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善導的忏悔思想(一)
忏悔作為佛教的重要行法,從隋唐以來隨著宗派的興起,各宗派建立起各自的忏悔體系,如道宣、智顗都對忏悔思想作出自己的诠釋。[ 有關道宣的忏悔思想,見土橋秀高〈毗尼と忏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卷,第1號,1979年。佐籐達玄《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愍等譯,第六章〈道宣的忏悔觀〉,香光書鄉出版社,台灣,1997年。他把忏悔分為三種——理忏、事忏、律忏,《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中說:“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則律忏,二則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論律忏唯局道眾。”見《四分律行事鈔》卷中4,《大正藏》卷40,96a。有關智顗的忏悔思想,見鹽入良道〈忏法の成立と智顗の立場〉,《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1959年;鹽入良道〈天台智顗禅師における忏悔の展開〉,《大正大學大學院研究論集》,第9號,1985年。]善導作為淨土教大師,以其本身固有的淨土教立場,以其特有的方式將忏悔思想納入自己的體系。
對於善導的忏悔思想,矢田了章、宮林昭彥、堀本賢順、福原隆善、澤田謙照諸位先生都已經作過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 矢田了章〈中國淨土教における忏悔について〉,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13集,1974年。宮林昭彥〈念佛と忏悔〉,《淨土宗學研究》,第11號,知恩院淨土宗學研究所,1978年。堀本賢順〈忏悔について〉,《西山學報》第27號,西山短期大學,1979年。福原隆善〈善導大師の忏悔思想〉,籐吉慈海編集《善導大師の淨土教》,知恩院淨土宗學研究所,京都,1980年。澤田謙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種種相と善導大師〉,籐堂恭俊編集《善導大師研究》,山喜房佛書林,東京,1980年。]但是,歷來諸位先生的研究,都是對忏悔在善導著作中不同的表現進行诠釋,而並沒有指出忏悔在善導淨土教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關系,如忏悔與修觀、滅罪、念佛往生等。所以,我們將在前輩先賢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理解善導忏悔思想的特色。
1、忏悔與修觀
善導的淨土信仰直接來自《觀無量壽經》,他一生致力於弘揚《觀經》,著《觀無量壽經疏》,以此經建構自己的淨土體系。《觀經》最後說:“此經名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 《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卷12,346b。]所以,《觀經》以觀佛、觀相為主要內容,另外為了能夠往生淨土必須淨除業障,所以隱含著忏悔在裡面。因此,我們有必要探討善導的忏悔思想與修觀的關系。
在善導以前,漢地早期淨土信仰者的都是以禅觀為主。[ 見拙文〈論漢地早期彌陀淨土信仰的形態〉,《淨土》1998年特刊。道昱〈止觀在中國佛教初期彌陀信仰中的地位〉,《圓光佛學學報》第2期,圓光出版社,台灣,1997年。]隨著大乘佛教的發展,禅觀逐漸與忏悔相結合,忏悔成為禅觀的重要前方便。如《普賢觀經》中說:
爾時,行者復更忏悔,遍禮十方佛。禮十方佛已,普賢菩薩住其人前,教說宿世一切業緣,發露黑惡一切罪事,向諸世尊,口自發露。既發露已,尋時即得諸佛現前三昧。[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卷9,390c。]
經中說由於忏悔一切業緣、罪事,所以得到諸佛現前三昧,所以忏悔便成為修觀的前方便。
《普賢觀經》的思想在中國由智顗得到繼承與發揚,智顗將禅觀與忏悔進行系統組織。忏悔不但成為禅觀修行的前方便,在《摩诃止觀》四種三昧“方等三昧”更表現出忏悔與禅觀有不即不離的關系,禅觀是忏悔的根本,而修忏悔即是行觀法。[ 大野榮人《天台止觀成立史の研究》,第402頁,法藏館,京都,1994年。]
善導繼承智顗的忏悔思想,將忏悔放在修觀的前方便地位,是修觀的准備階段。在《觀經疏》“定善義”中解釋“日想觀”時,行者如果由於自己的業障,見到黑、黃、白三種雲覆障,便必須按照如下的方法忏悔:
行者若見此相,即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清淨洗浴,著淨衣。又燒名香,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向佛形像,現在一生,忏悔無始已來乃身口意業所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等罪,極須悲涕雨淚,深生慚愧,內徹心髓,切骨自責。忏悔已,還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現時,如前三障盡除,所觀淨境朗然明淨,此名頓滅障也。[《觀無量壽佛經疏》卷3,《大正藏》卷37,262a。]
行者因為業障障蔽淨心境不得明了,所以必須“嚴飾道場,安置佛像”,做到“內心徹髓,切骨自責”的忏悔便可以頓滅罪障,淨境現前,從而使觀法得以成就。這些行法是佛教傳統的忏悔儀規,善導在這裡仍把忏悔放在修觀的前方便地位上。
善導在闡明忏悔與觀法的關系時,在解釋第七“華座觀”時便顯現出自己的特色,他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說:
正明教觀方便。問曰:眾生盲暗,逐想增勞,對目冥若夜游,遠標淨境,何由可悉。答曰:若望眾生惑障動念,徒自疲勞,仰憑聖力遙加,致使所觀皆見。雲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見也?欲作法者,諸行者等先於佛像前,至心忏悔,發露所造之罪,極生慚愧,悲泣流淚。悔過既竟,又心口請釋迦佛十方恆沙等佛,又念彼彌陀本願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處深,願佛慈悲攝受護念,指授開悟,所觀之境,願得成就。今頓捨身命,仰屬彌陀,見以不見,皆是佛恩力。道此語已,更復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靜處,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3,《大正藏》卷37,266a-b。]
善導在闡述“華座觀”的觀法時,指出由於眾生根機暗冥,所以“如夜游,遠標淨境”;但是,行者如果能於佛像前,發露忏悔,請釋迦等十方諸佛,念阿彌陀佛的本願,願諸佛“攝受護念,指授開悟”,依憑聖力的遙加,便可以見到淨境。
善導對於“日想觀”與“華座觀”的忏悔的解釋,都將忏悔置於觀法的前方便的位置上,這一點都是相同的。[ 澤田謙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種種相と善導大師〉,籐堂恭俊編集《善導大師研究》,第62頁,山喜房佛書林,東京,1980年。]但是,在解釋“華座觀”時,請願攝受護念,得到佛的加被力,從而成就觀法,這就突出他在觀法修行上的他力本願思想。所以,忏悔本來作為凡夫眾生對於自己罪惡,一種深刻自覺的反省,完全是一種自覺自力的行為,若有諸佛現前等感應,則是因自己的罪障清淨所感。善導把忏悔逐漸與阿彌陀佛的他力本願聯系起來,突出忏悔的成就是因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力,於是忏悔便具有他力的色彩。
2、忏悔與滅罪
《觀無量壽佛經》又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經中詳細地闡述修觀能滅罪的數量,諸觀滅罪量如下[ 各觀與九品段滅罪數量不同的原因,見末木文美士〈觀無量壽佛經〉,《淨土佛教の思想》第2卷,第114-116頁,講談社,東京,1995年。另外,亦可參考山田明爾〈觀經考——無量壽佛と阿彌陀佛〉,《龍谷大學論集》第408號,第84-85頁,1976年。]:
第三觀——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第六觀——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第七觀——五萬劫生死之罪(麗本“五百億劫”、三本等“五萬億劫”)
第八觀——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第十觀——無數劫生死之罪
第十一觀——無量劫阿僧祇生死之罪
下品上生——(聞十二部經首題名字)千劫極重惡業
(稱佛名)五十億劫生死之罪
下品中生——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下品下生——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流通分——(聞佛名二菩薩名)無量劫生死之罪
在《觀經》中,雖然非常強調滅除罪障的數量,但是在經中並沒有提到忏悔。所以,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中,當然對消滅業障的忏悔方法都沒有介紹,只有在解釋“下品下生”中提到:
贊雲:下輩下行下根人,十惡五逆等貪嗔,四重偷僧謗正法,未曾慚愧悔前愆。終時苦相如雲集,地獄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識,急勸專稱彼佛名。化佛菩薩尋聲到,一念傾心入寶蓮,三華重障開多劫,於時始發菩提因。[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大正藏》卷37,277b-c。]
雖然這裡仍然沒有明顯地提到忏悔,但是由於凡夫將會墮入地獄,所以有忏悔除滅罪障的可能性。
但是,善導在《法事贊》卷上,詳細地敘述地獄的恐怖,然後勸說忏悔:
弟子道場眾等,自從元身已來,乃至今身至於今日,於其中間放縱三業,作如是等罪,樂行多作無量無邊。今聞佛說阿鼻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慚愧無量。今對道場凡聖,發露忏悔,願罪消滅永盡無余。忏悔已,至心歸命阿彌陀佛。[《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贊》卷上,《大正藏》卷47,429b。]
善導在這裡指出,眾生由於造業,聞說地獄痛苦,於是生起怖懼、慚愧心,忏悔自己的罪惡,希望能夠消滅罪業。接著,善導又引用《地獄經》詳說阿鼻、刀林等地獄,敘述臨終時的痛苦,然後勸說忏悔:
弟子眾等今聞地獄,心驚毛豎,怖懼無量,恐畏殘殃不盡,還復流浪。今生已來,縱暴三業,造眾重罪,若不忏悔,定招此苦,無有出期。今對三寶道場大眾前,發露忏悔即安樂,知而不敢覆藏。唯願十方三寶法界眾生,發大慈悲,廣大慈悲,不計我惡,如草覆地,布施歡喜,受我忏悔,憶我清淨。[《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淨土法事贊》卷上,《大正藏》卷47,430b。]
所以,忏悔不但是發露自己的罪業,而且還需要請法界眾生能發大慈悲心,能夠容恕自己的罪業,這樣才把忏悔的真正意義包含無余。
同時,在《法事贊》卷下,對身、口、意十惡業一一進行忏悔,都說“發露忏悔,永盡無余”,說明忏悔具有滅罪的功能。但是,善導在忏悔後,都要求“至心歸命阿彌陀佛”,這正是他的淨土信仰立場,忏悔是為了能滅除罪業,而滅罪正是為了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在《觀經疏》中看到善導在解釋“華座觀”以下,善導將忏悔從自力轉換到“聖力遙加”,突出了他力本願的思想。他在《觀經疏》〈玄義分〉中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觀無量壽佛經疏》卷1,《大正藏》卷37,246b。],所以善導在闡釋忏悔時,同樣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忏悔的動力因,即增上緣。在《觀經疏》〈定善義〉中,善導在解釋“真身觀”時,提出三緣(親緣、近緣、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觀無量壽佛經疏》卷3,《大正藏》卷37,258a。],所以除多劫罪時,眾生的稱念不僅是自力的稱念,而且以如來的大願力為援助,從而成就忏悔與稱念,所以稱為增上緣。“以大願業力作為增上緣的忏悔”,是善導獨特的解釋。[澤田謙照〈佛教に於ける忏悔の種種相と善導大師〉,籐堂恭俊編集《善導大師研究》,第69頁。]
在《觀念法門》中收有《依經明五種增上緣義》一卷,專門闡述有關增上緣的問題。善導提出五種增上緣:滅罪、護念得長命、見佛、攝生、證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滅罪增上緣,善導引用種種經文來說明:
言滅罪增上緣者,即如觀經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惡重罪,其得病欲死,遇善知識教稱彌陀佛一聲,即除滅五十億劫生死重罪,即是現生滅罪增上緣。[《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卷47,24c。]
所引用的經文還有下品中生、下生所說的滅罪功德,定善中第三地想觀、第六總觀、第七華座觀、第八像想觀、第九真身觀、第十觀音觀、第十一勢至觀的經文,而且共同的格式是“除滅五十億劫(八十億劫、無量億阿僧祇劫、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觀經》的次第,是從定善十三觀,然後到散善十四、十五、十六觀;而善導則先詳說下品上、中、下三生,然後簡單引用定善觀。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善導特別重視下品三生,這也是他說滅罪增上緣的本意。所以,若自力忏悔,五逆十惡凡夫不可能除滅罪障,唯有憑如來的本願,才能除滅五十、八十、無量億劫等生死罪障,從而對凡夫眾生修行給予了無限希望。
同時,善導在《觀念法門》中引用《觀佛三昧海經》中“白毫觀”來闡明忏悔滅罪:
若我滅後,佛諸弟子,捨離諸惡,樂少語法,日夜六時,能於一時分為少時,少分之中於須臾間,念佛白毫者,若不見,如果等人除卻九十六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劫生死之罪。若復有人,聞是白毫,心不驚疑,歡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諸比丘、比丘尼,若男女人,犯四根本十惡等罪、五逆罪及謗大乘,如是諸人若能忏悔,日夜六時,身心不息,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號泣雨淚,合掌向佛,念佛眉間白毫相光,一日至七日,前四種罪可得輕微。觀白毫暗不見者,應入塔中觀眉間白毫,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又暫聞亦除三劫之罪。[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卷47,29b。]
白毫觀是以白毫為觀想對象,本來是一種修觀方法,善導在《觀經疏》中反復敘述了三十二相的順逆觀,又提出修白毫觀可以消除心中的雜亂。[ 《觀無量壽佛經疏》中說:“又觀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說,從頂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項肩臂手指,又抽心向上想,胸腹臍陰胫踝足十指千輪等,一一想之,從上向名順觀;從千輪向上名逆觀,如是逆順住心,不久必得成也。”“相好眾多,不得總雜而觀,唯觀白毫一相,但得見白毫者,一切眾相自然而觀也。”見卷3,《大正藏》卷37,267b、268b。《觀念法門》中說:“如是上下依前十六遍觀,然後住心向眉間白毫,極須捉心令正,更不得雜亂,即失定心。”見《大正藏》卷47,32b。有關白毫觀的研究,請參考福原隆善〈往生要集の白毫〉,《淨土宗學研究》第15、16號,1986年;同氏〈佛典における白毫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0卷,第1號,1991年。同氏〈天台智顗の白毫觀〉,《天台學報》第34號,1992年;同氏〈白毫觀在中國的展開〉,《佛學研究》創刊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年。]但是善導引用《觀佛三昧海經》強調其滅罪的功德。這是因為善導是從佛同人的呼應關系上,強調佛對眾生的救濟作用,這就是善導的特色。
3、忏悔與稱名念佛
凡夫眾生若忏悔滅罪,於現世的利益則能滅除無量億劫等生死重罪,未來的利益則能往生極樂淨土,所以善導經常說:“忏悔已,歸命阿彌陀佛”。但是,善導在闡述忏悔滅罪時,多強調於臨終時候;而在平時則不可能忏悔無始以來的罪障,因為平時心性粗劣,對痛苦沒有強烈的感受,很難生起忏悔心。所以,在平時則必須稱佛名號,這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淨影慧遠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二卷)中,關於往生淨土的實踐行,首先例舉了《般若經》、《涅槃經》、《維摩經》、《往生論》之說,然後指出《觀經》中所說的四種實踐,即修觀往生(定善——十六觀)、修業往生(散善——三福九品)、修心往生(三心)、歸向往生(中品下生、下品三生)。[ 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印海譯,71頁,慧日講堂,台北,1974年。]對此,善導認為《觀經》中所說的實踐可以分為定善(十三觀)、散善(三福九品),但原本皆在稱名一行。[ 高橋弘次〈善導淨土教的思想特色〉,《佛學研究》創刊號,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1992年。]如《觀經疏》中說:“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4,《大正藏》卷37,278a。]所以,在實踐過程中,善導也必須把忏悔納入稱名的體系中。
對於忏悔與念佛,善導在不同著作中有不同的說法。在《觀念法門》中說:
晝夜或三時六時,表白諸佛一切賢聖天曹地府一切業道,發露忏悔一生已來身口意業所造眾罪,事依實忏悔,竟還依法念佛。所見境界不得辄說,善者自知,惡者忏悔。酒肉五辛,誓發願手不捉口不吃,若違此語,即願身口俱著惡瘡。或願誦阿彌陀經滿十萬遍,日別念佛一萬遍,誦經日別十五遍,或誦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淨土,願佛攝受。[ 《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卷47,24b。]
從上面可以看出,忏悔是念佛前的行法,即是念佛的助緣。因為由於忏悔諸罪障,所以便能清淨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