是「四恩」之一,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正是為度眾生,這是果德。所以發四弘誓願也就是發起一部份菩提心,名為隨事發心,或稱世俗菩提心,極為重要,是奠定基礎。

進一步要順理發心。這個心就是自己本有的真心,亦即佛性。「佛性本來清淨,為妄念覆蓋,如雲蔽日,上明下暗」。清除妄念,驅散雲霧,真心自現。《金剛經》說:「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定,也即止,「生其心」指慧,也即觀。第一義谛是言語道斷,離文字言說的。《金剛經》最後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全經的精髓,教導我們要從「緣起性空」的理念基礎上悟入般若,要被我執、法執。羅漢雖是出世聖人,但他們認為還有四果可證,未破法執。明心見性要達到我空、法空、空空,最後連空亦要破。「佛說諸法空,為除諸有故」,如果著空,那就壞了,「若復執於空,諸佛不能度」,佛教的殊勝高妙就在於此。順理菩提心,理是實際理體,簡稱本體,它是非有非空,空有不二,從容中道。《維摩經》說:「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菩提心)即是出家。」所以只要順理發心,同樣具足出家功德。

淨土三經中,《阿彌陀經》稱「小經」,《無量壽經》稱「大經」。《無量壽經》詳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著重以登菩提心為宗要,《阿彌陀經》闡釋持名念佛,其人臨命終時,一心不亂,彌陀如來以及聖眾現前接引,即得往生彼國。小經以信願持名為宗要,大經以登菩提心為宗要。殊途同歸,理事圓融。各隨機宜,選擇讀誦,為往生淨土積聚三資糧。清夢東大師十六字箴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則是高度的概括。

佛歷二五三八年甲戌立秋於上海佛教居士林

 

上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
下一篇: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