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呂有祥教授:略說法顯譯《雜藏經》中的倫理觀及其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略說法顯譯《雜藏經》中的倫理觀及其意義

呂有祥

束晉高僧法顯(約340—422),因感於漢澤經律欠缺,以六十歲高齡,度流沙、越蔥嶺,西行印度求法,前後約經十五年,游歷三十余國,歷盡艱險,從印度搜集、抄寫了大小乘佛教經典十余部,數百萬言,攜回漢地。歸國後,和佛馱跋陀羅共同譯出了《摩诃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只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經》六卷、《雜藏經》一卷,為律學和涅槃學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

《雜藏經》四千余字,以目連回答餓鬼所問及天神羅漢述其所作善行的形式,表達佛教善惡報應的思想。經文分兩部分,前一部分述惡報,有十七餓鬼問目連受苦之因,目連一一答之前世所作惡行;後一部分述善報,天神羅漢述其由於前世作何善行,而成為天神羅漢。此經前一部分與束漢安世高譯《鬼問目連經》的內容大致相同,但文字有出入,而《鬼問目連經》沒有此經的後一部分。

《雜藏經》文字雖然不多,且看似淺顯,但涉及諸多重要倫理,有些是五戒、十善,乃至《摩诃僧只律》等戒律條文所未涉及到的,是對《摩诃僧只律》等戒律的補充,逭也許是作為律師的法顯抄寫翻譯此經的原因。《雜藏經》中的倫理觀以善惡報應的形式出現,使之對佛教徒和世人都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其真理光輝歷久彌新,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義。

一、善惡報應

《雜藏經》通篇表達的是善惡報應思想。經文開頭雲:“目連神足第一,常乘神通,至六道見眾生受善惡果報,還來為人說之。”六道為“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阿修羅、人間、天上”為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眾生在未徹底斷盡業力前,依其作業之善惡,要在六道中流轉,善行感招善報,惡行感招惡報。兩極言之,上有天堂,下有地獄。行善者,來世可至天堂享樂;作惡者,來生會下地獄受非人之苦罪。佛教以善惡果報警示佛教徒和世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佛教的善惡報應論雖然帶有宗教神秘色彩,但並非無中生有,它的理論根據是因果律。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處在相互緣起、普遍聯系和互相作用之中,作用者為因,反作用者為果,有作用必然有反作用,有因必有果,因必生果,果必有因。佛教特重因果,《雜阿含經》卷二雲:“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大小乘佛教有四緣、六因、十因、五果之論。

因果相應乃宇宙普遍規律,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亦然。人的活動,包括思想、言論和行為,或大或小、或善或惡,一旦發生,就會對自然和社會產生相應的或強或弱、或近或遠、或好或壞的影響,這種影響又反作於人自身,導致與思想行為相應的後果,造就是因果報應、善惡報應。《無量壽經》雲:“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法苑珠林》卷七十雲:“夫有形則影現,有聲則響應,未見形存而影亡,聲續而響乖,善惡相報,理路皎然。”馬克思告誡人們,人對自然界的破壞,必然遭到自然界對人雙倍的報復。無數事實已證明這一鐵的法則,如前人濫伐樹木,破壞植被,導至水土流失、湖河干涸、沙塵肆虐,殃及後代兒孫飽受其苦果。最近“非典”的泛濫,據說與一些人肆意殺食野生動物有關。同樣,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必然受到他人和社會的懲罰。中國古代哲人早已知道這一道理,如《周易》雲:“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惡有報,因果昭彰,其理皎然。可悲的是很多人昧因果忽善惡,只顧眼前滿足,急功近利,不慮會造成什麼後果,直到在慘痛的果報來時才翻然醒悟。

當然,因與果之間、善惡與報應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有一因多果,有一果多因,善惡報應或在眼前或在久遠,或發生在自己身上或發生子孫後代身上,不可作機械死板的理解。對此,佛教已有論述。但是,因必生果,果必有因,人的善惡行為不是孤立發生在真空裹,必然與外部世界發生聯系,因為善惡本身就是人的行為與外部關系的道德評價,因此善惡行為必招致果報則是無疑的。因此人的一切行為必須考慮其後果,必須對未來負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的善惡行為最終由人承受其報應,只有“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這是佛教“善惡報應”的意義所在。二、愛惜生命

愛惜生命、尊重生命是《雜藏經》的基本內容。《雜藏經》以善惡報應的形式曉喻世人:愛惜和尊重生命是諸善中最大的善;反之,殺戮和虐待生命是諸惡中最大的惡,要受“地獄苦果”,甚者要“受地獄苦果億百千倍”。經雲:

有一鬼白目連言:“我身常如塊肉,無有手腳眼耳鼻等,恆為蟲鳥所食,罪苦難堪。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與他藥,墮他兒胎。是故受如此罪,此是華報,地獄苦果,方在後耳。”

有一鬼白目連言:“我常為大狗利牙赤目,來食我肉。遺有骨在,風還吹起,肉續復生,狗復來食。我常受此苦,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天祠主,常教眾生殺羊以血祠天,汝自食肉,是故今日以肉償之。此是惡行華報,後方受地獄苦果億百千倍也。”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常有熱鐵籠,籠落我身,焦熱懊惱。何因緣故,受如此罪?”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以羅網掩捕魚鳥,是故受如此罪。此是惡行華報,苦果在後。”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我常有熱鐵針入出我身,受苦無賴。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調馬師,或作調象師。象馬難制,汝以鐵針刺腳。又時牛遲,亦以針刺。是故受罪如是。此惡行華報,地獄苦果,方在後耳。”

以上四則問答,第一則是反對為人墮胎,第二則是反對殺牲祭神,第三、四則是反對捕捉動物、虐待牲畜。

關愛眾生、珍惜生命、為眾生拔除苦難,是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初衷,是大小乘佛教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佛教倫理的根本思想。所謂眾生,首先指人類,其次指由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而形成的各種生靈動物。佛教主張以慈悲之心對待一切眾生。《觀無量壽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大般涅槃經·現病品》說:“三世諸佛,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大智度論》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大慈大悲名為一切佛法之根本。”(《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佛教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謂“無緣大慈”,就是對於自己無關系的眾生要無條件的幫助,這才是最大的慈。所謂“同體大悲”,就是把眾生和自己看成是一體的,視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眾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造才是最大的悲,如《梵綱經》上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因此要像對待父母一樣對待一切眾生,由此可以說佛教是一切宗教中最具人道主義的宗教。

愛惜生命,首先是反對殺生。因此,佛教把“不殺生”列為戒律和道德規范之首,五戒、八戒都把“不殺生”放在第一位,十善中“放生”放在第一位。在佛教看來,殺生就如同殺自己的父母。佛教不僅始終是反對戰爭,維護人類和平的堅定倡導者,而且是飛禽走獸、牛羊魚蟲的堅定保護者。《雜藏經》用“教眾生殺羊以血祠天,汝自食肉,是故今日以肉償之。此是惡行華報,後方受地獄苦果億百千倍也”來警告世人不要殺生。在一般宗教中或一般人看來殺牲以祭神靈是天經地義的、無可非議的,而佛教則認為殺牲祭神要“受地獄苦果億百千倍”的報應。以此可見,佛教把生命價值看做高於一切,把愛惜生命看做一切倫理的最高原則,人決不能為了自身的需要討好神而把其他生靈作為犧牲品。這種對生命價值的珍惜程度是其他宗教不能比的。

《雜藏經》還警誡世人,不僅要珍愛已出生的生命,即使未發育出四肢五官的胎胞,因為是生命的胚胎,屬於生命的范疇,也要珍愛,不能殺害的,墮胎即是殺生,是一種犯罪行為。墮胎者要遭到“身常如塊肉,無有手腳眼耳鼻等,恆為蟲烏所食,罪苦難堪”乃至受地獄之苦的報應。佛教對生命胚胎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如十二緣起中相當於胚胎的“名色”,不僅僅是一團血肉,而是包含著精神要素和肉體要素統一體的原初生命,這就提高了胚胎的生命價值和意義。

愛惜生命還包括反對捕捉魚鳥、虐待牲畜。在《雜藏經》看來,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僅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也是魚烏等動物的天性。綱捕魚烏,蓄之於池籠,使之不得自由,如同囚人於鐵籠中,其痛苦可想而知,所以前世綱捕魚鳥者死後的靈魂受到熟鐵籠罩身、焦熱懊惱之苦的報應。而虐待牛馬等牲畜,亦受“地獄苦果”。

三、誠信無欺

誠信無欺為佛教倫理的基本准則。八正道中有“正語”,五戒、八戒中有“不妄語”,十善中有“不妄語”、“不兩舌”、“不绮語”,這些都是強調待人要誠信無欺,不可以假話、空話、大話、粗話或甜言蜜語欺诳他人。《雜藏經》通過為人算命斂財和損人利己的商業行為這兩種常見的典型事例來表達這一思想。經中說:

有一鬼白目連言:“大德,我受此身,常患熱渴。先辟此恆水清涼且美,歡喜趣之。入中洗浴,而便沸熱,皋身爛壤。若飲一口,五藏焦爛,臭不可當。何因緣故,受如此罪?”目連報言:“汝先世時作相師相人吉凶,少實多虛,或毀或譽,自稱審谛,以動人心,詐惑欺诳,以求利養,迷惑眾生,失如意事。是故今日雖聞此水清涼且美,到不如意。此是惡行華報,後方受地獄苦報。”復有一鬼白目連言:“常有旋風,回轉我身,不得自在隨意東西,心常惱悶。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常作卜師,或時實語,或時妄語,迷惑人心,不得隨意,是故受如此罪。此是華報,地獄苦果在後。”

占卜相面,預測吉凶,古往今來,不絕於世。究其原因,個人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中,希望預見自己的未來、掌握自己的命運,但又難以預見自己的未來、掌握自己的命運,於是占卜相面等預測吉凶禍福的活動由之而生,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其中並沒有什麼科學道理。占卜相面者既不負法律責任,也不負道義責任,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花言巧語,以慰受試者不平衡之心理。偶有與實際巧合者,便以為神機妙算,而與實際不合者多矣。正如《雜藏經》指出的“相師相人吉凶,少實多虛,或毀或譽,自稱審谛,以動人心,詐惑欺诳,以求利養,迷惑眾生”。然而,如今在個別佛寺仍有各種變相花樣算命斂財的現象,這是與佛教誠信無欺的倫理基本准則背道而馳的。

《雜藏經》反對商業中的欺詐行為,說:

復有一餓鬼白目連言:“我丸極大如甕,行時擔著肩上,住則坐上,進止患苦。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市令,常以輕稱小斗而與,重稱大斗而取。常自欲得大利於己,侵克余人,是故受如此罪。此是華報,地獄苦果方在後也。”

“輕稱小斗而與,重稱大斗而取”,在度量街上玩花樣,從中牟利,損人利己,是古今一些商販常用的伎倆。所謂“無商不奸,無商不詐”,正說明商場上欺詐行為的普遍性,但畢竟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被人們嫉憤的。隨著社會的進步,法律的健全,越來越多的商家認識到欺哄詐騙是短命的,“誠信”乃經商之本,是商家的無形資產,是企業謀求發展的第一要素。但是,由於私欲利益的驅動和僥幸的心理作祟,欺哄詐騙仍屢見不鮮,因此,對於那些欺哄詐騙者除了進行法律制裁和道德輿論譴責外,宗教的告誡也不是沒有意義的。特別是那些希望佛菩薩保佑發財而信奉佛菩薩的商家應該知道,誠信無欺是佛教倫理的基本信條,無誠無信,欺詐哄騙以自利,來世是要下地獄的。    ;

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誠信”,先秦儒家經典《中庸》裡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認為誠信無欺是上天之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因此作為人應該經常思考“誠”、實踐“誠”,以與天道契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家認為“誠”是立人之本,“不誠無物”,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誠”,其他的一切倫理道德也都談不上,他自己也會失去一切。

四、平等待人

與前面的“愛惜生命、尊重生命”思想相聯系,《雜藏經》中表達了平等待人的倫理思想。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這是因為佛教認為:宇宙萬法相互緣起,同具法性,無有高下;六道眾生,相互流轉,皆為生命鏈中的一環,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就人來說,人人都有佛性(成就佛的內在本性,亦可謂內在的最高人格),雖然人的個體外在存在形態有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差別和種族膚色的不同,人們之間的關系也因血緣、地緣、國別的不同而有親疏之別,但人人內在的佛性沒有區別,在佛性上人人平等,因此應該以平等心對待人、尊重人。《雜藏經》說: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大德,我腹極大如甕,咽喉手腳,甚細如針,不得飲食。何因緣故,受如此苦?”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聚落主,自恃豪貴,飲酒縱橫,輕欺余人,奪其飲食,饑困象生。由是因緣,受如此罪。此是華報,地獄苦果,方在後也。”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我常有七枚熱鐵丸,直入我口,入復五藏焦爛,出還復入。何因緣故,受如此罪?”目連答言:“汝前世時作沙彌,行果蔽子到師所,敬其師故,偏心多與實長七枚,是故受如此罪。此是華報,後受地獄果。”

復有一鬼問日:“我受此身,肩上常有銅瓶,滿中淨銅,手捉一杓,取自灌頭,舉體焦爛,如是受苦,無數無量。有何因緣,罪咎如此?”目連答言:“汝前身時,出家為道典僧飲食,以一酥瓶,私著余處。有客道人來者,不與之,去已出酥,行與舊僧。此酥是招提僧物,一切有分。此人藏隱,雖與不等。由是緣故,受此罪也。”

這是說,恃己之權勢富貴,輕慢欺凌他人,恣意奪他人之食,自己縱欲無度,卻使他人陷於貧困之中。或者敬重師長而輕慢晚輩少年,厚舊友而薄新客。這些都是執著貧富貴賤之別、老少新舊之分,存有偏心,不能以平等心待人,與佛教眾生平等的道德倫理相悖,因而要招致地獄之苦。中國古代的墨子主張“兼以易別”,愛則兼愛,利則同利,反對基於差別觀念的愛有差等和利己主義、本位主義。這和佛家的平等待人思想有某種相似之處。不可否認,佛家和墨家的這種主張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容易實現的,但不能因此而否認它的崇高境界,如果人們多一點這種境界,以平等之心對待他人,那麼人與人、家與家、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許多矛盾也許不會發生。

五、尊重人格

從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思想出發,《雜藏經》進一步表達了尊重人格的思想。經中說: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大德,我常身上有糞遍塗漫,亦復瞰之。何因緣故,受如是罪?”目連語言:“汝前世時作婆羅門,惡邪不信罪福。有乞食道人,意不欲使更來,即取其缽,盛滿中糞,以飯著上,持與道人。道人得已,持還本處,以手食飯,糞污其手。是故今日受如此罪,此惡行華報,後方受地獄苦果。”

復有一鬼白目連言:“我常兩肩有眼,胸有口鼻,常無有頭。何因緣故爾?”目連答言:“汝前世時,恆作魁脍弟子,若殺罪人時,汝常有歡喜心,以繩著髻挽之。以是因緣故,受如此罪。此是惡行華報,地獄苦果方在後也。”

人格是一個內涵復雜的概念,從倫理角度講,簡單地說人格就是一個人的尊嚴、生命的意義。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在心靈上、聲譽上、肉體上不受侵犯和侮辱。中國古人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亦是講的人格尊嚴。俗言道:“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即是說如果一個人失去了人格尊嚴,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佛教的平等觀和慈悲觀,要求尊重他人的人格,不給他人的心靈、聲譽、肉體造成傷害。所以八戒中將“不惡口”(不漫罵他人,不惡語傷人)列為一戒。惡語傷人尚不可,其他侮辱人格的行為當然也在戒之列。不僅對於一般的人不可侮辱其人格,對被認為是低賤的人也不可侮辱其人格,乃至對被判為死罪的犯人也不可侮辱其人格。《雜藏經》說婆羅門以糞充飯持與乞食道人和魁脍弟子以繩著髻挽被殺罪人之頭,因此受到死後變成餓鬼和下地獄的報應,正是表達的這一思想。由此可見,佛教對於他人人格的尊重是徹底的,同時也表現了佛教崇高的人格和道德境界。

《雜藏經》中的倫理思想還有不偷盜、不邪淫、樂於助人、追求精神境界、不圖物質享受等,這在其他佛典裹亦多有類似表述,茲不贅述。總之,《雜藏經》在似乎神秘的宗教說教中包含了豐富的道德倫理觀,是現今道德倫理建設的資源,尤其是其中的珍愛生命、誠信無欺、平等待人、尊重人格的思想,似乎正是現今社會的缺失,同時也是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而迫切需要發揚的。

2003年7月24日

(作者:呂有祥,武漠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上一篇:呂有祥教授:慧遠法師《沙門不敬王者論》五篇並序今譯
下一篇:仁煥法師:信仰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