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是流動的變化?
諸境所顯現,皆是心妙用。
那麼,什麼是“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子說的就是空。從世界萬物都是虛幻不實這個角度來看,真心的“空”,確實是空無一物的,因為找不到任何一個以固定形態永恆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在不斷流轉、不斷變化。
世上萬物萬象都在變化著,我們找不到一個可能獨立存在、永恆不變的物質和場景。這便是我們所說的“空”。空不是虛無主義的“虛無”,空是無數變化的、流動的“有”。那“有”,因為是眾緣和合而存在,有緣則聚,無緣則散。這便是佛教所說的“緣起性空”、“諸行無常”。
許多時候,心決定你眼前的境,各種各樣境界的顯現都源自你的心。許多時候,現實與夢境的界限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明確。所謂的現實,只不過是一場看起來更具真實感的夢,因為兩者的本質都不過是一種亦真亦幻的記憶。所謂的世界,也不過是你對現象的認知,也是一種記憶。
快樂的時候,你覺得陽光明媚,萬物燦然;不快樂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很討厭,小鳥本來在為你唱歌,你卻拿了一把彈弓打它,說它吵了你。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打起黃莺兒,莫使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那相思的女子心中,美妙的小鳥叫聲,也成了攪醒她美夢的討厭聲音。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會看到什麼樣的世界。你的看法是世界的真相嗎?是,也不是。對你來說,也許是,因為它存在於你某時某刻的想法當中;對於世界來說,當然不一定是,先不論每個人眼裡的世界都不相同,就算對於同一個人來說,他對世界的認知也隨著經歷和想法的改變而不斷改變著。某個朋友曾經對我說過,他認為世界上最後一位聖人是曾國藩,但是我告訴他曾國藩曾經殘忍地殺過許多人,行為上造了惡,百姓都叫他“曾剃頭”,於是他從此不再認為曾國藩是聖人。那麼,什麼才是世界的真相呢?是流動的水,是分秒生滅的細胞,是變化,是空。
明白世界的本質為空,並不意味著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毫無意義,更不表示我們應該拋棄自己擁有的一切,什麼都不干。如果你以更加全面的眼光來重新認識這份明白的價值,就會發現它確實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也能夠用經歷夢境的心態來體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