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鄭石巖教授:禅悟與實現 第九章 禅悟的歷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禅悟與實現

鄭石巖

第九章 禅悟的歷程   

  人若想從徹悟中解脫出來,就必須經過一段練習的歷程。當然對於一個天機清妙的人而言,徹悟是剎那間的事。但對一般人而言,如果不經過練習和用功,是很難從五蘊(對色、受、想、行、識的執著)塵勞中解放出來,品觸到自由和清新的滋味。

  現代人由於受到“效率”觀念的影響,往往急功近利,期望三步當兩步,圖個速成,這種急躁的動機,正好與禅背道而馳。其實學禅並不是那麼難,只要你能寬心地去生活,在觸目遇緣中,總會散放出可掬可喜的禅機。僅管如此,這些清馨的反應,畢竟還是淺近的、短暫的。唯有透過一定的練習過程,才會真正優游於禅的灘濑,獲得自在和醒悟。

  禅悟的歷程究竟如何呢?在禅的文獻中似乎很少留下定則。因為人是活的,每個人的根性、心識和態度都不一樣,所以禅師們側重的是個別指導,而不是一般原則的建立。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基本歷程的軌跡。現在我們來看看臨濟義玄(西元七八七——八七六年)的臨濟法要、洞山良價(西元八O七——八六九年)的五位君臣頌、天台德韶(西元九O七——九七一年)的四料簡、永明延壽(西元九O四——九七五年)的禅淨雙修。也許我們就會發現其中的歷程:

臨濟法要

  《臨濟錄》中說:“佛者,心清淨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處處無礙淨光是。”一個悟道的人,他的心是清淨的,是光明無礙的,要想做到這一點,他提出了接引學生和訓練學生的四料簡,茲加以解釋如次:

  1.  奪人不奪境:即放下我見,萬法之外不認自心。

  2.  奪境不奪人:即不受境牽,開始自我醒覺。

  3.  人境俱奪:即是忘我忘境的無念與無為,以發現真我。

  4.  人境俱不奪:即充分醒覺後的無礙淨光,獲自在、實現與解脫。

  從第一層次到第四層次,雖然都是接引不同根性的方法,但很明顯地,這四個方法,正好構成了禅悟的完整歷程。為進一步了解這四料簡的意義,再引臨濟答涿州紙衣和尚所問如次:

  紙衣問: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臨濟說:

  “春煦發生鋪地錦,嬰兒垂發白如絲。”

  紙衣問: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臨濟說:

  “王令已行天下徧,將軍塞外絕煙塵。”

  紙衣問:

  “如何是人境俱奪?”

  臨濟說:

  “並汾絕信,獨處一方。”

  紙衣問: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臨濟說:

  “王登寶殿,野老讴歌。”

  臨濟禅師接引人時除了依四料簡之外,更重視啟發的內容,它包含“三玄”及“三句”。所謂三玄是指體中玄(理體)、句中玄(對答時的權宜與隨機應化)和玄中玄(真正接引出學生的真我)。所謂三句是指三個步驟:

  第一句:三要印開朱點窄,未容擬議主賓分。(破除分別)

  第二句:妙解豈容無著問,漚和淨負載流機。(切中禅機)

  第三句:看取棚頭弄傀儡,抽牽都來裡有人。(看取純心)

  臨濟又提出主客關系的四個步驟即:客看主、主看客、主看主、客看客。經過主客超越的歷程,而達到光淨無礙。臨濟的啟發方法與過程可分為:放上我執、不受境牽、進入清淨,體悟真我。

洞山的五位君臣

  洞山啟發學生的方法仍然不離主客的超越,他把真我比喻作君,把生活上的種種色相和事事物物比喻作臣,歷經五個階段,五種關系,而使君臣主客相融無礙。第一階段是“正中偏”,代表有了發心,有了忏悔,但心裡頭有如萬馬奔騰,無從駕御之感。第二階段是“偏中正”,開始修行,在努力修持下,勉強自我控制,不避免脫離戒律與正行。第三階段是“正中來”,這時主客的關系漸漸調和,不再處於對立狀態,開始生活在穩健與喜悅裡頭。第四階段是“偏中至”,這時已經超越於主客之上,開始品觸到悟的滋味,雖然未能事事無礙,但已達到理事無礙了。第五階段是“兼中到”,這已經達到徹悟,真正的自由,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事事無礙的大自在。洞山的五位君臣頌是這樣的:

  1.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識,隱隱猶懷舊日嫌。

  2.偏中正,失曉老婆逢古境,分明覩面別無真,休更迷頭更認影。

  3.正中來,無中有路陽塵埃,但能不觸當今諱,也勝前朝斷舌才。

  4.偏中至,兩刃交鋒不須避,好手猶如火裡連,宛然自有沖天志。

  5.兼中到,不落有無誰敢和,人人盡欲出常流,折合還歸炭裡坐。

  另外洞山認為末法時代的人多乾慧(知見而不能行),具有三種滲漏,必須避免這三種知性的疏離,才有正慧可言,這三滲漏為:

  1.見滲漏: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執著於六塵,發為貪瞋癡三毒)

  2.情滲漏: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沉滯於分辨,障礙智慧之成長)

  3.語滲漏:謂究妙失宗,機昧始宗。(智辨而不行,終究愚昧無得)

  此外洞山又教人五種修行方法,這五種方法是連貫的,相互銜接的,那就是向、奉、功共、功、功功五種。什麼叫向呢?他說:

  “吃飯時作麼生。”

  什麼是奉呢?他說:

  “背時作麼生。”

  什麼是功呢?他說:

  “放下镢頭時作麼生。”

  什麼是共功呢?他說:

  “不得色。”

  什麼是功呢?他說:

  “不共。”

  洞山對於這五個修行法門,都以比喻或象征式語言表達,用吃飯那種態度來說明向的必要性和平常性。用“背時”那種超越知性的態度來說明奉的心志。用放下镢頭的喜悅和輕安說明功的本質。用不得色那種獨立自主性說明“共功”的要義。用不共的真自由來說明功功的自在解脫。洞山的禅悟之道非常重視自我警策,他的自誡頌是:

  “不求名利不求榮,

   只麼隨緣度此生,

  一個幻軀能幾日,

  為他閒事長無明。”

  人只有在放下一切執著時才顯現出大自在的活潑真性,那時就不再“認奴作郎”了。

  天台德韶四料簡

  天台德韶向以“對法”的方式引發學生悟道。一個人若想識心達本,不但要“明得寂靜法,不寂靜法也收盡;明得遠離法,不遠離法亦收盡;未來現在亦無遺。”他說:明明東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南去亦是上座,北去亦是上座,為什麼會成為東西南北的分辨呢?如果能會得個中意,見聞覺知就能一時放下,一時心開,豁然醒悟。他接引學生分為四個歷程,即聞聞、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茲說明如次:

  1.聞聞:是指以平常心去生活,放下攀援。頌曰:

  “密室開金鎖,閒步下松門,慢將無孔笛,吹出鳳游雲。”

  2.聞不聞:是以清淨心去息心淨慮,不被境界所牽。頌曰:

  “古松搜般若,幽鳥弄真如,況有歸真處,長安豈久居?”

  3.不聞聞:是了了分明能接觸到事物的真理。頌曰:

  “陽馬啼聲喧,桃花笑臉開,芒鞋青竹杖,終日自徘徊。”

  4.不聞不聞:這是如如不動的境界,頌曰:

  “夜月輝肝膽,松風貫髑髅,脫然聲色外,切忌犯當頭。”(頌系白丈瑞所作)

  天台德韶的禅法顯得非常活潑,他最強調徹悟時的活用,學佛法必須疑中求解,才能還得活潑自由的智慧,否則就變成“生死根源陰界裡活計”,“見聞不脫如水裡月”。他有一首偶子說:

  “通玄峯頂,

  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

  滿目青山。”

  可見天台德韶的胸襟是多麼的清淨開闊,而把心靈與宇宙融合在一起,難怪他說“一毛吞海,海性無虧”。修行到了這地步,真可謂“縱橫不是塵”了。他有一首偈子說:

  “暫下高峯巳顯揚,

  般若圓通遍十方,

  人天浩浩無差別,

  法界縱橫處處彰。”

  要想做到法界縱橫處處彰,就必須放下差別。這樣才能真正通達。若能事理皆通,事事無礙,那麼“一切言語,一切三昧,橫豎深淺,隱顯去來,是諸佛實相門。”

  永明延壽的禅淨雙修

  永明延壽是天台德韶的學生,是法眼宗的第三代傳人。他的禅法頗受唯識的影響。在他的《宗境錄》中曾說:“真唯識性,理無偏圓”,所有佛法所傳,只有一個“真心”。此一心法就是心中的淨土,“此一心法就是理事圓備,是大慈父,般若母,法寶藏,萬行源,是以若了自心,頓成佛慧。”由於他的提倡禅教融合,禅淨雙修,而使得自力成就正等正覺的禅,與他力加持的淨土教真正結合。使禅法再度回歸到《華嚴經》所揭示的信、解、行、證的修行歷程上。

  永明延壽提出禅淨雙修,以禅為光明之慧,以淨為安養之宗歸。他在五十八歲時移住杭州慧日永明院,門下二千人,其時有一偈頌,頗能說明他的禅法重在定慧一體,偈曰:

 “欲識永明旨,

  門前一湖水,

  日照光明生,

  風來波浪起。”

 由於當時禅宗已產生口頭禅的流弊,因此他強調期悟反迷,千經萬論,總歸一心。但另一方面,他又提倡淨土教行,使學佛的人所依恃,他說:

 “唯心淨土,

  心外無法,

  質托連台,

  形寄安養。”

  他把禅宗的自力解脫與淨土宗的他力解脫同時圓融,叫禅淨雙修。關於永明禅師把禅淨結合,在佛學上發生了許多爭論,有人認為禅的精神到了延明禅師漸漸消失,有人說禅淨結合是一種矛盾。我認為禅淨結合是一種超越,它仍然還是禅,而且是一種新的發展,它在修行與精神生活上,且有很大的助益。因為他力與自力只不過是分辨的知見,在真正修行上,非自力,非他力,而是兩者都是,他力與自力不是並存在我心中,而是提升真我的兩個巨輪,它是一體之兩面。現在我們來看看他的四料簡,也就更加清楚了:

  1.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跎,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2.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3.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

  4.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多個人依怙。

  由於永明延壽的提倡禅淨雙修,此一新的修行法門成為普攝三根的圓教了。當然這也可以看得出他的師承因緣,其祖師法眼文益講《華嚴經》,師父天台德韶復興與天台宗,而他把禅淨融合,極則於華嚴,真是其來有自了。

  綜合以上四位大師的禅法,我們可以了解禅是漸修漸悟,而最後由頓而徹悟。禅悟並沒有一定的歷程,不過禅悟必須透過好的信仰來開始,真心地學習,放下種種我執,用平常心去生活,能放下萬緣,就能體悟真常。禅是實踐性的智慧,不是用來思考、理解和系統化的知見,如果想把握禅是什麼,禅就失去了它的本質。禅是引發一個人心靈自由,不受物欲奴隸的歷程。當我們重獲自由時,我們就會有一番新生和無盡的喜悅。

  禅悟的歷程各家說法不一,那是因為每一位大師的主觀參證因緣不同。禅所指引我們的是內在主觀的省悟,而不是客觀事實的分析與接納,透過省悟而發現真我,解脫虛幻,提升自己到真的心靈世界。由於每一個人的因緣各不相同,每個人各有自己的過去經驗、業力、興趣、脾氣、人格特質等屬性,所以彼此在禅悟的歷程,悟入的時機也各有異。因此禅師教導學生時,總是徹底采用個別化教學。以上所舉幾位禅宗大師的禅悟歷程,只具有參照的價值,讓你知道禅悟的歷程是什麼,自行努力以求禅悟,切忌拘泥不變,囫囵吞棗。能如此,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禅宗家法,不也就昭昭於前了嗎?        

 

上一篇:淨宗法師: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的特色
下一篇:淨宗法師:念佛勝易 緣起 序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