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楊郁文教授:戒從心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戒從心生 楊郁文 著  提要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視有善良的動機以及美好的成果。持善戒、持不善戒,犯戒、破戒,戒之雜染、戒之淨化,皆須「思(cetana)」心所法之審慮、決定,在意識清醒下所為。論藏提出「雲何是戒?」《無礙解道》的答案是︰「思(cetanaa)是戒也,心所(cetasika)是戒也,律儀(sa^mvara防護)是戒也,不犯(aviitikkama)是戒也。」《中阿含五支物主經》釋尊開示︰「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 《四部阿含》說明有種種心態生起持善戒︰ 1.從怖苦心持善戒。 2.從畏罪心持善戒。 3.從求福心持善戒。 4.從兩利心持善戒。 5.從慚愧心持善戒。 6.從慈悲心持善戒。 7.從自通(attuupanaaika)心持善戒。 8.從菩提心持善戒。 《阿含》所要求的四種戒,是以正念正知 調伏身心,使心性之各部分──知、情、意得以調理,平等地改善人格,具足戒清淨,成就戒法身。 關鍵詞:1.戒 2.思 3.心所 4.律儀 5.自通之法 6.《五支物主經》 一、前言──戒從心生 「戒(siila)」或「戒行(siilana)」為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視有善良的動機以及美好的成果。 波斯匿王之工匠五支(Pa~ncak’a^nga thapati),有一次在異學園聽文祁子(Ma.ndikaaputta)說明︰「身體沒作惡業,言語沒說壞話,無不當的謀生,心中無惡念。若具備此等四事者,我稱呼他成就善,是第一善,是無上的人士,獲得第一義,是正直的沙門。」[1] 五支面見釋尊時,與外道沙門文祁子所談論者,全部向佛陀報告。世尊聽了之後,告訴五支: 物主!如異學沙門文祁子所說,若當爾者,嬰孩童子支節柔軟,仰向臥眠,亦當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物主!嬰孩童子尚無身想,況復作身惡業耶!唯能動身。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口想,況復惡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命想,況復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嬰孩童子尚無念想,況復惡念耶!唯念母乳。物主!若如異學沙門文祁子說者,如是嬰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 物主!若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雲何為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 物主!身業、口業者,我施設是戒。物主!念者我施設是心所有,與心相隨。[2] 此中,釋尊開示「戒行」是內心有「意念」,經「心所」思惟抉擇之後,內心所有活動,以及透過言談、舉止反應於外者。例如:襁褓嬰兒只動轉身體,沒有作壞事;嘴兒或哭啼或喜笑,沒說過壞話;跟人咿啞呻吟,沒有邪法謀求活命;內心沒有歹念、惡思惟(akusala-samkappa{不善志、不善思惟〈M〉ii261}),祇想念吮吸 -------------------------------------------------------------------------------- [1] 參閱《中.179五支物主經》,《大正》1,720b-7f. [2] 見《大正》1,720c3f. 母乳。如是,嬰兒沒有四壞事現行,不能說他有戒行,是無上士,得第一義,是質直的沙門。沒有壞行為,不完全等同不作壞事──昏迷、熟睡時,沒有壞行為,不能說他在持戒;貪、瞋之境界不現前時,沒有殺、盜、淫、妄之反應,不能說他亦在持戒。唯有貪、瞋之境界現前時,經內心思考、抉擇、維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的行為,才是佛陀心目中持戒不犯的清淨戒行。 有關戒學──修身、修心,釋尊指出︰應當遍知「(a)怎樣是(1)不善戒、(2)善戒,(3)善念、(4)不善念。」此等四「(b)從何而生?(c)於何處滅、敗壞無余?(d)如何修行滅之?」[3] 明確的答案如下: 物主!(1a)雲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口、意行,是謂不善戒。 物主!(1b)此不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雲何為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 當知不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1c)不善戒何處滅無余?何處敗壞無余?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 業,修口、意善業。此不善戒滅無余,敗壞無余。 物主!(1d)賢聖弟子雲何行 滅不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 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也。 物主!(2a)雲何善戒耶?善身業,善口、意業;是謂善戒。 物主!(2b)此善戒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心生。雲何為心?若心無欲、(「無欲」原文 有重復,宜刪。)無恚、無癡,當知善戒從是心生。 物主!(2c)善戒何處滅無余?何處敗壞無余?若多聞聖弟子行戒 不著戒,此善戒滅無余,敗壞無余。 物主!(2d)賢聖弟子雲何行 滅善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 如是行者,滅善戒也。 物主!(3a)雲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是謂不善念。 物主!(3b)不善念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想生。雲何為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 種行──或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眾生因欲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物主!眾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 故,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此不善念從是想生。 -------------------------------------------------------------------------------- [3] 參閱《大正》1,720c-10f. 物主!(3c)不善念何處滅無余?何處敗壞無余?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得初禅成就游;此不善念滅無余,敗壞無余。 物主!(3d)賢聖弟子雲何行滅不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 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也。 物主!(4a)雲何善念耶?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 物主!(4b)善念從何而生?我說彼所從生,當知從想生。雲何為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行──或無欲想,或無恚想,或無害想。物主!眾生因無欲界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欲界相應。物主!眾生因無恚、無害界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恚(「慈」誤植)、無害界相應,此善念從是想生。 物主!(4c)善念何處滅無余?何處敗壞無余?若多聞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 捨念清淨,得第四禅成就游。此善念滅無余,敗壞無余。 物主!(4d)賢聖弟子雲何行滅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念也。[4] 釋尊開示︰不善戒(邪戒、戒禁取)、善戒(正戒)皆屬眾生身、口、意三行,起心動念、言談、舉止。有邪見、邪念(指不正思惟的邪志、邪念),所生身、口、意三行是惡,則為不善戒。與此正相反,具有正見、正志所生三行是善,則為善戒。 此不善戒所從生,當知從心生;倘若內心有貪欲、有瞋恚、有愚癡,導致身、口、意三惡行,產生惡戒。善戒所從生,當知亦從心生;設若內心捨斷貪欲、瞋恚、愚癡,導致身、口、意三善行,生成善戒。 不善戒、善戒悉皆於身、口、意,從因緣生;因此也可以,於身、口、意,由因緣消滅三惡業;修習捨離三不善業而無戒禁取──行戒而不著戒。「念」由接觸「界」,依「想」由因緣所生;所以不善念、有漏善念,由於修習四禅那,不接觸五蓋,鎮伏雜想、雜念,使不善念、有漏善念不動。 多聞聖弟子修習四念處為首,由「法念處」操作「七覺支」,[5] 可以消滅諸不善戒、不善念,消除有漏、有取的善戒、善念,充實無漏、不取的身、口、意三妙 -------------------------------------------------------------------------------- [4] 見《大正》1,721a2f. [5] 參閱《中.98念處經》,《大正》1,584b3f. 行。能否如是與法相應,釋尊說此條件︰ 物主!若多聞聖弟子: (a)以慧觀(1)不善戒 知如真,(2)從生不善戒知如真,(3)此不善戒滅無余、敗壞無余 知如真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戒 知如真。 (b)以慧觀(1)善戒 知如真,(2)從生善戒 知如真,(3)此善戒滅無余、敗壞無余 知如真以慧觀,(4)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戒 知如真。 (c)以慧觀 (1)不善念 知如真,(2)從生不善念 知如真,(3)此不善念滅無余、敗壞無余 知如真以慧觀,(4)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 知如真。 (d)以慧觀(1)善念 知如真,(2)從生善念 知如真,(3)此善念滅無余、敗壞無余 知如真以慧觀,(4)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念知如真。[6] 唯有開法眼,以慧觀知如真,[7] 相應於苦、集、滅、道四谛現觀──對不善戒、善戒,不善念、善念以及此等四「事」之「集」、「滅」、「道」皆能如實知、見──具足正見等八支聖道,才能圓滿善行,成賢、成聖。因此,釋尊最後說出所以然︰ 所以者何?因正見故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語,因正語故生正業,因正業故生正命,因正命故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念故生正定;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已,便解脫一切淫、怒、癡。物主!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已,便知一切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 知如真。是謂學見跡 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诃 成就十支。 物主!雲何學見跡成就八支?謂學正見……至學正定,是謂學見跡 成就八支。 物主!雲何漏盡阿羅诃 成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漏盡阿羅诃 成就十支。 物主!若有十支,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8]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內正思惟,法隨法行等「四預流支」,成就正信──於 -------------------------------------------------------------------------------- [6] 見《大正》1,721b-9f. [7] 參考「……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大正》2,5a-4相當於“……evam etam yathaabhuuta^m sammaa-ppa~n~naya passati(……如是, 如實地以正慧觀它。)”〈S〉iii. 1367f. 之意譯。 [8] 見《大正》1,721c4f. 佛、法、僧、聖戒不壞淨,見三寶以及無漏戒學之功德,具有聖、出世間八正道之正見。以智導情,開發出離諸漏之正志,再依正見及正志開導一系列次第展轉而起之聖、出世間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具足八支中道行的成分;此時,屬「有學」的「無漏戒學」。須陀洹果以上之學人,次第得四沙門道智、四沙門果智,終於具足「十正行」,[9] 完成無學正見、無學正志、無學正語、無學正業、無學正命、無學正念、無學正定、無學正解脫、無學正智。諸漏盡,心解脫、慧解脫的阿羅漢才是佛陀所稱呼的「成就善的人」、「第一善者」、「無上士」、「得第一義者」、「質直沙門」。 二、思是戒 《清淨道論》於解釋「戒」時,引用《無礙解道》: Ki^m siilan ti(雲何為戒耶?)Cetanaa siila^m,(思是戒,)cetasika^m siila^m,(心所是戒,)sa^mvaro siilam,(律儀是戒,)aviitikkamo siilam.(不犯是戒也。)[10] 論師根據釋尊之法說開演法義,道出︰有意思、有意圖、有目的之行為 是戒;通過心所抉擇,合乎戒條之活動 是戒;以律則規范,防護不作惡而行善是戒;提醒自己,不犯罪過 是戒。 (一) 意思是戒 《雜.1039經;A.10,176 Cunda(淳陀)經》︰ 有人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離於邪淫,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 起於邪淫。離於妄語,審谛實說。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說。離於壞語,谛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離於阇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齋),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 -------------------------------------------------------------------------------- [9] 參閱《長.11十上經》,《大正》1,57a-11f. [10] 見〈Pts〉i. 44-5.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11] 如上,引述十善業道(dasa kusala-kamma-pathaa)經文中,身之三種淨行、語之四種淨行──「不殺生、離殺生(paa^nqtipaatam pahaaya{捨斷殺生已}paa^nqtipaataa pa.tivirato{從殺生已遠離}),……〔不壞語、〕離於壞語等。不作惡行之「pahaaya(捨斷已)〔ger.〕」、離惡行之「pa.tivirata(已遠離)〔pp.〕」,此等動作之遂行,皆經「意思(cetanaa)」審慮、決定之後發動。意之淨行中,離於貪欲(anabhijjhalu{不起貪伺者}anabhijjhitaa(已不貪伺者),離於瞋恚(avyaapanna-citto{心不瞋恚者}appadu.t.tha-mana-sa^nkappo{無憎惡之思惟者}),正見成就不顛倒見(sammaa-di.t.thiko hoti{〔策勵自己〕成為正見者、}avipariitadassano{不顛倒見者}),同前七種淨行,亦經「意思」審慮、決定之後發動;特別是成就正見、成就不顛倒見,為盡己之義務。上述「十善戒」實已具備「止持」之責任,以及「作持」之義務。止惡、行善,是有「意思」的品德良行。 (二) 心所是戒 從古及今,印度有宗教徒,以戒禁取見認為︰聖河之水可以洗滌罪業 使心清淨。如《中.93水淨梵志經》中,妙好首梵志[12] 向佛陀建議︰ 梵志語世尊曰︰「瞿昙!可詣多水河浴!」世尊問曰︰「梵志!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得何等?」梵志答曰︰「瞿昙!彼多水河者此是世間齋潔之相、度相、福相。瞿昙!若詣多水河浴者,彼則淨除於一切惡。」爾時,世尊為彼梵志而說頌曰︰ 妙好首梵志,若入多水河; 是愚常游戲,不能淨黑業。 好首何往泉?何義多水河? 人作不善業,清水何所益? 淨者無垢穢,淨者常說戒; 淨者清白業,常得清淨行。 若汝不殺生、常不與不取, 真谛不妄語,常正念正知; 梵志如是學,一切眾生安。 梵志何還家,家泉無所淨; 梵志汝當學 淨洗以善法。 何須弊惡水,但去身體垢。 梵志白佛曰︰「我亦作是念, 淨洗以善法,何須弊惡水。」[13] -------------------------------------------------------------------------------- [11] 見《大正》2,271c-8f. [12] 參閱《M.7》作︰「Sundarikabharadvaja」〈M〉i. 3911. [13] 見《大正》1,575a-7f. 釋尊在《水淨梵志經》中說明︰唯有以持戒、修習四無量心等善法,淨洗內心垢穢及惡業;一般之清水乃至傳說中之聖河之水,祇能除去身體表面之污垢而已。在此之前,世尊遙見水淨梵志來;因水淨梵志故,告訴諸比丘︰ 若有二十一穢污於心者,必至惡處,生地獄中。 雲何二十一穢?(1)邪見心穢、非法欲心穢、惡貪心穢、邪法心穢、貪心穢、恚心穢、睡眠心穢、調(掉)悔心穢、疑惑心穢、瞋纏心穢、不語結心穢、悭心穢、嫉心穢、欺诳心穢、谀谄心穢、無祖心穢、無愧心穢、慢心穢、大慢心穢、憍▓[心*敖]心穢、(21)放逸心穢。[14] 此等二十一種污穢心性,導致惡念、惡業,持不善戒、污戒、破戒等等;於後出論典歸屬不善「心所有法」之中,包括「大不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小煩惱地法」「不定地地法」。[15] 《清淨道論》說︰ Cetasika^m siilam naama(所謂「心所是戒。」)paa.natipaataadhaihi viramantassa virti〔-cetasika〕.(指 殺生等{十惡業行}正在遠離者之離〔心所〕也。)[16] 生活中提起正念、正知,覺察到邪見心穢等等,了知已便捨斷彼等心穢;尚須充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四等心。如是,具足慈悲心維持戒行清淨,才能「洗浴內心」,所謂「淨洗以善法」。[17] (三) 律儀是戒 samvara由sa^m-√vrr衍生,本義︰正閉,引義︰防護,古譯︰律儀。「律儀」指以戒律來規范行為。「防護」指 防止作十惡,護持行十善。《清淨道論》指出「以五種防護(pa~ncavidhena samvaro)」了解律儀之意義︰ paatimokkha-samvaro(所謂 波羅提木叉律儀、)sati-samvaro(念律儀、)naanna-samvaro(智律儀、)khanti-sa^mvaro(忍律儀、)viriya-sa^mvaro ti.(精進 -------------------------------------------------------------------------------- [14] 見《大正》1,575a-5f. [15] 參閱《阿毘達磨俱捨論 卷四》,《大正》29,20af. [16] 參閱〈VM〉73f. 又,水野弘元譯注︰《清淨道論 一》p.15 注︰「離(virati)︰所謂離之心所者,指正語、正業、正命。然 而,在此場合包含相應於此等(正行)之其它諸心所。 [17] 參閱《大正》1,575c,576a. 律儀也。)[18] 今以北傳經、論來左證說明︰ 1.【波羅提木叉律儀】 《雜.925經》: 賢士夫住於正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能生怖畏,受持學戒;是名 丈夫於正法律第一之德。[19] 聖弟子當了知佛陀施設一一戒條之用心,由於戒隨念(siilanussati),對無漏戒學具足正見、正志,依一一戒條為律則,防護身、心,甚至眾學法等微細罪亦戒慎恐懼地遵守,不違犯任何戒律。如是,即於日常生活中,修身、修德,培養戒法身。 2.【念律儀∕(六)根律儀】 《雜.279經》: 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俗語︰「六根門頭 好修行!」於日常生活、宗教修持中,隨時、隨地在動用眼等六官。[20] 六官能增上一連串之生理作用、心理作用、身心互動的作用,因此名曰︰「六根」;內六根為外六境(六塵)進入內心之門戶,故名曰︰「六根門」。[21] 六官也是煩惱漏,洩入(身心中毒)、漏出(污染環境)之處;[22] 於六內入處意解無我、無我所,亦可作證沙門果。[23] 如是,六根防護可以淨化戒行乃至成就五分法身。 3.【智律儀】: 《瑜伽師地論》引義品之偈︰ -------------------------------------------------------------------------------- [18] 見〈VM〉711f. [19] 見《大正》2,235c7f. [20] 參閱《雜.279經》,《大正》2,76b. [21] 參閱《雜.225經》,《大正》2,64a. [22] 參閱《雜.636經》,《大正》2,176b. [23] 參閱《雜.276經》,《大正》2,74b.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堰。[24] 明確地說道︰般若慧能使外來煩惱不洩入,自己也不會污染環境;如此,能於生活當中,淨化身心,而不再形成煩惱洩漏。換句話說︰沒有般若慧,難得戒行究竟清淨。 4.【忍律儀】: 《中.10 漏盡經》: 雲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干竭 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復當堪忍饑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扙,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戚;忍則不生煩惱、憂戚,是謂有漏從忍斷也。[25] 多生業習,有些煩惱漏單靠理智明了、情感愛好,無有堅強意志力的忍耐,無法排除漏習。因此,經中說明有些煩惱漏是由忍功夫所捨斷,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戚;忍則不生煩惱、憂戚。 5.【勤律儀】: 《雜.877經》: 雲何律儀斷(samvara-ppadhaana{律儀勤})? 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攝受,是名律儀斷。[26] 以「四正勤」之要領,使現行之惡業立即停止,使惡因潛勢力不動;使現行之善業繼續不斷,使善因潛勢力發動,結成果實。這需要「正方便」──種種有效、有用的方法,發勤策勵,精進不放逸──才能達成終極目標。 五種律儀,缺一不可;猶如材質與形體完美均衡、中心軸安定的陀螺,施上旋轉力,倘若無阻力存在,即可以定點轉動不停。如是,以念律儀為螺頂,依「正念、正知」維持人性──知、情、意的平衡發展,並開發念根、念力。以智律儀為螺體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見、正志(正思惟)」開發慧根、慧力。以波羅提木叉律儀為螺體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語、正業、正命」於日常生活中加強信根、信力。以忍律儀為螺體正三分之一成分,依「正定」於宗教生活中加強定根、定力。勤律儀為螺 -------------------------------------------------------------------------------- [24] 見《大正》30,386b-11f. 參閱《經集》v. 1035〈Sn〉1985f. [25] 見《大正》1,432c5f. [26] 見《大正》2,221a-4f. 心,依「正方便(正精進)」改善、充實「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習,完滿三無漏學。 (四)(思已)不犯是戒 《增一.16品第9經》: 梵志問曰︰「雲何名之為戒?」阿那律曰︰「不作眾惡,不犯非法。」[27] 所謂︰「不作眾惡,不犯非法。」並不是說 沒有諸惡行、沒有非法行、沒有邪行而已;指 本來會造作、違犯之眾惡、非法,由五種律儀而今使之不作、不犯。 《長.22 種德經》: 種德婆羅門白佛言︰「雲何為戒?」佛言:「……具足戒律,捨殺不殺,……乃至心法四禅現得歡樂。所以者何?斯由精勤,專念不忘,樂獨閒居之所得也。婆羅門!是為具戒。」[28] 《種德經》指出︰由於日常生活中 以戒修身,具足戒清淨;於宗教生活中 以止觀修心,三三昧、四禅那具足住;如是精勤,具念不忘,貫徹於生活中,謂之「具戒」。[29] 相當於發展中佛教所謂︰「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三、八心持戒 戒是思、戒是心所、戒是防護、戒是思後不犯,都跟內心有關系。必須有持戒的見解、持戒使心情愉悅、貫徹持戒的意志力,都在自己的心所中發生。釋尊《五支物主經》開示「戒從心生」,除此之外,早期經藏裡面,記錄了種種不同的心態、動機而使人發心持戒。如下: (一) 怖苦心 例如《中.203晡利多經》所說︰ 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殺者必受惡報,現世及後世,若我殺者,便當自害,亦誣謗他;天及諸智梵行者道說我戒,諸方悉當聞我惡名;身壞命終,必至惡 -------------------------------------------------------------------------------- [27] 見《大正》2,581a-13f. [28] 見《大正》1,96b-9f. [29] 參閱《大正》1,96b. 處,生地獄中。如是殺者受此惡報,現世及後世;我今寧可依離殺、斷殺耶!──便依離殺、斷殺;如是,多聞聖弟子依離殺、斷殺也。……[30] 故意造作殺生等惡業者,必受此惡報,現世受報,或者是後世受。我害怕承受惡報,因此,現在寧可遠離殺生、捨斷殺生而維持不殺生之善行。一般人不只佛教徒,都有這樣的心態。有些凡夫,內心尚存造作殺生等惡業的動機,可是也擔心造惡業 必受苦報;為了回避承受苦果,而發心嚴格守持不殺生等十戒。 (二) 畏罪心 所謂「罪」或「過失」,指 非善的行為,如《中.214鞞诃提(衣)經》所說︰ 拘薩羅王波斯匿問曰︰「阿難!雲何不善身行耶?」尊者阿難答曰:「大王!謂身行有罪。」[31] 「畏罪心」就是害怕種下惡因,成為有罪的身份;不只擔心難熬苦刑,而不敢做壞事。有些人就是這樣,恐懼身行有罪、有過,而持戒不犯。 如《雜.637經》要求弟子︰ 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一切業跡如前說。[32] 釋尊所說「六隨念」中,「戒隨念」要求根據戒條,戒慎恐懼地持戒清淨;甚至,面對「眾學法」等戒條,也要提起憂患意識不要違反,不犯微細罪。倘若你認為小小戒,芝麻小過一椿,無所畏。有一次,難免有第二次……乃至十次重犯微細罪也無所畏。逐漸地犯上「提捨尼」輕罪……犯「波逸提」中罪……犯「僧殘法」重罪亦無所畏,乃至造作「波羅夷」極重罪,無所畏亦成為貫性而不自知,終於喪失僧命無余。 我們要持戒清淨,連眾學法的微細罪,也要戒慎恐懼,小心面對它。所謂「微細罪」「小小戒」大部分是要提升出家二眾之威儀,使在家二眾尊敬僧寶,就行、住、坐、臥四威儀規范,要求大家遵守。依戒律,不是故意而犯眾學法,根本沒有罪責,只要自己內心提醒不要重犯即可。故意犯眾學法,也只要自己向任一人表白,忏悔一番就可以復歸清淨了。但是,不要因為「眾學法」無罪責,或者忏悔一下就可以淨 -------------------------------------------------------------------------------- [30] 見《大正》1,773b7f. 參閱相當經《M.54 Potaliya sutta》。 [31] 見《大正》1,798a-4f. [32] 見《大正》2,176b-8f. 化的;所以犯了再犯,犯了再忏悔,忏悔後再犯都無所畏,需要心存「畏罪心」。 (三) 求福心 各種宗教徒都想過好日子,心存求福。有些人持戒,實際上是為了求福。如某些宗派,嚴格要求教徒「吃素」;徒眾入教之初,內心實際上很想吃肉、食葷,但是不敢吃一口。為什麼?一旦吃了,天庭上名單會拆下來,來生不能上天去。所以為了求福、上天享福,他不得不持素,持不殺生戒。所以「求福」也可以說是大部份的宗教要求他們的信徒,嚴守淨戒,目的是要換取生天的身份的證明。也可說一般的宗教只是為求福在持戒,也擔心墮落到煉獄受苦;怖苦、求福,這兩種心態是古今一般宗教教徒,特別是初學者具備的心態。 異學外道以特殊的宗教儀式求神明賜福,如《雜.1040經》所示︰ 時,有異婆羅門於十五日,洗頭已,受齋法,被新長鬘白,手執生草,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爾時,佛告婆羅門︰「汝洗頭、被新長鬘白,是誰家法?」婆羅門白佛︰「瞿昙!是學捨法。」佛告婆羅門︰「雲何婆羅門捨法?」婆羅門白佛言:「瞿昙!如是十五日,洗頭受持法齋,著新淨長鬘白,手執生草,隨力所能 布施作福。瞿昙!是名婆羅門修行捨行。」佛告婆羅門︰「賢聖法、律所行捨行異於此也。」[33] 佛世婆羅門徒,如上述︰有某一位婆羅門,在陰歷的十五日,洗頭、洗澡,為了受持齋法,要穿著新衣。割了一些生草鋪設在地面,在草座上向天神朝拜,祈求他們的神明「捨法(paccoroha.ni)」。所謂「捨法」指捨福、降福的宗教儀式,求神明的手放開,把手中掌握的福,放下來給信徒接到。所以施行「捨法」實際上就是求福;是人們請求神明「捨福」。婆羅門徒進行「捨法」之齋戒沐浴,並不能得福;其實所以得福,是「隨能力布施,在齋戒的日子要布施,甚至一切時日能布施作福。這才是婆羅門徒求得福報的正確方法。換話說,婆羅門徒求福的方法,後半段是正確的,前半的宗教行為能求得福報是有待商榷的。以佛法說,不是拜神明、求神明,我們才得到福報;是我們行善布施,結善緣自然就會有福報回應。佛陀不認同婆羅門的作法,最後說︰「賢聖法、律所行捨行異於此也。」婆羅門於是請教佛陀︰ 婆羅門白佛︰「瞿昙!雲何為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佛告婆羅門︰「謂 離殺生,不樂殺生,如前『清淨分廣說』。依於不殺,捨 -------------------------------------------------------------------------------- [33] 見《大正》2,272a11f. 離殺生,……」[34] 所謂「賢聖法律所行的捨行」指佛教所實行的得福、增福的方法。是跟婆羅門教「婆羅門修行捨行」不同。佛陀所教導的「賢聖法律所行的捨行」,即實踐「十善業道」──「不殺生、離殺生……不偷盜、遠離偷盜……離於邪淫……離於妄語……遠離兩舌……遠離惡口……離於壞(绮)語……離於貪欲……離於瞋恚……正見成就不顛倒見……」。修習十善業道,從內心開發不貪、不瞋、不癡的能力,影響到身體不殺、盜、淫,言語不妄語、兩舌、惡口、绮語等等。用這樣十善業道來改善人格,精進人際關系。不只是內心沒有貪、瞋、癡而已,心中具有不貪、不瞋,以及慈愛、忍辱,所以會關心他人,照顧別人,施財、施法、施無畏與人。這些善行,法爾如是,會帶來福報。所以福報不是用求的,是用造福田而獲得。 持戒也是造福田,不只是布施纔能造福田。因為我們都把戒行太狹隘化,一切善行都是戒行;所以布施也是戒行,忍辱也是戒行;都可以改善人生,增進福慧。 (四) 兩利心 但為個人自己怖苦、畏罪、求福而持戒,如此心態並不高尚,高明者 曉得持戒是為利益別人,也得到己利,雙方都得到利益,所以必須要持戒。如《雜.619經》所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緣幢伎師,肩上豎幢,語弟子言:『汝等於幢上,下向護我,我亦護汝;迭相護持,游行嬉戲,多得財利。』 時,伎弟子語伎師言:『不如所言;但當各各自愛護,游行嬉戲,多得財利,身得無為安隱而下。』伎師答言:『如汝所言,各自愛護。』 (佛曰︰)然其此義亦如我說︰『己自護時即是護他,他自護時亦是護己。心自親近修習隨護作證,是名自護護他。 雲何護他自護?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 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護者修四念處,護他者亦修四念處!』」[35] 這裡提到的,不恐怖他、不違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護他自護。修四念處 -------------------------------------------------------------------------------- [34] 「清淨分廣說」,指 本篇論文(頁38)「二、意思是戒」所引用《雜.1039經》經文。 [35] 見《大正》2,173b6f. 也是護他自護,自護護他,而修四念處的先決條件就是要持戒。[36] 這樣看來,能持戒又修習四念處,才能達到兩利。所以我們為了兩利,不只是為自己,也為一切有情都得到利益,不得不持戒,而不是為了得福。持戒修身為基礎,進一步以四念處為首,操作七覺支來修心、修慧,隨緣修福慧;善護己、善待人,不但利己、不但利人,終歸自他俱利。眾善奉行,善業善報,因果森嚴。 (五) 慚愧心 「慚愧心」與下述「慈悲心」是良心的連動。 (六) 慈悲心 五戒、十善業道皆以「護生」為本,其人無良知、良心,即不能持戒護生。「無良知」則不能分別善、惡,「無良心」則不存慚愧與慈悲。內心「無慚、無愧」則失掉改過遷善的動機。[37] 心裡「無慈、不悲」則於眾生受苦或求樂麻木不仁,根本不護生──拔苦、與樂。所以釋尊在《中.187說智經》不殺生戒──護生第一戒,開章明義而作如是說︰ 諸賢!我離殺,斷殺,棄捨刀扙,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蟲;我於殺生淨除其心。……[38] 對一切眾生,乃至小至蝼蟻,有慚愧心、有慈悲心,纔能實質的持戒、護生而不犯戒。《別雜.131經》將慈、悲、喜、捨四等心與五戒之殺、盜、淫、妄對談,表示無慈、悲、喜、捨之心,不能維持不犯性戒。[39] (七) 恕心 良知與良心互動之下產生同理心(empathy),相當於儒家仁恕之心,能與人角 -------------------------------------------------------------------------------- [36] 《雜.624經》:「佛告讪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 修四念處。』」《大正》2,175a5f. [37] 《長.2游行經》:「知慚,恥於己阙;知愧,羞為惡行。」《大正》1,11c15f.「阙」指 欠缺善心、善行。 [38] 見《大正》1,733a-3f. 參閱《M.112 Chabbisodhana sutta》:「lajji((是一位))羞恥、)dayapanno(實踐憐愍、)sabba-panabhuta-hitanukampi vihasim. (利益、同情一切生物的人而過日。)」〈M〉iii. 33-14f. [39] 《別雜.131經》:「夫行慈者所得功德 如大地土,殺生之罪 如爪上土;悲之功德 如大地土,偷盜之罪如爪上土;喜之功德如大 地土,邪淫之罪 如爪上土;捨之功德如大地土,妄語之罪 如爪上土。」《大正》2,425c1f. 色互換,動用情感與理智來對待他人。與眾生相處時,行為之正確、得當與否,有時很難判斷;此時,應用釋尊教導的「自通之法」,則很容易地抉擇正確、正當的行為,善巧地待人、處事、接物。如《雜.1044經》所示︰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谛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所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雲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雲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雲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淫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雲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間)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雲何離(間)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袋言,他亦如是,雲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绮語,他亦如是,雲何於他而作绮語?是故,於他不行绮飾(語)。」[40] 所謂「自通之法」相當於「attpanaaika dhamma pariyaaya(涉己法門)」〈S〉v. 353-15之意譯。句義分解如是︰atta(自己)upa-(接近)√nii(引導)dhamma(正法)pariyaaya(理趣)。合起來說即是︰順情合理地引導自己抉擇正確、正當的方法對待他人,所依據的是──發揚同情心、同理心,仁心、恕心,設身處地,將(己)心比(他)心。你認為他人這樣對待你是好、是不好,把自己的身份跟對方替換一下,想一想,自然就會理解如此行為可行、如此行為不可行,這些該做、這些不應做。「自通」我們可說「推己及人」,「自通」也可以說是「推人及己」。可是,先「推人及己」──他人如是待己,我可接受、我喜歡、我會快樂;然後,「推己及人」──我即以如是事待他,使之能接受、使人喜歡、使人高興。反之,你不想怎麼樣被人加害,你就不該加害於人;你想得到別人如何照顧,你就要如是照顧別人。這是現在流行EQ,強調訓練,不只是同情心而已,還要有同理心。 (八) 菩提心 中、外,古、今,宗教徒、非教徒,人們悉皆強調要有善根、有信根,能解脫有情的惑、業、苦。佛法所說「究竟的善」是「涅槃」,「正信」是「於(涅槃)法不 -------------------------------------------------------------------------------- [40] 見《大正》2,27313f. 壞淨」,「究竟解脫」是「自作證無余取涅槃」;以上,不開法眼,不清淨聖慧眼,心無「三菩提(sambodhi正覺)」是無法達成。「一行道」分兩階段,由「四預流支」通過「世、俗八正道」之修習,開法眼具足正信,從此有「菩提心(聖、出世正見)」「出離心(聖、出世正志)」,實踐「聖、出世間八支道」,作證「三菩提」、「究竟涅槃」。未見道之前,內凡之位,切實嚴持禁戒,維持良好的品行;「見道」之後,成為賢聖,纔有無漏戒學之修習,能逐漸充實「戒法身」。《長.22種德經》所說,即屬菩提心、出離心推動的「無漏戒學」與「無漏慧學」。 佛言:「善哉!善哉!如汝(種德婆羅門)所說︰有戒則有慧,有慧則有戒;戒能淨慧,慧能淨戒。種德!如人洗手,左右相須,左能淨右,右能淨左。此亦如是,有慧則有戒,有戒則有慧;戒能淨慧,慧能淨戒。婆羅門!戒慧具者,我說名比丘。」[41] 先前「七心」[42] 具足之下,開發「菩提心」,以正覺之心為眼目,次第學習「三無漏學」[43] 完滿「聖、出世間八支道」──此道名 清淨道、解脫道、菩提道乃至佛道。[44] 有幸能拜讀 聖嚴法師成名之作《戒律學綱要》,[45] 受到啟發,注意到早期佛法「經藏」中有關戒學之教授、教誡,些許心得行文呈獻,以為祝壽!尚祈 師父斧政! -------------------------------------------------------------------------------- [41] 見《大正》1,96b-14f. [42] 指 怖苦心、畏罪心、求福心、兩利心、慚愧心、慈悲心、恕心等七心。 [43] 指 無漏戒學、無漏心學、無漏慧學。 [44] 參閱拙著:《阿含要略》「從釋尊傳來 超凡成聖的一乘道(ekqyana-magga)」(台北:東初出版社 民國88年 修訂版第二刷 p.21. [45] 法鼓文化出版社 智能海系列110004.
 

上一篇:明奘法師:禅的生命意境 復旦大學魅力領袖高級研修班講座
下一篇:明奘法師:梓路寺丈室為清華EMBA學員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