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善道”在原始佛典中被稱為“十善業道”或“十善道跡”,與“十不善道”並列,常作為善惡道德標准。
“雜阿含”卷二十八有雲:有邪、有邪道;有正、有正道。何等為邪?謂:地獄、畜生、餓鬼。何等為邪道?謂:殺、盜、邪YIN、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恚、邪見。何等為正?謂:人、天、涅槃。何等為正道?謂: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無貪、無恚、正見。
由此文可知:如果行十不善道,將墮三惡道;如果能行十善道,則能得人、天乃至涅槃。
十善道是在家、出家共學的法門。因為它是道德規范,與善惡業道有關,故不論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守之則清淨,犯之就是污染,要受惡的果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將這十善道作為一個標准來幫助自己自我審視和自我覺察。
若是你希望你的生命在你的這一生中得到提升,那就要好好的修十善業道。這十善道看起來像是難以達到的准則,可是凡事最怕“認真”二字,只要你認認真真地去做、去要求自己,相信在你以後的生活中,你會發現自己在發生著不可思議的變化。讓我們一起來調整習慣和生活,培養自己高貴的人格品性吧!
人生的意義
日本一個很著名的企業家叫稻盛和夫,在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中,他是年齡最小(也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而被尊為“聖”的。他一生當中創立的兩個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在《活法》一書中,他說到:“當有人問‘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上’時,我毫不猶豫地、毫不誇耀地回答:‘是為了比出生時有一點點進步,或者說是為了帶著更美一點更崇高一點的靈魂死去。’”他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說人的一生重要的是要精心修煉自己的品質。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步調中,很少有人會停下來思考人生內在的東西。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往往就會產生一種不可觸摸的神秘感,其實,宗教本身並不神秘,人們覺得神秘只是因為不了解。當一個人不了解一個事物的時候,它的神秘感就隨之而來了。不論是在哪個時代,宗教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人只是片面追求物質,滿足自己無盡的欲望,一心認為人活著就是要追求滿手鈔票和滿身名氣,讓自己總是一副讓人羨慕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殊不知,衣食住行只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如果說人生是座高樓,那麼它們只是在第一層,我們沒有必要天天在一樓轉而永遠不上樓。當你的眼界只停留在一樓這片狹小的空間裡時,你就成了物質的奴隸,只知道不斷勞作以滿足自己的物欲,而心靈的空洞卻在不斷擴大。不能上樓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往高處眺望的能力,看不到更美的風景、逃不開痛苦的命運。更不消說要追求解脫、達到涅槃,我們的宿命就只能是生生世世在苦獄中輪回。當物欲迷住了雙眼,我們就是一些被驅趕著前進的可憐蟲。
很多人做父母之後,像個機器人似的整天工作的目的就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了,還有孩子。再苦再累,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熬著,一切只是因為他們的一個希望,就是希望孩子的未來會很輝煌。父母們給自己這樣的勞苦而不快樂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們對人生的一些問題沒有參透,沒有從內在進行自我反思和覺醒。所以我希望跟大家分享的一個思想:當我們的人生只是局限在物質和名利的時候,我們的人生境界就會變得非常狹小。
宗教的修煉重在修心,讓我們看清生命的真相。修煉的過程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地剝就像我們在一點一點地除掉地位、名利、欲望、煩惱,剝到最後突然發現什麼都不剩了,就像到了終極人生的時候你覺悟了,發現什麼都是空。相信大家都看過《功夫熊貓》,這部寓意深刻的動畫電影到最後揭示出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張白紙。不過大家不要覺得白紙就是一無是處,其實白紙恰恰代表著無盡的發展空間,可以無盡地開發潛能,讓我們得以實現無盡的人生藍圖。
認識事物本質的“空”
佛教的終極目標實際上就是讓我們認識到萬物皆空、萬法皆空。“空”到什麼都沒有了的時候,你就知道其實你是無法在空間裡得到某些東西的,那麼你就不會執著。但是另一方面,空卻可以升起萬事萬物,一切物質的東西都可以在“空”的理念裡展現出絢麗姿態,進而形成多姿多彩的宇宙空間,這就是佛教的空。
內心裡有所期待,就代表你渴望有所得,渴望有所得你就會有目的地去做某些事情。你覺得你今天的付出一定要得到明天的回報,明天付出了,後天就要有回報。就像一個人今天投資了十塊錢,期望明天會賺到一百塊錢;今天投資了一百塊錢,期待明天能賺到一千塊錢。如果你總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做事,結果往往就是你得到的越來越少,你想要的離你越來越遠。要想讓自己的人生境界達到一定的開闊的空間的時候,那麼你首先要修的就是自己的理想。
但是這種境界是需要前面的一段過程的,只有那些有所積累的人才會有條件來實現自己達到這種境界的願望。對於一個在物質層面尚無法自我滿足的人來說,要他明白這層意思就是天方夜譚了。你看如果功夫熊貓沒有經歷前面的那些過程,它一定無法明白武功最高境界就是從那張白紙裡展現出來的。
功夫熊貓的父親能調那麼好的湯,其實也沒有什麼秘訣;日本的武士道練到最高境界就是“不動”,清空自己內心的任何雜念,因為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的力量是最強大的;蛇捕食的時候首先它是不動的,只是靜靜地它把頭往後仰,在獵物不斷活動的過程中,蛇會在一個最佳的時刻沖上去逮住獵物;老虎去捕食的時候,也是一動不動的在一個很隱秘的地方守著等獵物進入它的區域中,直到找到最佳襲擊點,才立刻沖出將獵物制住。從某種程度來說以上這些例子都體現了“空”的理念。
佛教對空的解釋千千萬萬,這都是基於萬事萬物都是不停地變化。我們人從生下來到長大,直至最終死亡,身體都一直在變。你認為某些東西“不空”,那麼它們就應該是固定的、不變的、永恆的、固有的了,可事實上你找不到亘古不變的東西出來。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都是處於變化、流動、生滅的過程。想想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東西是這樣,就連抽象一點的:你的朋友關系、你的家庭幸福、你的事業成功……都是在變化著的。如果你想在這些變化的事物中找到一個共通點,那麼我告訴你,那就是“空”。
當真正理解事物的空性和事物因緣條件組成的規律以後,我們就能通過它真正的實現人生目標和理想了。可是當我們不能從這樣的一種高度來看待人生的時候,那麼許多問題我們都無法面對、無法解決,我們的內心只會被工作、人際關系、名、利、財富等等各種東西牽絆,自己始終無法得到解脫。
所謂解脫究竟為何物?就是松開綁在我們身上的各種各樣的繩索。有人認為西方追求自由就是解脫,我認為不然。因為他們追求的自由只是物質上和形式上的,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靈的釋放。而我們國家追求的共產主義理想是一種平等平均主義,而這種平均就是一種佛性。站在佛性的高度上來看,人是平等的,沒有高貴和貧賤之分。在人性上來說,每一個人都需要財、色、名、食、睡。就像馬克思說的,人的基本需求都是一致的。當我們從人性、佛性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許多煩惱就會自然解開了。
讓自己具足智慧
人活著追求的就是快樂和讓自己滿足,讓自己的生活裡沒有困擾。當你無法自我超越的時候,那麼你所想的一些未來的大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我們首先要突破就是自我的極限和自我的格局。
記得有一次我去上海遇到了一個老總,做學生的時候他是同濟大學設計院的高材生,那時候他就非常優秀,讀研讀博都是被保送,所有的同學都羨慕他。工作了以後他總是特別忙碌,為了事業不停地奔波。他說跟我認識之前每個禮拜他都有四五天在失眠,感覺非常痛苦。可是當他開始學佛了以後,他就覺醒了。他為了公司總是在擔心這擔心那,整天擔心自己理想的那個方案設計不出來,什麼事情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弄得自己活著就是一種痛苦。當他覺醒了之後,他決定要對自己好,讓自己快樂起來才能讓員工們感受到快樂,那以後他吃飯、睡覺都香了。他開始快樂地面對家人和朋友,快樂地面對事物,他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人往往都會把自己的痛苦和問題歸結到別人和別的事物上,從來不會主動的把原因都往自己身上攬。我們應該把分散在外的心收回來,從內在來覺醒,我們禅修的目的就是這樣。覺醒自己內在的清靜本性,覺醒自己內在的喜悅和原本開闊的悲憫之心。
佛教裡講的智慧是正確地面對和處理問題,而佛學本身所展現的各種思想也都是要用智慧去引導的。比如利他需要智慧,佛教的慈悲精神需要智慧。如果我們本身的智慧不具足,那麼很多問題我們都會處理不好。可是智慧要如何開發呢,首先就是要把我們浮躁的心沉澱下來,當自己的內心有一定的定力的時候,慧就會慢慢地出來了。相反,沒有定力慧就無從升起。
要把浮躁的心靈和生活平衡好,就需要禅修。禅修可以給這些忙碌的企業家一個自我沉澱的空間,禅修可以給予一個不斷透支體力和精力的人巨大的力量。打個比方,在煮一鍋水的時候,不停地加熱,如果一直煮下去,鍋裡的水會煮干。可是若是在煮水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就往裡加水,那麼沸騰的狀態就會平息一下,等到下次再沸騰的時候再加水,又可以使水不至於煮干。實際上,禅修之於人就像涼水之於沸騰的開水一樣。我們每天都很忙,每天都要處理許多問題,每天不斷地思考讓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奔馳著停不下來,所以給自己的心一個喘息的機會是很必要的。禅修可以把自己身體裡那些分散的能量集中起來,通過禅修可以讓身體、工作、心靈的更加和諧的相處,當它們不能和諧相處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不斷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自己的抱怨聲就會越來越多。最後身體的各個方面就會失去平衡,心靈也受到許多污染,問題就接二連三地出現了。
最近這幾年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忙,但禅修給了我很多幫助,使我不至於被生活拖累,而能體會到生活的美。記得有一天回到寧波時已經是下半夜一點多了,這個時候我洗完澡就讓自己坐下,把心靜了下來,使自己那顆跑來跑去浮躁的心安定了下來、沉澱下來。坐了一會兒才再躺下去休息,我發現這個效果非常好,因為早上四點鐘起床的時候並沒有覺得人們常說的那種累和煩。
人活著就要找到身、心、靈和諧的方法,所以有一些人會去學瑜珈、學太極拳,或者是練字、學畫、彈琴,不過這些東西都沒有禅修的效果好。禅悟講究直面自性,直指內在的心性。我們對外在的逆境會有抵觸情緒,內在又會升起許多煩惱,對某些問題我們看不慣、想不開、無法面對,一切的根結還是自己的內心。
一個企業如果不能做好,很多人會把原因歸結為市場不行、團隊建設不行、客戶不行,很少會主動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誰都知道潛在的市場有很多,完全可以任你無限量的開發,你說沒有市場,只是你的內心沒有捕捉到開發市場的機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你不了解內心,就沒法開發好市場。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一面,作老總的就是要善於發現部下的優秀面,並且很好的開發利用起來,如果馬群中的千裡馬你也當劣等馬使喚,那你就不是伯樂。團隊中的成員發揮不好,還是因為你自己不具備發現千裡馬的品質。同樣,在產品的開發,員工能力的培養和利用,人際關系等等各個方面不能處理好的時候,我們就要反思自己,認真地審查自己的內在,直至找出漏洞出現的原因。當我們對這些問題有了質的認識以後,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把原因往別人身上推,而不會在自己的內在去反省,禅修就是教我們從內在去自我提升自己和覺察自己。想現在很多培訓公司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它們對企業家的培訓就是幫助來培訓的人學會開發自己內在潛能,而不是教別人如何去做事。
前一段時間我也參加了一個課程,叫做“生命動力”,其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直至現在給我的感觸還是很深。教練在一個大廳裡畫了兩條線,第一條記作A,第二條記作B,讓我們三十多個人分成兩組從A走到B,並且告訴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走,不要學別人的樣子。後來大家發現每個人走了七遍,沒有誰和別人一樣。這個實驗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可以用無數種方法可以達到一個目標。這個游戲到最後就是有的人跳著走,有的人爬著走,有的人唱著歌走,有的人倒退著走……它告訴了我們從A走到B有無數種方法可以使用。
其實我們的事業也好,人生也好,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有千千萬萬。只要你願意去想,辦法總是有的。當你不願意去承擔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接口來幫助自己推卸責任,而禅修就是要幫助我們來把自己抱怨、敵對、不敢面對的情緒糾正,讓自己接納的心漸漸開朗,從而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問題並解決它。
堅持就是成功
做事情貴在持之以恆,循序漸進才是不變的真理。在你准備做一件事的時候,首先你要讓自己定下來,然後把問題想清楚,最後再一直堅持往自己的目標每天前進一步。康熙大帝就曾經把自己要做的五件事情寫出來,貼在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一定要堅持往一個方向走,要努力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就這樣腳踏實地地一直努力前進。
一個問題能否被你很好的解決,一件事情能否被你堅持做好,就要看你自己的願力了。當你的願力不強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把事情忽略掉;但當你的願力很強大的時候,你會把要做的事情貼在你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睡覺的地方、辦公的地方、車上、冰箱上等等,每天看到它就告訴你自己,一定要將它實現。如果你自己的心中都不能保證自己能否將事情堅持下來,那麼你有做這件事情的想法就是白費的,倒不如不想,想著但又不能實現只會增加自己的痛苦,而且光是想也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你可以把自己這一生的終極目標好好地去想一想,確定目標之後,身邊的障礙也就不是障礙了。如果你在現實自己人生目標的時候有人突然叫你去唱歌,唱歌這件事不在你的目標范疇內,你去做了就是在浪費你的人生。而且有了第一件額外的事就會有第二件,有了第二件就會有第三件……你的一生就這樣過了,你的人生目標就這樣成了往事中的一點回憶。自己的人生不能去抱怨別人,自己決定去做毫無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就是自己在浪費時間和生命。
以前我帶學生去普陀山拜山,總共需要三個小時。經歷過的人就知道,最後的那個二十分鐘沖刺才是最考驗人的,因為那個時候身體已經開始吃不消,而意志也開始搖擺。如果你無法面對這些,在這個時候放棄的話,你在前面所有的努力就全白費了。只有憑借自己頑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的人,最後才能完成這項任務。人生又何嘗不是呢?它同樣需要堅持。現在很多企業家都在學《西游記》裡的唐僧,因為唐僧的管理理念就是寧願往西部走一步,也不往東退一步。也就像稻盛和夫,他做電腦芯片歷時14年,沒有打過退堂鼓。14年,一個人一生之中有多少個14年呢,為了把產品研究到圓滿的程度他不惜花費自己14年寶貴的光陰。
所以說,人活著的過程就是碰到問題、面對問題、接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十種業
在覺醒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用上面說的十善道的十個方面來自我反思。
首先是身三業:
第一,殺生。殺生就是殺害對方的生命,斷除對方的命根,讓它的身體和神識分開。殺生有三種:有自己動手殺生,有的自己不敢動手讓別人替殺,還有隨喜別人的殺生。佛陀在世的時候,殺生是要受到懲罰的。在現代社會,如果你殺了人,你就會被判刑,就算是獵殺國家保護動物也要坐牢。其實不讓我們殺生就是要求我們不要虐待生命,大家都活得好好的,我們有什麼權利把別人的生命終結呢?
當我們遵守不殺生這個戒條之後,我們就能越來越慈悲地對待動物,慈悲地面對植物,慈悲地照看這個世間的每一個生命,包括我們自己的。可是人總是囂張跋扈並貪得無厭地殘害別的生命,相反,被人認為是凶殘的動物反而不是。看《動物世界》的時候,當獅子肚子吃飽的時候,它會很滿足地躺在地上休息,就算一只小鹿在它面前走過它也不會去傷害它,可是我們人類並不是這樣。就像一些漁民,他們把捕魚的網織很密,希望把所有的魚都捕撈上來,來個大小通吃。他們的貪婪導致了海裡很多魚的絕種,他們甚至發明了電擊的方法來捕撈自己所需要的魚,被電擊致死的魚兒的傷痛他們永遠都不會去理會。
其實在我們人類用此種不人道的方式來對待動物的時候,我們壓根也沒有想到大自然最後會把一切都還給我們的。因為我們把狼群消滅殆盡了,兔子就瘋狂地繁殖,如此一來草原上就變得光禿禿了,沒有了草,土地無法被固定,帶來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最後洪水爆發了,自然終於懲罰了我們。當我們無法用平等心來面對生命的時候,我們就無法明白活著的真谛和生命存在的價值。我們寺院每天會飛來很多麻雀,他們可以幫助我們抑制蟲子的繁殖,為我們莊稼的高產提供了一個條件。可要是在三十年前,我們把這些麻雀殺光了,蟲子就會越來越多,蟲子影響了收成,導致我們的糧食減產。
很多人覺得佛教的不殺生戒有點天方夜譚,不可能實現,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佛教的不殺生,是教導我們要從根本上呵護生命,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所以說這一戒是深刻的內涵的。
現代人常說,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坦克,其余的什麼都能拿來吃,有些人甚至把蜈蚣、蒼蠅、蚱蜢都拿來吃。這樣極端的飲食給人們帶來的是極端的不健康,從前從未有過的疾病現代人一一將它們“發明”出來了,禽流感、豬流感、SARS……,實際上這一切的根源就是我們選擇的變態的生活方式,好像所有的病都是宇宙在懲罰我們的殘忍。所以,我們人應該斷絕這種極端的生活飲食方式。我常跟一些在家居士說,要是你開始時實在忍不住了,可以選擇吃三清靜肉,就像超市裡的那些冰凍的肉類。不殺生的內涵其實是體現了一種慈悲,一種對生命意義上理解的平等。倘若你可以在這樣一個高度上去看待“不殺生”,那麼對待很多事物的時候,你就會理解的更合理了。
但是不要刻意執著在吃素上,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我們真正要追求的。如果有一天遇到了意外,你孤身一人困在一個荒漠,遇到那裡什麼素菜也沒有,只有肉,那麼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吃肉這件事你還是得不得已而為之。真正的修行者應該要借助於一切來修行,不應該本末倒置。不要因為在意形勢,刻意地追求什麼,這就是佛教告訴我們的合理性。佛教之所以能歷經萬世而流傳下來,也是因為它的意義之合理,它不是不了解它的人想的那麼神秘不可及。佛法是光明的、佛法是正道的、佛法是人性的,佛法的合理性貼近我們世間。所以,不殺生就是教我們用平等憐憫的心來面對每一個和我們一起在世間共存的生命。
第二,偷盜。偷盜分三種:有強權不與取,有盜竊不與取,有欺诳不與取。強權不與取:是通過勢力和權利用強硬的手段搶他人的東西,將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歸為自己所有。盜竊不與取:就是不公開的在暗地裡偷偷摸摸地拿公家的或別人的東西。欺诳不與取:就是通過欺騙的手段騙取別人的東西,通過欺騙的手段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不經別人同意拿走別人的東西,這種刻意的偷盜是無法忏悔的偷盜。無意中的小的偷盜是可以忏悔的。比如當代高僧弘一法師,一些弟子送紙過去請他寫字,當他把字寫好以後發現紙還剩一點,他就把剩下紙隨寫好的字一並寄還給弟子了。他的弟子對他的做法表示不理解,他就說:“你沒有說要把東西送給我啊,所以這剩下的紙不是我的,不是我的東西就不能要,如果我用了這紙就屬於偷盜了。”法師的境界的確讓我們欽佩,試想一下,當我們對自己人格上的要求達到這樣的境界的時候,相信你的內在一定在不斷地完善了。這些都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從朋友那裡拿張紙就要事先發條短信給對方,這體現的是你做人的誠信度。將來你走進公司做事的時候,你不能不經過允許就把生命據為己有;和朋友交往的時候,你也不能不守信用。當你嚴格要求自己了以後,周圍的人就會很信任你,你的朋友會和放心的找你在事業上合作,也會放心的把一切東西交到你手裡。你想想,自己是不是常常希望共事者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呢?進而再想想,當我們期待對方如此的時候,恐怕對方也是如此期待我們的。
俗話說由小看大,從你的小舉止上可以預見你如何處理大事。因為如果你連細節都會注意到並且做得很好的話,那麼大的事物是一定不會讓人失望的。所以說任何小事我們都要要求自己,使得自己在人格品性上得到修煉和提升。
第三,邪YIN。YIN,就是YIN欲,就是男女欲望不正當的關系。最近看到《知音》上經常報道一些家庭破裂、家庭不幸、夫妻和諧不再的消息,其實這些矛盾都是由邪YIN引起的。
當我們不能去自我觀照,而且不能去克制自己人性的弱點的時候,很多問題就會產生了。我們很多人都希望對方忠貞不二,卻很少去要求自己。從古至今很多家庭的問題都是因為邪YIN而產生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自我修煉的過程中,要考慮到這一點來更好的自我提升。人啊,都是相輔相成、以心換心的動物。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要求自己做到這些,那麼怎麼可能要求對方做到呢?我經常跟人分享,要想家庭幸福,你就要不斷地種可以使家庭幸福的因。不斷地付出和包容也是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和要求自己也是一個因,而不邪YIN也是一個因,所以我們要想擁有和諧幸福的家庭,那麼不YIN邪這條戒就要謹記了。
以前我看過的一本書上說,世界上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幸福的家庭。大家都知道北大的季羨林是我國學術界泰斗級的人物,他與92歲高齡的饒宗頤被學術界尊稱為“南饒北季”。季老懂十二國語言,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而他的妻子的文化水平卻是平平,季老能和妻子相守到老九十年就是因為他的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人生高度已經不是停留在簡單的世俗欲望上,去追求那些感官的東西了。他在德國的那麼多年的學習過程中,就只是在學校、研究所、宿捨這三個地方來去,他做事很專注,因為專注他才有現在這麼大的成就。
在我了解了他的一生之後,我的感悟是很多的。當一個人把自己一生時間完全奉獻給某一個領域了以後,他在方面的成就就會變得空前巨大。因為我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將你的精力分散到各個方面了,你需要專注的方面就無法達到你期望的成就了。經常到我們寺院來作客的傅老師,他現在的古琴彈奏技巧被聯合國列為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了。他說以前留學德國到現在回國工作,他一直堅持著每天彈琴四個小時以上,有時候一整天都在彈琴,所以在彈琴上他才有這麼高的造詣和。人活著,很多時候都在被自己人性上的弱點左右著生活,如果你不加克制地這樣生活下去,最終你的事業、家庭都會遭到打擊和懲罰。
其次是口四業:
第一,妄語。虛妄的語言叫做妄語,也就是常說的講假話。小的時候大家都聽過《狼來了》的故事,一個小孩不斷地說狼來了,大家去看一次沒有狼,第二次看還是沒有狼,到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的時候,誰也不相信他了。如果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你總會說假話,那麼別人對你的印象已經打了折扣了,就算以後你說的話是真的了,別人也不會相信了。我們要致力於培養自己品質、修煉自己的人格,當我們以這樣一種高標准來要求自己的時候,我們給別人的印象一定就是一言九鼎的人了。所以我們說出來的話一定要落實到位,所以說,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的時候,不要魯莽沖動地隨意去做承諾,刻意欺騙人的話千萬不要說。
第二,兩舌。兩舌就是我們生活裡常說的挑撥離間。無明愚癡的有情眾生執著於生命中,基於貪嗔癡的毒害造成對其他人的離間。不管基於哪種心願,只要出現離間甲乙雙方的動機,即是兩舌離間語惡業。
在生活中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凡是在我們面前講別人是非的人,他自己本身就存在著很多問題。當然,當有人來向你咨詢對某人的看法的時候,你要說的就是你中肯的想法,而且其中不能附帶別人對此人的說法,你由正直的心態出發所說的話就不能算是兩舌。所以說,有一些領導問我對某一些人的看法的時候,我就會強調,這只是我所看到的,也只是我一個人的想法,並且我的言論都是基於我見到的事實,雖然我的看法可能不盡全面,但是我絕對不會刻意地去渲染什麼。別人問你對某人的看法的時候,你不了解就直接告訴別人你不了解;若是你通過幾次見面,從他的言談裡得到一些感覺,那就實實在在地自己的感覺告訴對方,僅此而已,不要添加一些不真實的東西。切忌把從別人那聽來的東西經過自己的再加工後傳播出去,這樣只是說明你這個人本身就有很多問題,更不用說去搬弄是非和造假宣傳的人了。所以,不兩舌也是我們自身修煉的基礎。
當我們致力於貶低某些人,不辭勞苦地去說三道四的時候,就是在自我否定、自我貶低的時候。希望別人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學會自己尊重自己。如果你對自己都不尊重,你又如何計較別人的不尊重呢?自身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常和一些做事業做得很成功的人分享,你在管理的時候要時刻注意自我修養,自身的內在品性就是一個管理。船越大的時候,下面的水就要越深;你的影響越大的時候,你的心胸就要越寬廣、德行越深厚。年輕人在還沒有踏出學校的時候就要培養自己的德行、品性、素養,因為這些東西將來都會影響你的事業乃至人生。《易經》裡有一句話叫“厚德載物”。《活法》中稻盛和夫在提升員工到某個崗位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就是他的德行、悲憫之心、利他精神和他的付出,第二步才是要求他的能力。所以說,十善業道中的不兩舌也是最基本的自我提煉。
第三,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所謂“笑裡藏刀”,目的是叫別人上當,用花言巧語來欺騙。绮語的范圍很廣,凡是令人邪思這類的言語,都屬於绮語。平日裡,很多人有事沒事都喜歡閒聊,閒聊的時候又喜歡評論人家的是非,這是非常不好的。沒事的時候應該多念一聲佛,少說一些閒話,多看一點書,讓自己的內在得到一種淨化和提升,把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生命盡量地利用好。在和別人談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清楚這次談話的目的,在談話中可以學到什麼東西。在寺院裡,師夫們走在一起經常會聊禅修、講課的方法,這就是有目的的去談一些事情,這樣可以提升自己,讓自己成長,還能在別人那裡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沒有任何意義的聚會我都不會去參加,因為沒有任何意義的時候,只是呆坐在那裡,這樣很沒意思,還很浪費時間。當有人邀請我去某些場合的時候,我就一定會和與會的人講話,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把對他們有益的東西分享給他們。這樣,他們才可以通過活動有些收獲,這對他們個人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樣,參加者也要學會把自己的一些東西展現出來你一定要把你認為好的東西傳播下去,使大家受益,而不是讓自己坐在某一個角落裡浪費時光。你可以分享你最近所看的書,或者是最近到寺院裡思想上的收獲,又或者是在聽了某些長者的講話後,把自己感觸最深的一點和別人分享。你每將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一次,你自己的認識就會深刻一次,你會發現在利益他人的時候你自己的收獲也是很大的。所以說,分享就是把知識在自己的內在裡過濾、升華和實踐的一個最佳方式。另外,在我們分享的時候,很可能別人有一些思想會和我們的發生碰撞,經過討論最後我們的認識都會增長,這樣的學習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
年輕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沉穩;老年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輕快的歡欣。這都是需要個人的修養的,而不绮語就是一種提高自身修養的好方法。
第四,惡口。惡口,即口出粗惡語毀訾他人。據《大乘義章》卷七載,言辭粗鄙,故視為惡;其惡從口而生,故稱之為惡口。所以說,惡口就是用惡毒的語言去罵別人,說一些像毒箭穿心使人記恨你的話。生活中我們要常說贊美他人的語言,要用欣賞和喜悅的心去肯定身邊的每一個人。當我們從內心中把身邊的人全部轉換為正面的時候,我們的眼睛就不會再看到黑暗的一面了。在你不斷地肯定的過程中,你的正面能量就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展現在你面前的東西也不會是負面的。
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我們都要用欣賞和肯定的言語去面對他人。對你的朋友,對你的家人、孩子、公公婆婆、岳父岳母,你都能用肯定的態度和贊美語言來對待,你就會發現你們的相處是多麼融洽了。你的話語令大家開心了,別人就會用更多的愛和關心回饋給你,這個時候,幸福就會在人群之中蔓延。如果說你在那些每天都對你很好的人的面前都不會對他們贊美,那麼你就不會主動去肯定任何人。長此以往,你會發現所有的人都對你很冷淡了,因為他們不斷地在為你付出,卻得不到你的肯定,哪怕是一點點鼓勵。人都喜歡聽別人的贊美,你在期待別人的肯定的時候卻吝啬對別人的贊美,這是不公平的。所以,誰都不會喜歡一個惡口的人,人群中受歡迎的人往往都是善於發現別人優點並適時的給予別人誇獎的人。
當別人用惡毒的語言來攻擊你的時候,你的心情會是什麼樣的?換位思考,我們這樣去與人相處的時候,別人的反應也是和我們一樣的不開心。大家都知道《水知道答案》,江本勝做的實驗我的一個朋友也去嘗試了一下。他把三碗飯分別進行不同的待遇:一碗飯放在他們的辦公大廳裡,並且要求他的每一個員工上班的時候一定要對那碗飯說一句贊美的話,比如“哇,你好香呀,你好漂亮呀,我們很喜歡你……”;第二碗飯放到他們鍋爐房裡,永遠沒有人去理它;最後一碗飯放在他們的走道上,讓員工每天上班時對那碗飯說一句難聽的話,像“你很丑,你很難看,我看到你很惡心……”。一個月以後,他發現放在鍋爐的那一碗發酵得不成樣子,而且發出令人作嘔的惡臭;放在大廳的那一碗飯的顏色變得很漂亮,而且還有點酒香的味道;放在走道上每天被人家罵的那碗飯,變得很黑,不過沒有惡臭的氣味飄出來。
三碗飯因為人們對它們不同的待遇產生了不同的變化。連飯都會在受到不同對待的時候有不同的感覺和反應,更何況是我們人。想想看,當我們完全不理一個人,就像把他當成空氣一樣,他受到的打擊應該是最大的。如果讓他選,他肯定寧可你罵他幾句,總比不理他要好得多。如果一個人不斷地受到肯定和贊美,那麼他所有的潛在能量就會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與人相處的時候要盡量贊美別人和肯定別人,千萬不能辱罵別人。
有一則小故事說一位辛苦持家的主婦,操勞了大半輩子,卻從來沒有從家人身上得到過任何感謝。有一天,她問丈夫:“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買花向我哀悼?”她丈夫驚訝地說:“當然會啊!不過,你在胡說些什麼呀?”婦人一本正經地說:“等到我死的時候,再多的鮮花都已經沒有意義了,不如趁我還活著的時候,送我一朵花就夠了!”
其實有時候,一朵花就可以表達謝意,給對方喜悅及希望。為了感恩,一句“謝謝”、一張賀卡、一封信、一個電話、一次拜訪、一份禮物……都會因為彼此的真誠而變成人間甘泉。所以,請你常對身邊的人說感謝和贊美的話,大恩不言謝其實不是很好的處事方式。
以前在寧波躍龍禅寺的時候,我的住所裡總是有些插花,幫我換花的方如君媽媽有一次經不住問我:“師父,放在你這裡的花怎麼會開這麼久又這麼漂亮啊?”我告訴她每天我不止幫花兒換水,把它爛的尾部剪掉,而且每天都會跟花兒講話,講的都是贊美和誇獎的話。所以,它綻放得特別美特別久。
其實我們身邊的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對環境裡的任何事物說贊美的話它們都能接收到:地板、牆壁、天花板都可以。你每天贊美它們,它們給你營造出的環境也會特別舒適,每當你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家的時候,你的家就因為你贊美的語言,幫你布置好了一個舒適的磁場,讓你全身心的放松和寬慰。簡而言之,我們的舉動可以影響環境,環境會通過磁場又反射給我們。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天帶著甜美的話語進入工廠、辦公室、家庭,那麼我們的工廠、辦公室、家庭就可以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了,整個環境的能量都是積極的,這個時候環境就是天堂。這樣的環境就好似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這恰恰就是人人心中理想生活環境。這樣環境的創造就需要我們自己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許多風水大師說過,在一杯放著石頭的水裡,它的磁場開始的時候是負面的,但是你的那顆喜悅的心就能轉化它的能量、改變它的磁場。所以當你發現家裡的磁場不好的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每天臉上帶著笑容,對身邊的每一個人唱歌和贊美。讓歌聲在房子裡回旋,讓家裡的花草和家具都聽到,再加上你歡喜和積極的心,你就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一切都變得美了,大家在一起非常融洽。因為你的心展開了笑容,你歡樂的歌聲輻射給了所有的人和物,你的房子的負面能量磁場就這樣被你改變了。
仔細觀察生活,你會發現當一個人的家裡連一顆草都養不活的時候,在那個家裡住著的人一定不會健康。你可以試試在家裡養一株植物,如果它長的越來越旺,那麼你的家一定是很適合於人居住的地方。當然,如果有些植物本身是不好種活的,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不要過於相信一些風水先生的話,其實知道如何改變環境了之後人人可以是合格的風水大師,只是人們往往不相信自己,反而喜歡依賴別人。比如說如果你的房價裡床位對著門口,那麼你在睡覺的時候很容易有心理負擔。如果門沒有關好,外面的人又走來走去,你睡覺能睡得踏實嗎?你的安全感每天得不到保障,長時間這樣下去,你的睡眠質量一定不會好,還很有可能做惡夢,然後就容易生病,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你會著急地去請風水大師幫忙,可是實際上只要你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了。
所謂的風水就是最合理的居住環境,有樹木、有溪流,人住在那裡會心情舒暢、身體健康就好了。自己的環境源於自己的創造,我們應該多贊美別人、贊美環境,讓自己的生活“風水”一流。
最後是,意三業:
第一,貪心。很多人把不貪心理解為對生活沒有追求,其實不貪心的含義不是這樣的。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是要保障的,貪心說的是某些東西你已經擁有了,可是你不滿足,還要一味的索取,並且在你得到了很多以後還不思付出。就像巴爾扎克筆下的吝啬鬼葛朗台一樣,十足的守財奴,只是一心斂財,你永遠不要指望他會付出,這就是貪心。可是,你把企業做大,得到應有的回報的同時幫助了許許多多的員工,同時你積極地把得到的回饋給社會,那麼你的謀利行為就不叫貪心,這個時候,錢財還能通過你的工作運轉得更好。
人生之中人們不單單對財富有貪念,還有許許多多的欲望貪念。比如說一個人本來吃一碗飯就飽了,可是看到好吃的就想繼續吃,吃了兩碗、三碗……直到把自己撐得不能再繼續吃。貪吃實際上就是一種貪心,心裡對美食有貪求的欲望。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把一切占有心除去,大愛之心才會敞開。而要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只有當你的認識達到一定的高度以後才能做好,你要明白人活在世界上的意義,你要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確立好自己的價值取向,這樣你存在於社會的意義才能體現出來。當你的心對事物的認知透徹了以後,你就知道活著不是為了賺錢,活著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各種欲望。
如果活著是為了物質,你的人生寬度就會非常窄,遇到問題你會看不開、放不下,因為你的生活是為了滿足一切欲望,你就被物質奴役了,你的思維就會受到各種局限。當你的貪心念頭很重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你的身體好像被什麼東西束縛著,就像在身上綁著一條很粗很緊的繩子一樣,使你做事情的時候無法放開手腳,有時候甚至難受得要窒息。如果一個人開公司抱著一定要別人為自己服務的態度,還懷著覺得自己是老板,既然投資了很多,就應該享福的心態,這個人永遠都別指望開心。因為你的這種思想,你就會想辦法從員工身上搾取到更多的財富,從產品中追求更大的利益,你的心鑽進一個洞,越鑽越深、越鑽越難受,這個時候你不會活得快樂。
我曾經看過一個報道,說的是一個美國人,他每天算著去哪個超市買東西會便宜兩分,做哪一路公交車會便宜幾毛,用什麼方法可以淘到最便宜的貨,他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算得很精,甚至找一個修煤氣的人,他都不厭其煩地去找一個能便宜兩毛或者便宜一塊錢的。他每天都在衡量這衡量那,晚上連覺也睡不好,一天到晚想盡辦法去計算身邊的一切,就這樣幾年過去了,他覺得自己活得很不開心,而且周身都是毛病,也沒人願意搭理他了。
他落下的結局就是“精打細算”著把自己人生快樂也賠了進去,把自己本該擁有的喜悅和開朗的心境全部換成了煩惱。後來他終於明白了一切,把自己的貪念全部放下了之後,他由衷地覺得快樂了,他明白了生活的意義,人不應該有那些無謂的貪心。
做公益事業的那些人常常覺得非常開心,因為他們做那些好事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要任何報酬。他們只是在享受自己所做事情的每一個過程,正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期待,所以他們感受到了“簡單”的快樂。如果一個人做事有期待,那麼當事情發展到和他的期待不一致的時候他一定會不開心。所以沒有任何期待,一心去付出的時候,過程就是快樂。就像很多人去做志願者,到養老院去給爺爺奶奶們唱歌、講笑話;幫助他們做清潔,洗衣服、拖地,他們就會覺得做志願者這項工作是很開心的,所有的這些過程都是快樂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期待,所得到的就覺得很多了。
我們人總習慣把各種各樣的期待枷鎖帶在身上,很少去想自己要無條件的付出,誠心誠意地做一些不期待回報的事情,其實沒有期待的時候,得到的回報是最多的。當你去做一個沒有給自己要求和壓力的工作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在工作中的受益是非常大的,有時候沒期待的做一些事所達到的效果會比有期待時更大。
去年金融風暴的時候,很多行業都受到了沖擊,餐飲業也不例外。可是美國有一家餐廳,卻在同行們慘淡經營的同時,自己的生意照樣火紅,而且到了用餐高峰時常常人滿為患。很多人都詫異於老板的經營方式,他靠的不是低價,也不是優惠,而是等客人吃完一頓後,自己覺得這頓飯值多少錢就往櫃台上放多少錢。如果客人沒錢也不要緊,他可以選擇在餐廳裡打一段時間的工,而且打工的時間由客人自己決定,覺得自己吃的那一餐飯值打半天工,那就打半天工。老板的“無所苛求”讓人們在他的餐廳裡吃得很開心,餐廳的生意也特別好。老板說人人都給了他合理的回報,他也是這裡面的受益者。
從這個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裡我們可以受到很多啟發,然後反思自己的行為和過失,思考一下人性和物質之間的關系是什麼。人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看到別人的錢多就會眼紅,總希望在與他合作的時候占多些好處,這樣你就對別人有了企圖,當別人感覺到你有目的的與他交往後就會關閉他原來打開的心。可是當我們無條件地為對方奉獻,無條件地包容和接納對方,無條件的把心打開的時候,彼此的相處才會融洽,彼此的心門才會打開。
如果每個人都有佛教說的“三輪體空”(三輪體空指布施時之應有態度。又稱三事皆空、三輪清淨。指布施時住於空觀,不執著能施、所施及施物三輪。)的思想,只問付出不求回報,那麼你的處事就能做到最好,工作自然能做到最頂級。銷售業當然也不例外,真正的銷售應該是無條件的付出,這種思想跟“三論體空”恰好是一致的,跟佛教說的“菩薩道”思想(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理念也是一致的。佛教在中國傳了兩千多年,每個寺院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構造:三門殿、天王殿、大殿、法堂等等,而且每個出家人穿的衣服也都是一樣的,出家人傳播的思想也都是一個道理,大家都行動如此的一致,不能不說明了大家的理念和想法是一樣的。佛教徒一直在默默地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而且是該做的一切,沒有求什麼回報,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上面說的例子可能與企業運作過程中的很多東西有差異,但是如果企業的領導人能將這樣的思想融合到企業中去,企業一定能做得很好。稻盛和夫的企業做得那麼好,特別是他的京瓷公司四十年來從未虧損過,也就說明了這個道理。稻盛和夫說過自己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利益自己,而是事情對別人是否有幫助,如果可以利益很多人,那麼即使自己剛開始的時候會虧一些,他也,並堅持繼續地去做下去。這好像和佛學的奉獻精神、利他思想不謀而合了。
人性中有種欲望是占有,總是希望無止盡地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去占有越來越多的東西。而這種占有、索取的貪婪之心都是小家的局限,永遠只能在小格局裡做事。為什麼說佛教的智慧是人類最高的智慧呢?因為佛教看待問題的高度,是超越一切物質的,那種高度甚至可以讓我們無法想象。很多人認為成為一名佛教徒就是遁入空門,總覺得佛教的理念是頹廢的代表,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誤解,佛教裡面包含著深刻的理念和哲學。當我們單單憑著眾生心、凡夫心去估量佛教代表的高遠境界的時候,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明白其中的真谛。比方說,你現在辛辛苦苦賺到了一百萬,你肯定倍加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一百萬,這個時候你不可能理解比爾蓋茨的行為:拿一百多億去做慈善事業,把自己的資產捐給慈善機構,留給自己的孩子的只剩下微乎其微的利益。你用你的思想能夠明白他的思想嗎?不行。
第二,憎恨。用憎恨心去面對別人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也得不到清淨,時間久了還會因為過度憎恨而扭曲自己的心靈。
憎恨的人看到的問題通常都是漆黑、污濁的,不是有個道理說“內心如何,看到的世界就是如何。”因為我們的心裝滿了丑惡的憎恨,所以我們就得不到清淨和光明。當你非常生氣,而且對造成你生氣的人很仇恨的時候,你就會條件反射地敵對與他有關的一切,我想這個時候你不可能快樂。熊熊烈火不斷地烘烤著你原本平靜和快樂的心,你就想是易燃物,身邊的人稍微不小心就能把你點燃。這個時候你想快樂,快樂不來;你希望得到愛,愛也不會來。抱著一顆這樣的心生活,喜悅、愛、關懷等等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會遠離你,所以千萬不要讓仇恨占據你的整個身心。
如果別人對我不好,我可以選擇不去怪他、恨他,而是轉換思想,把自己的能量切到正面的一邊去,你可以想:他是對我不好,也就是我自己還不夠好,他這是來提醒我、來激勵我,讓我反思和發現自己的不足,以求變得更好。把自己修煉得像佛一樣那麼圓滿的時候,不管是身心理想世界還是現實生活裡都不會有敵人了。所以,當你發現有敵人針對你的時候,那就是告訴你你還有不足,需要你加強自我提升和淨化。所以不要把敵人裝進自己的內心裡,這樣只會徒添煩惱、恐懼、掛礙。
佛教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禅師住在山林的一個寺廟裡,在一個月光皎潔的晚上,有個小偷到那個禅寺的房子裡去偷東西。當時禅師在打坐,小偷一位禅師沒有發現他,就溜進房間裡翻東西,總想翻出個值錢的東西,可是翻來翻去什麼都沒有發現,最後很失望准備走的時候,禅師開口說:“這位朋友,我身上這件衣服還值得錢,你要是需要就拿走吧。”說完,他就把衣服疊好放在門口了,小偷不知所措地拿起衣服就跑掉了。禅師看著小偷的背影說:“希望他拿走的不是衣服,而是月光。”第二天早上禅師打開門的時候,發現那件衣服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門口了,這時禅師笑了。小偷真的只是帶走了月光,他良心發現了。
我們可以看到禅師的境界已經相當高了,他只是一心想去幫助這個小偷,最希望的是他能迷途知返。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和故事裡的禅師一樣,沒有被自己的私心左右,我們的心就都是打開的了。這個時候,任何物質的東西你都可以放下、可以奉獻、可以與人分享。這樣一種人生境界就是光明、開闊、無私的了,人人都向往它,但是只有摒棄自己的私欲的人才能擁有它。
第三,癡。癡就是對我執我見的看法和認識。我們對自己、對物質世間、對一切問題的看法不正確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多很多煩惱。大家可以記住一點:一個想法和看法給你帶來的是煩惱和苦悶的時候,這個想法和看法就絕對不是正確的。如果你們學習了佛法以後,感到約束很多、不開心很多、煩惱很多,那你所學的佛法就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應該是讓人開心和快樂,讓人從容和灑脫地活在這個世間上的,禅修也是一樣。禅修是給人帶去快樂的,如果禅修給你帶去的是痛苦,那就不是禅修。禅修是幫助你打開智慧的,這種智慧能很好的引領你的生活,能讓你從局限的人生裡解脫出來,得到大自在。
以上說的十善道裡的十條,就介紹到這,它是人生自我提升的一個方面,這要我們盡心盡力去做,它可以將你帶入一個全新的生活。
結語
人活著,每天的活動和思想都會對自己的內心留下或大或小的影響,要想自己的靈魂再潔淨一些、品質再高尚一些,我們就要不辭勞苦地修心,每天都要幫助自己內心成長。這就是一個自我清潔的過程,就好像地板髒了每天去把它擦干淨,臉髒了每天去清洗干淨。不斷地審查自己內在的、心靈上的污垢,把髒東西全部清理掉,把內心中負面的東西全部刪除,讓內心的田園留下清澈的小溪、欣欣向榮的田園和湛藍的天空。讓自己積極陽光地生活,讓生命中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