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本性法師:讀書與讀書的態度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讀書與讀書的態度

——在福州市首屆宗教教職人員高級研修班課程圓滿儀式上的隨機開示

  文/釋本性 

各位法師:

 我在社會學校呆了十年,在佛教院校也呆了十年,看到學生、學僧,特感親切。

 首先,祝賀大家學習取得階段性成果,並代表福州市佛協感恩福州市黨政部門、福建師大、福州西禅寺等為培養僧才、造就學習型僧團所作的努力。

 本來,佛教無關“讀書”“學習”。因為,人的“智慧”不從“讀書”“學習”中來,你看慧能。不過,這世界有幾個“慧能”,有幾個能“不立文字”,有幾個能“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像古代有的禅師講經,上台、醒木一拍案,下台去了,幾個能懂,幾個能明白?

 畢竟,我們多數是凡夫,“智慧”不夠。不夠,就要“知識”補充。要積累“知識”,就得學習,讀書。學習、讀書了,才能豐富經驗,增加能力,提高素質。

 古人論讀書學習,很有意思:

 宋真宗趙恆《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種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說的有道理吧?

     《神童詩》:天下重英豪,文章教兒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說的好,但有點偏頗。

  孟子的說法: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

  說的過瘾,但過頭了。

 我這半生,關於讀書、學習,信奉三條: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養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讀好書,寫好字,爭取作好文,當好人,做好事,爭取好往生。

      讀書、學習的意義,大家比我懂,不班門弄斧;怎麼讀書學習,也不敢關公面前耍大刀。

   只與大家於此,交流一下讀書、學習的態度問題。做什麼, 都須別人同意,惟拿什麼態度,只要自己同意即可。持什麼態度,之於讀書很重要。

  我認為:我們要有這樣的四種態度——四種人生:

  第一種態度:即四學,生活中學,工作中學,修行中學,自然中學。

  人生、社會、世界、信仰的宗教,是一本大書,要從這無字大書中讀。書本,只是其中一本,不是書的全部,如只在書本,便成書呆子了。

  第二種態度:即四大,要大心胸;大志向;大格局;大境界。

  大心胸才會煩惱無盡誓願斷;大志向才會眾生無邊誓願度;大格局才會法門無量誓願學;大境界才會佛道無上誓願成。

具備這四大,才有大氣魄、大氣勢、大氣度,才能才會更好地愛國愛教、為國為教。

 有此四大,才不致拘於芝麻蒜皮之小事,才會站的高看得遠。

  第三種態度:即四新,要及時認清變革新形勢;及時武裝時代新觀念;及時接受進步新思想;及時適應先進新文明。

 就說從錄音弘法到錄像弘法,從博客弘法到微博弘法,從走路到騎馬到坐車到坐飛機,這就是適應先進新文明的過程。這樣,才能站上時代的潮頭,才能不被時代的潮水淹沒,才能既保持傳統,又不斷創新。

 第四種態度:即四實。要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實實在在、確確實實。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讀書啊,是蝸牛殼裡跳舞,要真功夫,不能弄虛,要務實,要認認真真,腳踏實地,要聯系實際,重於實踐,梅花只從苦寒來,只有功到才可自然成。如果沒有這“四實”,前邊講的“四學”、“四大”、“四新”,就落不到實處,就沒有了落腳點。

 我本一書僧,更是書呆子,有些機會,就想胡扯,等下還有專家和領導要作精辟、重要的講話,我就說這些,僅供大家一笑。祝大家,生命不息,學而不止。學習學習再學習,提升提升再提升。

 謝謝大家。


 

 

上一篇:郭耀華博士:《佛教入門:歷史與教義》參考題(二)
下一篇:郭元興教授:藏密真蹤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