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普賢行願品》講紀(1—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章 導論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淨慧大和尚慈悲,讓我給大家講《普賢行願品》,我本人對這部經典沒有什麼研究,正好借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普賢行願品》是佛教界流傳非常廣泛的一部經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為日常修持的功課。在我們早晚的課誦文中,也有關於《普賢行願品》的內容。普賢的十大願,在很多叢林的早晚課中都會念到,主要是因為這部經典的修行法門,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太重要了。

信仰、見地、行願

  不論在家學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認為在修學佛法上有三大要領是值得我們重視的,這就是信仰、見地、行願。

1.信仰

  佛法以信仰為基礎。信是無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兩句話概括了修學佛法的要領。佛法深奧廣大,不具信心,則不得其門而入;法門無量,眾生煩惱無邊,沒有智慧,則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說"信如手"。我們因為擁有雙手,才能夠創造很多的財富;學習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成就功德法財,就不能離開信仰。所以,整個佛法的修學有四個次第,即信、解、行、證。就是說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證果。但佛法的修學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強調信仰,以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視經教的聞思,那麼,佛法與其它宗教就很難分別出有什麼不同了。

2.見地

  見地,指知見、認識。在八正道的修學中,第一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認識。在學習佛法時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取決於自己的認識。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產生正確的行為;而錯誤的認識,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認識會使我們造下很多的罪業。眾生無始以來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呢?就是因為無明。無明,就是一種錯誤的認識。我們每天生活在現實的世界中,卻對宇宙人生感到茫然無知。由於我們對宇宙人生的無知,使得我們不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經教呢?原因就是通過學習佛法,使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把佛法的智慧變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認識變成自己的認識。佛法的修行要從聞、思、修下手。聞就是聽聞經教,把經教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認識,由聞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個佛法的修學中,見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會流於迷信。

  拿因果來說,修學佛法以深信因果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們止惡行善。因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變我們自己未來的生命和命運。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會給他的人生帶來不如意的結果;一個人要想擁有什麼樣的未來,什麼樣的命運,那麼,現在就要種什麼樣的因。《三世因果經》說:"若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問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的因果,我們才有能力開創美好的未來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學佛法的基本見地,而整個佛法的修行始終都離不開因果。

3.行願

  我們現在先說"願",然後再講"行"。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發心,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如果沒有偉大而正確的願望,行動就會失去指導,就會迷失方向;但沒有刻苦踏實的具體行動,"願"就會成為空談。所以,願與行猶如鳥的雙翅,車的兩輪,缺一不可。俗話說:"志當存高遠。"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遠,你將來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沒有願力的話,你做的好事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也許,來生你會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樣樣都有,事事如意順心。但是因為你沒有願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報,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因此,願力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同樣非常的重要。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願力的大小。如果我們學佛僅僅是為了現生平安,求佛菩薩保佑家庭、事業、財富......那麼,你學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這些;有的人學佛,修功德,做好事,是為來世服務,希望來世比現在活得好一些,一句話是希望下輩子享福。那麼,你所修的功德,所種的因,只能為來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生活條件,卻不能擺脫六道輪回的命運。

  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的修行是為了往生西方淨土。那麼這種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為將來往生淨土的資糧。淨土宗裡非常強調信、願、行,認為這是往生淨土缺一不可的資糧。信,就是相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有兩個方面:一是願意離開這個娑婆世界;二是願意往生西方淨土。這種願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們願意往生西方,但又捨不得離開這個世界。像這樣的人能往生嗎?阿彌陀佛來接你的時候,你說:唉呀!這個世界這麼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滿,我們夫妻恩愛、兒女又孝順;或者有的人會說:我這一生,辛苦了一輩子,眼看兒女剛剛長大成人,積累下一點財產,還沒來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實在劃不來;或許還有人會說:我的事業有成,我的公司、企業剛有成效,這一切都是這樣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戀。要是我走了,我的企業、公司交給誰呢?我還捨不得離開這一切。請佛、菩薩保佑我再多活幾年吧!讓我過一段時間再走吧!假如存有這樣的心態,你說,這個西方極樂世界你能往生嗎?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願,就是要願生西方,同時還要願離娑婆。願力在修念佛法門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修學佛法來講,如果你想成佛,就要發願。大乘佛法修菩薩道,有四種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多麼宏偉的誓願!這四種大願叫做四宏誓願。你想成佛,就要發這樣的四種大願;然後按你所發的大願去修行、實踐,你才能成佛。一個合格的佛子,他應該有以上四種宏願。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薩,原因就是他們都有非常宏偉的大願。比如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氣魄!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彌陀佛,他曾是一個國王,後來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隨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師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然後按自己誓願去修行,隨著他的功德圓滿,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修淨土宗,通過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每日十念,就是五逆十惡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彌陀佛的誓願有關。念佛往生西方,主要還是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假如沒有阿彌陀佛的悲心與願力,那麼念佛往生西方這個超越生死的捷徑,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藥師佛的佛土--東方琉璃世界,這也是一個淨土,它跟西方淨土一樣莊嚴。藥師佛為什麼能夠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發了十二大願。所以,發願在修學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賢行願品》,它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普賢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大菩薩呢?原因是他初發心時,發了十個大願。這十種大願,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門。我們學佛行菩薩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有了一點點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薩幫忙,這種人能成為佛、菩薩嗎?我看永遠都成不了。為什麼呢?因為一個真正學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著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應該擔負著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的使命,以一種極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怎麼能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薩幫忙呢!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和不順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薩,這種人永遠都是佛、菩薩保佑的對象,永遠都是可憐的眾生。這種人永遠也成不了佛。為什麼呢?因為他只想著得到別人的幫助,而沒有想到要去幫助別人。

  《普賢行願品》中第八大願:"常隨佛學",就是要向佛、菩薩學習。佛怎樣修行度眾生,我們也怎樣去修行、去度眾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有成佛的資糧,我們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為菩薩。

本經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來歷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中的一品。《華嚴經》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經典,被稱為經中之王。《華嚴經》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對於我們凡夫來講,這種境界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謂不可思議,就是說不可以用我們的思維想象得到的。為什麼不可以想象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證得成佛的境界和盤托出,我們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較困難了。

  我們現在學的《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一品。在這部經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一個是善財童子,另一個是龍女。《普賢行願品》跟善財童子的關系非常密切。據《華嚴經》記載:在印度福德城裡有一位長者,他是福德城裡的大企業家,家財萬貫,平時樂善好施。可是有一件令他很苦惱的事,他已經四十幾歲了,還沒有孩子。後來終於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出世之後,他家裡的財物與日俱增,生意很紅火。福德長者感到這個孩子的來歷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請了一個看相先生,來給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訴福德長者:你家財寶的來源與這個孩子的出世有很大的關系,因為這個孩子的福報非常大!隨著他的出世,你們家的福報也將會越來越大。所以就給這個小孩取名為善財(即能生財的意思)。

  善財童子眼看一天天長大了,雖然家裡很有錢,但他對錢一點也不感興趣。他考慮的是尋找人生的歸宿,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如何擺脫生老病死這些問題。他想雖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很窮,很痛苦,應該怎樣去幫助這些人,把他們從痛苦的深淵裡解脫出來呢?光有錢財,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比如說你看見一個窮人,你給他二百塊錢,但是用完之後,又怎樣呢?明天再給他一千塊,但一千塊也會很快用完的,還是不能解決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雖然很有錢,但他們生活得並不幸福。所以,善財童子想探求徹底解決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這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到福德城裡來弘揚佛法。善財童子聽聞佛法後,找到了解決人生問題的最好途徑。當文殊菩薩講完法後,他就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要解脫生死,想幫助世界上的人們擺脫痛苦,但我不懂得應該怎樣修?"文殊師利告訴他:"如果你要想修行,那就要參訪善知識。"善知識是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修學佛法中參訪善知識非常重要。參訪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呢?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我們才能聽聞正法,才能走入修學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識指導,便有可能誤入歧途的。善財童子聽了文殊菩薩的話以後,他參訪了很多的善知識,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的修學過程,便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典范。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中,最早參訪的一位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最後參訪的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他參訪普賢菩薩後,普賢菩薩告訴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門就是十大行願。"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不僅適合善財童子修學,也是我們每一位修學佛法的最好法門。

本經的翻譯

  《普賢行願品》屬於《華嚴經》。《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過三次翻譯。第一次是在東晉。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譯成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消息,《晉譯華嚴》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於阗有更完整的梵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於阗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於阗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安排了專門的譯場,開始譯經。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裡面均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從印度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對《華嚴經》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裡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裡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什麼是佛呢?佛,梵語稱佛陀,在這裡主要指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象,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裡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兩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裡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認識上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的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著作裡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中國佛教裡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台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地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地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自己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如果我們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裡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

  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我認為一個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對象。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就是要學普賢的"願"和"行"。行和願如鳥的雙翼,車的兩輪,缺一不可。因為沒有宏大而正確的"願","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沒有方向和目標可循。但是如果光是發願,而沒有實際行動,發心只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在學習《普賢行願品》時,特別要注意行持。我們只有按照自己的發心,用實際行動去實踐普賢大願,才能功德圓滿,最終成佛!

本經的組織與內容

  學習一部經典,了解它的組織結構,有利於把握其整體及思想脈絡。《普賢行願品》的組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長行,二是偈頌。長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頌是後面的詩歌部分。偈頌基本上重復長行的內容,但並不完全相同。在語言上表現得比較精煉,內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賢行願品》的整體內容,主要是由十大願王組成。十大願王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第二章 序分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菩薩資格的考察

  一般經典的開頭,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干什麼。可是《普賢行願品》沒有這個開頭。為什麼沒有呢?前面講過,這部經是《華嚴經》中的一品,是從中間開始的。這一段經文有點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種一種的行願說出來,然後再依次解說,像是一本書的總目。

  "爾時",是指佛陀說法的那個時候。"菩薩摩诃薩",是梵語。菩薩是覺悟的有情,不但自己覺悟了,也要使眾生覺悟。菩薩摩诃薩,是指大菩薩。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在於:菩薩自己覺悟了,並發心去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們也能覺悟。相反的,自己覺悟了,不去幫助別人,沒有去度化眾生,就自稱證入了,稱為阿羅漢。佛跟菩薩又有什麼區別呢?佛的覺悟是圓滿的覺悟,而菩薩的覺悟還沒有圓滿。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雖然它們也放光,卻是有缺陷的。而佛的覺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它放出的光是圓滿的。

  菩薩,有小菩薩、大菩薩、新菩薩、老菩薩之分。比如學佛的人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將來去度化眾生,幫助世界上的人,這人現在就是菩薩了。但是他是屬於初發心的菩薩。雖然也叫菩薩,但是跟普賢、觀音菩薩一樣不一樣呢?不一樣的。因為他的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這些大菩薩相比。就拿忍辱來說,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把眼珠挖出來嗎?對於一個大菩薩來說就很容易辦到。但對於小菩薩,尤其是一個初發心的菩薩而言,就很難做到了。所以,同樣是菩薩,境界卻有高低之分。

  菩薩這個概念,許多人往往不能正確的理解。一提到菩薩,就覺得他們是來無影去無蹤。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薩。像太虛大師,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薩的標准來修持的。他在一首詩裡說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請你呼我為菩薩",所以,大家都稱他太虛菩薩。又如台灣的慈航法師,人們都稱他為慈航菩薩。

  我們大家如果能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也可以稱為菩薩。從小菩薩、新菩薩開始做起,將來隨著智慧和功德的成就,也像普賢菩薩、觀音菩薩那樣,成大菩薩了。所以,菩薩是由普通人開始做起的;菩薩是從日常生活中修行得來的,是非常現實的。只要我們能用菩薩的標准來要求自己,那我們每個人都是菩薩。菩薩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呢?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像雷鋒那樣,犧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幫助別人,給社會大眾帶來幸福和歡樂的人,就是菩薩。我們不妨把雷鋒稱為雷鋒菩薩,因為他具有菩薩的精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到:觀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示現各種各樣的身相。經中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了方便善巧度化眾生,有時當國王,有時當男人,有時當女人,有時當乞丐,有時當畜生,有時當佛教徒,有時則示現其他身相。因此,看一個人是不是菩薩,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學佛的,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為,符不符合菩薩的精神和標准。這才是最重要的!

佛陀的功德有多大

  "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稱,是稱贊。歎,是佩服、贊揚的意思。普賢菩薩聽了釋迦牟尼佛說法後,稱頌贊歎佛的功德。勝功德的"勝"字,是說如來的功德,超過尋常人的功德。普賢菩薩稱贊如來功德無量無邊。世界上誰的功德最大呢?如來的功德最大!

  我們經常念的一個偈子:"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是說,不管天上還是地上沒有任何眾生的功德,比得上如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向佛陀學習呢?因為佛陀的道德已經徹底圓滿了;我們假如不向佛陀學習,還向誰學習呢?

  世界上盡管有成就、有道德修養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聖賢,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們現前的師長等。雖然他們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是我們從他們身上多多少少總能挑出一些毛病。總的來說,他們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圓滿的。然而,我們在佛陀的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是圓滿無缺的。所以,普賢菩薩稱贊如來的功德,勝過所有的人。把如來的功德告訴參加華嚴法會上的許多菩薩,還有善財童子。但善財童子是此次法會的當機者,因此特別提出善財的名字,向他說法。

  "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普賢菩薩在說法前,對法會上許多聽法的人,先叫了一聲"善男子"。指以善財為代表,所有參加這次法會的聽眾。如來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認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東、南、西、北,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有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塵那麼多,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的。普賢菩薩告訴我們,這麼多的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如來的功德,還是演講不完的。

  什麼叫佛剎?剎,是梵語,是國土的意思。佛剎,是佛所住的國土。那麼,宇宙中有多少佛剎呢?宇宙中佛的國土,無法用數字來說明。一個佛剎,在佛經裡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以須彌山為中心,一個太陽,一個月亮,眾多的星球構成一個世界。一千個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是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是人類所住的地方,地球主要由地殼、地幔、地核所組成。如果把地球剖開,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為眾多的極微塵,那麼試想,把一個佛剎,也就說把眾多的星球剖成微塵,這個數量是不是很大啊?實在是太大了!何況用這麼多的數目,來比劫數的長久。

  劫,是一個時間單位。一劫到底有多長時間呢?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說的小劫,是怎樣計算的呢?是根據人的壽命來計算的。佛教經典裡說,人的壽命從84000歲開始,然後每100年減一歲,一直減到人的壽命10歲為止,稱為減劫;再從人的壽命10歲開始,每過100年增加一歲,一直增加到84000歲,稱為增劫。把一減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佛教所說的芥子劫,時間就更長了,長得難以計算。佛教只用比喻來說明,就是在一座方圓40裡的城市裡,裡面什麼東西都沒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過五百年下來一次,從這裡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這座城裡的所有芥子為止。從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後一粒芥子,這麼長的時間,就是一個劫,這叫芥子劫。現在說的是極微塵數劫,不是一個劫,那就可想而知這個極微塵數劫的數目實在太大了,這種時間實在太長太長了。

  上邊這一段經文的主要意思,簡單總結和歸納就是:如來的功德無量無邊,倘使十方世界的許多佛,拿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的時間,接連不斷地去演講佛的功德,還是永遠講不完的。換而言之,佛陀的功德簡直大得不得了!佛陀的功德不可窮盡,沒有辦法說盡和說完。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呢?因為佛陀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如何成就佛果功德

  那麼如何才能成就佛陀的功德呢?這是佛教徒都很關心的問題。普賢菩薩告訴我們:"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廣大無量的功德,應該要依普賢的十種廣大行願去修,從內心深處發出這樣的十種大願,然後按照所發的大願,至誠懇切地去修行、去實踐。那麼,就能夠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這一段經文,是普賢菩薩接著上邊所說的十種行願,把每一種的行願說出來,像是一本書的目錄,或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先讓讀者知道,到後邊再詳細地講解明白。

  普賢菩薩前面只說了十種廣大的行願,並沒有說明是哪十種。那麼聽法的人,一定急著想知道。所以普賢菩薩又接上面的話題說道:我上邊說的十種廣大行願,是哪十種呢?然後把這十種行願的名目,一個一個地說出來。下文將對十種行願的內容進行具體介紹和說明。

          第三章 禮敬諸佛願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的意義

  "禮敬"什麼呢?禮就是頂禮、禮拜(問訊、合掌、低頭、鞠躬)。禮的意義在哪裡?禮的意義表示恭敬,禮跟敬必須配合在一起。光有禮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記得《六祖壇經》有記載:永嘉玄策去參訪六祖,他磕頭的時候,頭不點到地上去。六祖說:"禮拜表達恭敬,本來是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頭都不點地,這算什麼禮拜呀?"這段話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就是說禮要跟敬結合在一起,禮敬的意義主要在恭敬。我們學佛首先要對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對三寶。恭敬,也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很平常的禮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對自己的長輩,或是有德行的人,我們都要恭敬他們。所以,禮敬是一種很平常的法門,並不是佛法特有的。

  修學佛法首先要對三寶產生恭敬心、虔誠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會上的人來說吧!一個學生,他在學校裡,瞧不起他的老師。那麼,對老師講課會不會接受,乃至會不會按照老師所說的話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個孩子在家裡對他的父母,沒有絲毫的恭敬心,你說他會不會聽父母的話呢?自然也是不會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學佛對三寶缺乏恭敬心,那麼能依教奉行嗎?我看是很困難的;即使能的話,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我們更好的修學佛法。

拜哪些佛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諸,是所有、全部、眾多的意思。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兩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禮敬的佛陀,到底是什麼樣的佛陀呢?一般社會上的人,由於不了解佛教的關系,對佛教徒的禮佛,往往會產生一種誤會,他們以為學佛的人是把木頭、石頭雕塑的泥像,作為崇拜的偶像,這是對佛教極大的誤會。其實,我們拜的並不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著偶像,那是佛弟子表達對佛陀的追思!同時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

  我們拜佛,應該拜哪些佛呢?"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們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兩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有很多人拜佛,只想著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觀音菩薩、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只局限於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會用一種凡夫的心態去衡量佛的思想和境界。擔心現在拜觀音菩薩,沒有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不會生氣呢?在拜阿彌陀佛的時候,沒有拜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會不會生氣呢?沒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薩,如果得罪了他們,佛、菩薩怪罪下來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擔心和顧慮是多余的。因為我們拜佛著相,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心態。現在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去拜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盡法界,也就是整個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諸佛。過去世諸佛,是指已經圓寂的佛陀;現在世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轉法輪,說法的佛陀;未來世諸佛,是指未來世界將會出現的佛陀。十方三世諸佛,就像世界的極微塵數那麼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們要頂禮的對象。所以,我們在拜佛的時候,不能執著於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觀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樣一來,在一拜中一切諸佛菩薩都拜到了,你想想,這種拜佛功德,比起以往執著於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億萬倍都不止!

怎樣拜佛

  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多的佛我應該怎樣去拜?這麼多的佛陀我怎麼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願力故",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對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諸佛存在的同時,還要觀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們面對無窮無盡、無法用數目可以計算的諸佛,身體拜佛、口念佛、意念想著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誠的心去禮拜。拜佛的時候,心裡不存絲毫的私心雜念,當我們沒有任何妄想的時候,心才能清淨。所以,要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常常修禮敬諸佛的大願。為什麼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應,有人卻不能呢?這跟你的心清淨不清淨、虔誠不虔誠有關系。因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顯現出來,佛也不是因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裡。假如這個人拜佛,佛跑到這個人心裡;另一個人拜佛,佛又跑到他那裡。假如同時有幾千萬個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會忙得暈頭轉向,肯定會累壞。

  佛不是有心示現,他完全是無心的。佛隨著他的願力,千處有求千處應,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掛在天上,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不過,有的地方雖然有水,為什麼卻見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清淨如鏡的時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來;如果水是渾濁的,月亮還能顯現嗎?每一個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總處在妄想狀態中,這就猶如一潭濁水,佛陀自然不能顯現在我們心中。一個人通過修行,以清淨三業拜佛,猶如一潭清水,那麼,佛、菩薩就能顯現,這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感應道交。

  有這樣一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什麼地方有水,什麼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麼時候沒有烏雲,什麼時候就有太陽。同樣的,什麼地方有一片虔誠、清淨的心,那麼,什麼地方就有佛、菩薩顯現。佛、菩薩可以說成是佛陀、觀音菩薩;也可以說是我們自心的佛性。假如我們離開了自己清淨的心,也就離開了諸佛菩薩。如果我們隨時都能把握自己,讓我們的心,隨時處於一種清清淨淨的狀態。那麼,我們隨時都與諸佛菩薩在一起。所以,修學佛法不能離開自己清淨的心,到外面去尋找佛、菩薩,如果是這樣的話,離佛道就會越來越遠。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有微塵那麼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裡。你說:我只有一個身子,這麼一來比例失調,一個人拜這麼多的佛,我拜不過來怎麼辦?那麼,就要借助觀想的力量,觀想宇宙中有微塵數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個我,我要顯出微塵數的身。有多少個佛,就有多少個我。我有千百億個化身,想象著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個我。

  打個比方:我們在拜佛的時候,"我"的面前有一個佛,佛的面前有一個"我"。如果前後左右上下都裝有鏡子的話,就會出現每一個鏡子裡都有一尊佛,同時每一個鏡子裡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時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禮拜。這時候,你就不只一個身,而是有無數多的身。以無數多的身去拜無數多的佛,這樣就能拜得過來了。如果用這種觀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話,功德就能無量無邊!這種功德就像虛空一樣大。所以,雖然你現在是禮一拜佛,卻比起別人拜幾十生幾十輩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們以一種極大廣闊的心境去拜佛,這個"我"就不是原來的"我"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薩的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佛陀、成為菩薩。我們拜佛也不是拜一天兩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虛空界盡,我禮乃盡"。虛空有沒有盡的時候?虛空沒有窮盡,所以我的禮敬也沒有盡頭。學佛的思想境界能有這麼高,這樣學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這段話裡有三個比喻:一是眾生界盡,二是眾生業盡,三是眾生煩惱盡。眾生有沒有盡的時候?眾生界沒有窮盡的時候。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的煩惱,都是沒有窮盡的。那麼,我此禮敬也沒有窮盡。這是一種反襯的方式,顯示我拜佛的這種願望和行為。"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我們拜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時間的,相續不斷的,心要時常想著,念著,沒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你說這樣會很辛苦,休息幾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沒有疲厭的。總之,禮敬諸佛是指禮敬已經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廣義的角度來說,也可以把一切眾生作為我們禮敬的對象。

常不輕菩薩

  在《法華經》裡,有位菩薩叫常不輕,他看見人就禮拜,時間長了,有些人看見他覺得討厭。有的人不明白,這個人為什麼這麼怪呢?見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經有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頭打他,用腳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樣對待他,他也不生氣,見人照拜不誤。有一天,一個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問他:"你一天到晚見人就禮拜,別人打你、罵你,你也不生氣,這究竟是為什麼?"他回答說:"因為你們將來都會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輕慢你們。"這個故事說明兩個道理:一是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常不輕菩薩這樣做,實際上是以身說法,用自己的實際行為去勸化普渡眾生,使他們早日覺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愛。二是說明行菩薩道的人,對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們講禮敬諸佛,不僅僅是禮敬已經成佛的諸佛,同時也要禮敬未來將要成佛的一切眾生。如果學佛的人,把普賢的禮敬法門,推廣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們能夠尊重一切人,使人歡喜。那麼也就功德無量了!

 

           第四章 稱贊如來願

  【復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隨喜贊歎

  第二大願:"稱贊如來"。稱贊,就是稱揚、贊歎。"稱揚贊歎"法門,在修學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種通病,往往喜歡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愛挑剔別人的毛病,總是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把贊歎的語言留給自己,把那些難聽的話送給別人。有的人愛在背後說他人的一些壞話,甚至誹謗他人。為什麼大家愛犯這種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這種人與周圍的人很難處理好關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現,嫉妒心有時來得莫明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愛犯的毛病,就是不願意看見比自己長得漂亮的姑娘,出現在自己的生活圈裡。盡管人家的美貌,在許多情況下,並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但是總會莫明其妙地產生反感和不滿。總愛從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種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長得不怎麼樣,鼻子長得不怎麼樣,膚色又不怎麼樣......。言下之意是說自己比這人長得好看。盡管說這話的人,長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氣。這是嫉妒心的表現。

  我慢心重的人,處處自以為是,自尊心、好勝心特別強。別人無論在哪方面勝過自己,不僅不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反而認為自己處處勝過他人;聽到某人對某人的贊歎,心裡就不舒服。這種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維贊歎聲中生活,一旦受到打擊,精神很容易崩潰。這種人是不堪一擊的。

  嫉妒心、我慢心顯示了人的自私,體現了人的狹窄心量,破壞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許多蠢事。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們普遍容易出現的心理。所以在佛經中特別宣揚隨喜贊歎功德。其實,隨喜贊歎是很廉價的。比如別人為寺院塑佛像,捐贈二萬元,你一分錢也沒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發自內心地為別人感到高興,並用美妙的語言去贊歎他,那麼,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樣大!隨喜贊歎的功德,不僅廉價,而且還是對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賢菩薩教我們稱贊如來。其實,不僅僅是對如來,而是要我們去稱贊一切好人好事。如來是世間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們稱贊他,是一件比較容易做到的事。不僅如此,稱贊如來的意義,還包括對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稱揚、贊歎,讓他們歡喜,這才是我們學佛人的本分。

如來的名號及功德

  如來,是佛的十大名號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號,這十個名號主要是根據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來、佛都是常用的名號,如來跟佛不可以合起來說。通常有許多人把兩種名稱合起來稱為"如來佛"。其實,這種叫法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應稱釋迦如來、彌陀如來、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也可以稱藥師佛、釋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稱"如來佛"。何為如來?如來是證如實之道而來。說證到了真實之理,然後再來這個世界度化眾生,所以稱為如來。如來也可以稱如去,稱如來如去,就是來去自如。我們凡夫之人能稱為如來嗎?我們不能稱為如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來去不自如。我們的來去受業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壽命到頭的時候,你說,唉呀!我還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來就不一樣,他可以隨便示現在任何一個地方。為了度化眾生,如來可以隨心所欲在幾千個地方,幾萬個地方來去自如。

  稱贊如來,如來有哪些功德值得我們稱贊呢?如來的功德,在佛經裡簡單地說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斷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什麼是斷德呢?是斷除煩惱所顯示涅盤的功德。凡夫之人總是充滿各種各樣的煩惱。如貪、嗔、癡、我慢心、嫉妒心、愛心、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全斷除了這些煩惱,心裡沒有絲毫的煩惱,因而證得了涅盤。

  什麼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講的智慧與通常講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間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脫痛苦、煩惱,證得真理的一種能力。佛陀的智慧,對人生、對宇宙的一切所要發生的事,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反之,我們凡夫沒有佛的這種智慧,搞不清楚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我的前生是怎麼回事?我的來生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恩德呢?佛陀對我們有極大的恩情,佛陀悲愍眾生無盡輪回的痛苦,把每一個眾生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把自己親證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盤托出。換句話說,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證得了脫生死、得大自在、具體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給我們。讓我們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實踐,讓眾生也能證得涅盤,了脫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眾生看成和他一體,對眾生充滿無限的悲心;佛為了使眾生得到解脫,說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們大家都成佛!

  如來的功德很大,我們要稱贊如來的功德!平常我們對釋迦牟尼佛贊歎道:"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不論是天上的天人,還是世間上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人的功德能和如來相比。我們對其他人求全責備時,總能在他們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在佛陀的身上,你是找不出任何缺點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經徹底圓滿了。

十方世界諸佛無量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們稱贊哪些佛和菩薩?是稱贊一尊佛、菩薩,還是兩尊佛、菩薩呢?不是的。我們現在學的是《普賢行願品》,那麼,我們就要以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贊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切剎土,是指一切國土。把國土剖析為很小很小的極微,每一個極微元素裡,都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而是"一佛出世,千佛歡喜",一尊佛出世,千萬尊佛歡喜,無數的菩薩歡喜,無數的菩薩跟隨佛陀、協助佛陀弘揚佛法。如釋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還有捨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幾千聲聞弟子跟隨他。那麼,我們要稱贊這些所有的佛,要稱贊每一尊佛身邊無量無邊的菩薩。整個宇宙中所有佛、菩薩,都是我們稱贊的對象,可見我們要稱贊的佛不是一尊、兩尊。

稱贊如來

  普賢菩薩教我們怎樣贊歎如來:"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這裡告訴我們要"有甚深勝解,現前知見",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滿著佛、菩薩。想象著這些佛、菩薩,都在我們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來這麼多的佛?你看我們這個娑婆世間幾千年、幾萬年,才有一尊佛陀出世,哪有這麼多的佛?如果你要這樣想,我也沒有辦法。不過假如你不肯相信,那麼你永遠也不能達到普賢菩薩的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相信佛說的法是不會錯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會這樣說,我只有一張嘴巴,怎麼贊歎得過來呢?每一尊佛我都稱贊一句話,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氣、不停地贊歎,一直贊到神經衰弱也稱贊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贊歎不過來,你說怎麼辦?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薩的境界去稱贊佛,那麼,再多的佛陀,也能稱贊得過來。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出過二字是什麼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過是勝過的意思。辯是辯論的意思;辯才就是有辯論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細、美妙、極好的意思。言辭就是說話。音聲海、言辭海都是形容音聲言辭像海那樣的大,像海水那麼多。

  辯才天女,出自《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經中說辯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彩女,是天王差喚的女子。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根,每個舌根能發出五百種音聲,她所發出的每一種音聲,非常美妙動聽,好像是幾百種幾千種樂器伴奏出音樂的聲音。也許有人會說,辯才天女有五百個舌頭,而每個舌頭又能發出五百種動聽的音聲,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頭,怎麼能和她相比呢?我們就是要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頭,其實算不了什麼,我們現在觀想自己有五萬個、五十萬個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百種音聲,也算不了什麼,我的每個舌頭能發出五十萬種音聲,五千萬種音聲。我們要用觀想的力量,去超過辯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我們的每一個舌頭,都能發出無窮無盡的各種音聲來。這樣一來,有多少佛,我們也能贊歎得過來,你說是不是?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想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一個播音員在播音室裡講話,雖然只有一個舌頭,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個角落在同一時內都能接收到這種音聲。你說播音員是一個舌頭?還是兩個舌頭?或者說他的舌頭有幾千、幾萬、幾十萬個?我們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衛星等現代科技方法去觀想,我們在那裡嘴巴一張,讓整個地球、整個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諸佛、菩薩,都能接收得到我們贊歎的音聲,這樣我們就達到超過辯才天女稱贊如來的效果了。

  《維摩诘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說法時,雖然用一種音聲,但眾生聽到的聲音卻不一樣。比如中國人聽到他的音聲,就是中國語,英國人聽到的是英語,法國人聽到的是法語,德國人聽到的是德語,日本人聽到的是日語。為什麼一種聲音裡,不同的人聽到的是不同的聲音呢?這是因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說"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每一個音聲裡面都有無量無邊的言詞,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陀的聲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說話,佛陀使用的語言就是我的語言。

  稱贊如來時,我們要觀想自己也具備佛陀這種神通的力量,用各種美妙的言詞去稱贊如來的功德。這種稱贊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我們稱贊如來的聲音,遍及整個法界,整個宇宙,無所不在。這就是稱贊如來的方法。"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一段經文的內容,大體跟前面講過的一樣,這裡就不重復了。

 

上一篇:祖師大德與大居士對念佛的開示
下一篇:《普賢行願品》講紀(5—13)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