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原始佛教應依「雜阿含經」
蔡惠明
美國羅永正居士最近來信指出:
一、鄙意弘揚原始佛教應以「雜阿含經」為依據。該經為世界學者們所公認系最古、最可靠由僧團結集(非部派撰述)的聖典。又是無論南傳、北傳,大小乘各派所公認。(雖巴利文與梵文譯本略有差異,然大致十九相同)。依此經而立論,自少無謂诤議。
二、然由誦本錄成文字已是佛滅後約三、四百年之事。「說一切有部」(誦本)又屬上座部(保守派),亦即堅持急求解脫的部派(後來被稱為「小乘」,此名稱當時不存在)。雖然如此,「雜阿含經」記錄忠實,對佛陀悲智超越阿羅漢,以及救世利他的精神等事實並不掩飾。把這些經文發掘出來,弘揚闡述,要把後起的大乘經論神化了、玄化了,自揚抑他的,反覺真實可貴。且可避免南傳認為大乘非佛說的藉口。另一方面,把「阿含經」評為「小乘經」總名的錯誤提法,也就不辯而明。
三、佛法世間弘布亦依緣起因果律而發展,後起的經論中滲入地區性的本有信仰、文化背景、風俗習慣,這是客觀的事實,亦是無可避免的。尤以中國佛法西來後,自立宗派,在當時可以說是應機方便,但在目前而言,已不適合。「雜阿含經」內佛陀金口所宣的四谛、十二緣起、八正道、三法印等根本說教是如來成正覺後對人間(與部份天家)的基本方便,可說是萬古常新!(所謂:「日可令冷,月可令暖,佛說四谛,不可令異。」)又十二支緣起(業感緣起)依人當體的身心(生命全體)與外在的依報(世間)交感而建立,不同後起的賴耶緣起、法界緣起等依於哲理與玄理而建立,不能作「如實」觀察,致使與實踐修行,日常生活脫了節。以致尚理者入於玄思;重信者墮於迷信。何怪乎,南傳諸宗視北傳大乘為「非佛所說」,豈無因哉?
四、佛法興衰仗時節因緣,如民初先賢們亦有鑒於此,圖起改革,奈積重難返,收效甚微。今者國內環境特殊,猶如舊屋已毀,新捨末建,在建立「人間佛教」的大前題下,還歸真實而睿智、親切而可行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正其時焉!
五、第一步基本工作為選「雜阿含經」中經文介紹:佛陀根本教示、根本方便。除已選的十數篇外,再應補充如破除迷信(祭祀鬼神)、佛弟子為法忘軀、在家弟子的成就等經文,經整理加注後陸續在佛教刊物上發表,然後編成「雜阿含經選要」出版流通,使「雜阿含經」普及傳布,信眾皆知。
六、至於如何與現代尖端科學銜接會通?根本佛教所說緣起,不離現實身、心、世間。十二支中「識=名、色」即是心、物相互緣起。所以無論人生、宇宙離則無真實相可言。佛說:「緣起甚深難知!」又說:「我所說法手上土,未說有如大地土,」實因緣起無量無盡,佛只扼要而說四谛,教人自依八正道修學,自得正智,自己發掘此大寶藏耳!今者科學依世俗谛出發按步索摸亦觸到此心物互依核心。可惜僅少數科學家接觸到根本四谛法。但東西思想會通的著作如雨後春筍,終有一天能得大貫通,則世界和平有望了,世界各宗教則均需大修正!
「雜阿含經」即「相應阿含」,(南傳稱為「相應部」),是佛教早期結集的聖典,代表了佛陀住世時期的佛法寶態。佛法是簡要的、平實中正的,以修行為主,依世間而覺悟世間,實現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傳世間的佛教聖典中,這是教法的根源,後來因傳承和見解的不同,出現部派分化,但甚至大乘「中觀」與「瑜伽」的深義,都可以從「雜阿令經」而發見它們的淵源,因此印順老法師認為:此經應該是每一位修學佛法者所應該閱讀探究的經典。
「雜阿含經」是北傳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諸經篇幅短小,事多雜碎而得名。漢譯本有唐玄奘法師譯「相應阿籍摩」。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雜阿合經」,內容缺失了二卷,古人以「阿育王譬喻」補入,共五十卷,收經一千三百六十二部。一般認為屬化地部傳本。梵文原本現已不存。近代佛學家呂澂發表了「雜阿含經刊定記」,依「瑜伽師地論」知道四「阿含經」為根本的;如「瑜伽論·攝事分」中,抉擇契經的摩坦理迦(本母)是依「雜阿含經」次第而造。印順老法師進一步研究,論定依「瑜伽論攝事分」,分全經為「能說」、「所說」、「所為說」三類,這三類與「修多羅」、「祗夜」、「記說」相當。近代學者研究認為,依九分教而集成四部「阿含」,或說依「四阿含」而類別為九(十二)分教。其實,四部「阿含」是先有「雜阿含」,九分教是先有「修多羅」、「祗夜」、「記說”,兩者互相關聯,同時發展而次第成立是。印順老法師於一九八六年曾編「雜阿含經論會編」,由台灣正聞出版社印行。他在「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文中引「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攝事分」。原文是:
「雜阿籍摩者,謂於是中,世尊觀待彼彼所化,宣說如來及諸弟子聽說相應,蘊、界、處相應,緣起、食、谛相應,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入出息念、學、證、淨等相應;又依八眾說相應。……彼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鸠集,是故說名雜阿籍摩。」
「即彼相應教,復以余相處中而說,是故說名中阿籍摩。即彼相應教,更以余相廣長而說,是故說名長阿籍摩。即彼相應教,更以一二三等漸增分數道理而說,是故說名增一阿籍摩。」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應教」,隨機散說,依相應部類而集成的是「雜阿含經」。然後依不同意趣,進行不同組織,成為「長」、「中」、「增一」(約「分數說,名為「增支」)等三部。三「阿含」的法義,雖有所不同,但論到佛法根本,不外乎固有的「一切事相應教」是闡明,所以四部「阿含」都被稱為「事契經」。還有「雜阿含經」是一切有部的誦本。「事相應教」的次第成立,以「雜阿含經」為根本,因此都認定此經屬於說一切有部的,是上座部中說一切有系的古老傳承。可見羅永正居亡提出:弘揚原始佛教應以「雜阿含經」為依據,是恰當的、正確無誤的。
據支那內學院編「精刻大藏經目錄」載:「雜阿含經」漢譯歷代異譯本有三十九種,都是從大部中撮要別譯,大多依中亞或北印度流行的傳本譯出,各出自何派,尚無定論。但漢譯與南傳「相應部經典」大體相應,但後者無論從經典內容還是經文編排方面更有系統性。世界學者一致認為此經有大乘思想的淵源。呂澂的「雜阿含經刊定記」中依據「瑜伽師地論·攝事分」調整此經為四分十誦,次第是:(一)五取蘊六處因緣相應分有六誦:即五取蘊誦、六處誦、緣起誦、食誦、谛誦、界誦;(二)佛弟子所說分、佛所說分有二誦:即佛弟子所說誦和佛聽說誦;(三)道品分為念住等誦;(四)結集分有八眾誦。
「雜阿含經」主要內容可分為三部份:(一)聯系比丘修習禅定講述佛教教義,主張「善攝諸根」,「內寂其心,如實觀察」。闡明正確的禅思,並斥責外道異教的禅觀。記述修禅的步驟、方法,注意事項及其所要達到的結果等。因此有人認為此經重在指示止觀道理,為修禅者所專習;(二)論述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首先詳釋五蘊、六處、緣起、十二因緣等學說,以闡明無常、苦、空、無我的思想。其次闡述了四谛、四食、八正道、四念處、七覺分、四禅、十八界、因果等學說;(三)向優婆塞、優婆夷弘揚佛法,鼓勵他(她)們信奉佛教,皈依三寶,勤修善業,宣說在家十六成就法。
印順老法師最近依「雜阿含經」答覆曾宏淨居士提出的幾個問題:(一)「雜阿含經」(二百六十四經)說到菩薩的心行,與聲聞弟子是有些不同的。沒有菩薩,就沒有佛,又那裡有多聞聖弟子(聲聞)?菩薩長期修行而成佛,修行以「般若」為先導,這是聲聞弟子所公認的,修菩薩行成佛,是「難行道」,「般若經」說:無量數人發心修行,「難得若一若二位不退轉」。菩薩行不易,所以如來出世,如優砵昙花,極為難得!佛法是「向滅向捨」的,滅是苦集滅,也就是寂滅。「阿含經」說:有「見滅」而不是證知的,如見井中有水,而沒有嘗到水一樣。菩薩的「無生忍」(寂滅的別名),如實知而不證,也是這樣;由於悲願熏心,到究竟時才戍佛道。「般若經」的都無所得,正是離戲論而向於滅。(二)釋尊說法是有方便的。南傳說:佛法宗趣有吉祥悅意(世間悉檀),破斥猶疑(對治悉檀)、「滿足希求」(為人悉檀),「顯揚真義」(第一義悉檀)這就是編纂四部阿含的理由,其中「雜阿含經」是「第一悉檀」。「方便」是不能沒有的,雖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而又說「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大乘的異方便:八度、建佛塔、造佛像、供養、禮佛、念佛)就是「易行道」,是重信的。「雜阿含經」也有念佛等方便,如念佛;念佛、法、僧;念佛、法、僧、戒、施、天—六念。心性祛劣的,如獨處時、荒涼的旅途中、疾病而瀕臨死亡邊緣,可依念佛而心有昕安,不失善念。如於佛、法、僧、戒,能修到信慧相應,也有證果的可能,就是四證淨。大乘法中,由於菩薩道難行,也就有易行方便——禮佛:持名念佛、供養佛、佛前忏悔、請佛說法,請佛住世、隨喜佛及聖者等功德(「阿含經」也有「隨喜」),回向佛道:這是以佛為中心的易行方便。方便是應時應機而不能沒有的,偏向的可以糾正,不合時宜的可以不用,要有更適合時代的方便(不違背佛法),佛法才能長住世間。(三)我尊重原始「佛法」,又贊歎「大乘佛法」,因為沒有菩薩行,是沒有佛果的。我贊揚如實道,也不反對重信的方便道。如念佛行人,能正信三寶,兼重施、戒,有利於人間(也有利於佛教),能於佛法中深植善根(佛法不是只說今生的);有的漸漸轉入如實道,或修習信、施、戒——近於六念法門,不也是很好嗎?但如廢棄如實道,只要一句佛號(作者按:「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是正行,修善與福德是助行,二者都不應偏廢。)或誤解「易行」是意義,即使普及到人人如此,無邊興盛,我也還是不會同情的,因為佛法並不如此。
印老的開示是與羅永正居士的分析完全一致的。弘揚原始佛教應以「雜阿含經」為依據,建立「人間佛教」思想,糾正「阿含經」是小乘經總名的提法,解決大小乘的對立。歸根到底,決不能說釋迦牟尼佛所說法是「小法」,而後人據以發揮的例是「大法」,正是本末顛倒,混淆黑白,這一根本點必須澄清。
至於編輯「雜阿含經選要」,當與海內外關心弘揚原始佛教,有志研習「阿含」經教的善信大德共同合作,努力促使實現!
摘自《內明》第1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