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正如法師:偉大的菩薩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偉大的菩薩行

正 如

當你在生活中,對欲望產生不合理的貪求,當貪求不得,而怒目切齒,甚至橫起暴惡,不擇手段損害社會和他人時,若能克制,那你便有了菩薩的心腸。當你在人類社會大家庭裡,遇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時,你能夠伸出同情之手,給予幫助,那你己有了菩薩的行為。

菩薩的意義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音譯的簡稱,義譯為“覺有情”,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菩薩,體證人生宇宙原理,上求佛道,下濟群生。他一方面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萬行,這就叫“自覺”或“自利”;一方面,為利益眾生精進地工作,這便稱作“覺他”或“利他”。菩薩是以“利他”而成就“自利”。

菩薩,在中國人中,影響至深,上至老耄,下至童子,無不知曉。但是,也有些人,把神廟的土地、城隍以至牛鬼邪神也當成菩薩,這是不正確的。土地、城隍等神明不是菩薩。土地、城隍等神明,牛鬼邪神妖魔精靈,都是菩薩所要度化的對象。

菩薩的工作

菩薩工作的具體構成內容主要是“六度”和“四攝”。何謂六度?“度”梵語是“波羅密多”,義為“到彼岸”,就是從苦惱、生死、黑暗、迷茫的“此岸”度到快樂、光明、覺悟的“彼岸”。

六度:(一)布施,就是將自己的財富、知識、體力等無償地幫助他人。其中又以知識的布施,功德最大。(二)持戒:戒是菩薩利益大眾的行為依據。它的內容主要歸納為三條,那是①斷一切惡行戒,②修一切善行戒,③饒益有情戒。(三)忍辱:為了利益眾生,菩薩可以忍受一切恥辱和打擊。忍辱是以眾生的利益為前提。(四)精進,謂菩薩為了利生事業,即使有“湯火之難,刀毒之害”,也還是“喜濟眾難”決無退卻,永不拋棄利益眾生的大願。(五)禅定,是“靜慮”之義,乃思想達到高度寂靜的內在定力。菩薩修習禅定就不會為來自“自身”或“外在”的一切所干擾,所向必利。(六)般若,雖可譯為智慧,但與智慧卻大有區別。是說,世間上的智慧,或簡稱“世智”,它能指使人行善,亦能令人為惡而墜落。而般若智慧,它只會讓你行善,會讓你辨別善惡好壞。

所謂“四攝”,第一布施,個人所擁有的都是屬於眾生的;第二愛語,凡有言說都是對眾生有益的。第三利他,每一個行止都是為了眾生的利益。第四同事,與眾生在一起,不脫離眾生,就是不脫離群眾。

六度也好,四攝也好,都是菩薩為眾生工作的內容。而這些工作,它都是建立在“大悲”、“大願”、“無我無法”的基石上。什麼是大悲?悲是悲愍,悲愍眾生疾苦。平常之人只知道為自已求安逸,而不顧別人的痛苦。而菩薩心裡想的只有如何救度眾生。這種悲心,它超越民族、宗教、地域、國家、時空。菩薩救度一切眾生是完全無條件的,用佛家話講,是“無緣大慈”。菩薩認為,我和眾生是同一體的,眾生痛苦,就是菩薩痛苦,“我是眾生,眾生是我”,這就稱“同體大悲”。

雲何大願?願就是志願、抱負。菩薩利益眾生,立下宏大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八大人覺經》中描述菩薩大人時說道:“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便是菩薩“大願”的最簡明的寫照。

什麼又是“無我無法”呢?就是忘我地為眾生工作,所有付出不求回報。世間凡人為社會作些有益事,念念不忘,一有機會便向人們表露,深怕別人不知道。更有的人,是“一分捨出望萬酬”。菩薩認為,凡所善行,都是好的,但是,以“我執”當頭,那是錯誤的。菩薩體證“我空”,更覺悟“法空”。所以,菩薩行“菩薩行”,實際是“我空”,不執著我這個作好事人,同時“法空”,不執著作好事這件事,並且“受者空”,不執著得到幫助的對方,這就稱為“三輪體空”。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我們遇到困苦時,菩薩總是給我們以解救,而我們卻見不到菩薩。這道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菩薩與眾生

菩薩本來就是眾生,只不過因為他們已經覺悟了“我”與“法”的真相,因此稱“覺有情”,覺悟的有情。有情,就是眾生的別稱。所以菩薩,也可稱作“覺悟的眾生”。

覺有情的菩薩與我們這些癡迷不覺的眾生,關系實在太密切了。在《華嚴經》中,有這麼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它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又說:“是故菩薩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眾生是樹根,諸佛菩薩是花果,為了樹開花結果,就要精心關愛“樹根”。菩薩要成佛,就必須利生。換句話說,如果菩薩脫離了眾生,就不可能成佛。菩薩與眾生的關系,就是這般明了而直接。因此,菩薩愛護眾生比愛護自己還重要。《維摩經》上更說:“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充分表述了菩薩與眾生原本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菩薩精神,展現的另一層意思是,“出世正所以為入世,入世正所以為出世”。出世與入世,這本是“逆向”的行為,其實在菩薩立場是完全和諧的。作好“入世”,則能“出世”,實現“出世”,好好“入世”。

菩薩在人間

從“十法界”上說,第一是“佛”,第二便是“菩薩”,可見菩薩果位之高。但是,從廣義上說,凡是對社會和他人作出有益的事的人,都可以稱作“菩薩”。凡是有益於社會大眾的行為,都可名為“菩薩行”。所以有人說,菩薩既是偉大的,又是最平凡的。道理就在這裡。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從古到今,出現過無量無數的菩薩。有人真誠相待,這是菩薩心腸。有人見面奉獻一句“你好”,這是菩薩行。有人作義工幫助別人,這是菩薩。有人無償捐血這是菩薩。有人孝養父母,尊敬老人,這也是菩薩行。有人濟困救急,這更是菩薩。家庭和睦,員工友愛,朋友互助……這都是菩薩和菩薩行。這些菩薩和菩薩行,給我們帶來了真誠、信賴、希望和歡樂。正是這種菩薩行,讓我們感到生活的美好、社會的溫馨、世界充滿希望。

修行的輪船,就從這裡裝滿“功德貨櫃”,揚帆遠航,到達成佛彼岸。《華嚴經》雲“為彼興造大法船,皆令得度是其行。”成佛就從此處開始。《華嚴經》指示:“於一切眾生中為第一,為大,為勝,為最勝,為妙,為極妙,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菩薩就是這樣“以一切眾生為第一”而成佛道。一個為,兩個為,一連說了十個“為”,都是為了眾生,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

拜菩薩,要學菩薩,才會有受用,才會有感應道交。拜菩薩,要學菩薩,先從家庭服務作起,然後服務於社會大眾,乃至於無盡眾生。

原載於1990年《廣東佛教》雜志

 

上一篇:潘桂明教授:部派佛教內部的理論分歧
下一篇:潘桂明教授:天台宗佛學評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