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這是老子最經典的話語。從自性上講,寵辱若驚的心態會造成大靈能量的遺失,就像重要的大患就是有一個身體存在一樣,不自在啊。貴是重要的意思。
【何謂寵辱若驚?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寵辱若驚,就是你受寵或受侮辱的時候,你都會驚恐不安。“辱為下,”大家都懂得就是地位低,受人家欺負麼。你們的版本是“寵為下”也講,受人家寵比如乾隆對和珅非常寵愛,和珅就得卑躬屈膝的,他在下面。但這兩個是兩種層次內涵不一樣。寵為下是在高層次的,是被另外一個有資格有能力的人寵愛的時候,你的地位會高。辱為下,你是被人家辱罵、排擠、迫害,你的地位非常低下。所以“寵為下”也為對。這兩個版本只是字換了一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表明我們在人道上得到別人的信任之後,內心當中也會驚恐驚慌。這個老板看上我了,從小員工一下提為經理,受寵若驚,驚恐不安的,說我一定好好干哪;失之若驚,你失去了寵愛,這個老板不在信任你了,在大會上通告說你貪污,把你的職位撤銷甚至讓你下崗,這時也是驚恐不安的。這兩種驚恐在我們身體裡頭叫寵辱若驚。
從修行上講,是我們的心態不要認為自己修出來一點東西就高興,這個驚就是高興的驚慌,比方說你在打坐突然之間眼前看到了圖案,看到什麼圖案咱們不去管它,只管說有了境界的時候你高興了,這個叫自性受寵若驚了。見過光見過佛見了西天極樂國了,睜開眼一看什麼都沒有,你一驚自性就不清靜不平穩,你看的圖案就消失了。
還有些人一修煉,往那裡一坐心煩意亂,看到了是害怕的東西,會感到渾身冰涼,感覺到有一種陰森森的東西來了,這都是在境界當中看到的,這時也會驚慌。
這就說明我們的後天思維我們的六根不清靜,清靜的時候得到的一點東西也驚慌,不清靜的時候得到的東西也驚慌,這就是我們自性當中六根有得失,也表明我們凡夫有得有失。不光在人道上有驚慌,在修行上也有驚慌。別人講話正好對你的心路就高興,別人講的話不對你的心路就煩,煩的時候心就會怦怦的跳,是非正常的跳,都叫驚慌。所以受寵若驚表明我們的六根不是穩定的。
你說好我也是這樣,你說壞我也是這樣,我不驚不怖不畏,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穩穩當當,主宰本位。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的人生觀在這裡看的非常清楚了,說自己道理通達什麼都明白了,但是現在自己還有一個大患,大患就是自己還有這麼一個身體,這個吾是第二人稱的我,是小我是四大和合的我。為什麼不說大我的我哪?那個我是清靜的我。若沒有這個皮囊,我沒有什麼大患,沒有什麼失與得呀!這是老子的感慨!他寫到第十三篇的時候,就寫出了心裡話,如果我的六根、六識都能清靜的話或者說我已經達到了這種不驚不怖的狀態,但是我還有一個大患,因為我還有身體在這兒,有了身體就有患得患失。如果沒有身體,我就自在了,這是老子發的感慨。
我們從修行上來講,吾所以有大患,因為這個吾是四大假和合產生的這個肉體,所以這個肉體就會遭受三界五行的控制,還有我們在人道上有生老病死的大患啊。如果我們大靈脫體之後,難道還有什麼災難嗎?!吾身裡頭的聖人,如果這個聖人脫體之後大患就沒有了,這個皮囊就不要了,不再受三界五行控制了,火宅已經脫離了,在宇宙當中就自在了。心經裡講捨利子,大靈出來了捨掉了這個皮囊,並不是說捨利佛呀,那是跟捨利佛正好巧合,字面叫著捨利佛,密意叫著捨利子,就是捨掉這個皮囊。
我講《道德經》一是從文學上講,一是從修行上講,大家這樣兩下對照,對照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肯定比我進步的快,因為你是用自己的智慧來思考。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古人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雖然身體是四大假和的,是不自在的大患,但我們修行還離不開身體,還要好好善待身體,這個身體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如果能把身體修養好了,也就能治理天下了,這個時候也就可以把天下交給他了。因為修身和修心都是一體的,是不二的。古時候人們都比較注重修為,修養身心是人一生的命題。堯舜禹都是和天道融合的人,不僅僅修養自己,而且自己的德行也在覺照著別人,所以這樣的人,就可以把天下交給他。堯找接班人,別人都說舜非常好,他就去考察他確實非常好,所以把天下托付給他,把兩個姑娘也嫁給他了。
從修行上講,我們身體裡七輪打通了,中脈通達了,就能把身體這個天下治理的很好了,當具足能量通達無礙了,也就和虛空法界融為一體了,這個時候外在的天下也就在自己的心中了。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從字面上講,要把自己的身體治理的很好,只有用慈愛的心,才能使身心健康啊。不僅了解自己很清楚,而且能善待好,讓自己的身心都歸順大道,這樣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給他了。
從修行上講,大靈是與道融合的,是愛護自身的自性煩惱眾生的,所以身體裡的煩惱眾生都會擁護愛戴身體裡的聖人,臣服於大靈了。這樣的人內化自性眾生歸一,與道融合了,外就可以化度十方眾生了。
第十三章就是從有余走入無余涅磐。把自己的六根六識六塵以及自己的心修的非常平靜,不再害怕不再有驚怖的時候,我們的天下(就是自己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平穩。你的身體像國家一樣被你治理的越來越安穩安樂,你的大靈就越來越靈動,因為你後天的思維已經安靜了,不再有什麼是是非非了,不參與是是非非了,你先天的本靈也就出來了,所以這個叫有余走入無余涅磐。
從有余到無余涅磐之中講一個故事,可能是安徒生的;有一個村子有一對很清貧的老夫婦,他們家裡唯一最值錢的東西就是一匹馬,養得也不算太健壯,有一天他們沒有錢花了,夫妻兩個商量把馬賣掉,換點有用的東西回來。老頭牽著馬就走了,這老頭出門的時候就盤算,我一定給這個老太婆帶回一個驚喜的東西。之後他用馬換回了一頭母牛回來,在英國牛可能沒有馬貴重,按照凡夫的心思可能就要挨罵了,說你這個老不死的臭老頭,你怎麼把馬換成不值錢的母牛。這老太太非常開朗,她對老頭說:太好了,我們有牛奶喝了。這老頭又接著說,我把母牛後來又換成了羊。這老太太也接著說,羊也可以,我們喝羊奶也一樣。老頭一看她沒生氣,接著又跟她說,我又把羊換成了一支大肥鵝。老太太說,天哪,那鵝毛多漂亮啊,放在水裡多好看,還能下蛋。這老頭又跟她說了,我又把它換成了一支雞。那雞也可以,它只要能下蛋,我們吃雞蛋也可以。老太太一點脾氣都沒有。最後這老頭,指著地上一口袋爛蘋果說對不起,我又把這個雞換成了一袋爛蘋果。老太太看了看地上的一堆爛蘋果說也可以啊,我們今天晚上做一個蘋果薩拉和一個蘋果餡餅。就是這樣,這老太太心非常平靜。我們對照自己在世間法上遇到了這種事情,男人或女人遇到這種事情會不會張口就罵呀,尤其我們修行的人,你明白這些道理之後是否張口就罵人哪,罵你的老婆或罵你的丈夫?應該不會的。因為這故事非常長,簡單的講這個中間的老頭和老太的思維和心態,讓你明白關鍵時候不要去罵人,要穩穩當當的。因為一罵人火氣就上來,你的三千功德就沒有了,一下自個的三昧真火就燒沒了,所以我們大家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