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現實,感化有緣[摘編]
自己內在的是非,轉不過來,不清除掉,就是修行沒有功夫。如在過去他們傷害過自己,在心裡背著這件事情轉不過彎來這不叫真功夫,你在事相上怎麼使勁修也不能得力,真功夫就是傷害過你的、贊歎你的都不去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真功夫就是把你的心靈徹底解放出來,輕裝上陣,清清淨淨地念這聲佛號,做什麼事、干什麼事一定要面對現實,絕不能逃避現實,逃避現實的都是不會修行的。為什麼面對現實呢?這些都是你前生造的業感召而來,你逃避的話,業了不了,業怎麼了啊?說呀:“受不了咋辦?”受不了也得受,接著也得受,不接著還得受,人生都是一種業力顯現的現象而已,根本就長久不了,何必去當真呢?誰傷害你了,丈夫(妻子)、孩子氣你了,人生就象昙花一現,自己說不定哪天就走了,你跟他們生這氣有啥用?不是白生氣了嗎?拿孩子來講有報恩的、有討債的,報恩的孩子就不多說了,說一說討債的孩子、愛打架、不聽大人們和老師的話、不好好讀書天天看電視、玩電腦、打游戲就是不聽你的話,你就是氣死他也照樣不改,啥時候他向你討完這個債,你不用管他,他就變好了,就轉成報恩的,自然而然就聽話了、也就孝順你了。
中國人常說,福祿壽三星高照。祿就是官位、爵位、職位,有官位的人就稱為有祿位,福是生活的經濟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種種都是福報。壽,壽命要長遠,身體要健康,這就屬於壽。福祿壽齊全,能有這三樣就很歡喜了。現代的人覺得福祿壽還不夠,還要加一個喜,要多生貴子才是喜,都是在歡喜當中也是喜,能雙喜臨門就更喜。而這些都要靠我們平常努力,因為這是一種果報。人人都歡喜這種果報,可是多數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當中去努力。
我們每個人命運的好壞就在於我們的福報大小,運氣的好壞在於你的心理的善惡、做沒做什麼虧心事等,所謂:“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會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會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大家多多讀誦這幾句話,自然會明白一些道理!佛法上常講“福慧雙修”,所以我們這一生一定要多多積累福報資糧,珍重自愛、多多積德修善、對人寬愛仁厚,這樣福報大了,環境自然逐漸好轉,這是來自於對善法的薰修。
凡是求自利的都是惡,凡是利他的都是善。你求自利去拜佛,拜菩薩,那是善,你得的是福,你要想得定,了生死出三界,這個不行。自利是我執,三界六道是從我執裡生的。起心動念一定斷絕為自己的念頭、思想、行為,斷惡修善、念念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一切眾生服務奉獻。我們斷惡修善,一心一意為大家,自己生活能溫飽就非常幸福了,能省一分就可以多幫助人一分,這是積德,是真正修善,你心量就擴大了,最後我執沒有了,六道輪回就沒有了。
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佛菩薩賜予的,不是神明賜予的,向神明禱告沒用,這是自己的業報,諸佛菩薩與善神用什麼方法保佑我們?教誨。我們要肯接受教誨,依教奉行,才能轉自己的業報。命中是短命,命中多災難、多疾病,是能轉得過來的。怎麼轉?認真努力修十善業,就轉過來了。
不善的心去修善事,果報很小。大的果報,心量大,修善決定不求果報,果報還特別來的大、來的快。
我們了債、了業需要方法,要好好行善積德,好好修行、發菩提心,盡快地縮短討債報怨的時間,讓討債的變成報恩的,只要我們能夠如理如法勇猛精進的修行,當下討債的就變成報恩的了,記住了,功到自然成,沒變好,是我們修行不得力,要深深地忏悔:“要時時檢點自己觀照自己哪個方面修行不夠,還是願力不夠,克服不住業力。”因為你跟兒女有共業,父母德行直接影響子女,要是缺德,直接讓子女受牽連,要是父母都吃喝嫖賭,挖門撬鎖,兒女個個受牽連,想安寧不可能,因為你得到的錢財是不義之財,孩子要是拿這個錢去花,業上加業。如果父母都是辛辛苦苦做正當的職業,這種家庭的孩子都非常珍惜,亂花錢的少,一看父母辛辛苦苦掙這點兒錢不容易,假如就是造業他都不忍心;拿著錢走到網吧門口,一想他爸媽掙錢時,那雙被磨出繭子的手,回家一元一角數錢的場面,心不忍了,不玩電腦打游戲了。身教勝過言教,此言一點不差,實際身教就是無字經書,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父母為人處處小小氣氣,孩子保證不大氣,保證願意占便宜,父母慈悲肯吃虧,孩子肯定考慮:“噢,做人應該這樣。”孩子不聽話,都是父母的責任,不能怨孩子。
福報隨自己心量大小,而現出大小。你心量大,修一文錢的功德都是遍虛空法界。日常生活中,做很小很小的一點好事,布施貧人一塊錢,你想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你這一塊錢的功德就遍法界虛空界。
佛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就多做善業,多做好事,善業你會帶走,幫助你了脫生死,你要造惡,就往下墜,愈墜愈下。有錢不要存,趕快拿來修福,有福才是真的,什麼樣的災難,你的福報都丟不掉,你終歸是有福。財產靠不住,福報靠得住。
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派大將軍曹斌去攻打四川宜濱縣,臨行前,陳抟仙人告訴曹斌:元帥你是中年得志,但是晚年不好,你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改變命運。曹斌到了宜濱縣之後,打了勝仗,城裡的百姓、士兵全都投降。當時曹斌的參謀建議,關起城門,將所有的百姓、軍人都集中在城裡,然後放火燒城,以絕後患。曹斌想起陳抟仙人的勸告,不但沒有放火燒城,還下了一道命令:城裡百姓的生命財產,所有士兵不能奪取一分一毫。對於戰俘,不可以損傷、不可以殺害;戰俘如果願意留在宜濱,劃分田地供其開墾;想要回自己家鄉的,就發放路費,讓他回家。這個政策頒布下來,所有宜濱的人對曹斌大元帥都十分感激。
當時,宜濱縣的百姓為了紀念曹斌,建了曹公廟來感念他的恩德。等到曹斌帶領軍隊回到朝廷後,又碰到陳抟仙人,陳抟仙人一看他就說:“大元帥,你的相變了,晚年的運一定很好,將來一定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的命運有這麼大的改變,想必是做了很大的善事。”後來,曹斌果然官居高品,確實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他活到九十多歲,有九個兒子,這九個兒子都為國家立下功勞,可說是子孫騰達。
曹斌把屠城轉為善法,保住黎民百姓的生命和財產,為他們安頓好生活,減少了社會的亂源,這就是修善法。佛法中提到,公事門中好修行。一個平民百姓修行,影響的是一個小范圍;如果是一位公司裡的董事長,乃至於是鎮長、縣長、一國的總統,願意發心積善修德,利益的人就更多。這樣不僅是發展了事業,同時也累積了善法功德;能多修善積福,必定是功不可沒。歷史上有很多修善改變命運的記載,證明人能夠修善積福,一定是功不可沒。
人生除了修福,還要修智慧。有福報、有財富,如果不知妥善運用,花天酒地、吃喝玩樂,造作惡業,雖然有錢反而容易招致墮落。社會上有些寵物,主人每天抱著它,替它打扮、送它到美容院,生活得比一般人還優越。但是,終究還是畜生道的眾生,雖然前世修福報,卻沒有智慧辨別是非,因此造作惡業而墮落。所以,修福還要修慧,有智慧才能妥善運用福報,增長福德、避免墮落。
我們要除去心中有貪心、嗔心、癡心的煩惱,因為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使這念心蒙塵,本具的智慧便無法彰顯。不貪,並非什麼都不要,而是取用本分該得的,譬如每月的薪水是辛勤努力所得,屬於份內之財,便不是貪。相反的,巧取豪奪份外之財就是貪,這種錢即使得到了,將來也會從其它地方失去。因果通三世,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想要富貴、功名利祿,一定要從因上去努力;因,沒有別的,就是惜福、修福。
人必須要有福報;有福德的人,賺來的錢什麼人也偷不走。沒有福德,即使很會賺錢,什麼也保不住。人的福德不同,看到外面的境界也不一樣。佛經裡記載,有兩個朋友經過一片山林,走在前面的人看到樹上有一條蛇,就趕快逃開了。後面這個人看到的卻是一串錢吊在樹上;沒有福德的人,連錢都看成是蛇。古德也講:“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時節因緣具足,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帆風順;時節因緣過去了,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因此,平時要廣修福德與智慧,福慧具足,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智慧人人本具,心清淨、平靜就有高度的智慧。佛經中提到“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佛性就是我們的覺性,大眾聽法時靈知靈覺的心性。假使這念、覺性起了煩惱,做事情就會失去章法,看不清楚真實狀況。所以,佛法強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念心清淨,覺性彰顯,就能產生智慧。
做人做事有兩個原則:一個是修福;一個是修慧。懂得明辨是非善惡,博學多聞,更要知道檢討反省,安心、靜心、定心;朝這個方向努力,就是修慧。能夠修福、修慧就是菩薩行,世間法即是出世法。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佛法並非遠在天上,亦不是在西方,更不是將來到那裡去成佛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心念的觀照。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的心水;水面風平浪靜,船就能平穩前進,順利到達彼岸。如果有了風浪,波濤洶湧,船不僅無法平穩向前,甚而可能翻船,連生命都會喪失。心水也是如此;心存善念,口說好話,身行善事,這一生就能愈走愈光明,這就是“水能載舟”。相反地,心裡總想投機鑽營、走旁門左道、偷騙詐盜、乃至於用巧取豪奪等方式得到財富,這種心念一定是愈走愈黑暗,為自己帶來災難,這就是“水能覆舟”。
因果是一種真理,這個世界上的點點滴滴、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果報的呈現。因果是一種定則,不是迷信,不論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也無法離開這個原則。佛法所說的因緣果報,並不是要我們消極地坐在這裡聽天由命,而是一切要靠自己去努力,有因才有果,沒有因地的努力,絕對達不到想要的果報。
譬如在公司上班,不遲到、不早退,這就是因;每天工作都很努力、認真,這就是因;經常本著這樣的因地去努力,將來的事業一定會很有發展,這就是有因有果。在念書的學生,不是等到考試時才拚命准備,而是在平時就要努力,不曠課、多復習、多聽、多寫、多記,能夠從因中去努力,將來考試的成績一定很好,此即因果相應。
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佛法中提到,成菩薩、成魔是自己;生淨土、到地獄也是自己,都是我們這一念心使然。體悟到這一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善念,就是一條光明的道路,依此而行,人生會愈來愈有福報與智慧,身體也會愈來愈健康。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指我們這念心。在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是彼此依靠的關系;互助合作來達到富貴、成就因緣,所以彼此要知恩、感恩、報恩。現代有些人觀念錯誤,為了追求功利,人與人之間互相利用、打擊、自私自利,彼此障礙阻擾,因此引發許多糾紛、危難,這就是水能覆舟。我們把觀念建立在互相依存、互相幫助,成就彼此的事業、功德,這就是水能載舟。有了正確的觀念,人生就會充滿希望,愈走愈光明,到那裡都是淨土,都能吉祥平安。
真正會修的就能改變命運,自己德行起來了,家庭、事業、孩子、環境馬上就會改變,保證會越變越好,那是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的,只要我們能盡心竭力如理如法的修行、事事為社會、為大眾服務奉獻、很快就會變成心想事成、有求必應了,過去的業障和惡運馬上就消滅掉了。
故事:道家八仙之一呂洞賓,他的老師漢鐘汗離也是八仙之一。漢鐘離要教呂洞賓一個法術,叫“點鐵成金”,漢鐘離說:“你學會這個法術之後,可以用來濟助窮苦之人。”呂洞賓就問:“我把這個鐵變成金,以後這個金不會再還原成鐵?”漢鐘離就說:“五百年之後,這個金又會還原成鐵。”呂洞賓說:“那我豈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後的人嗎?這種事我不干!”老師就說:“成仙要積三千功行,你這一念善心,三千功行都圓滿了。”呂洞賓不僅想到當下的人,連五百年後的人他都能愛護,可見他的存心非常的仁慈寬厚。所以,時時提醒自己愛敬存心,你的愛心與恭敬心一定會表現在你的言語行為態度之中。
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精進是最重要的,只有精進精進再精進的人,才有機會把我們本自具有的智慧展現出來。那才是真正發心願生西方,那才是無上的菩提心;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貪嗔癡慢、人我是非統統捨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回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摘自 淨土修行必讀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