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五十二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五十二節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七佛偈中,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於生死。(這裏說得很清楚,『知是佛。』『別無佛。』至於第三句中『知』字,與前二句中『知』字。可以說:又同又不同。所不同者,僅體用之分而已。我們曉得這個東西與木石不同,他是有知的。這個知就是佛,別無佛。不過,這個『知。』與普通眾生分別覺知的知,大不相同。這個『知。』雖知,等於無知。所謂:『知而無知,無所不知。雖無所不知,而一無所動。』『眾生覺知之知,則知就知,不知就不知,分別取捨,隨逐流轉。』『一個屬本來真性,一個屬分別妄識,二者截然不同。』學人若要辨別,只要看是否不同木石而如同木石。因為有知,不同木石。等於無知,故如木石。那就有些相近了。然若竟誤認六識妄知,那就認賊為子,醍醐反成毒藥,自亦必須注意。)
  《禅源诠》曰:諸法如夢,諸聖同說,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空寂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體心用)本(來是)自(性的)知。(此一念無為十方坐斷的法性佛性的體用——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在凡而不失。證聖而無得。)『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由無始迷之,故妄執身心為我,起貪嗔等念。若得善友開示,頓悟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覺諸相空,心自無念。(設使於諸有中起念,)念起即覺,覺之即無;修行妙門,唯在此也。『逢緣薦取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中峰大師曰:『須信而後行,行而後到,到而後守,然後為得也。』豈不見香林四十年方成一片。故雖備修萬行,唯以無念為宗。(古德雲: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但得無念知見,則愛惡自然淡泊,悲智自然增明,罪業自然斷除,功行自然增進。既了諸相非相,自然無修之修。煩惱盡時,生死即絕。(分別煩惱盡時,分段生死絕。俱生煩惱盡時,變易生死絕。)(教下而論,須斷所知障同時,否則只是阿羅漢。)生滅滅已,寂照現前,應用無窮,名之為佛。問:性自了了常知,何須諸佛開示?答:此言知者,不是證知,意說真性,不同虛空木石,故雲:知也。非如緣境分別之識,非如照體了達之智,直是一真如之性,自然常知。故馬鳴菩薩雲:真如者,自體真實識知。《華嚴》:回向品雲:真如照明為性。又據問明品說:『知與智異,智局於聖,不通於凡,知即凡聖皆有,通於理智。』故覺首等九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雲何佛境界智?(證悟之智。)雲何佛境界知?(本有真心。)』文殊答智雲:『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礙。』答知雲:『非識所能識。(不可識識者,以識屬分別,分別即非真知,真知唯無念方見也。真參實悟,本分草料。)亦非心境界。(《經》雲: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論雲:心不見心。荷澤大師雲:擬心即差。故北宗看心是失真旨。心若可看,即是境界。故此雲: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不待離垢惑方淨,不待斷疑濁方清,故雲:本清淨。)開示諸群生。』(解脫長者:既雲:本淨,不待斷障,即知群生,本來皆有,但以惑翳,而不自悟,故佛開示,皆令悟入,即《法華》中,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如上所引,佛本出世,只為此事也。彼雲:使得清淨者,即寶性中離垢清淨也。『此心雖自性清淨,終須悟修,方得性相圓淨。故數十本經論,皆說:二種清淨,二種解脫。今時學淺之人,或只知離垢清淨,離垢淨解脫,故毀禅門即心即佛。或只知自性清淨,性淨解脫,故輕於教相,斥於持律坐禅調伏等行。不知必須頓悟自性清淨,性自解脫,漸修令得離垢清淨,離障解脫,成圓滿清淨究竟解脫。若身若心,無所壅滯,同釋迦佛也。』)《寶藏論》亦雲:知有有壞,知無無敗。(此皆能知有無之智。)真知之知,有無不計。(既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如是開示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故顯示真心即性教也。《華嚴》《密嚴》《圓覺》《佛頂》《勝鬘》《如來藏》《法華》《涅槃》等四十余部《經》。《寶性》《佛性》《起信》《十地》《法界》《涅槃》等十五部論。雖或頓或漸不同,據所顯法體,皆屬此教,全同禅門第三直顯心性之宗。問:既馬鳴標心為本源,文殊揀知為真體,如何破相之黨,但雲:寂滅,不許真知?說相之家,執凡異聖,不許即佛?答:西域傳心,多兼經論,此方迷心執文,以名為體。故達摩善巧,揀文傳心。標舉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體。(『知』是心體也。)喻以壁觀,令絕諸緣。問:諸緣絕時,有斷滅否?答:雖絕諸念,亦不斷滅。問:以何證驗,雲不斷滅?答:了了自知,言不可及。師即印雲:只此是自性清淨心,更勿疑也。若所答不契,即但遮諸非,更令觀察,畢竟不與他先言『知』字,直待自悟,方驗實是親讓其體,然全印之,令絕余疑。故雲:默傳心印。所言默者,唯默『知』字,非總不言,六代相傳,皆如此也。至荷澤時,他宗競播。欲求默契,不遇機緣,又思惟達摩懸絲之記,(達摩雲:我法第六代後,命如懸絲。)恐宗旨滅絕,遂明言『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任學者悟之淺深,且務圖宗教不斷,亦是此國大法運數所至,一類道俗合得普聞,故感應如是。其默傳者,余人不知,故以袈裟為信。其顯傳者,學徒易辨,但以言說除疑,況既形言,足可引經論等為證。又謂:空宗以分別為知,無分別為智。智深知淺。『性宗以能證聖理之妙慧為智,以該於理智,通於凡聖之靈性為知。』知通智局。又曰:若無知見等體,顯何法為性?說何法不生滅等?必須認得見今,了然而知,即是心性,方說此知。不生不滅。又曰:設有人問:每聞澄之即清,混之即濁,堰之即止,決之即流,而能灌溉萬物,洗滌萬穢,此是何物?答雲:是水。愚者認名,便謂已解。智者應更問雲:何者是水?答雲:濕即是水。(剋體指也。此一言便定,更無別字可替。若雲:清濁凝流是水,何異他所問之詞。)佛法亦爾。設有人問:每聞諸《經》雲:迷之即垢,悟之即淨,縱之即凡,修之即聖,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此是何物?答雲:是心。愚者認名,便謂已識。智者應更問: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指其體也。此言最的,余字不如。若雲:非性非相,能語言運動等是心者,何異他所問詞也。)以此而推,水之名體,各唯一字,余皆義用,心之名體亦然。濕之一字,貫於清濁等萬用萬義之中。『知』之一字,亦貫於貪嗔慈忍善惡苦樂萬用萬義之處。今時學禅人多疑雲:達摩但說心,荷澤何以說知?如此疑者,豈不似疑雲:比只聞井中有水,雲何今日忽覺井中濕耶?思之思之。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濕,濕是水,不是名,即清濁水波凝流,無義不通也。以例『心是名,不是知,知是心,不是名,即真妄垢淨善惡,無義不通也。』空宗相宗為對初學及淺機,恐隨言生執,故但標名,而遮其非,唯廣以義用,而引其意。性宗對久學及上根,『令忘言認體,故一言直示。』(達摩雲:指一言以直示,後人意不解尋思,何者是一言?若雲:即心是佛是一言者,此是四言,何名為一言也。)認得體已,方於體上照察義用,故無不通矣。(學人讀此,當無不豁然了悟,方感祖師實在慈悲,老婆心切。倘再認賊為子,豈祖師之過哉!又:太虛大師《大宗地引論》謂:『六祖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問諸人還識否?』才被神會名作本源佛性,以為假智,假誰可得,遂滯於名相知解中,而失教外之傳。此與賢首等之知解教徒,以諸美辭,種種形容,繪畫絕言思之一真法界,自謂:超越先哲,能言龍樹世親諸祖所不能言。殊不知諸祖豈不能言哉!『特以實非言思之所及耳。』雖構種種形容繪畫之說,徒益名相之影,反障證悟之門,故曹溪力呵之。有曹溪力呵之故,雖有神會等知解宗徒,而宗風仍暢。圭峰則由知解宗徒,更兼知解教徒,厥後永明順而正之,落草愈甚,宗徒教徒,殆皆沒入知解。不斯離言妙悟,封著名相,二三真禅,唯用峻險或截擊為法門,務以揚落知解為事,以延教外之傳。故墮於知解者,不唯失宗,亦失於教。按太虛大師,聽說是屬於唯識一派,但觀其各種著述,亦能通宗,見地很好。此處所說:雖不無來由,不過,未明藥物本身,或許有些副作用,但某些病症,確非此藥,不能醫治。不見二祖曰:『正坐時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無妄起是心,知無內外是心。』又:二祖答:『不成斷滅』句之下,或有載『了了常知,言不可及』之語。此言不可及之句固極重要,而主要究在了了常知。至有人謂:『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自亦不可不知,全在各人善於領悟。不過,從實際講來,若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是錯,若說知之一字,眾禍之門亦錯。學人必須會得此『兩錯』始得。不過,這眾妙之門的『知。』與那個眾禍之門的『知。』完全不同。一個出自妄識,一個出自真心。真心之知,唯悟了的人,方能明了。這個『知』不同於一般的知,亦不同於不知,就是『知。』既異於土木金石,亦異於低級動物。(八無暇之一。)有人為要別於妄識之知,亦把他叫作『覺。』程度增進則就是『智。』欲了空花,非此不可。系直從真心出入。熾然分別而沒有分別。雖說沒有分別,但與聾盲死人完全不同。若仍不會,請再看下面。)
  《宗鏡錄》載:諸法如夢,諸聖同說,妄念本寂,塵境本空,本空之心,靈知不昧。即此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頓悟此空寂之知,知且無念無形,誰為我相人相,修行妙門,唯在此也。《宗鏡錄》又載:問:心是名,以何為體?答:『心是名,以知為體,此是靈知。』性自神解,不同妄識,仗緣托境,作意而知。又不同太虛空廓,斷滅無知。故《肇論》雲:般若無知者,無有取相之知也。常有人皆謂:般若是智,智則有知也。若有知,則有取著,若有取著,則不契無生。今明般若真智,無相無緣,雖鑒真谛,而不取用。故雲:無知也。故《經》雲:『聖心無知,無所不知矣。』又:《經》雲:真般若者,清淨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者哉。只此知性,自無知矣,不待忘也。以此真知,不落有無之境。是以諸佛有秘密,秘密之教,祖師有默傳,密付之宗,唯親省而相應,非言诠之示表。若明宗者,了然不昧,寂爾常知。昭昭而溢目騰輝,何假神通之顯現,晃晃而無塵不透,豈勞妙辯之敷揚。為不達者,垂方便門,令依此知,無幽不盡。
  永嘉曰: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若以知知知,知知則離物,物離猶知在。起知知於知,後知若生時,前知早已滅。二知既不並,但得前知滅,滅處為知境,能所俱非真。前則滅,滅引知,後則知,知續滅。生滅相續,自是輪回之道。『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托空,寂爾少時間,唯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此是初心處。』冥然絕慮,乍同死人,能所頓忘,纖緣盡淨。[闖-馬+臭]爾虛寂,似覺無知,『無知之性,異乎木石,此是初心處。』領會難為。
  雲水老人曰:若論佛法,本是無法,無法而有妙趣。一切法,皆為這點趣竅而立經文。行人切莫住著妙談闊論為事。真參實學,專看自心。不必依淨是我本體。又莫依亂是我本體。又莫依不淨不亂是我本體。『凡有所依住,皆不是我本體。』將此三心除盡,更看卻是何人見聞覺知。若知覺時,有見聞覺知之心,又不是也。當淨時亦不存淨心,鬧時亦不存鬧心,在中平時亦不存中平心,常知常見,更不住知見,雖然有知,卻無知量心,恰恰是也。知是又非,一切動淨,了了分明,萬事無妨。此名曰:『自動自淨,一切皆非心行也。若至此地,則可名為見性明心。』若有明心見性的心,又非為見性明心也。凡言見性明心者,皆是妄言。『不可用有心,不可用無心,不可用非有非無心。如此一切心除去,你看更有個甚麽妙趣?』咦!迷者太甚。自亦不識。問曰:卻又識個甚麽?答:嗳。雖然無個甚麽,卻有空知。問曰:又知個甚麽?曰:不住知。追問:卻是誰不住知?曰:問誰不住知者是也。再問:『是又是個什麼?』答:『雖有千言萬語,終不能說著本體。雖不能說著本體,又不能離本體。』大凡參學者,盡為轉一竅故耳。別外更無可參求。若直了一竅,另無可得,功久自通。『自體本空,不離心求,極其了達。心亦無心,方知我實體真空的玄妙,與千佛萬祖無二無別。到此地,方知一切無他人,一切盡是我眷屬。到此地,用守道工夫。第一要萬事謹慎,切莫動心。』善念慈念,一切除去。色空幻景,一切照破。更莫見好見歹,見是見非。一切無見,自體自見。常觀這邊那邊,麗麗分明,清清白白,全在戒定慧中。星力不費,有何難哉!『若要看經,即參《六祖壇經》。皆是依無住為體,無念為本,無相為宗。若透三無,則妙竅自然現前,方知除凡心用,更有聖心用也。』(雲水此段說得再清楚沒有了。學者不可錯過。唯再不得籠統颟顸,認賊為子。)
  《金天基參禅入門要法》載:佛法工夫有一句妙訣,曰:『堅持正覺。』要知信力曰:堅。謂:堅固而更變也。念力曰:持。謂:持執而不厭久也。正覺者,圓明普照不偏不虧也。人能發此正覺,本性自然顯露,一切妄心,不待驅除,而自降伏。譬如日光一照,黑暗盡明矣。此雖有四字,其實只一覺字。但此『覺』字,皆由『定慧』而致也。人能知得此覺,須要振起精神,即如將軍在陣,又如刑官在廷,著絲毫昏沉不得。
  《肇論》略載: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經》雲:聖心無所知,無所不知,信矣。是以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經》雲:真般若者,清靜如虛空,無知無見,無作無緣,斯則知自無知矣。豈待返照,然後無知哉。夫聖心者,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勤,不可為無。不可為無,故聖智存焉,不可為有,故名教絕焉。是以言知不為知,欲以通其鑒,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辨相不為無,通鑒不為有。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是以知即無知,無知即知。《經》雲:聖智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此無言無相寂滅之道。豈曰:有而為有,無而為無,動而乖靜,靜而廢用耶?是以聞聖有知,謂之有心,聞聖無知,謂等太虛,有無之境,邊見所存,豈是處中莫二之道乎!且無知生於無知,(中吳注:謂:無知之體,發無知之用。)無無知也,無有知也。無有知也,謂之非有,無無知也,謂之非無。所以虛不失照,照不失虛,泊然永寐,靡執靡拘,孰能動之令有,靜之使無耶?!故《經》雲:真般若者,非有非無,無起無滅,不可說示於人。何則?言其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謂:是非有。言其非無者,言其非是無,非謂:是非無。非有非非有,非無非非無。是以須菩提終日說般若,而雲無所說。此絕言之道,知何以傳。(中吳注曰:至道絕言,真知本有,讵可傳乎。)然則知之為體,具載群籍,是以文殊抗志《華嚴》,馬鳴潛神《起信》。荷澤開拓眾妙,圭峰包並一言,自非內印聖心,外跡祖訓,其何以復游其源哉。庶參玄君於有以會之耳。
  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還可趣向也否?』泉曰:『擬即乖。』問:『不擬,爭知是道?』曰:『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州頓悟玄旨。後來有問趙州:『學人全不會時如何?』州曰:『我更不會。』問:『和尚還知有也無?』州曰:『我不是木頭,作麽不知。』曰:『大好不會。』州拍掌大笑。
  《寶藏論》曰:若有所知,即有無知,有知不知,即有二也。是以大智無知,而無不知,熾然常知。『常知無知,假號為知。非我非所非心非意。』夫有為數法,即有所知。若無為法,猶如虛空,無有涯際,即無知不知。夫聖人所以言知者,為有心有數有為有法,故可知也。所以言無知者,為無心無數無為無法,故不可知也。若以有知,知於無知者,無有是處,譬如有人終日說空,但人說空,非空說也。若以彼知,知無知者,亦復如是。夫聖人所以或言我知者,皆是對迷約事,破病除疑,實無二者,知無知也。所以說:無知者,為彼愚夫不了真一,著我我所,妄計能知所知,故說:無知無分別。彼愚夫聞已,即學『無知。』如癡人不能分別,是以聖人因彼虛妄,即言如來了了知見,非不知也。愚夫聞已,即學『有知。』由有有知,即有知礙,亦名虛知,亦名妄知。如是之知,轉非道也。故《經》雲:眾生親近惡知識,長惡知見。何以故?彼諸外道,前知未來,後知過去,中知身心,身心不淨,故不免生死。夫一切學無知者,皆棄有知,而學無知。『無知者,即是知也,然自不覺知。』復有棄無知,而學有知者,知即有覺,有覺故,心生萬慮,意起百思,還不離苦。彼知無知二見,皆不能當體虛融,如理冥契,遂不能入真實也。『夫真實者,離知無知,過一切限量。』
  磁州神藏大師上堂曰:知而無知,不是無知,而說無知。便下座。南泉謂:始道得一半。黃檗曰:不是南泉要駁他,要圓前話。
 

上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五十一節 無情有佛性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空海法師開示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