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張秉全居士:能行四法,必得是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能行四法,必得是經。

法華尊經,開權顯實,開跡顯本,純圓獨妙。如來一期大化,舉凡出世之本懷,設化之軌轍,鹹於此經明白顯示。凡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故稱經中之王焉。此經以文殊啟其始,非文殊大智,無以啟其教。普賢結其終,非普賢大行,無以導其行。智如目,行如足,目足並運,直抵寶所。如何修學妙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中,普賢菩薩大悲心代眾生請問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雲何能得是法華經?如來答以“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得是經者,即得此經之體一乘實相也。雲何修行得此實相?即開示悟入人人本具之佛知見也。

一者為諸佛護念者,即念念般若觀照存懷,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從而得到諸佛之法身護念也。《法華大成》雲:“為佛護念者,道契佛心也。《法華會義》雲:“佛於眾生,雖復大慈平等普度,而諸眾生迷背法性,如覆盆之下,自隔日光。若能遠惡從善,反迷還正,開眾生知見,顯佛知見者,則稱可聖心,是為諸佛護念”。又雲“佛護念者,是開佛知見。”《法華指掌疏》則說得更為具體:“謂行人於六根門頭開佛知見,前後際斷,唯有者(這)個獨存,名為入理法界,至此上契佛心,親承覺胤,故雲諸佛護念。”蓋諸佛護念者,開佛知見也。若約位次,是十住位。《指掌疏》雲:“十住,住於佛家,故為諸佛護念”。

二者植眾德本者,既已開佛知見,了知法法頭頭,無非諸法實相,以此中道般若妙慧為指引,莊嚴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廣行四攝、六度等福慧事業,是名植眾德本。故《法華大成》雲:“植眾德本者,福慧兩辦也。”《法華會義》雲:“若佛知見開,則般若照明,是植眾德本。”又雲:“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指掌疏》雲:“此為入事法界,至此隨喜化城,莊嚴幻果,故雲植眾德本。”可見植眾德本,是在般若觀照前提下,植眾福德,苟無般若觀照,何名德本。此即示佛知見也。若約位次,是十行位。《指掌疏》雲:“十行廣修福慧,故得植眾德本。”

三者入正定聚者,何謂正定聚?即空有二邊俱不著之中道實相境,實相,即諸佛法身真體。故《法華大成》雲:“入正定聚者,體佛妙體也。”如何入正定聚?《法華會義》雲:“亦即不亂、不味、不取、不捨,是為入正定聚。”又雲:“入正定聚,是入佛知見。”《指掌疏》則說得更為明白:“此為入理事無礙法界,至此不墮有為,不墮無為,故雲入正定聚。”此為悟佛知見。若約位次,是十回向位。《指掌疏》雲:“十回向,大願攝持,不墮二邊,名為入正定聚。”

四者發救一切眾生心者,若已悟入佛知見,證知自他不二,物我一體,自然慈起無緣,悲運同體,大興普門事業,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故《法華大成》雲:“發救一切眾生心者,行佛妙行也。”《法華會義》雲:如觀世音“上合十方諸佛慈力,下同九界眾生悲仰,是為發救眾生之心。”又雲:“發救眾生心,是悟佛知見。”《指掌疏》則說:“此為入事事無礙法界,至此愍物興悲,繁興大用,故雲發救一切眾生之心。”若約位次,是十地位。故《指掌疏》雲:“十地,大用現前,應化無礙,故能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此之四法,有自行化他兩層深意。雲何能得是經,是就自行而言,具如上說。雲何能說是經,是就化他而言,即前《安樂行品》所說,如來滅後,雲何能說此經,必須具足身口意、誓願四安樂行。《法華會義》雲:“諸佛護念,即身安樂行。何則?既為諸佛所護念,自然身安樂故。”“植眾德本,即口安樂行。何則?既為有緣眾生,講說法華,又能作種種饒益眾生之事,自然信汝所說,不生譏謗,即口安樂行。”“入正定聚,即意安樂行。何則?既行住坐臥,不著空有二邊,入歸於中道之正之正定聚,不復起迷理無明,自然意安樂矣。”“發救生心,即誓願安樂行。何則?既發度生之心,則為願力攝持、指引,自然所行必遂,安樂自在。”又:雲何能說此法華經?《法師品》所說:“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法華經,應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法華會義》釋雲:“諸佛護念,入正定聚,即著如來衣。植眾德本,即坐如來座。發救眾生心,即入如來室。”

《法華會義》雲:“能行四法,必解經體,故雲必得是經。”蓋此四法,乃千聖同遵,萬古不易,開示悟入佛知見之南針。故末後經贊雲:“四法常欽,萬古永為箴”也。

 

上一篇:菩提法師:學佛探珍
下一篇:菩提法師:佛教在21世紀之前瞻與思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