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慈法法師:意樂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意樂人生》——慈法法師北京開示

慈師於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一日開示於北京

錄音記錄:明哲
 

主持人:今天還有不少老菩薩從天津過來的。師父好長時間沒有到北京來了,這次來呢,很多人都想見師父。為了讓大家能更好地受到法益,師父決定跟大家就“意樂人生”這個一個主題進行一次專題交流。先請師父講,然後大家可以提問、交流,希望我們都能夠把心智敞亮開來,真正地燦爛地面對人生,真正地能夠享受到佛法的法益。那今天這個場地呢,要感謝一下這個場地的功德主,就是提供場地的主人,丁居士和他的愛人董老師。(下一句交待場地費用,略)大家就安心地落坐,實在坐不下的,就請到旁邊的這個廳,咱們就可以聽聲音,聽聲一樣能解脫啊,聞聲而解脫。

師父:因為大家都有這麼個善良的心願,來到這個地方,想解決一些我們短暫人生實際的問題。要是一一地來講呢,可能是難度比較大一些。那我們就借著一個集體的因緣呢,來談一個共同的話題。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人生過於短暫了,我們遇到交流解決我們實際人生的問題的機會就少一些。佛陀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機會,來讓我們認識、審視自己這個短暫的人生。還是希望大家把(手機)鈴聲調成震動就好。

想談一個問題呢,就是“意樂的人生”這個話題了。

我們人生很短暫,一百年,這是一個說法,比較籠統的說法,許多人可能是活不到一百年呢,或者說大部分人沒有到一百年。按照佛陀的授記呢,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壽呢,大概是在平均70歲到50歲之間。按世尊出世,一百年減一歲,這樣的一個減劫的相續的過程呢,我們就處在人壽70歲到50歲這個階段,平均年齡。那麼在這個短暫的人生中呢,大部分人呢,已經度過了相當一個階段了,後面面對的東西呢,可能就更為復雜一些,就是老啊、病啊、死亡啊,再生的這個問題了。

這麼短暫的人生,我們怎麼來把它恰當地運用呢?可能這是大部分人需要討論的一個課題。本來,人生可以輕松、愉快、明亮地把它過度過來,或者運用出來。現在我們知道人生意樂問題的認識與抉擇。這三個階段呢,運用得得當的人,我不知道多不多,就是對人生意樂的認識啊,怎麼樣把人生過得自主一些、快樂一些,認識,抉擇,運用。認識不抉擇呢,這個認識會變化的。

為什麼提出意樂呢?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分別是我們人類的一個主體的生活的理念,第六識的分別。每個人都有這種意識的作用的生活習慣,但怎麼來認識它,運用這一個分別呢?怎麼來抉擇它呢?確定它呢?怎麼來如實地運用呢?這可能就是人生的一個課題了。因為大家不同的年齡啊,不同的生活的角度啊,談這個話題呢,我們就從一個共同的角度,大家從一個共同來運用它的角度來審視,來意樂。

“意樂”這個名詞可以說是造作出來的,認識的過程實際也是一個造作的過程。因為意樂是個名言、名詞,這個名詞的含義是靠我們來填充的,我們每一個人來填充這個意樂。意樂這個名言、名言作用,這個名言是一個假設,內容每個人都在填充它,在造作它。實際這就是所謂的認識過程。當我們通過一個好的方法,來把我們這個意樂的名言的內容呢,做到最准確,可以操作它,可以運用它,那我們今天這個課題呢,就能有一個好的作用。我希望大家參與一下。

我們先談第一個問題,意樂的認識。先給它命一個名,寫個一二三,我們來給它命名,來分類。你先講,意樂,我們嘗試著試一試。

居士甲:意樂可能有不同層面的,有物質層面的,有精神層面的,有心靈層面的,大概就這些。

師:我感覺呢,(還有)智慧的層面。實際這些東西是個認知的過程。還有什麼?誰對意樂還有什麼認識,可以提出來講一講,我們把它補充上去。

(師在黑板上寫到:1、物質;2、精神;3、心靈;4、智慧)

居士乙:願望就是一種意樂,心裡快樂的願望。就是他的願,對什麼感興趣。

(師在黑板上寫到:5、願望)

某居士:對意樂的一種真實的訴求,每個人從不同的方面去渴望這些東西。

師:有了。

居士丙:究竟的意樂與不究竟的意樂

師:好,我們把它湊齊了。

(師在黑板上寫到:6、究竟)

師:我們就從這幾個角度來審視這個意樂。有沒有異議的?誰說這個意樂可能是這些東西囊括不了,或者有新的東西,也可以講一講。

居士丁:師父,這意樂是不是就是高興?

師:這樣講可能是,精神與心靈的一個感知性的東西,不能這樣講,可能是它有很多說法。

某居士:意樂就是不會煩惱……

師:沒煩惱,對,那還是精神與心靈方面的,沒問題的。

某居士:還有身體方面的。

師: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還有沒有?主要大家要參與一下,哪怕思維動個念頭就行。某某有沒有?

某居士:意樂是什麼意思?

師:對,這就開始了,我們就是為了認識這個意樂,為了認識它。實際我們在給它起名字,大家在給它起名字。但你說,我沒有起名字的願望,他們幾個把它堆出來了。大家給這個意樂起一個名字,先使它有一個內容。這個內容實際上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因為這個意識啊,這是我們最敏銳的一個點,人——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意是最敏感的。或者說,這個意識在指揮著很多的作為。這個意樂是十分重要的,人生中是十分需要的。

某居士:自在是不是意樂?

師:自在是不是意樂?跟它有相應的話題,可以。行,再加個“自在”。大家現在都可以給它起名字。

(師在黑板上寫到:7、自在。)

某居士:我覺得禅定也是意樂裡面的。

師:禅定是意樂,那是跟智慧有關系的。跟智慧、心靈、精神都有關系的。某某提一提,意樂。養老院也是一個很好的意樂的地方。(注:此居士有找養老院養老的願望。)

某居士:嗜好?

師:有“願望”嘛,願望。嗜好可能有習慣性的東西。

某居士:信仰是一種意樂嗎?

師:信仰,“願望”嘛,沒問題的。大家都參與參與最好,動動腦筋。

某居士:吉祥和歡喜?

師:吉祥,歡喜,願望裡面一定含這個東西了。

某居士:安心、踏實的感覺?

師:對,精神,心靈。這兩方面含的很廣的。

某居士:善,慈悲?還有美?

師:對,這都是心靈的作用。

某居士:意樂是不是有短暫的和相續的區分?

師:對,從究竟的意樂來講呢,不能用“永恆”這個名詞,大家容易產生誤區,它是相續不斷的。從造作分上來說,它是有生有滅的。所以過去有兩個門:有真如門,有生滅門。從法則上來講呢,它是這樣子的。像真如門呢,就是不生不滅的法性的相續,生滅門呢,就是根據我們人心的變化而變化。某某,往前面來坐。

某居士:師父,都說這麼多意樂的東西,那什麼不是意樂啊?

師:我們先認識意樂,不意樂的東西先放一放。因為我們要是沒有一個談話的主題呢,怕這麼多人大家就會交織一些說法,浪費別人的時間。希望大家在這短暫的時間對它先有一個認識,這個認識不見得十分准確,但我們可以嘗試著從某些角度去認識認識,也可以談一談自己對意樂的認識。那我們再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意樂是什麼樣的,我們能不能確定它,就是抉擇的問題。先認識才能抉擇的。一旦抉擇了意樂的心理狀態,人生就變得簡單了。因為我們的意識經常受到委屈、蒙蔽、誘惑、欺辱、掙扎、無明……這種牽制,習慣的牽制等等。所以這個意樂呢,運用的機會不多。因為啥呢?就是沒有抉擇它。所以這個認識的過程特別重要。

某居士:我覺得意樂就是兩個層面的,我沒分這麼多。就是世間的,通過財富可以拿到的各種人的欲望,或者是說,在物質基礎上達成的精神和心靈的,或者是智慧方面的需求得到滿足;再就是出世間的,通過修法達到的究竟解脫。就這兩個方面。

師:對。信仰與世俗的生活。這裡面有世俗的意樂,這位菩薩想講世俗的意樂與信仰的意樂。還有什麼?大家都可以講一講。

某居士:行為?

師:有啊。佛教講的這個行為的意樂是很多的。像布施的意樂,饒益有情的意樂,慈悲產生的意樂,禅修出現的神通無礙的意樂,智慧、明心見性的意樂,很多的,行為會有的。對一個問題突然解決了,心裡那種負重突然一個超越的一種喜悅,意樂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大家命名就好,大家先給它命名。用我們的思想命名、認同都可以。這是個命名的過程,認同。我自己沒有這樣一個習慣,我認同它就行。不認同你就反對它,理由就是說,不允許這麼說。認同它,實際認同也是認識。

某居士:意樂是相對與什麼說的?比如說,是不是有意苦,然後有意樂?

師:我們只談意樂,現在我們只談意樂,不談意苦的問題。因為啥呢?現在談這個意樂,先認識意樂,談意苦的時候我們再說意苦。我們盡量地從各個角度來談這個意樂,把這個意樂的認識完善,其他的就先放一放,因為什麼呢?時間問題。意苦的問題我們以後再說。有時間了再憶苦思甜,現在不憶。

某居士:我想說,剛才總結的都是意樂產生的那些途徑吧?我想從意樂的狀態上是不是可以分兩種?一個是不動的意樂,再一個就是像野馬一樣來來去去生滅的那種意樂。

師:對,有生滅門,生滅門呢,就是靠變化來產生的意樂。對變化的清晰與把握、操作與運用等等,產生的意樂,就是生滅門中,就是世間,也就是世俗意樂中的一個方便,也是回入世俗的一個方便;真如門中呢,在無所得的心智中清淨安住,無得無失,無牽無掛,如是順性的這種自在力,我們產生的所謂信仰的意樂,就是恭敬的安住,感恩的安住,等等,這樣的一個意樂。大家慢慢對意樂的認識,不是說我們要強加給大家什麼,大家去感知它就好。因為認識呢,是大家共同認識的。我們不需要設立一個東西,設立一個東西大家都很累,很辛苦。我們來這個地方就要輕松五分鐘,走出去希望大家能輕松,要不然就不合適。在這個信息、壓力比較大的時代,大家需要輕松。輕輕松松地能認識一個問題最好,就放放松來認識它。

沒有了,大概我們就這麼認識了。

某居士:主動清晰地選擇。

師:對,抉擇,抉擇對它的認識,把它確定下來。好比說通過物質的、精神的、心靈的、智慧的、願望的、究竟的、自在的……等等角度,可能還有角度,但是大家可能沒有談出來。沒談出來,那就是這個狀態,我們就談這個狀態。就大家的這個氛圍,我們談這個狀態。就談這些內容,我們暫且地把意樂的認識停留在這六個方面、七個方面來認知它。若是需要再加什麼呢,我們再繼續加。實際就是認識它的一個過程。我感覺就是一個世俗谛的一個意樂與信仰、勝義谛的一個意樂,就是生滅門與真如門的一個意樂問題了。當然有的人不太喜歡佛教有過多的名詞,那我們就用這一個普通的名詞來了解這個意樂,都是可以的。

大概沒有問題了,那我們就可以確認它了。現在我們對意樂的認識,大概就從這些角度,七個角度,來認識。

剛才這個菩薩談到意苦的問題了,意思就是有沒有苦的東西呢?大家都知道,迷茫是很痛苦的,無奈是很苦的,我們經常生活在這個問題上,這個問題來了,我們很清楚它,但是又沒有辦法拒絕它。很多人有些不好的嗜好,明明知道這個嗜好是很不好的結果,他還要去做,可能都是意苦的東西,跟意樂有點背道而馳了。

我們談意樂呢,是讓大家來抉擇自己,對自己的意識運用的一個恰當的方法。怎麼恰當呢?比如說我被逼迫到這個角度了,沒有辦法,我不做也得做,怎麼辦呢?生活所迫,形勢所迫,感情所迫,因緣逼迫到這個地方,我不這樣做就生存不下去的。我們要是抉擇了這個意樂的實際的內容,可能我們會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認識這些無明、壓力、習慣,外圍勢力給我們帶來的這種心智的委屈與掙扎。(擦掉黑板)

平時我們談的意樂的話題比較少,意苦的東西比較多一些。我們在減劫中,我們這個時代稱為減劫的時代。減劫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人的意識、道德、作為呢,越來越走向一個低谷;人的負重、相互的擠壓、苦難的東西就越來越多。因為信息和周邊因緣的不斷的變更、交織,給我們帶來的減劫的消息,就是苦的消息比較多。慢慢地變得惡劣了,心理環境,不是說生活,心理環境慢慢地變得逼迫就多了,所以大家意苦的東西就比較多,意識的逼迫性就比較多一些。我們減劫中的特征是這樣子的,意識的特征是這樣子的。

減劫這個時代,人壽在縮短,按照佛的授記,是一百年減一歲,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壽十歲,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減劫的時代。這是一個確認性的東西。大家要與人為善,不是嘴上的善,是心地的安樂,清晰的善。這樣一個善,那我們就是一個增劫的效果了。我們生活在減劫中,我們要做增劫的事,那我們人心就寬松,我們隨著減劫的這種整個滑坡去做,大家相互的就是苦難的東西多一些。為什麼談意樂呢?因為意樂是增劫中交流的基本要素,人與人之間是通過意樂來交流的,它把苦的東西、迷失的東西、掙扎逼迫的東西給放棄了,變成了相互的真正的鼓勵、愛護,成就對方的善緣,這樣一個心理的狀態,人壽就會增上。

剛剛我們幾個人在坐的時間呢,談到一個話題,有的菩薩問呢,人怎麼才能長壽呢,是不是需要鍛煉身體人就很長壽呢?我說這個長壽不了的。因為你這個機體的鍛煉沒有長壽的內容,你是長壽不了的。布施啊,布施人的飲食啊,給人以勸慰,放生啊,慈心啊,等等,這都是人長壽的善良的精神基礎,要不然你沒有基礎的。所以我們要有增劫的這種心理狀態,就要用意樂。

那我們下面要說的,肯定是大家在生活中要知道,這個減劫與增劫的差別就在於意樂與意苦的東西了。那我們就會選擇這個意樂來作為生活的一個指導性的、決定性的意識,或者說一個操作方式。剛才我們把意樂作了七個次序、七個內容:物質的、精神的、心靈的、智慧的、願望的、究竟的、自在的等等,這七個角度來談它。但要是細細地分,可以分成無窮個數。這們這一生中的意樂,或者這一生最阻礙我們的東西呢,一般的得失問題可能就是這一生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生死問題肯定是這一生,要能解決,那個就特別重要了。把生死的這個制約(解決),我想生死對大家的制約是不言而喻的。我接觸過許多在生命的邊緣地帶的人,好比說得絕症啊,大家說的絕症;被一些惡性事件沖擊的人啊,好比說犯了國法啊,犯了某些集團的利益啊;被人追殺啊;被一些險惡的事件沖擊啊,等等很多事情,大的自然災害啊,像我們知道汶川,一次(地震)十萬人就沒了,很多事情。這些問題我們有沒有什麼概念呢?我要用意樂來看這個生死問題,也就很簡單。我們先從生死上談意樂。還是從某某這談,生死的意樂你談一談。

居士甲:意樂解脫生死,不被生死所束縛,面對生死的時候……

師:大家來談一下。我感到許多念佛人對生死的恐懼比不念佛的人還要大一些。可能年輕人一般會認為生死跟自己沒關系。黃泉路上沒有老少的,肯定有關系。不怕死的人很少。你講一講。

居士丁:我對生死有感覺,是因為我有六個親人在我眼前,我看著他們去世。當肉身在臨死的時候,他那種痛苦,掙扎,抓著不放的那勁兒,巨難受。那種痛苦是人能看出來的,其他的他自己已經表達不出來了。但是看到那種痛苦,活著的人,尤其是親人感覺很深。

師: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居士丁:我從開始第一次是我20歲看我生父去世,那時我才知道有生死這個問題。這人死了去哪兒了,我就琢磨這件事。後面就一個一個親人去世了……

師:你怎麼解決的?

居士丁:我解決的方法,就是念佛。

師:太好了。某老師講一講。

某老師:學會去熱愛死亡。

師:實際死亡不過是個變化,真正地會面對死亡,平等地、平常地面對死亡,死亡就變得有意義了。

某居士:其實死亡也不是壞事,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某居士:差不多相當一部分人在童年時期,都恐懼過死亡,他由於在未成年之期,或十五歲之前,或者七八歲的時候,都有對死亡的恐懼,這種恐懼大多數都來源於對無限的恐懼,他們覺得死亡之後就是無限深淵。這很多人到成年以後反而會淡化,成年以後經歷了很多可能習慣了,認為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對很多事物……。

師:現在老人啊,病人啊,一些去世的人,感到死亡是正常的嗎?

某居士:成年以後啊,大多數老年人恐懼死亡,並不是老年人活了一輩子,他就想明白了,就不恐懼死亡了……

師:所以我們要把意樂放在一切時處,就特別重要了。因為死亡問題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比較敏感。

居士乙:我覺得活著的時候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開開心心的;死的時候能夠做主,也清清楚楚,自自在在的。這就是福氣。

師:人要是活著能做主啊,能把它錘煉得清晰了,抉擇了,死亡也就只是個過程了,就是一個變化。

某居士: 聞到佛法不怕死了。

師:聞到佛法不怕死了,死亡是因果是沒問題的。但是我說,像某老師講的那樣,要迎接死亡,面對死亡,用喜悅的心情面對死亡,這個意樂的話題它不是一個狹隘的話題,為什麼我們跳躍到死亡的問題呢?實際我們平時心裡的需要、變化啊,要是在你感覺到回避的問題,不願意面對的問題,用意樂解決一次,其他問題也就好解決了。死亡是不是一個變化過程呢?大家可以去談一談。因為我的生活經歷中有過幾次死亡的經歷,我自身,我對死亡就感覺只是一個變化。

因為這個意樂啊,我們把它用在一切時處,它就變得有力了。養成一種習慣就好了,把意樂當成一種習慣。談這些話題呢,還是為了使大家有一個相互的交待,因為許多人呢,面臨著這個挑戰的,生與死的交織的挑戰。解決這個問題是個大事情。我們不會感覺到死亡跟我們沒問題(沒關系)吧?我經歷這個死亡呢,我感覺死亡就是個變化。很快的一個過程就過去了。這個過程雖然你沒有確定你這個色身真正地擯棄它,但這個過程你會經歷過的。很多人呢,都有瀕臨死亡的一種感受或經歷,我不知道這裡面有沒有經常會昏過去的人,昏死過去,失去知覺,有沒有?看來大家還都是比較堅強。這個變化過程實際是一個瞬間的事情,有的人死幾天,呼吸都停止了,幾天以後它就是一個很短暫的過程。有的有死亡中陰,有的沒有中陰,就是一個過程。假如人不掙扎,這個死亡的過程變得很自然。人掙扎呢,死亡就變成很痛苦的一個糾纏,糾結性的東西。許多在醫院的,或者看到自己親人去世的人呢,都看到那個痛苦的掙扎的過程,就是他不願意死,對抗這個死亡的過程。對抗他還是要去世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呢,總有一天要面對這個事實的。但這個過程呢,它沒有太復雜的內容,因為我們很多人的記憶中已經把這個死亡的過程都泯滅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個體都經歷過無數次的生生死死,都經歷過無數次,中國人有一個普通的話來遮蓋這個記憶的遺忘呢?叫什麼湯?對,迷魂湯。所有的中國人都會知道的,因為什麼記不住呢?喝迷魂湯了。過奈何橋,孟婆婆給你灌迷魂湯了。實際呢,這個不需要孟婆婆,只需要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記憶的一種自我的保護。它一旦到了極致了,它有一種自我保護體系。這種自我保護體把你的記憶關閉了。產生了漆黑的這樣一個屏蔽,一個方便。我以前有過很多這樣的體驗,痛到極致的時候,人就忍受不了了,突然出現了一個感知的屏蔽,一團漆黑人就倒下了。屏蔽,它會自然保護。我們從母胎出生的這個過程大家都有的,但沒有幾個人記得自己怎麼出生的。誰記得,舉舉手。不管年齡大小,沒有一個人記得的啊!

某居士:我先生記得。

師:那應該把你先生請來。給大家講一講。

某居士:他記得有一個瞬間,被包裹著,暗紅色的,他要往外出,而且常會夢到這個。

師:這是比較有善根的人。有的人整個出生過程就能把握;有的人呢,他的這個出生過程呢,他不去體驗,出生以後他去奪捨,有這樣的人的,他不願意忍受那個記憶,他就奪捨去了。但是我們大部分人呢,就在出生羊水破掉的這一刻中,出生這一刻中,我們的記憶就全部屏蔽了。因為這種風刀解體的東西啊,對我們整個身體做了一次大手術,人的整個生命就像被風刀片割一樣,那個痛苦人是忍受不了的。為什麼大部分孩子一出生就“哇”的一哭呢?什麼都不會搞,就會來哭一聲。哭不了呢,大夫護士就會抓住雙腳一提在屁股上“啪”,孩子“哇”一哭就解決問題了,就可以了。你不叫一聲“苦啊”,他就不允許你。為什麼呢?這個風刀解體是很痛苦的。大部分我們的記憶在這個地方屏蔽了。像這位女士剛才講的這個,出生這一刻,她的先生能記得住,大概是羊水未破的狀態下,他可以記得住。但是羊水一破,人的記憶力不願意去涉足了。因為涉足這個太痛苦了。人忍受不了的,忍受不了就屏蔽它。因為我們多生多劫啊,一直這樣生生世世的徘徊著,稱為輪回。所以說呢,這也是我們的意樂,是潛意識的一種意樂。我們在屏蔽著苦,苦難,苦難的記憶,不能忍受的苦的記憶。

我遇到幾個眼睛失明的人,我給他們做了一個總結,大概就是:他們看到了自己從潛意識中、深層的意識中絕對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突然就出現了眼睛失明的狀態。它要屏蔽一個東西,眼睛就失明了。前一段時間有兩個教授先生去看我去了,說師父馬上配個眼鏡,我說為什麼呢?他說48歲就應該配眼鏡了,要不然眼底就會出血,年齡大了嘛,看東西眼底就會出血。我說為什麼呢?他說你眼壓就會高,就會出血,說了很多道理。然後一個出家師父配了一個老花眼鏡給我看。我平時還可以看書的,這老花鏡一看是省力了,但是摘不掉了。這也是潛意識的一種保護與意樂。那為什麼老年人的眼睛會花掉呢?會慢慢地看不清晰呢?實際呢它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年齡大了,看得多了,他不願意再看了。不願意再看,怎麼辦呢?讓眼睛慢慢地不好,讓眼睛慢慢的視力不夠了。

你要是仔細地觀察,意樂一直在起作用,但是只是主動地與被動地,清晰地與不清晰地罷了。那意樂到底是個好東西還是壞東西?不能那麼談它啊。只能說意樂一直在起作用,明確地不明確地在起作用。所以今天我們把這個話題提出來呢,最主要的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生死攸關的地方,使這個意樂起作用罷了,主動地起作用,不是無奈地,不是掙扎性地讓它起作用。

人為什麼記憶不起來很多東西呢?我前一階段得了個病,他們說很嚴重,可能會要人命的,跟我談這個事情,貴陽的菩薩他們是知道的,很嚴重,要人命的,他們說是絕症。我當時就說可能就是絕症了吧。通過很多方法的觀察呢,早期認為自己的確是一個嗔恨心吧,或者是殺業造成的一個惡性疾病,但是沒有解決問題。或者說它不契合你的心理與身體的狀態,所以我感覺到這個癌症呢,大家不要奇怪就行。(師父在黑板上寫了“癌症”)他們認為這個東西是絕症,我認為這個東西是個需要了。就這兩個字“需要”呢,我認為是最契合的了,最相應的了。真是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我怎麼審視就是自己的需要。不相信,很多有這樣經歷的人都可以這樣去審視自己。有一個雲南的菩薩,姓什麼叫什麼不管他,也是得這一類疾病了。給我打電話說:“師父,我這個出大問題了,他們給我確定什麼什麼疾病,你幫我看一看,我是怎麼了。”我說我看不來,但有一點呢,你可以仔細地回憶,你生活過程中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對死亡的一種借助或者希望,動過想要死亡的這種念頭沒有,不想活的念頭有沒有。說實話,你不能給我講瞎話。

某居士:我就說一個。我在工作的那地方,我周圍的很多親人朋友都得的這個病,圍著我的都是這個病,後來一個一個三五個月、一年他們都沒了。後來我就特別深思這個問題,我用了七八個小時的時間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想如果我有一天得上這個病,我怎麼解決呢?我想過這個問題。這個算嗎?(注:提問者正身患癌症)

師:算。我們都知道,諸法因緣生。不要笑,我們周邊這個東西越來越多,大家就不要笑了。所以說意樂這個問題啊,你的意識在主動地捕捉一個什麼呢?甚至包括死亡你都會捕捉它。我們不相信這個,你細細地審視你就知道了。

我問這個居士,這個居士說:有。有過一次很強烈的想死亡的願望。那我說得癌症就太正常了。他要找個理由嘛,死亡的理由,告別這個世間的理由。因為也可能你這個色身、業報還不足以讓你死亡,那怎麼辦呢?就用一種疾病來填充你這個需求,使它內容化。我感覺到這個“需要”跟“意樂”是沒有差別的。為什麼我這麼講呢?不是故意要設計一個什麼樣奇異的話題,實在是需要大家審視的。後來我再遇到很多疾病,大概我能找得到了。這一次去內蒙古走動的時間呢,我突然就感冒了。下來我就想一想,可能就是自己潛意識中不太想講什麼話,不太想做什麼事情,就突然感冒了。雖然有個借口,有個外圍的理由,但是意樂的東西是最主題的話題了。你潛意識在緣某個東西,它產生的力量與效果。表層現象的東西啊,很沒有力量。你的潛意識很有力量,你的心裡那個需要,心地的那個晃動,那個東西的尋求很厲害。

所以意樂的這個內容啊,真希望大家有一個認識,有一個抉擇。它對我們的生命的現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有的人說念佛不能往生,這是他的意樂;有的人說現在不能往生,是他的意樂;有的人說現在能往生,也是他的意樂;有人說不能安心,是他的意樂;有人說能安心,也是他的意樂。但是他的心靈深處最重要!心靈的認取、抉擇最重要!心靈的認取,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所以這個心作心是太重要了。很多人說:哎呀,我業習怎麼樣,我環境怎麼樣,這純粹是借口,實不相干!

菩薩們,這個地方要思維思維。因為意樂的人生呢,我感覺人生的這個意樂悄悄地在起著作用,悄悄地在影響著我們的整個生命,我們把它揭示出來,把它拿得出來,不管是從精神的、物質的、智慧的、自在的、究竟的,不究竟的角度上呢,我們去思維它。剛才那幾個層面,我們大家可以抓住一個層面,我的意樂是什麼呢?可以自己悄悄地問自己,不要告訴別人。自己的意樂是什麼呢?世俗的意樂是什麼?出世的意樂是什麼?自己悄悄地認識它,確認它。對你的人生一定起到一個積極的、主動的作用。意樂不是個高尚的產物,也不是個低下的東西,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隨著它的作用而作用的現象。

所以我說人生啊,是意樂的人生。我們一生就靠我們有意識的、無意識的意樂在起著作用。這樣呢,把人生等於先格式化、簡單化了,當然這個格式不是要纏縛我們,是要認識自己的一個方便。這樣一個模式使我們在認識自己,認識人生有一個格式,有一個方法,有一個透視孔,看得比較准確一些。這樣呢,我們再來完成自己的人生,運用自己的人生呢,就不失為一個方便。因為可能以前很多迷茫、無奈、無力、沒有方法,這樣呢,從意樂的這個角度,來審觀自己人生的過去、現在,乃至未來,我們的機遇、我們的機會就變得主動起來。

某居士:師父,您剛才說潛意識,平時表面上學這學那,但是潛意識裡進不去。

師:OK,太好了。我談意樂時,剛才就說,是需要,是願望,對嗎?我寫個“需要”可以嗎?“需求”可以嗎?我們很多人學了很多技術、很多文化、很多學問,但有時間不見得是需要。我說這個意樂呢,就是你的需要,不管是精神方面、物質方面、感知方面,究竟不究竟,它是一種需要,是一種內在的需要。所以呢,意樂有內在需要的一種表現。

大家可以審視這個問題,因為我們談一個有關大家的問題才有意義,要不然浪費大家的時間。北京這麼繁華的都市,大家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掙鈔票什麼的,對不對?(眾笑)

內在的需要。有的是表面的、被迫的,是被擠壓、被拉動的,你不得不做。那就違背了你的意樂,你去做所以你就會產生苦,被迫性,怨言,我們就會表現一些厭倦、排斥、推卸責任。要是找到了內在的需要的意樂的生活的一個動源呢,我們把它認識、抉擇、運用出來,人生一定不會變得那麼被動、消極了。的確看到很多消極的人,一直看著看著走向死亡,很消極的。

所以大家可以在意樂的認識上呢,去思維思維。只希望大家去觀察思維。實際我想通過這種所謂的格式化,讓大家有一個准確的思維方式罷了。這有點強行。但是它的的確確通過這種意樂的格式化的思維方式呢,你可以比較准確地看到自己的思想動態,你自己的思想的作用力在哪個地方。自己思想的作用力,作用力這個點在什麼地方。比較好把握自己的人生,或者參悟自己的人生。參悟自己的人生,我們人生的確需要參悟,一晃就過去了。

我接觸過一個上海的居士,得病了,他家裡人就說不需要他手術,不需要他化療,他就給我打電話說:“這孩子一點都不孝順,我得病了,也不讓我去化療”,我說化療很苦啊,結果化療以後真是很苦,很多反應,嘔吐啊,實際呢,自己的意樂沒有找到的時間呢,就會被病、業力、外緣所欺辱。

一個居士得病了,打電話說他不想手術的,不想化療的,家裡人說你敢不手術,那就跟你翻臉,必須得去手術,他就逃跑,逃跑家裡人就追,真是這樣子的,就追追追,抓住了,他很無奈,是這樣子。最後這個居士跟我談,冤親啊,天啊,親人就是冤家啊!

人有時候有很多無奈的東西都是被迫的。那我們怎麼活得主動一些、明快一些、自在一些呢?因為我們沒有這種習慣,往往就在被迫中生活。不能在被迫中生活了,我們要靠自己來解放自己,尤其自己意樂中來解放自己。人生太快了,像我們頭發白的人就知道有多快了,年輕人,你放心也很快,我們快你們也快,很快,人生變化太快了!

大家就喝喝茶吧,休息五分鐘。

 

主持人:咱們安靜了。大家從四面八方過來,很難得能有機會聽法,能靜靜地把心放松,能夠吸收到更多的法益。在師父開講之前,大家先靜靜地坐一分鐘,閉著眼睛,靜靜地,讓內心靜下來。沒有坐下的就趕緊坐下,請外面的朋友也安靜一點點,盡快坐下。

師:剛才我們把意樂的認識,所謂的抉擇就是我們沒有離開過這個意樂,大家沒有離開過的,或者說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意樂。意樂實際就是我們人生的一個主要的課題了,人生的一個主線。我們有個認識了,我們再來談運用它,怎麼來恰當地運用這個意樂。這個意樂可以主動地運用它。

我們把究竟意樂確定一下,因為究竟的意樂是我們一般很少去思維它的,或者說我們大部分的人群是思維不到的。假設對究竟的意樂有個認識,或者有個確認呢,我們再來看世俗的意樂就變得十分簡單。所以我們來確認一下究竟的意樂。究竟意義上怎麼來認識這個意樂呢?我們人生中有兩大類人:一大類的人我們談他們是聖者、智者、覺悟者,一大類是迷失者,比較愚鈍、無明、蒙蔽者,無明蒙蔽,我們就慢慢地墮落在習慣業力之中;覺悟者就在廣大的層面呢,使自己的生命意識發揮他們最優越的作用。那這些覺悟者是怎麼來覺悟的?我們一般地講,他們是順性者。順性者,就必然覺悟。順性生存、觀察、意樂。逆性,違性,或者說生活在一個,執著於一個表相,一個枝葉問題,表相。這樣我們會生活在一個違性的習慣中。這種習慣會使我們退失本性的作用,那麼這個順性的作為就會消失。在一些枝葉的表相問題上就會沉淪,會固執一些表相的作用,那麼這些人就會迷失,這是一個迷失的特征。順性呢,我們就會觀察到萬事萬物的本質的妙用。不管你是喜怒哀樂,是善是惡,它有一個共同的本質,這是一定的。萬事萬物一定有一個本質性的作用。我們談到究竟也無外乎談一個本質,談一個本性,或者說自性、佛性等等說法。那我們違背這個自性、本性、佛性,那我們就會固執某一個因緣,執著於某一個因緣,迷失他的自性的本體的、圓滿的作用。

像現在這個時代,這個教誨上,一些教法上的作用呢,因為這個時代的信息的交織,人類這種來往的頻繁,要是沒有一個了義、徹底的教誨,我們在這麼短暫的人生,過濾不掉很多不需要的信息,或者感知方法,我們這一生想了生死,想得一個真正的自在力是很困難的。現在很多人的煩惱不單單是來自於世俗的習慣與世俗的貪嗔癡,很多反而來自於所謂的佛法的法則的一些認知、學習,帶來的負重與迷失。很多人接觸了很多善知識、很多法門、很多灌頂、很多儀軌、很多經典,到最後反而不知所措了。為什麼呢?就是沒在本質上解決問題。本質上解決問題,實際順性呢,的確應該是我們究竟意樂的一個認知方式,或者說出世的意樂。出世並不是斷滅,也不是說讓我們真正的放棄世俗,沒有這樣的力量。讓我們干什麼呢?讓我們從世俗中覺悟人生,就煩惱這個路來覺悟這個人生,回到法性的這種喜悅的本質上來。讓大家脫離世俗是太困難了,但讓大家覺悟每一個世俗的當下,這不是個難題。就是我們遇到每一個問題,我們都來覺悟它,來認識它,了解它的本質本源問題,這不是個太難的事情。就是說我們不用改變生活模式,不用改變我們什麼特定的東西,也不需要學什麼東西,就是從我們本有的煩惱、業習、作為、感知來覺悟,這樣就比較直接,直接方便。現在給大家大量的儀軌修持,很多人是沒那個精力,沒那個時間,沒那個心力。那我們面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現緣的生起,完全可以覺悟它的。只是說怎麼先把它歸納起來,確定、了解,看到它的實質,讓實質起作用。這樣我們意識的把持力、審視力運用的這個角度就會成熟起來。

我們嘗試著把它,在我們每一個當下嘗試著用一種方式,先把它歸納起來。我給大家提的這個方法是可以發揮作用的,主要是你要去實踐。有文字能力的人可以記一記,或者方便記的人可以記一記。

第一我們先把生活的身口意三業,身口意三業的現緣,我們不需要再去搞其他什麼特定的動作、言說,不需要,學習都不需要。把三業的現緣作一個歸納,或者說總結都可以。這是第一步,歸納總結我們的現緣。我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尚未真正地親證法性,或者親證空性,我們所有的作為沒有離開業習,沒有離開業與習慣。我們不斷重復著做一個問題,做一個事情,身口意三業的表達,若善、若惡、若無記,離不開這三個課題。所以我們先對業習做一個歸納。我們的業習中沒有離開這三個問題。一、是我們會行善的,二、會行惡的,三、會無記,這是一個比較泛泛的總結。我們的業習中沒有離開善、惡、無記這樣的名字。可以記一記,為什麼呢?下去可以重復地去實踐它,當然你說記憶力好那就最好。這是個很難得的方法。因為我們可以在每一個當下修持,這不需要改變什麼,或者說持咒啊,掐訣啊,磕大頭啊,忏悔啊,或者說搞很多名堂,都不需要。加行是絕對沒有的,現下的行為就是最好的加行,就直接解決問題。那我們把每一個現行呢,現緣呢,來總結,它沒有離開善、惡、無記,這樣一個泛名、泛稱。大家可以去觀察的。要有這個超越了,可以給我講一下。那你說你的身、口、意三業,我超越了善、惡與無記,那你就舉舉手給我講一講。要是沒有超越呢,大家就先認同它。這沒有強制性,這只是給大家一個提示。就是我們先來總結歸納一下我們的三業,這個業習,是不是在善、惡、無記這樣一個范疇之內。若是,你就點點頭,認證它就行了。是這樣的,好,那我們就談下一個問題了。

(第二,)因為我們一旦認同了每一個現下的這個習慣業習的這個業力的它的名字是善惡無記,那我們就要細分了。剛才第一步呢,是先立它的泛名,它是業習,是善,是惡,是無記,我們然後給它明確,若善若惡,若是若非。因為我們每一個作為中呢,一定有一個准確的恰當的一個名字,找到它了。好比說我們動一個念頭,嗔心,你就說,它是惡的。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是嗔心,嗔心生起來了,你說給它起一個惡的名字,惡——嗔心,這個嗔心准確不准確呢,你自己會知道的。慢,慢心,一個無記,一個昏沉,一個掉舉,這樣一個隨煩惱的心,你給它起名字越准確越好,也不見得用一個我們認為是佛教的名詞,不需要。你找到准確就行了,一准確,這個明確的命名呢,你就會感覺很滿意,你這個三業表達出來了,你認為你給它起的名字很准確,很明確很准確,這個命名,你就會產生一個對應的喜悅。相應、對應的一個感知。這是第二步,剛才那是第一步。當然也有說我不是惡行,我是善意,我想布施,想放生,甚至我去作為,去勸善,這都是可以的,這是善。他要布施,他要持戒,他要勸人行善,等等,他都會有內容的。名字起准確了,哦,我動念頭了,要布施,要持戒,要忍辱,要精進等等,給它起名字,命名,明確命名,使它相應,這個過程。相應特別重要。這是第二個動作。因為任何一個我們身口意的三業呢,都可以這樣的來,先歸納它,總結它,它是業,它沒有離開善惡無記。它是善,它善的名字是什麼?它是惡,惡的名字是什麼?它是無記,無記的名字是什麼?因為有淨染無記等等。就是你自己找你自己心裡的名字,你沒有佛教的專有名詞是沒問題的,只要你找一個恰當的、相應的名字就可以了。第二步,命名。因為我們每一個動作、每一個作為意識都可以命名的,但你說我沒有這種習慣,我們就用格式化慢慢地培養這種習慣,培養。這樣你的生活就會變得很有味道,不空過。因為這個行為呢就可以使我們不後悔,人生絕對不後悔。

那麼第三步呢,名言化。給它准確地命名了,了解它是善,是布施,是持戒等等;惡,殺盜妄YIN,財色名食睡等等,找到對應的名字了,可以名言化。說,這個事情,這個身口意三業,是個名言。名言是什麼呢?沒有內容。或者說,不定,內容是不定的。這個名言內容是不定的,是沒有內容的,是空泛的一個名詞。因為你沒有使它相續成為事實,你在觀察它,給它真正名言化。就像一個名字一樣,這孩子還沒有誕生,大家給他起名字,這個名字是沒有內容的。大家搜索,查字典,找起名公司,找一些善用文字的人,找一些有威德的人,找一些信賴的人,去起個名字。這個名字是沒有內容的,是需要起名字的人幫他解釋內容,表達內容,表達願望。我們通過對我們身口意三業的一個歸納、認識,達成我們對它的一個善惡無記的命名,然後呢,名言化它。這是第三步,名言化,就是告訴自己,自己身口意三業中某一個善業、惡業、無記業的命名,是名言,是本不可得的。因為一旦名言化,你再看它的善惡無記的狀態,是不可得的。就一步一步地把我們的思想呢,通過一個格式化的東西呢,來把它名言化。實際就是從業力中走出來,要不然呢我們就深陷我們的業習之中了,使自己的每一個業習造成一個後悔的過程,迷失與後悔,壓力、彷徨、徘徊。在這地方沒有這種東西,你把它名言化,你去了解這個名言的不定性,不可得性,非善、非惡、非無記。我們可以嘗試做,這樣使自己慢慢地意識步入。這是第三個階段,名言化。

第四步對我們來說就特別的重要了。因為一旦它名言化,它這種不可得性、不定性,這種善惡無記、非善惡無記的這種狀態,它就會揭示我們所謂的佛性,或者說自性,本性,佛性都可以。這樣一個性,所謂的性就是它的本質問題了。第四呢,它的本質就會彰顯出來,就是我們所有的行為——身口意善惡無記的行為的,通過名言化,我們了解了所謂的自性、佛性、法性的狀態、相貌。我們一般談順性,說明心見性,我們把它搞得很遠,很迷茫,或者說很不可及的。這樣是可及的。我們通過對名言的認識,了解到它的不定性、不可得性、非善惡性,那我們就會自然地展示萬事萬物的本性、自性、佛性,所謂的它的相貌、狀態,就是本不可得,無自性性,無常性,無我性,那佛陀的法益就在這個地方會彰顯出來。通過對名言的認知,自性、佛性、本性會彰顯出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假設第一步的認識,一個事情來了,一個念頭來了,一個言說出來了,去先把它歸納、總結,起個泛名,是善是惡是無記,確定它的細致的名稱,善惡無記的哪一個,是哪一個善,哪一個惡,哪一種狀態的無記,一旦確定是命名,(這是)第二步。然後第三步,名言化。說它是個名言,這個名言就是這個名字,這個善這個惡這個事情是個名字,實際說我們一步一步地退到心靈深處,來觀察自己的自心,它的不定性、不可得性、非善惡性,我們就了解到佛性、自性、本性。了解了自性、佛性、本性的狀態與相貌,那我們就見性。從理解的現下我們來見性。這見性就這麼簡單嗎?也沒有啥復雜與簡單,只是個方法問題了。就是個方法,大家都知道,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一個現代化的時代,像手機等很多東西,都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過去很多不可想象的事情,現在都變成現實了。沒有什麼,這見性也是很容易通過恰當的方法,得到這樣一個事實。這雖然通過我們稱為解證解悟的一種方式來見性也是不復雜的。

第五步,那每一個事情呢,我們每一個當下,每一個事情,都可以見性的。只是說你恰當地運用這種格式,把它格式化,把它規范起來,格式、規范,你就可以見到它的本來面目,就是所謂的本性。那第五個過程呢,性起作用。你能了解性了,萬事萬物的本性了,它這個無自性性、不可得性、不垢不淨性、無難易性、非善惡性、空性,等等,你了解了,它就開始起作用了。性起作用,起什麼作用呢?古人講這個就比較省力,“即心即是”。這個心讓它起作用就是了。怎麼起作用呢?讓它起作用就是了。我們這樣會產生一個特別省力的自在的心理與作用。能不能做得到呢?你按照這個次序來,這個格式來,這種格式化的東西,不要亂,只要按照這個格式的次序來,那每一個當下呢都是你覺悟自性、讓自性起作用的一個很好的機會,那都是大用。所謂的大用就是心、自性在起作用,而不是以前的習慣、煩惱,以前我們這個逼迫性的東西起作用。主要是這個格式化的次序很重要。修行的方法很多很多的。

今年在寺院裡,很多出家師父,他們壓力也很大,很繁重的功課啊、誦經啊,甚至還要出坡勞動啊,等等,大家心裡說這個能不能有一些簡單輕快的方式呢?我就把這個格式化給大家作了一個提示,當時出家人是很歡喜,可能他們有基礎,但是我感覺每個人也都有基礎,因為每一個當下,不需要額外制造任何一個設置了,不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的環境,改變自己什麼,不需要;修什麼加行,准備什麼資糧,都不需要;乃至說做一個皈依形式,也不需要;你就直接這麼做就行了。那這不是外道嗎?當我們啟發心靈深處內在的作用,那是真正的皈依佛,真正地皈依法,真正地皈依僧!讓我們的佛心起作用。所以這第五步,就是性起作用,而不是業習、善惡、是非在起作用。這個次序呢,希望大家有一個概念。有這個概念呢,我們的意樂,所謂的意樂就是我們主動起來了,我們現下這個分別執著變得方便了,那麼我們人人都可以修隨意三昧了。以前我對隨意三昧十分地向往,我說:哎呀,什麼時候要能修個隨意三昧,那人就太快樂了。為什麼呢?不需要造作,不需要負重,不需要那麼多的什麼特定環境,隨時隨地可以修行,可以覺悟,可以讓人生真正變得燦爛清晰起來,這太美好了!今天供養給大家了。

(眾鼓掌)

師:這個格式十分簡捷,不復雜,就五個次序,一天用一次就行,你說我要用兩次怕吃虧的,用一次就行了,24小時拿出一分鐘過濾一遍,你這一天就不會辜負自己了。慢慢地增加兩分鐘、三分鐘、半個小時,用這樣的當下的自性的大用,當下的覺悟的機會,你慢慢就會使自己心裡生起喜悅,對一個究竟的喜悅,不扎任何架子的一個喜悅。我不需要拿一個(架子),哎,我是個學佛者,不需要的,完全不需要的。哎呀,不行啊,我是個學佛的,我要裝個什麼樣子,像文革的時候我們拿個紅語錄是一樣的,對,不需要,不需要喊口號的,悄悄地就可以做。

諸位菩薩,這樣呢,我們對念佛法門的了解就比較方便了。為什麼即心即是呢?它很徹底了。根無大小,遇此皆得方便,我們不需要你根利根鈍,也不需要你有沒有文化,也不需要你是久學久參的人,只要願意用它,它就起作用。一天只需要一次,拿出來一分鐘,寶貴的一分鐘時間,把你的一個想法、一個作為、一個念頭去過濾一遍,你就會看到它的作用,性的作用。這樣呢,我們對人生慢慢地感覺到,我永遠不會在懊悔中生活了,我永遠在一種清晰的、明了的,仰俯無愧的這樣一種心理下去生活。這裡面遠遠地超過了善惡。這樣大家作為一個學佛者,就不太容易紅臉了。別人說:哎呀,你是佛教徒,你說我煩惱大得很呢(師做躲避狀,眾笑)。因為世俗的人兩座大山,我們已經三座大山了。很多學佛的人又背上一座大山,要在人面前裝個學佛的樣子,很累!這個不需要。這是內心的一種喜悅與作為。

這個模式真心地供養給大家。這是一個很特定的傳承的一個口訣,這個口訣在我們漢地一直被淹沒了,但是在念佛法門中它一直有傳播,我們說五念門中,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至於說我們對修行方式的認知不夠,就不知道念佛法門為什麼那麼易行,就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時每一刻,可以用念佛的總持法門,來完整地調節我們的身心世界。但大家接受力不夠,這種方法就簡單了,把它分解了。

加點嗎?(加點。)

某居士:師父我有個問題,我沒太聽懂那個名言化。

師:好。我再給大家講講名言化。(需要加點嗎?需要的話我再給大家加半個小時。大家只要不疲憊就行。)有個居士提出來名言這個問題。第三步應該是名言,這個名言是個啥呢?我舉個例子說,一個孩子還沒有出生的時間,父母就說我們給孩子起個名字吧,然後去拿字典啊,去找一個智者啊,找一個起名公司啊,找一個自己信賴的人啊,找同學啊,戰友啊,找本單位的人啊,我們大家給孩子起個名字。這個時間的名字呢,實際就是個名言,還沒有內容呢,然後起一個張三李四,等等,這就把它確定了,把它化現出來了,就稱為名言化。實際就是命名以後的作用,前面第二不是有個命名嗎?這是第三,它是個命名的確定,第一個是歸納嘛。

某居士:師父,第二步第三步是一步嗎?

師:實際呢,這個方式呢,不能說是一步兩步,實際沒有這個次序,我們是把它格式化了,我們自己設計的格式,就是用一個方式把它割裂開,使它產生一個次序,心理次序,要沒有這個次序呢,我們很難名言化。你就會把你這種習氣——善惡的習氣、無記的習氣,當成一種事實,你就會執著它。但通過這些歸納、命名、名言化呢,它會產生一個歸入佛性的一個過程,因為名言化我們就會認知它的不可得性、不定性,所以“第四”一般就是說它的不可得性、不定性。這也是無自性性讓它表達出來。這個內容啊,這個次序你下去也可以歸納,但有一點呢,一定要把它格式化。為什麼有五個次序呢?五個次序能使我們的心念在格式化的過程中呢,產生事實的力量,就是格式化的事實。這個名言是不可得的意思。

某居士:您能舉個例子嗎?

師:剛才舉孩子那個例子了。這孩子不存在,給它起個名字。

某居士:我是說這五個步驟,比如說我今天發心去放生,您就這五個步驟……

師:沒問題。好比說放生,對,大家喜歡放生。今天有人打電話說了,哎呀,今天是好日子,佛菩薩的聖誕,我們放放生,功德大得很呢,像天一樣大,功德無量啊,對不對?大家沖著這無量的功德就要去放生了。摸摸口袋,二百,一百,五十,十塊,寫個名字,搭什麼車,開什麼車,去什麼地方,動這個念頭了,或者說有這個緣起了。這個緣起我們先給它歸納,這是業、業習。你不是放生去了,你是沖著放生的功德那麼大——不是業習嗎?是個善業習。要是說放生去吧,沒有功德,你說我才不放呢。為啥呢?這是個業習,不過是善業的一個業習罷了。所以給它歸納一下,它是一個業習。它這個業習是個什麼呢,它是個善的業習。它細致的名字呢,我們給它命名——放生。你很准確地說啊,今天我動念頭了,很大的功德,要放生去了。放生,命名。放生,因為你還沒有去做,這個放生它就是個名言。這十塊錢你還沒有花掉呢,還沒去作為呢,還沒有變成一條魚去游泳呢,對吧?它還是個名言,它不可定性,不可得性,還是在意向中,這事還沒有做。所謂“化”呢,雖然這件事呢,可以產生事實,但現在不讓產生事實,把它名言化了,哦,這個事是動念頭了,是個善的念頭罷了,OK?這個過程可以思考得到了,名言化。然後看這個名言呢,不可得性,它不可得,它是不善不惡的,它是不定性的。我們以前會定性,為什麼呢?通過定性,名言化的過濾,通過一過濾,它就不可得了,不定性了。它無自性,它不可得怎麼會有自性呢?所以不可得而顯無自性,它可以把無自性、佛性彰顯出來,本質彰顯出來,實際萬事萬物都是沒有自性的,大家是知道的,只是缺乏觀察力。它都是空性的。

某居士:要是放生了之後,那還是不是不可得的?

師:也可以做,沒問題的。我們先說這一個話題。因為我們現在需要簡單,歸納,不需要復雜,一復雜你就混亂了,先學會簡單化,歸納化。不要牽涉,不要把它牽涉變形,要它格式,要它不變形,先要不變形,然後按照這個次序來。那這個不可得就顯示了它的無自性性,不可得性,無自性性,那我們來抉擇它的自性。

某居士:身口意這三業還用分嗎?

師:可以分。好比說打個電話聽到了,我動的是善念,我的口業答應了,我的意業答應了,那可以說是善願、善意,口業,沒問題,分得越細越好。這個格式不怕堅固,所以要清晰、純正才好。

某居士:那就是求功德的心……

師:還沒問題。你要是不斷地動心念,你還是沒有純正化。把一個東西純正化的相續,你變化了那就是它的不可得性、不定性。還是可以看到自性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名言,使我們得到萬事萬物自性的再現,而不是考慮它的復雜性、變化性,主要是認識它的自性。我們平時說的見性這個說法距離太大了,一說見性人就暈了,說見性是個啥玩意呢?見性是多神聖的事情呢!見性是大徹大悟的人的事,對不對?不是我們凡夫的事,今天就要凡夫見性的。通過這個模式就可以見性的,性不可得、不定性、無自性性、空性。所以確定了自性,是第四步。第五步就是讓性起作用。你就觀察,這個空性怎麼起作用就行了。你說我觀察不來,那我們讓性起作用,我們催使它起作用。現在放生不是可得也不是可失的事情,是慈悲心在起作用,那性起作用了,我們可以順性的作為。所以第五個呢,就可以說是順性作為,讓性起作用。順性作為是主動的,讓性起作用,我們也可能會進入一種徘徊狀態,你可以觀察性不可得,那麼放生也不可得,那可以去放生了。那用一顆不可得的心去放生跟有所得的心去放生,那完全一個是業,一個是順性,順性是輕松的、喜悅的、燦爛的;可得的是有所求,有所回饋的,那成業了。所以說見性成佛,不假方便,這就使我們見到性,讓性起作用,我們主動地觀察性是不可得的,萬事萬物的性都不可得,無自性。我們讓它起作用,讓它去放生。

某居士:那怎麼區分是性在起作用,還是機緣在起作用?

師:機緣也可以啊,機緣和性沒差別啊。由於我們有所得的心啊,是我們的習慣,業習的習慣,無所得我們不會做事的。大江南北往往來來的,就兩個人:名利,無利不早起的,沒有利大家都不來這個地方了。有驅使我們的東西就是名利吧。這是業習造成的一個習慣,沒問題的。這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它就這個樣子。但我們怎麼能透過業習來覺悟呢?這五個格式就是重要的,我們下去可以體驗這個東西。體驗很重要!

說“明心見性”這個詞,我以前聽了就麻頭,說明心見性,這個性咋見呢?不知道咋見。這個地方說見性啊,見性很方便的。圓頓之教呢,就是一念之差。說覺者佛、迷者眾生,這個沒問題的。雖是名字位上的叫法,但是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方便。

因為我們大家在北京這樣一個都市,這樣一個環境機會不容易,想把最好的東西讓大家有一個體會,也希望大家珍惜這樣一個教法,這個教法十分的珍貴,我現在講起來我感覺它的價值是十分難得的。因為它破除了我們很多在繁忙的生活的這樣一個環境中的人群的修行的一個障礙,就是我們怎麼的都可以修行了。只要你願意修行,除非你不願意修行,那沒辦法。你只要願意運用它,都可以修行。這是一個難得的修行方式。

拿出一點時間給大家解答一些平常的生活問題。最好是跟大家都有關系的問題,不要提個人的頭疼腳熱的問題,跟大家,跟這個時代有關系的問題。

某居士:善業、惡業、無記業都沒有了,都被劃分出去,那就是空性啊,對不對?

師:就是讓你認識,見性。讓你認識性,沒問題啊,這五個格式的過程就是讓你認識性的作用的。就是讓我們見這個不可得性、空性、佛性,就是讓我們來覺悟,沒問題的。

某居士:您能講講“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到底這個道是什麼,怎麼才算是修道?

師:剛才講了,剛才這個話就是道。因為一些別人的說法跟你不相干,不要去計較,這些說法不相干,不需要糾纏這些東西。剛才學的這個模式可以去重復重復,好不好?重復重復就解決你的這個問題了。

某居士:師父,那第五步,性起作用,整個名言化的過程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性在起作用?

師:是,我們把這五個次序倒過來看,逆向來看呢,一二三四五,這整個就是性在起作用。

某居士:師父,那平時修的時候是不是修到第四步就可以了,第五步就很自然了?

師:不是。必須得格式化,必須得走到。這五個過程呢,都是性在起作用,但是不能省掉東西,省掉東西就回到業習中去了。很多人學佛呢,就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慢慢養成習慣了,又在得失中計較,他認為說我念佛怎麼不起作用呢?因為他沒有讓性起作用,也就是說沒有被阿彌陀佛載負,沒被無量光、無量壽載負,沒讓性起作用,所以很多人念佛就不得其利益。那剛才講的這五個次序呢,就一定要讓性起作用,不能省略。一旦我們省略,就會出現大問題,又回到業習中去了。我們的業習是貪、放逸、懈怠、賊心不死、想占便宜。這五個次序是你必須要做得到的,這裡面沒有便宜可占,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做。

某居士:師父,您剛才說性起作用,可以逼它起作用,您能舉個例子嗎?

師:剛才我們談到性起作用,大家會說性怎麼起作用呢?那我們就可以主動的觀察,因為這個毗婆捨那的修持啊,一提到這個我感覺有點復雜了,這個毗婆捨那的修持呢,本身就是一個正念觀察的方便,智慧觀察的一個方便。因為這種格式雖然沒有禅定功夫,但可以起到有止觀作用的這種觀察方式的效果,因為它是隨意三昧,是可以在任何角度下去修持的,只要把這個格式做一遍。我們怎麼來讓性起作用呢?實際在命名,得見名無自性、不定性、不可得性,那麼這個佛性就展現出來了,萬事萬物的自性就顯現出來了。顯現出來,我們可以在這靜靜地休息一刻鐘,讓它起作用。休息一刻鐘,讓它起作用。起什麼作用呢,休息一刻鐘。不休息了,就讓它起作用。你又打妄想了,讓它起什麼作用呢?說:哦,自性本空,本不可得故,現在我們去放生,去買菜,去交往,你不可能就定在那個地方,說:哦,性空了,我就坐在這個地方,三大劫以後,就成佛了。成不了佛,還得讓它起作用。可以趕集去了,可以買菜去了,可以放生去了,可以讀經去了,也可以禅修去了,都可以。希望我們現前的菩薩呢,一天用一次就行。用二次,三次,七次,那就是你的事情了。並不是說你時時刻刻都這樣用,時時刻刻這樣用,那不知道你是什麼人了。用一次體驗體驗,用二次體驗體驗,慢慢地頻率就會加多了。

某居士:師父,我想問一下,用這個法門一開始要做一個歸納,我起心動念,這個念頭,是善念還是惡念,我不知道無記是不是已經達到一個非善非惡?

師:不是,無記不是非善非惡。無記,從業相的本質上來看,它是個惡業,愚癡業,無記本身是個愚癡業。畜生類多從無記中生,你看這個畜生啊,我在一個草原上住的時間,那個山是四千來公尺高,下雹子,很大的雹子,往牛羊群身上砸,下面就有森林、山谷,它們不去躲的,那個大雹子砸在牛羊頭上,啪啪的,就像石頭砸在腦袋一樣,它動都不動,很愚癡的,它無記。我以前真是不知道啥叫愚癡的,我看到那個真知道了。有的就被砸死了,啪就砸倒了,雹子很大。畜生來自於無記業。

某居士:那人在這個無記業中的念頭,您能舉個例子嗎?

師:可以啊,有的人發呆的時間(就是無記),我不知道你發過呆沒有,反正我發過呆,例子很多。

某居士:命名或者名言化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在工作當中,我希望能把這件事做得好,或者做得最好。但是我不清楚,我可以一方面命名,我說是貪啊,爭奪啊,好勝啊,另外一方面我又可以說這是精進啊。

師:你說的話我知道了,它是一個復合性的問題。剛才我說清晰與純正的問題,就是單一性,單一純正。歸納的目的就是單一化它,純正,單一,為什麼要歸納呢?歸納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准確的名字,不是為了復合、復雜。因為你這個命題是復雜性的,沒有問題,這很好解決,第一個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開始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思維混亂是正常的,思維意識的徘徊、交織,這就是人類煩惱的根源,沒問題的,不是話題。

居士丁:師父,那我想睡覺,這個念頭算什麼業啊?

師:昏沉,習慣嘛,欲睡的習慣就是昏沉。

居士丁:不是先得歸納嗎?善惡無記業。

師:肯定是惡業。我們眾生稱為沉睡者,諸佛如來稱為大覺者,我們就是在睡嗎?你現在就在睡,對不對?無明睡,一直在睡。

某居士:師父,淨土法門念佛修行這麼多年,這個信心時進時退,也碰到有些人誹謗淨土法門,雖然我知道他說的是不對的,但障礙了自己,自己的這個心一直不安。

師:你真是修淨土的嗎?

某居士:我原來是修淨土的,現在念一些咒了,對淨土的信心減少了。

師:那你先念念咒吧。淨土的果地教言呢,跟我們平常的認識、修證方式是有天壤之別的。淨土教言,現在人接觸到,或者是認真實踐淨土教言的人是十分少的。大家聽到的不是淨土的教言,大部分是修行的教言,那我們可以區分一下。129

我們看一看嚴格地來把這個教言分成兩大類:因地的教,果地的教,了義的教,不了義的教,這個區分是強制的,但是它們起作用就有差別。

今天中午的時間呢,說下午跟大家有一堂課,我也不知道講些什麼,腦袋瓜子有一個浮現呢,就是說有一個浮現的東西,我就把它寫出來了。“教開慧眼”。我們心裡的想法很多是模糊與混亂的,佛陀的教法呢可以清晰地給我們增加一個眼目,叫我們看得到我們應該怎麼做了,我說可能是教開慧眼。真正的教呢,它能開你的慧目、慧眼,讓你運用智慧來思考觀察東西,而不是一種糾葛性的心理。

淨土是以果地教的,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它不是我們凡夫心在修持一個東西,它是以果地覺作為我們修行的一個緣起。你知道什麼叫果地心嗎?(答:不知道)不知道那你就沒修淨土。這個地方是絲毫不含糊的。因為淨土的整個說教就是讓阿彌陀佛的殊勝圓滿的心智來喚醒、印契我們現前的心智,令其心智像佛陀的心智一樣圓滿、清晰、真實、具足,讓它起作用,那就是憶佛念佛,皈命於佛,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但我們是佛來皈依我,沒有我皈依佛的東西。什麼叫了義呢?圓滿究竟故,稱為了義。什麼叫不了義呢?差別無窮,妄想紛飛。或者說某個階段、某個階層、某個次序的修持,有對有待的修持。或者消除對待的修持。這個不是,果地覺是讓你現前就起大用的一個教法,不讓你修的,只是性起作用,不許你修的,此地無得無失,所以修無所修,念無所念,真正念佛者,真是無所念。口上是在念阿彌陀佛的,但他知道無所得。為饒益眾生故,南無阿彌陀佛!為報佛恩故,南無阿彌陀佛!為令眾生安樂故,南無阿彌陀佛!為解除人的惑亂故,南無阿彌陀佛!為確認不可得不可失故,南無阿彌陀佛!此信心不可得不可失,此修行不可得不可失,此疑慮不可得不可失,圓滿載負,舉心即錯,動念即乖,南無阿彌陀佛!果地教究竟真實,只是大用,只是被性載負,不要其他玩意了。但我們已經習慣於我們自己的業習修持,放縱業習,以為修持,如此而已。嘴上念彌陀,意樂中不是彌陀,還是得失、神通、大小、善惡、人我,等等,果地教是以佛的果地覺為因地心,把佛的願望當作我們的心,讓它起作用,讓佛的心在我們的心中起作用,讓佛的願在我們的心中起作用,讓佛的成就在我們的心中起作用。你有嗎?沒有你就沒有念佛,我們還在念自己的業習。

大部分人來到這個地方,剛才天津那一伙居士走了,他們要坐動車,嗚——回去了,沒有一個走回去的,對吧?被載負了。就像我們坐地日行八萬裡一樣,這個地球一直載負著我們呢。實際性德從來不離開任何眾生,一直在載負著眾生在起作用,這就是阿彌陀佛告訴我們的故事,這就是在憶佛的果德,念佛的果德。所以淨土是大用善巧,就是假佛功德,以起大用,令什麼起大用呢?令自性起大用。它就是一個法門的體系了。現在我不知道大家學到的淨土法門是什麼樣子的。淨土法門沒法诋毀,它圓滿究竟,你怎麼诋毀它呢?诋毀不了。诋毀的都不是淨土法門。十方諸佛都贊歎的一個教法怎麼能诋毀呢?沒法诋毀,下不了嘴,張不了口,動不了心,它圓滿究竟真實。小伙子不必擔擾,沒人去誹謗淨土的。

某居士:這個心老是想找一個安穩處,造作了……

師:剛才那五個格式就是給你安心的方便。那五個格式就是為了安心,其他不為了,性起作用就是安心嘛,它真安心,你讓它起作用就安心了。過去怎麼樣不管它,現在!我們要活在現在!活在當下!

某居士:您說的不可得性,我沒明白。什麼是不可得性啊?

師:好,太好了。我舉的那個例子,可能是大家不太關心它。還是舉這個,因為一個例子呢反復舉大家容易有一個參照。一個孩子還沒有出生,甚至還有懷這個孩子,父母都可以給它起個名字,對嗎?這名字就是不可得。不可得表示了萬事萬物的本性罷了。但是這五個格式,你通過第三個、第四個格式,你可以觀察到它的不可得性。但我不知道剛才那個格式你聽到了沒有,聽到了回去可以試驗,靜靜的,自己可以再把它寫一遍都行。你一定要把它格式化,單一、歸納、格式化,它的不可得性會顯示出來。

某居士:如果無記業是惡業的話,那為什麼還分成善惡無記呢,直接分成善惡兩個不就可以嗎?

師:無記是很特定的一個說法,實際這些名言都不需要執著它的,它只是為了使我們交流方便。你說善惡,有人說我沒有思善,也沒有思惡,它有這個狀態,那你為什麼不允許起呢?起個名字沒問題。佛陀所有說的教法就是為了使我們交流有方便,本來不可得的,這個東西。這是一定的,只是說為了交流的方便。

居士甲:其實命名也好,名言化也好,根據你的現量,只要你相應了,那就OK了。不需要再去細究了。

師:OK,沒有必要。最主要是先把它單一化,歸納單一,純正,它建立起來一個名字。然後確認這個名字的准確相應性,造成了名言化。名言化看到他的不定性、不可得性,自性就顯示出來了。自性顯出來了,讓它起作用就行了。若主動,若休息,都可以。實際這就是一個讓我們覺悟每一個當下都是自性在起作用的一個機會。我們沒有離開佛性,任何一個行為都沒有離開佛性,貪嗔癡慢疑、善良罪惡都沒有離開佛性。實際阿彌陀佛的教言呢,就是為了充分顯示這一點。他告訴我們善惡無記眾生,念我名號,來我國土,皆得安心,皆得成就。他就這樣說的。

某居士:師父,那個自性起作用,比如說我前面那個念頭是惡的,我意識到這個念頭是惡的,然後我不讓它發生,這叫自性起作用嗎?

師:你要認為是惡,不讓它起作用了,然後讓自性起作用,這個說法可能是對治的方法,這不是性德的作用,你回去可以自己靜一靜,畫一畫表,像我一樣。因為佛教的不可思議的功德是從本質上來的,空性上來的,不是從善惡上來的,不是說要抑制個什麼,揚起個什麼,不是這樣的。它使我們一個人徹底地覺悟啊,不是讓我們來做個什麼,是讓我們來超越,來審視世間。

某居士:怎樣把意樂和念佛結合?

師:意樂念佛,這是個大話題,剛才我們希望大家意樂做一切事情,意樂做一切事情是不是念佛呢?所以一般我們把念佛這個東西呢,每個人對念佛都有個概念,這個概念化呢,它又不確認,造成了一個迷惑。實際念佛本身就是意樂,究竟的意樂。這個佛是什麼呢?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個佛啊,我們給他說名字,說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們把他搞了很多的名號,干什麼呢?以表達一個最圓滿、最真實、最究竟的一個狀態。佛有十號,那你說我念佛實際是念的是阿彌陀佛,對嗎?不是其他佛。

阿彌陀佛,阿者無量義,彌陀呢,有人翻譯成無量壽、無量光,等等說法,實際南無阿彌陀佛,普說的是贊美一切佛,供養一切佛,皈命一切佛,安住一切佛之成就,如佛一樣的成就,攝伏一切煩惱,令成佛道。(提問者:您再講一遍。眾笑。)

因為我們現在大家念佛的,念的是音聲,音聲佛事是沒問題的,但是音聲的自性沒有起作用,所以說我們就會用得失、對待心來念佛。假如我們順性念佛呢?還是剛才那個性,我們要見到了,讓性起作用,再來念阿彌陀佛,順性念一聲佛,其功德也無量,其利益也不可思議。那我們隨著自己的業習念佛行不行呢?千劫萬劫總不相應。很多人念佛就是不相應的,因為啥呢?他沒有念佛,他念的是自己的業習,是一種得失的習慣,一種對待的習慣。那這麼多念佛人怎麼都不是念佛嗎?實際很少有人念佛。不相信可以問問自己念佛是因為什麼。大部分人是有所得的心。只讓阿彌陀佛起作用,無量光無量壽起作用,你看看你有什麼不愉快的,不圓滿的,不意樂的,不清淨的,不真實的。

天親菩薩就作了一個最簡單的一個說法,說我們念佛人啊,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觀察我們念佛的作為:身、口、意、智、方便智,從這五個方面來念佛。若“贊歎”來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口業贊歎故,意業了知應正遍知一切載負,鹹皈命於彌陀,所以阿彌陀佛圓滿的性德載負著一切,清淨地攝護著一切,無有一個疏漏的有情。你這樣的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口業的贊歎。這樣的贊歎就具足一切功德。

那身業呢,你知道阿彌陀佛應正遍知,普攝十方,法身清淨周遍,無所不攝,你知道這樣的一個因緣,你的分別意識中知道這樣一個因緣,你磕一個頭禮拜,就等於禮敬一切諸佛。此禮敬,就是真實皈依,那就得到真正的安心、喜悅。

那我們的意業呢?佛如是願,我們隨願觀察。好比佛願說:“我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注:原文為: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設我成佛道,名聲傳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注:原文為: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聞我名號,俱來我剎”,“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等等願望,我們隨著一個願望去觀察,去感知它,你就會入佛願望,以見自心。佛願是最圓滿的,我們隨順著佛願去感知自心,自心也就是最圓滿的、最清淨的、最真實的、最有力的、最威德的。那你說呢,以佛願,心常作願,令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如實安住。我們意識海中每一個眾生都能往生,在我們意識法界中沒有一個眾生有障礙的。有障礙是你自設的,無障礙也是你自設的,那我們順佛願安排自己的意業,那一切眾生都能往生,OK?那我們的意業就是佛的意業,佛的意業就是我們的意業。此意彼意,了無對待,一時圓滿。是嗎?那我們的意業,分別意業又產生了妙觀察智的妙用,什麼妙用呢?一切原來唯心所現,因為心而顯現出來差別,並不是實有差別。

那我們智業觀察呢,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令其正念,誰來正念呢?自心正念。本清淨故,本安住故,令一切眾生往生無礙。那你說跟別人不相干,別人還在煩惱,還認為不能往生,還認為臨死時怎麼樣,死了以後怎麼樣,你先不要去管你的依報,你先從自己的正念中去審視它,智慧中去審視它。審視什麼呢?南無阿彌陀佛普攝十方,光明清淨真實,把這種光明清淨真實回向給一切有障礙的有情,令其無礙,如佛無礙智,得究竟之意樂。這樣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從自己的身、口、意、智、方便智都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從無染上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從安眾生心來念南無阿彌陀佛,從智樂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注“三種清淨心),這就是意樂啊。方法准確,那我們聲聲南無阿彌陀佛,聲聲就歡喜,聲聲就自他二利具足。

某居士:有真念佛,有假念佛……

師:依法念嘛,剛才我講的是真念,你講的是假念。依習慣念我們稱為假念,患得患失,我們就以為有一個什麼得失的問題,那就產生了假。無所得失,以利益眾生故而念佛,回向迷失眾生故而念佛,為令自心安樂故而念佛,為安樂眾生心故而念佛,這都是真念、正念。所以不為自求是修行果地教的第一方便。但現在念佛人不為自求嗎?張嘴就是為自求,合嘴還是為自求。

某居士:……

師:凡夫的分別執著是習慣,沒問題。

某居士:如果我念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想呢?我打坐念佛,我什麼都沒想,就是念佛……

師:不行。啥都不想,這個暗示本身就很無聊的。啥都不想就是業力的暗示,就是無記的暗示罷了。所以佛願是十分重要的,說佛不比我們圓滿嗎?他發這樣的願,“設我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他為什麼要發這樣的願呢?“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正覺”,你說他愚癡嗎?他要作為清晰。我啥也不想——這是自欺的,五分鐘以後又啥都想了。

某居士:我覺得學佛最基本的就是做事特別簡單,心裡特別清楚,但是我生活中會有一些問題,有權衡……,就是見性了之後,怎麼權衡這件事情到底是做還是不做,……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就是一種機緣,那怎麼知道它是個孽緣,還是善緣……?

師:我們不談剛才那五個次序了,我們談佛教的智慧、慈悲、方便這三個詞了,這個無染無依的智慧力呢,一般我們認識不夠的,這個無染無依的智慧力,無得無失的智慧力,或者說自性起的作用呢,我們一般會把它靠到無記上去,不會這樣的,因為智慧力是辨識十分清晰的,又知道它本不可得的,所以,以無分別智中產生分別妙用,它會有分別的方便,這個方便就是應做不應做。什麼應做呢?遠離苦,苦因,遠離苦果;什麼應做呢?行諸善,令諸善增長,令諸樂、樂源增長成熟,四正勤就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知道萬事萬物不可得,但是能令善根增長的事情,做!能令迷失、痛苦的東西,不做!

某居士:就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這件事情會產生好的結果……

師:你假設是有智慧力,一眼就能看到了這個結果。

某居士:還是自己智慧不夠。

師:智慧不夠慢慢地觀察。

某居士:那就是說隨緣,是吧?

師:為什麼非要把自己放在一個無智慧的狀態中去呢?

某居士:比如可能對別人來說……

師:對別人沒有關系,對自己有關系,心作心是。

某居士: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有的人覺得它是機會,有人的覺得是陷阱,大家看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師:不必考慮大家,先考慮自己吧,把自己的問題先解決掉。不要找任何借口,自己需要什麼,自己找一個方法就可以了。先不要混淆,思考問題一定要簡單,要學會歸納,剛才說的就是一個思考方式,回去用一分鐘,用一次,用一次以後再說。讀一讀四正勤,實際四正勤是我們學佛人最基礎的作為的一個選擇方式。我們有習慣,有自己不好的習慣,這都沒問題,但四正勤是你抉擇問題的一個最基本的參照,回去可以查一查,回去一查就知道了,那個名詞的內容很簡單。像這個戒律,學過戒律的人,就是應該持的戒律就去持,不應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實際比較簡單,戒律是一個珍寶性的東西,你要真正按照這個去做,特別有序,人就很踏實,不費心力。希望大家回到自己的家裡,自己的單位,自己的宿捨,每天用一分鐘,去把那五個次序做一做,做一次。

某居士:回向。

師:回向?這是個非宗教活動場所吧?非宗教活動場所,大家就不需要做什麼特定的儀式了,回去呢,每一個人一定要堅持每天做一分鐘,每天有幾百個分鐘、幾千個分鐘啊,24個小時,乘以60,1440分鐘,拿出1分鐘,把那五個過程過濾一遍,我就很感謝大家了。

2010-10-13

 

上一篇:張秉全居士:文字般若 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
下一篇:張秉全居士:谛觀名別體還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