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秘訣
空而有明分,明不滅而生。
雖然我不斷強調許多詞匯的含義,但實際上,我並不希望大家糾結在字面的含義之上,我希望你們能夠借由對詞義的揣摩、反思,來觸摸自己的心靈、認知自己的真心。詞匯,僅僅是路標,你應該沿著路標的指引走向覺悟,而不只是記住路標的樣子。《金剛經》中就反復強調不要著相,相僅僅是一種向你傳達某種信息的手段、工具與途徑,而絕非目的。那麼,什麼是“相”?“相”就是經典中的諸多文字,禅宗公案裡的許多故事,我開講座時說的許多話,世界上紛紛擾擾的許多事情,等等。這些都是相,也就是顯現、外現。一切顯現的具體內容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們能否帶給你一些觸動,能否令你反思,能否點亮你內心的靈光。所以,在讀任何智慧之書的時候,都千萬不要以“翻譯”為目標,要用心去體悟其中的奧義,嘗試融入隱藏在文字後面的那片智慧大海。這樣,你才不會因為重復出現,但具體含義未必相同的字眼,或者一些看起來似乎矛盾的混亂邏輯而感到迷惑,也不會被世界上錯綜復雜、生生滅滅的現象弄得暈頭轉向。我們說“體空非無物”和“空無一物”的時候,兩個“空”的意思就截然不同:前者意指萬物沒有自性,並非永恆不變的存在;後者則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淨。
那麼,“空而有明分”中的“空”又是什麼意思呢?它指的是空性,亦是萬物沒有自性,並非永恆不變的存在。那什麼是“明”?明就是顯現。在萬物的不斷流轉中,真心持續生起妙用,於是世界在覺悟者的心中便有了真實的投射。
但是,“明空”之心的這個“明”,也是覺悟、覺醒的意思。我們所說的證悟空性,空中必須要包括一種明明朗朗的覺性智慧,所謂“明不滅而生”。如果沒有這個“明”,只有單純的“空”,就容易流於頑空。好多人覺得佛教所說的無常是一種消極的世界觀,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佛教在說無常的時候,還強調了覺性智慧。沒有了“明”的湛然空寂,便不是空性,不是真心。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說,我們在坦然接受無常這一真理的時候,不能陷入一種不再思考,不願自主,不再有所作為,僅僅聽天由命的誤區。
了知無常,有助於讓我們不再糾纏於“不能擁有”與“不再擁有”的失落之苦,但我們仍然會善待且品味正在擁有的,因為我們承認一種“妙有”,即並不永恆的存在;了知無常,有助於讓我們安住於一種清明自在的狀態之中,以一種輕松、寧靜、快樂的心態面對且感知世界上的一切。說感知,即說明我們承認有被感知的對象,承認對象便是承認妙有的存在。
但是單純有“明”而沒有“空”,就容易流於妄念。也就是說,承認妙有而丟掉了空,忘記了無常,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妙有當成一種實實在在的“有”,以為我們所感知的對象不但當下存在,還將一直存在,這種錯誤的見解必定會引起無窮無盡的執著與煩惱。比如前面提到過的那個年輕的朋友,她曾經認為,如果自己能夠做得更好,她的老公就不會死去,後悔與愧疚讓她陷入了地獄般的苦惱。但事實果然如此嗎?如果她能夠預測接踵而來的一系列因果循環,而采取另外一種不同做法的話,或許她的老公就不會在那個時候死去,但人總是難免一死的。古代君王耗盡多少財富,犧牲了多少無辜者的性命,仍然難以換回自己的永生,在他歸於黃土的那一刻,所有的名利地位權勢,所有的江山美人,都將易主。有生必有死,這是宇宙間顛撲不滅的自然規律,不管什麼人,不管甘不甘心面對,都無法改變這個現實。人的生命尚且如此,何況許許多多因為生命的存在而衍生出來的東西?例如金錢、權勢、名譽、地位、各種享受等等。假如這一系列東西都無法永恆,我們為什麼還要豁出自己的寧靜與自在去苦苦追求,為什麼還要因為失去或從未擁有而感到失落,甚至因此而否定自己的價值?
不過,一切邏輯和思維,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它是在我們生起煩惱之時,自我安慰的一種工具,而非一種真正能讓我們遠離煩惱的智慧。有時候,你的邏輯與你明白的道理還會跟情緒及偏見不斷打仗,這樣你反而會離寧靜與安詳越來越遠。因為,這時的道理會變成另外一種妄念,用一種妄念壓抑另一種妄念,即便能夠使你短暫地脫離痛苦與煩惱,不至於繼續鑽牛角尖,也會像強行把皮球按到水裡一樣,你一松手,皮球反而會彈得更高。所以說,思辨是將人引向道理的一種方法,但道理本身並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是讓你坦然安住的原因。真正無懈可擊的智慧,是內心的清明與警醒;真正的“明空”是空中有明,明中有空,覺性不離空性,是在守住本元心的同時,保持一種明明朗朗的覺醒,空而明,明而空,明空不二。
當然,“明”更是一種無漏的智慧。大手印的“明”,是俱足了五智的那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