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在生活中落實佛法
這一講主要是講佛陀當時在乞食時看到善生居士子行六方禮的情景。
1
丙三述佛見
彼時,世尊過夜半平旦,著衣持缽,入王捨城而行乞食。世尊入王捨城乞食時,遙見善生居士子平旦沐浴,著新刍摩衣,手執生拘捨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世尊”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就是世間最尊、最貴、最受尊崇的偉人。因為佛萬德莊嚴,德無不備,不管用什麼德號來稱呼,都只能表達一部分內容。在世間,最尊最貴莫過於佛;在世間,人格最高尚莫過於佛;在世間,受到一切人的供養、恭敬莫過於佛,所以稱為世尊。
“過夜半平旦”,“夜半”就是子時。印度把晝夜分為六時,晝三時、夜三時,所以說“晝夜六時恆吉祥”。我們中國古制一天是十二個時辰,後來是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與十二個時辰來搭配,剛好是兩小時一個時辰,十二個時辰與印度的六時來搭配,就是兩個時辰等於印度的一個時。晚上的時叫初夜、中夜、後夜,白天叫日出時、日午時、日落時。“平旦”就是日出時,大約在八點鐘左右,剛好是吃早飯的時候。中國古代寅時叫“平旦”,是六點鐘左右。從這點可以了解到中國、印度在計時方法上的差別。
在印度、緬甸,出家人早上去化飯相當早,大概五點左右,天還不怎麼亮。然後上午十點鐘去化午飯。一天雖然是兩餐飯,也是疲於奔命。有些富庶的國家,像泰國,化飯較為容易;像緬甸這些國家化飯就比較難,要走很遠的路,而且是光著腳丫子走在路上,中午時候太陽曬在路上很熱,有很多小和尚排成一隊,非常艱難。但化飯吃也有好處,知道飯來之不易。我們中國的出家人自己開伙、自己種菜,對修行來講其實有很多方便,而且只要是信徒,都有機會來供養三寶。
出家人吃飯要著衣持缽,化飯時披上五條衣。出家人的衣服分為三種:五條衣、七條衣、九條衣。乞食的時候穿五條衣;誦經的時候穿七條衣;有大的禮儀活動,如聽上座講法、比丘觐見國王大臣、游行教化,就要穿九條乃至二十一條衣。
“著衣”主要指袈裟,指福田衣。在印度這些國家天氣比較熱,有三件衣服就夠了。佛法傳到中國以後,中國的氣候四季分明,冬天特別嚴寒,穿三件衣服不夠。實際上在古代,和尚除了把頭剃光,一般場合不穿袈裟,衣著與在家人沒多大區別。明朝以前的人都穿我們出家人現在穿的這種衣服。清朝入關以後,將中國人的衣服改成了滿清穿的小圓領,無領的方袍沒有了,但是和尚與皇上講條件:“俗改僧不改,男改女不改,生改死不改。”保持了漢民族的傳統。辛亥革命以後,除了和尚服裝保持沒變以外,其他人都改了,我們漢人就沒有自己的服裝了,一會兒穿西裝,一會兒穿中山裝,一會兒穿青年裝。中山裝也不是漢人的服裝,而是列寧裝改造而成的。列寧裝是三個口袋,中山裝是四個口袋,而且有蓋。所以我在很多場合都呼吁,希望我們漢人有自己的民族服裝,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我們固然有文字、有語言,但是作為擁有十多億人口的民族,沒有服裝實在是很悲慘的事情。我希望有志氣的人、搞服裝設計的人,能把我們漢人的服裝恢復起來,至少是在舉行重大的禮儀活動時,比如說過年、男婚女嫁、辦理後事時穿民族服裝,以加強民族凝聚力。
日本很先進,但是日本人一到家,就把西裝脫了,往牆上一掛,穿上和服。日本這麼進步、這麼變革,他們的民族服裝卻沒有丟,所以我很欽佩日本人能夠把民族傳統保留下來。在其他一些國家,都保留了民族服裝。像緬甸、印度,除了重要的禮儀活動要穿西服、穿皮鞋、穿襪子,平時都是打赤腳,穿自己的服裝。
我們和尚的衣服保存了漢人服裝的特點,實際上就是漢服,現在成了和尚的專利品。居士穿的海青也有份。海青是一種鳥,叫海冬青,海青的袖子飄動起來,很像海冬青張開翅膀飛起來一樣。古代的海青沒有封口,翩翩起舞時,風灌進袖子裡很好看,後來就成了朝廷的禮服。再到後來,和尚因為天氣冷,加上穿袈裟沒有海青來襯托不雅觀,所以也采用了朝廷禮服的樣式,只是把顏色改了一下,做成海青。現在海青也成了佛教徒的專用禮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如果不說,大家也許永遠不會知道為什麼叫海青,有些東西是書本上有的,有些是書本上沒有的,就是通過老和尚傳小和尚、口口相傳傳下來的。
再就是吃飯用的缽。缽就是飯碗。缽有個名字叫應量器,意思是與食量相應的飯碗。這是佛制的,沒有吸取印度文化,婆羅門教以及其他宗教都不用缽。
王捨城是印度的古都。一大早,佛與大家一起去化飯吃,可見佛和僧是一個整體,佛在僧數,在僧人的系統裡。所以乞食時佛並沒有特權,也同大家一起化飯吃。
“著新刍摩衣”,刍摩就是麻,用麻制成的衣服,叫刍摩衣,是婆羅門教在禮儀方面的一種專用服裝。
“叉手向六方禮”,“叉手”就是這樣,左手的指頭壓在右手上,也是一種合掌。密宗的人都是這樣合掌。吳立民居士到我這裡來,到大殿禮佛的時候就是這樣。這叫“叉手禮”。大家記住不要搞錯了,是左手的指頭壓在右手上,這在《焰口》上是叫火輪印,又叫金剛合掌、皈命合掌。
2
佛教的禮儀有很多種,可以分九等。也就是說,我們平時對人表示禮貌,可以有九種方法。
第一種是發言慰問。中國人見面問一句:“吃了沒有?”再就是:“你近來忙什麼?”“你好嗎?”佛經裡發言慰問是:“少病少惱否?”現在的人問“你身體好嗎”也有這個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
第二種叫俯首示敬;第三種舉手高揖;第四種合掌平拱;第五種合掌屈膝,就是膝蓋彎一彎,相當於現在的問訊。本來這個動作是和發言慰問同時的,現在和發言慰問分開了。一方面在說話,一方面有動作,就是口業與身業、意業相結合。在古代,禅宗把這種儀式叫做“打不審”。“不審”後面還有好多話;第六種就是長跪,要跪下去;第七種是手膝至地,兩手兩膝都彎下去;第八種是五輪俱曲,頭、兩手、兩膝都彎下來;第九種是五體投地,五體與五輪是一樣的,只不過五輪俱曲頭還沒有著地,到了頭著地就叫五體投地。
敬禮有這九個層次。敬禮應包括三業,身體有動作,口裡要稱佛號、說恭敬問候的話語,在意業方面要誠敬觀想。以身、口、意三業共同表達恭敬。
是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禮拜呢?不是的。戒律規定有幾種情況是不能給法師頂禮的。在廁所或者在澡堂裡碰見了不能頂禮;法師在剃頭時不要頂禮;法師正在給人說法不要頂禮,因為他不可能再分心跟你寒暄;法師在嚼楊枝、吃水果的時候不要禮拜;法師在走路的時候也不要頂禮。一定要等這些事情都完成了,你再頂禮。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講到有五種情形不能禮拜:一、讀經、誦經時,不得向上座作禮;二、上座在下處,自己在高處時,不得作禮;三、上座在前,自己在後,不得作禮;四、不能從自己的座位上向上座作禮;五、著帽之時不得對佛作禮,禮拜時要摘下帽子。現在的軍人都知道這個禮節,我們有些人不注意,冬天戴著帽子,在大殿裡面禮佛時,別人都摘了他不摘。那是一種我慢,不恭敬。
根據佛經的記載,禮拜有五種功德:
第一,禮拜時見佛的相好,生歡喜心,生渴仰心,生恭敬心,感得來生相貌端正。
第二,拜佛時,同時也要稱佛的名號,感得來生甚至在當生當世得到好的聲音。
第三,拜佛時要燒香,要供花,要燃燈,作種種布施,感得來生多財寶。
第四,禮拜時心無雜染,至心禮拜,感得來生投生到長者家。佛經上把有道德、有知識、有財富的人叫長者。來生得生這樣的長者家,就會有更好的因緣回報社會大眾,報眾生恩,報三寶恩,報國家恩。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你想發揮自己的慈悲心,往往會受到很大限制。
第五,生善處、生天上。由恭敬禮拜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來生就生善處、生天上。善處也包括淨土宗人往生的西方極樂世界。能生到天上也非常好,許多經典鼓勵在家教徒生天,盡管不究竟,但是很實際。因為在家人的修行總是很有局限,能夠得生天上,也非常了不起。這是講叉手向六方禮。
3
丙四佛垂問,講的是佛向善生居士子提問。
丙四佛垂問
世尊見已,往至善生居士子所問曰:“居士子!受何沙門梵志教,教汝恭敬、供養、禮事,平旦沐浴,著新刍摩衣,手執生拘捨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耶’?”
“沙門”指出家比丘。沙門翻譯成“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故名為“沙門”。勤修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總法門,貪嗔癡是戒定慧所要對治的煩惱總根子。一切的煩惱,貪嗔癡是根本;一切修行法門,戒定慧為根本。“梵志”有三種:1.志求生於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羅門;3.指一切外道之出家人。外道也有出家人,不過所著的衣服不同,所受的戒律不同,所依的經典教法、教主不同。道教有乾道、坤道,就是男道士、女道士。他們也離開了家,沒有家室之累,一心修道。“梵”就是清淨的意思,婆羅門教信仰的是梵天,相當於現在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所信仰的上帝或真主。梵天從哲學意義上來講是宇宙的本體,以此為追求的志向的人就叫梵志。
世尊問善生子:“你從哪一位比丘,或者哪一位婆羅門受到這樣的教導,早晨沐浴,穿新的刍摩衣,手裡拿著生拘捨葉,向六方眾生恭敬禮拜?”
下面一段,就是善生子回答佛的詢問。
丙五答佛問
善生居士子答曰:“世尊!我不受余沙門、梵志教也。世尊!我父臨命終時,因六方故,遺敕於我,善教善诃曰:‘善生!我命終後,汝當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世尊!我受父遺教,恭敬、供養、禮事故,平旦沐浴,著新刍摩衣,手執生拘捨葉,往至水邊,叉手向六方禮,‘東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如是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若有眾生者,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我盡恭敬、供養、禮事彼已,彼亦當恭敬、供養、禮事我。”
這段文字完全是根據印度文化的習慣,把相同的內容重復了好幾次,在中國人看起來很累贅。為了尊重原文,翻譯的時候把重復的話全部翻譯出來了。
上面所講的是第一大部分,叫證信緣起。下面講經的第二大部分應機正說,相當於經的正宗分。正宗分是這部經的主體,也分好幾段,文字簡練,不像前面那樣重復。
4
甲二應機正說
乙一因機贊善
世尊聞已,告曰:“居士子!我說六方,不說無也。居士子!若有人善別六方,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彼於現法可敬可重,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上生天中。”
佛聽到善生居士子禮拜六方的因緣,沒有馬上就說:你是外道,搞什麼名堂!我再給你說一個;而是贊歎說:你說得對,我也說有六方,如果能夠善於理解六方的真實含義,遠離四種煩惱污垢,今生今世就能成為一位可敬可重的人,身壞命終之後也一定能得生善處,上生天上。世尊說法就是這樣平易近人,因勢利導。水已經流到這個地方,不可以把它堵死,要順著水流的地方,把它引到最適當的地方去,這就叫因勢利導。
“離四方惡不善業垢”,下面會詳細講到。“現法”就是現世,“身壞命終”就是後世。善法既要符合現世善,也要符合後世善。善法可以帶到多生多世以後,成為你的善根。
乙二泛說諸法
丙一四業穢
“居士子!眾生有四種業、四種穢。雲何為四?居士子!殺生者是眾生業種、穢種,不與取、邪YIN、妄言者,是眾生業種、穢種。”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殺生不與取,邪YIN犯他妻,
所言不真實,慧者不稱譽。”
“穢”就是不干淨。所謂“四業穢”,就是說這四種業是不干淨的。這種不干淨的業,就是殺盜YIN妄四根本罪。在家五戒除酒戒以外的四條戒,就是針對四根本罪而制定的。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不偷盜,這裡翻譯為不與取,從這件事本身的性質來講是不與取,不經過人家同意就拿走了,從行為來講是犯盜戒。第三條是邪YIN,這裡叫犯他妻,從男性的角度來講是犯他妻,從女性角度來講是犯他夫。可以想象得到,這條戒不僅是為男性來制定的,同時也為女性來制定的。也就是說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守好這條戒。守好這條戒,才真正有和睦家庭、幸福生活可言,否則就會導致家庭破碎。現在的社會風氣實在是一言難盡。我們希望整個社會都遵守這四條戒,遠離這四種不清淨業。
能夠遠離殺生,就有慈悲心,能等視一切眾生。能夠把一切眾生的生命看作是和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貴,還會去殺生嗎?絕對不會的。要做到不殺生,首先要培養慈悲心,有慈悲心就能尊重愛惜一切生命。所有的生命都要尊重愛惜,不去傷害。
如果我們有一種自他平等、視人如己的胸懷,難道還去犯盜戒嗎?想到人家沒有和自己沒有一樣,人家有跟自己有是一樣,人家幸福我們應該高興,人家生活富裕我們應該高興。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呢?一是靠勤,一是靠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勤儉持家,一定就會有安定富裕的生活。
講到不邪YIN戒,就是既要愛惜自己的家庭,又要愛惜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譽。在夫妻之間的感情上一定要專一,至少是要尊重別人、尊重自己、愛惜名譽。要從一個維護自他家庭幸福、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愛惜自己名譽的角度嚴持不邪YIN的戒律。犯了邪YIN戒,不僅是在此生,會感得名譽不好、家庭破裂,而且在身壞命終之後來生也會感得同樣的報應。
四根本戒的第四條是妄言,即說謊、罵人、挑撥是非,說那些言不及義的話(绮語)。一個人平時的言語不誠實,就沒有信用。一個人要有信用,首先要從自己言行一致開始。說的做的要一致,承諾了的事情要兌現,這就是不妄言。不惡口,就是對一切人要恭敬,不要罵人家。不罵人,包括自己的子女、家屬在內,都要慈言軟語。軟語就是柔和的語言,不要用生硬的語言。再有就是不要挑撥是非、說離間語,對著張三說李四,對李四說王五,對王五說趙六,所以要有誠實的語言。
作為佛弟子,在哪些地方落實信仰呢?就是在這些地方。要在這些地方體現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間的差別。
5
佛陀為了大家便於記憶,把四種不清淨業簡練地歸納成一個頌。這在佛經的文體上,前面這一段叫長行,頌叫重頌。長行是散文,重頌從印度梵文原本來講是很優美的詩句,屬於韻文一類。
丙二四罪福
丁一四事罪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雲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行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欲恚怖及癡,行惡非法行,
彼必滅名稱,如月向盡沒。”
這段是講四種罪,與前面所講四種穢業是一致的。為什麼叫四種罪呢?這是從果說到因,是做這四種事的果。
“行欲”就是前面講的四種穢業中的邪YIN,“行恚”就是殺生,“恚”就是嗔恨心,“欲”就是貪心。“行怖”中“怖”就是恐怖,就是嚇唬他人,跟嗔、恚是同一類型的過失。現在有人寫匿名信,目的是要威脅恐嚇別人,使別人精神上受到刺激、折磨,受到精神上的種種痛苦。有些人可能有過這方面的經驗。在過去那個動蕩的年月當中,像我們這麼大年紀的人都有過這種經驗,整天生活在恐嚇、畏懼當中,自己對自己的命運完全無法把握。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那個年代的經歷,再看看今天寬松的社會環境、政治環境,我們就會倍感珍惜。“行癡”,就是愚癡,就是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做一些沒有智慧的事情。這四條實際就是貪、嗔、癡三毒煩惱的另外一種說法。
世尊為了總結這一段內容又說了一首重頌。“欲、恚、怖及癡”這些都是惡行,都是非法的行為。什麼是非法的行為呢?就是不符合自然的法則,不符合佛法的精神,不符合人倫道德的精神,當然也就不符合國家法律的精神。比如“欲”,這裡指特定意義上的欲,主要是指不正當的行為,在不正當的行為方面有所放縱,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所以說這四種事是惡法,是非法,不符合自然法則,不符合佛法精神,不符合人倫道德,也不符合國家法律。如果我們堅持做這四種事,“彼必滅名稱”,必定身敗名裂。下面說了一個比喻:“如月向盡沒。”就像十五以後的月亮那樣,十五到十六,十六到十七,十七到十八,一直到三十,月亮就沒有了,你的名譽、地位、財富、人格、道德,就像下半月的月亮,慢慢暗淡下來,慢慢消失殆盡。
6
丁二四事福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雲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
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斷欲無恚怖,無癡行法行,
彼名稱普聞,如月漸盛滿。”
這四件得多福的事,就是由上面四件得多罪的事反其道而行之。轉變過來就是多福。一個是順生死,一個是順解脫。你順著欲、恚、怖及癡去行,就是順生死,就是惡因惡果,此生後世就會得到惡報應,就不會生善處,更不會生天上;反過來,你不行欲、不行怖、不行癡、不行恚,就是順解脫,就能得到多福,有好名聲,有德望。佛教並不否認名與利。你有好的德行,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這樣的人一定“名稱普聞”。如四大菩薩、歷代的高僧大德,因為他們有德行,所以他們名稱普聞。從世間法來講,那些有德行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也受到社會廣泛的贊譽。大家都會背毛主席的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都是歷史上受到贊譽的人,他們對國家、對人民有功,對於我們現在的生存環境作出過重大貢獻,所以他們也是名稱普聞。還有那些知識分子,像唐宋八大家,都受到人們的稱贊。現在,有雷鋒、焦裕祿、孔繁森、向秀麗,都是為人民、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
我們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稱贊我們是另外一回事。不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這是辯證法的道理。
能夠做這四種有福之事,就能夠像初三到十五的月亮一天天地圓滿,所以“名聲普聞”。有人會說月亮由初一到十五一天天圓滿,過了十五就不行了。“佛面猶如淨滿月”,過了十六、十八、二十,佛面不就不圓了嗎?比喻總是比喻,不能再往下追。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成了錯誤了,世界上也就沒有完美的比喻了,所以是取其當下而言。
7
丙一、丙二是把世間、出世間的善法、惡法的總根源是什麼提示出來,叫總標。下面一共有十二件事,是在總綱下的具體闡述。
丙三六非道是講在家佛教徒應該怎樣求得生活資源、謀求財富的問題。我們生活一定要有生活來源。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還要有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還要有車子。“不可食無魚,不可出無車”,佛教徒吃飯不要有魚,但要有飯、菜,出門還要坐車,這些都是基本的生活要求。這些東西怎麼來呢?要有正當的來源,要有正當的手段來謀取生活資源。所以,不謀利不是佛教的講法,佛教是講要以正業來取得生活來源,用正當的手段發家致富。經書上就講到受戒成為居士以後,就要如法求財。法就是佛法與國法,或者說佛法與世法。丙三又分為兩段,丁一是長行,丁二是重頌。丁一下面,戊一是略標六種非法求財的渠道,無論信佛與不信佛,都不應通過這六種非法的渠道來謀取生活資源。
丙三六非道
丁一長行
戊一略標
“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雲何為六?一曰種種戲求財物者為非道;二曰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三曰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四曰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五曰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為非道;六曰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
這六種不正當行為的取得生活資源的渠道,包含了非法求財的方方面面。“種種戲求”包括兩方面,一是指賭博,這在後面再詳說;一是指不誠實的勞動,態度不認真,上班吊兒郎當,出勤不出力。不是有這樣的說法嗎——“八點上班九點到,喝喝開水看看報”。那是不是戲求財物呢?上班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月底得到工資,“喝喝開水看看報”就想得到工資,所以是非道。所謂“非道”,就是不道德的行為和方法。
第二,非時行求財物者為非道。做什麼事都有一定的機緣,不能強求。非時就是不顧時節因緣去強求。不正當的作息也是非時,因為很可能產生種種副作用。比如說,我們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偏偏要到晚上去干活,白天睡大覺;晚上本來是休息,你偏偏要走東竄西。如此一來,不但勞動成效甚微,人家還會懷疑你,你擔了一擔東西從哪裡來的?是你們家的,還是偷的?所以不能非時求財。
第三,飲酒放逸求財物者為非道。比如,帶有賭博性質的打賭——你喝下這瓶二鍋頭,我給你一百塊錢。為了得到這一百塊錢,有人就不顧自己的身體,硬把它喝了,喝了以後上吐下瀉,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把自己折磨得不像樣子。這樣的事情有的是,小伙子開玩笑經常有的,這幾瓶啤酒你一次把它喝了,喝了我給你什麼東西,這就是飲酒放逸求財。
第四,親近惡知識求財物者為非道。就是跟惡人在一起想取得財富。“知識”就是有某一方面特長的人。懂得善法的人叫“善知識”,懂得惡法的人叫“惡知識”。如做賊、做強盜就是惡知識,你要跟著這些人求財行不行?他坐牢你也跟著去了。惡知識為了勾引人上他的圈套幫他做事情,把一些年輕人帶壞了。所以,親近惡知識求財為非道。
第五,常喜伎樂求財物者為非道。“伎樂”包括兩種。一種是指唱歌跳舞,伎就是跳舞,樂就是唱歌。這樣說起來可能打擊面太大。比如說一些歌星,當然也是經歷了艱苦努力才能把歌唱好,也不容易。但有時候他們所得的暴利遠遠地超出他們的勞動,是不成比例的。有些年輕人追歌星,叫什麼“追星族”,不惜重金買票去聽他們的歌,這是一種。還有一種是指以賣身來取得財富,那也是非道。
第六,懶惰求財物者為非道。懶惰本身是一種愚癡的行為,用愚癡的行為去求得財物,根本就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求不到財物。人家干活你在家裡睡大覺,怎麼能有生活來源呢?怎麼能創造美好的家庭環境呢?
8
上面把求財的非道列出六條來,下面就按每一條分為六段來說。戊一是略標,戊二是廣釋。廣釋裡又分為六段,己一至己六就是分別來講戲求財乃至懶惰求財的過失。
戊二廣釋
己一釋戲求過
“居士子!若人種種戲者,當知有六災患。雲何為六?一者負則生怨;二者失則生恥;三者負則眠不安;四者令怨家懷喜;五者令宗親懷憂;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
居士子!人博戲者,不經營作事,作事不營,則功業不成,未得財物,則不能得,本有財物,便轉消耗。”
“種種戲”,主要指賭博。佛說通過這種方法來取得財富是不道德的行為。現在我們國家這種風氣很盛行,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本來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不應該說老人家的過,我只是引用他老人家來現身說法。我的父親在解放前專門賭博。鄉下靠織棉布來賣,再買棉花來織布。到年底,我母親織了四匹布,每匹布要一個多月才織出來。他老人家把布賣了,想多搞幾個錢,就去賭。押一塊錢贏了,得了兩塊;又把兩塊都押上去,成了四塊;又把四塊都押上去,結果輸了。輸了要扳本呀,就都押上去,弄來弄去把四匹棉布的錢輸得精光。回來怎麼辦呢?叫他買年貨,他給輸光了,什麼東西都沒有買回來,家裡也沒有別的了,而且他也不敢回來了。把辛辛苦苦織的布都輸得精光,回去肯定沒有好日子過。不敢回去也得回去呀!我的母親是個相當有個性、有脾氣的人,吵架、罵、打,目的是希望他以後再不要做這些事情了,想辦法能讓他知道賭博不好,可實際上是改不了。他老人家在解放前一輩子受窮,就是因為他老是賭博,有了錢就去賭博,把家產輸得干干淨淨,我才一歲半就被送去當和尚。所以,負則生怨,這是賭博戲求財物的過失。
二者失則生恥。失去了這個機會,負和失有一定的連貫性,感覺到自己不中用或手氣不好或運氣不好,押一次輸了,押二次輸了,有的老太太也有這經歷。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好好看看經書,做一些有益的事,多好啊。
三者負則眠不安。輸了的人不僅睡不安,食也不安。
四者令怨家懷喜。仇恨你的人看你輸了錢,菩薩保佑,你看他今天又輸了,回去念阿彌陀佛,你輸得好。這種事情有的是。
五者使宗親懷憂。你的家人懷憂還在其次,我看到輸了錢打架的事情不知凡幾,因為我在農村呆過十年,雖然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賭博很少,但是每到過年還是有人偷偷摸摸地做這些事情,抓去也不管用。現在有的村干部也帶頭賭博。這是敗壞國家、敗壞民風、敗壞家庭最最不好的一件事。
六者在眾所說人不信用。你是一個賭博的人,靠不住,說的話沒有人信,因為賭博的人肯定是沒有德行的人,說的話肯定不誠實,所以,在公眾面前講話沒有信譽。
賭博的人一定不會很好地經營正當的事業,所以說“不經營作事”,不能正當地經營自己的事業,想建功立業是不可能的,而且未得的財物得不到。因為沒有正當的手段去謀生、去求利,正當的、本有的財物也會慢慢消耗掉,直到傾家蕩產,妻離子散。
希望大家從生活上去體會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來落實佛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