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修行的終極目標是為了脫生死,而脫離輪回。那麼如此“宏偉藍圖”的背後,則應該先視修行為,輔佐我們當下每一個環節與時間結點,以及實實在在生活中的“軍師”角色。
未接觸佛法修行之前,可以說,每當我們遇到人生中的困境之時,總是在情緒上瀕臨“崩潰”的邊緣。無論我們年齡幾何,面對程度大小不同的問題與困難時,往往讓我們舉步維艱的並不是事情本身,更多的時候是我們面對問題時,誇大其辭的反應。所以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往往讓我們沮喪的,並不是真正可以難倒我們的事情發生,而是我們敗給了不能自控的情緒面前。所以,我們往往只埋怨不順的境遇和不如人意的事情,卻從來不去理智看待自已,面對問題及處理問題的能力匮乏。
時下很流行一句網絡用語“藍瘦,香菇”,其來源,是一個年輕男孩在面對感情失戀後的一段自述視頻,不算地道的普通話,只是短短幾句,表達自己的“難受,想哭”的心情。卻引起了很大的關注,於是,大家紛紛借用這兩句話,來抒發各自的心聲,以此來宣洩我們面對窘境和無助時的心情。不經意的流露卻引起如此大的共鳴,其現象背後,也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脆弱感,以及我們大家面對困難與沮喪時較弱的排遣力和自我安撫能力。
其實很多時候,修行的本質還是需要我們很好的回歸於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如實接受所有的教法與修行訣竅,並落實於踏實的修行當中時,長遠的看,是為了脫離輪回而離苦得樂。但是著眼於眼前,修行也能帶給我們非常務實的好處和幫助。要知道,很多時候,我們感覺痛苦和絕望,真正的原因是我們沒有發現和認知絕望背後的希望。修行的務實,是讓我們無論長遠與否,都能夠漸漸培養起面對問題,處理問題,其當下所引發的情緒困擾,只有很好的把情緒的起落,與困境本身相剝離,那麼在面對困難之時,也就不會茫然無措的一味“藍瘦,香菇”了。好的修行,本身就是支離我們繁雜情緒,並給予其很好梳理的過程,所以,佛法修行,既宏觀也微觀,既宏偉也務實,無論大小困境,能通過漸修漸行,認識並發現每當看似絕望之後的希望,這種轉化的能力,一定需要用心的定力來掌控我們的情緒肆意發展。生活或濃或淡,境遇是喜是悲,終究也只在那一念的轉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