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雪漠:善知識是靈魂的燈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善知識是靈魂的燈塔

讓你變得更加清淨、寬容、明白的,就是善知識,因為他能引導你向上,消解你的執著,喚醒你內心本有的智慧;讓你變得更貪婪、仇恨、迷惑的,就是惡友,因為他能誘惑你墮落,為你提供放縱的借口,教唆你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做惡,加重你內心的負面力量。

不管你希望以哪種方式強化自己的心靈,你都需要一個好的老師。這個好老師,可以是一位真正覺悟的智者,可以是生活中的大小事件,可以是一本好書,也可以是一段特別的經歷,等等。當然,我個人是非常推薦禅修的,千年以來,禅佛修煉已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總結了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適合各種人的各種需要。所以,我認為,找到一個真正的好老師,皈依他(或她),在他(或她)的指引下修煉你的心靈,這將省去你自行摸索的大量時間,也會幫助你避開途中的那些歧路與陷阱。

當然,所謂的“好老師”必須是個明師。這裡的“明”,是指明白和智慧。也就是說,真正的明師,必須是個真正覺悟、擁有智慧的人。佛家中把這類人稱為“善知識”。他不一定很出名,因為很有名氣的人中,不乏不學無術的騙子;也不一定有出家人的身份,因為披袈裟者裡面,照樣充滿了貪嗔癡。

為什麼找到這樣一位老師之後,就要皈依他呢?所謂“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皈依了明師之後,你的靈魂就有了依怙之所,你的心靈也有了依靠。這意味著,你願意把身、口、意都獻給一種大善大美大真的精神,此後你的一切行為、語言、念想都將是大善精神的出口。

一個人在沒有覺悟的時候,怎樣確定自己找到的就是真正的善知識呢?你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心靈。你要觀察自己在跟他接觸的時候,是漸漸變得清淨、寬容、明白,還是變得更加貪婪、仇恨、迷惑。讓你變得更加清淨、寬容、明白的,就是善知識,因為他能引導你向上,消解你的執著,喚醒你內心本有的智慧;讓你變得更貪婪、仇恨、迷惑的,就是惡友,因為他能誘惑你墮落,為你提供放縱的藉口,教唆你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作惡,加重你內心的負面力量。如果對方是真正的善知識,你就要依照他教給你的方法,好好鍛煉心靈;如果對方是惡友,你就要盡快遠離他,阻斷他對你的各種誘惑與干擾。

舉個例子,有的人雖然無力擺脫欲望的束縛,但是他做事有底線,知道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但是錯信惡友之後,惡友告訴他,你必須爭取更大的利益,因為這樣你才有能力為社會造福,你先別管那爭取會不會在行為上傷害別人,只要你不是為傷害他人而這樣做就行,你要把所有善與惡的對立概念都拋棄。如果他聽信了惡友的這番話,就會以各種借口來追逐欲望、維護自己的利益,為此不惜滿口謊言、作惡害人。要知道,人的心靈就像是一張木頭桌子,沾染油跡污垢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假如你不但不擦它,還往上面抹油,日久天長,這污垢就會深深滲入桌子的內部,成為桌子的一部分,到時候,你再想把它擦干淨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更可能發生的是,因為無論怎麼擦都無法擦干淨那髒透了的桌子,所以你干脆放棄了。也就是說,一個人想墮落是非常容易的事,如果他放縱自己,不以恰當的方法來清除心靈的污垢,就會飛快地墮落下去,除非他真心忏悔,用堅定的信念、恰當的行為來與內心惡的力量對抗,消解那份在往日的放縱中日漸強大的惡,否則他很可能會因為欲望的難以對抗,而選擇自暴自棄,最終難免自食惡果。

除了觀察自己的變化之外,你也可以觀察對方的人格,尤其要觀察對方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假如一個人為了保全自己不惜傷害他人,那麼他就絕對不是一個能夠引導你向上的老師。這跟他說的話有沒有道理、他都說了一些什麼是沒有絕對關系的。真正的心靈導師不一定很會說話,也不一定慈眉善目。有些好老師甚至還會不停地罵你,把你罵出一身冷汗,但是與此同時又覺得自己似乎因此而明白了一種東西,這也是“善知識”。密勒日巴的上師瑪爾巴就經常打罵密勒日巴,但他仍然是非常偉大的善知識。

有時候,生活中的苦難也可能會成為你的明師。比如,很多人在親友過世的時候悲痛欲絕,對塵世失去依戀,生起了巨大的出離心,這時就會發現以往執意追求的很多東西,薪酬、福利、外表、物質上的享受、他人口中的認可等等,其實根本沒有一點意義。它們在無常面前不堪一擊,而且轉瞬即逝。對於這些人來說,親友的離世既是災難,也是一種助緣。

又比如,有的人很有錢,但突然患上了絕症,醫生告訴他,無論花多少錢這個病也沒辦法治了。他才恍然大悟,多年來費盡心思,嘗盡苦頭,甚至不擇手段積累所得的巨額財富,其實分文不值。於是他把所有錢都捐給了需要它們的人。對於他來說,絕症何嘗不是一位絕好的老師呢?

再比如,還有的人,有妻有子有車有樓有錢,卻突然在金融風暴中破了產,車子、房子、豪宅都抵押還債了,兒子和老婆也離開了他。某天,他喝著白粥想起以往的奢華生活,覺得世事就像一場夢一樣,毫無真實感,心裡反而淡然了,放下了一切,進而實現了生命的升華。對他來說,金融風暴就是明師。

巨大的苦難,能夠激起一個人內心最美好的東西,也能激起一個人內心最丑陋的東西,區別在於你選擇痛苦中沉淪放縱,還是覺醒、向上。能夠明白“逆緣即順緣,煩惱即菩提”之真義的人,顯然是幸運的。

當你生出巨大的出離心,並且找到了能導你向上的明師之時,你還需要一個明確的發心。所謂“發心”,就是許願,它是你這輩子要達到的目標,是你所有選擇與行為的標准與方向。《西游記》裡白龍馬的發心是:“我一定要馱著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得到真經”。有了這個發心,它的走就有了目標和意義,才會一步步、堅持不懈地往前走。而磨坊裡的驢則沒有發心,雖然它也在天天走路,但它的走卻毫無目標,僅僅在消磨著自己的生命。

發心,相當於王國維所說的古之成大業者的三種境界中第一種,即“昨夜西風凋碧樹,獨登高樓,望盡天涯路。”望盡天涯路,然後發心,最後決定走那天涯路。沒有這個發心,就不可能有後來的行為。

 

上一篇:達照法師:禅修要義 第二章 發宏誓願
下一篇:雪漠:出離心不是一時的情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