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界法師:從修行的角度講老子的《道經》第二章 功成弗居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yǐ);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辭(cí)。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shì),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從這一大段我們就能體驗到了聖人的心態: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辭了。這個和釋迦的話是一樣的。從這句話上已經闡釋的很清楚,老子和釋迦最有智慧,我到任何一個場合我都敢說老子和釋迦是平等的。不管你修佛法修多高,我也會在你面前說老子和釋迦是平等的,是一個人,是不二的。只有那些不敢承認的人,才會說這是邪法是邪教。不管邪教也好,正教也好,心不正,正教也是邪教;心正,邪教就是正教。有本武功小說裡說“明教”是邪教,所謂的正教六大門派攻打“明教”,可“明教”出來一個張無忌,邪教名稱變成正教了,而且還取得了天下。

大家一定要明了修行是以心為本,不是以教為本。教是人成立的,是為了傳播才成立的教派。老子沒成立什麼教派,因為他的任務就是寫完經走人,釋迦傳法49年,真的辛苦釋迦佛了。在這裡我們要念三聲: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他比老子辛苦呀。也可能因為老子的歲數太大了,他寫《道德經》走的時候已經一百多歲,所以他就不需要給人講了,給後人留下這部經研究去吧。釋迦佛三十多歲,所以傳法任務就落在釋迦佛身上。我們要時常念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也要時常念我們的本尊老子。

老子是道德天尊,老子就是我們自己本人。老子的“老”叫老而不死,不生不滅,“子”叫捨離(利)子,我們要脫離這個皮囊,簡稱為老子。

我們的心是不生不滅的,外相的名稱都是在表法。返歸自性就會懂得,我們外面的東西都是在表我們的心,表我們自己,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懂得如何去修行,如何去尊重宇宙,如何去尊重這個作者。只有你懂得尊重別人的時候,你才會得到真正的法義。很多人沒有通過師父去教,他打開了宇宙的大門,因為他尊重一切一切。在人道上他走的相當好,在佛法上道法上他又很恭恭敬敬,尊敬一切天人,所以人道走明白的人,佛道自然通達。人道都沒走明白,那佛道處處是障礙,因為違緣非常多,這話不是假話,是真話。人道走好的人,他十善業道非常好,天人來保護他,那他佛道就走得非常順利。人道走得非常糟糕,十善業變成十惡業,身口意全都是罪業,造罪業時還口口聲聲說:這幫人是邪教。佛法是包容一切法門的,既然佛法是包容一切法門的法門,那你還分什麼邪呀正呀。咱們就說現在的“flg”,“flg”這個功法沒有錯誤呀,生命在於運動。錯的是李洪志這幫人的思想貪心太大,不識天意,非要跟政府對立,那怎麼可能哪。昆侖功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卻危險。中功也是很好的,我有很多徒弟也是練中功眼目打開了,給人家治病讓人家學佛。這些都是八萬四千裡面的法門,只不過是基礎不一樣,開發的人群不一樣,但不管你從哪個角度開發,都要歸到大乘佛法上來,都要返歸於大乘佛法,從而達到一真法界佛乘。大家如果能明白這個,你修行就沒有障礙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從字面上翻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是美麗,丑的觀念我們就明白了。

從自性當中來翻譯它,這句話是表我們的心性,美是靜,惡是污濁。從我們修行實實在在的心法上來翻譯,天下就在我們的身體內,天是天輪,下是天輪以下的六個脈輪。梵天輪以及其下的六個脈輪,我們都要打通,打通的時候你的心境就會越來越純,純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自然的美。這個美不是我們眼睛看這個人長得漂亮,從我們真正修行的角度來看,七輪一旦打通之後自己就會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境界當中的美,也就像諸佛菩薩那樣的美,那樣的美是清淨無為的。斯惡已,這個時候就把自己污濁的、不清淨的東西排掉了,叫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七輪打通了,中脈通了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善,什麼是惡,才知道什麼是該放下的,也明白如何來放下了。而不是妄念的善惡了,心就自然了。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從字面上這幾句很好理解了,有無是同時俱在,相並而生。難和易相互成就。長和短是對比。高下相互充實。音節和旋律相互配合。先與後相互追隨。

如果從我們自性心法上來看這些就不是這樣了。心歸於自然了,對外在的一切也就沒有了妄念的起心動念。

有無相生,是我們的心沒有分別的時候,有和無是自然而出。不要去分別,自然而然,心法是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家珍,這才是最寶貴最珍貴的。

難易相成,我們可以說法門,容易的是念南無阿彌陀佛,難的是密宗。不管哪個法門,最後都要達到無形無相,返本歸元。

長短相形,從我們心性來講不要計較是非長短,是非要放下。

高下相盈,是法平等,沒有低和矮。

音聲相合,我們打開自己的音律和宇宙的音聲相合,我們體內有一種音律就是嗡啊吽,打開自個的嗡啊吽和宇宙的嗡啊吽去相融相合。內外音聲相合,從而達到無念而念。

前後相隨,就是三身合體或者三心合為一心,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說自己的本性六根清靜了,我們的身體是有為的體,達到了一個絕對的六根清靜了,入了阿羅漢果位。

這幾句話就在告訴我們想入阿羅漢果位,有為的東西就不去執著。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弗辭(cí 特指王命、責備、抱怨)。】

從字面上翻譯是聖人用無為的方式處理世間的事情,實行不發號施令的方式教育別人,在三黃五帝的時候有,不需要發號施令,但自從有奴隸社會之後很難做到了,因為不訂一些制度、戒律,天下肯定是要亂。

萬物作焉而弗辭,是讓萬物自由生長,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去主宰。

從我們修行上來看,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聖人就是真正覺悟了人生、宇宙的人叫聖人。孔子是聖人,但是他不是解脫聖人,也就是他沒有最後覺悟,只能說是二地菩薩以前或者說二果羅漢以前的聖人。孔子在翻譯《易經》的時候說過:敬鬼神而遠之。從這句話上面我也敢肯定,孔子的本領的確很大,而且他翻譯的東西幾千年來我們都在運用。

老子和釋迦都是解脫聖人,他們都是以無為而無不為的方法來處理事情,自己沒有什麼煩惱也沒有痛苦,所以叫處無為之事,他已經達到清靜無為的境界,也就是說涅磐的境界。行不言之教,是用無聲的語言,此時無聲勝有聲。行不言之教,他不需要給你解釋那麼多,因為解釋越多你越糊塗,他讓你去實踐,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你體驗到了無為體驗了道。釋迦佛講再多也叫行不言之教,他是教給你一種實修方法之後,你自己去如實的觀察實踐,仍然是行不言之教,並不像我們現在學校裡的老師一樣,你要遵守這個那個紀律,他們不會的。

當你和萬物完全達到一致的時候,你就不會發牢騷了。返觀自性的時候,你就沒有那麼多話了。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從字面上來翻譯,讓它自己去生長任其發展,我們不占有它,不把我們的意志強加給它。

我們從自性來翻譯,大家肯定已經明了了,生而弗有, 我們這個身體是有為法,是四大和合的,我們不要去執著這個身體,不要強加占有。為而弗恃,不要用後天的思維強加給自己的身體,去造作,不要像秦始皇一樣,不僅強加給自己要長生不老,還強加給別人,說夢到長生不老丹,非得要練個長生不老身,這屬於加強後天妄念。我們要順其宇宙的自然規律,順應自己的大靈,無為而為。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我們從自性上得到了解脫的時候,不能自滿,不要自傲,不要驕慢,才是真正功成業就。這個時候不要有占有的欲望心,要讓心一直平平靜靜的。很多人取得一點小成績之後,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所以說就很糟糕。修行人一定要達到功成弗居的境界,就是自己功成業就的時候,不要強加給自己一種欲望。

夫唯弗居 ,正是因為我們不去強加占有的欲望心,才不會永遠失去這個智慧。一強加欲望就出來,貪嗔癡慢疑就會出來,我們的智慧又被無明的煙雲所覆蓋。

第二章裡面也包括一些其它的哲理,大家自己去開發,因為講只能照顧到一面,不可能面面俱到。

第二章裡面還有一個白馬非馬故事,有人說白馬不是馬,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反應過來,可去找一些資料來看一下,白馬非馬正好對應我們第二篇。因為這個天地都在我們身體裡頭,修行也是在身體裡頭,所以大家一定要明了,修行是修身體裡面的大靈,大靈如果沒有具足沒有圓滿,我們就等於白修。

今天就講這麼多,可能我是第一個以佛法的心態來講《道德經》,因為我看其他人都是從文學文字上去翻譯,沒有從修行的眼光去翻譯。

 

上一篇:蔡惠明居士:研習“雜阿含經”論“無常,苦、無我”
下一篇:蔡惠明居士:禅與色空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