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宗法師: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慧淨法師總結為四句話、十六個字。我們這些天來的講學,也是在說明這一點。所謂四句話:

  一、本願稱名。

  二、凡夫入報。

  三、平生業成。

  四、現生不退。

  【一、本願稱名】

  “本願稱名”。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流通分〉:

  望佛本願,

  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思想的宗旨,也是修行的方法。“稱名”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之所以稱名,因為這是阿彌陀佛本願所選擇的修持方法。

  念佛有多種,依善導大師的思想就是持名念佛。這裡用“稱”字,是顯示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口稱阿彌陀佛名號來自於《觀經》,如同我們學的《觀經》下下品,以下下品意業失念、苦逼失念,沒有辦法,失去憶念佛名的能力,以這樣的眾生能夠做得到的,所謂“易行之極致”。善友轉教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口稱是顯示本願至極之易行,最容易的,即使心中再怎樣慌亂、恐怖,苦逼失念也能做得到。阿彌陀佛本願以此易行而攝受一切眾生。

  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我們聲聲相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順佛本願,決定往生!所以,不在我們心中覺得說“有妄念、無妄念,清淨、不清淨,業障深、業障淺……”,不在我們自心裡邊去找解脫之緣、找出離之緣。我們自身不管怎麼樣,淨染不論──是淨是染一切不論,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二、凡夫入報】

  “凡夫入報”是指但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順佛本願所得到的利益。

  若論其根機是九品凡夫,雖然有大乘善的凡夫、小乘善的凡夫,還有世間善的凡夫,還有惡業凡夫、純惡無善的凡夫,總之,這九品人都是凡夫的體性。

  那麼,凡夫之人如何能到彌陀報土呢?

  也正是因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是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的緣故。這兩句都是法門的根本!這也是善導大師楷定古今的地方,對《觀經》的行法(修持方法)楷定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才是《觀經》一部歸根結底的結論,這是因為順符彌陀本願的緣故。

  第二點、楷定《觀經》的九品根機並不是聖人,也不是上根利智。總之,九品都是凡夫。

  但以遇緣不同,

  致令九品差別。

  因為所遇的因緣不一樣,才有九品的差別。

  這樣的凡夫以阿彌陀佛的弘誓大願作強緣,齊入彌陀報土,往生的地方是究竟、無生無滅、涅槃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凡夫入報”。

  報土的境界是善導大師所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是報土,往生的地方就是報土,沒有化土。只是在報土當中,有的是有蓮花,在花胎之內要呆多長時間,這是《觀經》裡邊也有講到的。

  其他所主張的認為凡夫不可以直入報土,要能往生的話,就是比較低的地方――凡聖同居土,比較低劣。

  善導大師楷定古今:以凡夫乘佛願力,得以往生彌陀報土。

  【三、平生業成】

  第三、“平生業成”

  “平生業成”就是指不等待臨終的時候。當然,如果臨終之機,那就是“臨終業成”。

  “業”是指往生淨土這件事。“業事”,往生淨土之業成就了,決定往生。

  稱念彌陀名號,

  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

  我們平時念佛,一念信心發起,念念稱名相續,誓畢此生,永不改轉,在我們平生活著的時候,往生大事已經定下來。

  既然如此的話,臨終不論什麼緣──無論在什麼因緣情況下命終,都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樣才叫做“正定之業”,不然的話,就還有不確定的因素。

  一般所講的淨土法門就是說:我們平時修行,或者念佛,或者積功累德,平時都不能確定,直到臨終的時候才確定,懷著一顆恐懼不安的心,這個是和善導大師的思想不同的。

  【四、現生不退】

  第四點、“現生不退”

  “現生不退”是相對於“往生淨土之後得不退轉”來說的,往生淨土得不退轉是大家共同認可的,善導大師的思想:你今生專修念佛──他也有解釋“光明遍照”、“攝取不捨”,說是:

  蒙光觸者心不退

  蒙受阿彌陀佛光明的攝取,我們一心念佛,就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決定往生西方淨土,這個叫做“現生不退”。

  “平生業成”是指平生,相對於臨終而言;“現生不退”是指我們今生,相對於命終之後往生淨土而言。

  “平生業成”是指往生之業已經完成了;“現生不退”是指我們現在就能夠得不退轉,往生淨土就快速證果,是有這種種利益。

  龍樹菩薩解釋這個“不退”是有兩種:一種就是自力難行道,“修諸難行,久乃可得,或墮聲聞、辟支佛地”;第二就是以阿彌陀佛本願力故: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

  即入必定。

  “必定”就是不退轉。這個不退轉的位子非常高:

  人能念是佛,

  無量力功德,

  即時入必定,

  是故我常念。

  這是現生進入不退轉地。

  當然我們的身份,還是凡夫眾生。像印光大師也贊歎:如果專修念佛的人,雖然在此界沒有往生西方,但是:

  譬如太子墮地,

  貴壓群臣,

  種性已超二乘之上。

  他這個人就好像太子生下來了,太子墮地之後,雖然對國家還沒有貢獻,種種治國安邦的方略還沒有學會,但是他將來必定要做國王。所以,群臣都向太子敬拜。

  專修念佛之人,就好像太子墮地,就是說:他本身沒有什麼德,沒有什麼行持,可是位子很高,所謂“不退轉地”,就是“凡夫菩薩格”,雖然是凡夫,卻具有菩薩的功德,乃至具有阿彌陀佛果地上一切的正覺功德,這個就是佛力所惠賜。這是來形容阿彌陀佛的他力救度。


 

 

上一篇:鄭石巖教授:禅悟與實現 第八章 超越與中道
下一篇:鄭石巖教授:禅悟與實現 第九章 禅悟的歷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