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祖師同行》文摘19
——山深因少客來游[1]
四祖寺真是安靜。記得自己以前曾經在一個好天的時候,數過來廟裡的游客,只有十三人。師父以前也說:“這裡真奇怪,有飯沒有人吃,有屋沒有人住。”五年過去了,也沒有多少改變。這不,這幾天齋堂裡面吃飯的人也就三十來個。遇到法會人多的時候也沒有超過五百人,而且大多是師父號召來的各地信眾。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在四祖寺用功的人好像基礎都比較高。尤其是在打七的時候,來這裡用功的人功夫都比較深,這可能與交通的方便程度有關系。自己就有這樣的感覺——人少有人少的好處,很安靜,可以好好用功。所以用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來概括:“山深因少客來游”。
其實這種現象不是現代才這樣,在古代也是如此。黃梅出了三位祖師——四祖、五祖、六祖。就像五祖說的,“棟梁之材出自深山老林”。所以這裡“山深因少客來游”也就不奇怪了。古代很有名的黃梅東山演和尚的一首偈子裡也有體現:“白雲堆裡古家風,萬裡霜天月色同。林下水邊人罕到,方知吾道樂無窮。”
藥山惟俨*禅師在馬祖道一禅師的指導下開悟後,回到石頭希遷*那裡,演出了一場真正的“山深因少客來游”。我們來看下面的對話:
一天,惟俨禅師在石上打坐,石頭和尚見了,便問:“汝在這裡作麼?”
惟俨禅師道:“一物不為。”
石頭和尚道:“恁麼即閒坐也。”
惟俨禅師道:“若閒坐即為也。”
石頭和尚道:“汝道不為,不為個甚麼?”
惟俨禅師道:“千聖亦不識。”
石頭和尚一聽,知道惟俨禅師已經徹悟,於是作偈贊曰:“從來共住不知名,任運相將只麼行。自古上賢猶不識,造次凡流豈可明?”
後來,石頭和尚垂示惟俨禅師道:“言語動用沒交涉。”
惟俨禅師道:“非言語動用亦沒交涉。”
石頭和尚道:“我這裡針劄不入。”
惟俨禅師道:“我這裡如石上栽華。”
石頭和尚於是印可了惟俨禅師。(《禅宗大德悟道因緣》)
“從來共住不知名”不就是因為“山深因少客來游”嗎?當然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公案,能夠用來說明“山深因少客來游”。以後會慢慢地搬出來供養大家。
--------------------------------------------------------------------------------
[1] 唐寅題畫詩句:“野水荒亭氣象幽,山深因少客來游。啼禽欲歇煙霞暝,一對西風落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