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這個慚跟愧,淨空老法師有給我們開示,要怎麼樣叫慚愧心呢?就是永遠虛心接受教誨,你就容易生慚愧心出來。就是印光大師說的,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有我是凡夫,你就會生慚愧心了。佛經理深,真的很深,為什麼?因為我們用的還是妄心,我們的心不純、不真,我們要是純真的話,我們一讀經文、一聽經文,我們就超越了。像惠能大師,人家他心很純正,你看他一聽到客人在客棧裡面誦《金剛經》,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契入了。這就是他心純淨、純真。他純正的時候,一聽經文,他就契入經文這個境界了。
從六祖大師的謙卑、從他的恭敬,只有真心才做得出來,妄心做不出來。妄心帶著傲慢,說沒有傲慢,也有傲慢,他自己有傲慢,不知道。老法師說,他要是沒有傲慢的話,他就是大徹大悟,他就明心見性了。這是我們要認真去反省,我們沒有大徹大悟,我們就是有傲慢心。為什麼?因為我們還用八識,不是用四智。八識裡面有我見、我愛、我貪、我慢,你怎麼能夠說沒有呢?如果你沒有傲慢心,你就是已經轉識成智了,那你就是法身菩薩,跟惠能大師是一樣的,同一等級的。
老法師說,人要有自知之明,這個人就可以救,這種人佛會度他。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佛對他無可奈何,佛講的東西他不信,他不能夠理解,障礙在這個地方。所以用現代的話來說,佛對於知識分子,古時候中國講士大夫階級,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是針對知識分子。為什麼?因為剛強難化,上智好度,上等根器的很好度,像惠能大師就是上根利智的,五祖幫助他不費力氣,一席話就讓他證果。下愚也很好度,鄉下的阿公阿婆就是下愚,他愚笨、下愚,什麼都不知道,好度。教他一句佛號,他就老實念到底,往生的時候瑞相稀有,好度。麻煩就是中間這一塊,不上不下,這一種人、這一塊的人是最多的。所以我們要有自知之明,知識分子能夠得度,就是因為他虛心接受教誨,永遠虛心接受教誨,到等覺還是虛心接受教誨,才能圓滿。這是講到慚跟愧,我們特別引用老法師講這一段經文,就是永遠虛心接受教誨,你就能夠很容易生慚愧心出來。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一九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