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就是要放下、去掉對善根、福德的貪著。功德、善根不能留給自己,要回向給所有的眾生。
有些人覺得:“我積累的功德、福德給眾生了,那我怎麼辦呢?我是不是就不能解脫、不能成佛了?”這是凡夫的想法。你把功德、福德回向了,放下了對功德、福德的貪著,你的功德、福德才能圓滿。
我們的功德為什麼不圓滿,福德為什麼不圓滿?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就是因為有執著、有貪著、有欲望。這是一種障礙,是功德圓滿,福德圓滿的障礙。去掉對善根的執著,去掉對功德、福德的執著,功德才能圓滿,福德才能圓滿。把功德、福德回向給眾生,願這些能夠成為眾生成佛之因,這是一種使功德圓滿、福德圓滿的方法。
前面的發心和後面的回向,這兩個沒有太大的區別,一個是在做功德之前的發心,一個是在做功德之後的發心,兩個都是菩提心。
回向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以悲心,將功德、善根回向給三界一切眾生,若是回向給一兩個眾生或一部分眾生,不是菩提心,不圓滿;第二個條件是願這些功德、善根成為眾生成佛的因。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這兩層含義,才是圓滿的回向,才是和菩提心等同的回向。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回向也有世俗的回向和勝義谛的回向。剛才說的具有兩個條件、兩層含義的回向,是世俗谛的回向。勝義谛的回向是站在三輪體空的角度,有空性智慧的攝持。回向的時候,回向者自己,回向的對境(一切眾生),回向的功德和福德,三輪都是如夢如幻的,都要觀為空性,有這樣的境界、見解的攝持,才是三輪體空的回向,這種回向是勝義谛的回向。
作為凡夫,沒有明心見性,沒有登地,很難做到真實的三輪體空的回向,但是我們可以做相似的三輪體空的回向,這種回向很容易,誰都可以做到。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文殊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普賢菩薩怎樣回向,我也怎樣回向。這些就是相似的三輪體空的回向。
----------摘自2011《佛子行》講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