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人間天:為什麼說這個時代是五濁惡世?五濁表現在哪裡?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阿彌佗經》雲:“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大概都知道五濁分別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這個詞在中國是佛教專有名詞,梵語叫做劫波,劫的本意是大時,就是比較大的計時單位。一個世界從誕生到毀滅的完整周期就可以叫做一個劫。所以虛空中各個區域的劫的時間概念並不相同,就像地球一天是二十四小時,但有的星球一天就二十五小時,有的就幾小時,因為時間概念本身是抽象概念,為了更好地描述,一般都會和周遭的我們能理解的事物連接起來。比如一輪的四季是一年,一次月亮的圓缺叫做一月,太陽的升落一周叫做一日,再把一天分為幾個時間段。中國古代分為十二個時辰,古印度分為六時,我們因為可以觀察一天的時間流逝,但是很難觀察一小時的流逝,乃至一分鐘或者幾秒鐘。

  1.增劫和減劫

  劫是世界形成到毀滅的一個周期需要的時間。因為世界的大小不同,狀態不同,需要的時間並非一致。在地球上討論的劫也是這樣,世尊為了幫助我們理解劫,把一劫分解為四個階段,分別叫做成、住、壞、空這四部分,每個部分需要的時間長度幾乎一致,每個階段又可以再分為二十個小劫。就像把一天分為二十四小時後,要繼續分一小時是多少分鐘一樣,這二十小劫對我們來說也很難理解,於是繼續分解小劫,每個小劫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增減兩個部分。一般我們提到增劫、減劫,都是在說一個小劫裡的部分,不是大時的那個劫波的意思。

  增劫是人的壽命會從最低的平均十歲開始,每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一個過程就算作一個增劫,相反減劫是從人壽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少一歲,又減少到十歲,這一個周期裡的兩個過程算是一個小劫。大時的一劫相當於要有八十個小劫,或者是一百六十個增劫或減劫。

  若按數學來算一個劫波的時間大概是十三億年左右,可是這是理想算法,因為佛陀說到的八萬四千歲是一個概數,是非常久非常久的意思,而人的壽命在十歲的時候也不是馬上就觸底反彈,所以在壽命很久的情況下,可能會持續非常久,也可能在人壽十歲的時候持續很久。

  當人的狀態出現下滑的時候,人的壽命就開始減少,這個下滑包括很多部分,比如說外在的世界、能觀察到的色身和很難觀察到的心境,這三個部分都會有反應。於是佛陀又把身量高低附錄在增減劫的表現之中,到十歲的時候人的身高只有現在一肘那麼長,也就是三十多厘米那麼高,可能比現在吉娃娃那種小狗還要短。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些,不過在白垩紀時候馬的大小就和現在的小狗那樣大小,並非如現在這樣巨大,只不過時間經歷太長,我們真地無法觀察這種滄海桑田的周期。比如在幾千萬年前,喜馬拉雅山都在海底,這幾千萬年的更迭,喜馬拉雅成為世界屋脊,或者幾千萬年後馬裡亞納海溝也會成為新的陸地,或者成為很高的山峰,只是這個周期超越了人類的觀察范疇。

  2. 人壽兩萬後的主要災難

  當人的染污形成後,壽命就開始減少,也伴隨出現了世界狀態敗壞、色身狀態消弱、內心狀態惡濁的情況。到壽命減少到二萬歲後,這個世界就進入到了劫濁。在劫濁裡會面臨三大類情況也可以叫做三災,但是這不是在壞劫時候的水火風三災難,人壽兩萬後的主要災難分別為:殺伐、饑餓、疾病。

  首先,外在世界的殺伐,代表了眾生間的相互傷害和追討,暴力事件頻繁發生;在色身層面的殺伐,表現為身體開始出現種種不圓滿,比如樣貌的丑陋,光澤減少乃至灰暗,或者會出現很明顯的胎記疤痕,這色身不再那麼尊貴,很容易受傷,很容易被傷害;在心裡層面的殺伐,代表了人內心的不安定,常常出爾反爾,在心念裡常常自己否定自己,新的念頭升起剝奪了老的念頭,但是更新的念頭又會不斷升起,不斷剝奪舊的念頭,而此時的人希望保有固有的念頭,就進入到一種內心的爭斗中,這也代表了人的定力已經很差了。

  這外在世界的殺伐是隨內心的殺伐而來,伴隨形成了色身的殺伐狀態。佛經常常說到“相隨心轉,依報隨正報轉”外在的相就是依報,正報就是這個心,此心做一切善,則招感善境界;此心造作惡行,則招感惡境界,境界無好壞,因為有心的分別而有了境界的好壞,於是山河大地無好壞,因心不同而有好壞之分。如前文提到贊美,如果只是贊歎山河大地外在世界的壯美,這不是贊美,只能算是誇大的描述;對色身狀態的贊美,也不能叫做贊美,如果沒有內心活動的參與,一副色身和一個死倒的餓殍有什麼區別?

  不管贊美什麼,最後肯定是因為有了內心活動的參與才有了價值和意義,這種贊美才算是合適的。而一切脫離了對內心觀察的贊美都不算圓滿,當我們看到很多贊偈,這裡要感慨很多人能如此行做,但是如果沒有感恩,哪裡有贊美可得?於是當我們想去贊美佛菩薩,如果沒有感恩的心,這贊美也不值得一聽。

  劫是時間概念,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就算一個世界進入到減劫,或者進入到劫濁,只說世界是沒有意義的,還是要提到色身狀態的衰弱和內心層面的惡濁,這才能更好地理解劫濁,理解輪回和生死。

  在劫濁的時候第一種殺伐的傷痛就很重了,再繼續向下就出現了饑餓,外在世界的饑餓好理解,比如說稻谷的不成熟,風雨不時,五谷不熟,自然災難導致世間的植物都很衰敗和脆弱,植物雖然是無情眾生,但是完全依賴世界的自然運轉,是靠天吃飯的,天時不好這個范圍內的動物植物就都出現一種饑餓狀態,匮乏的狀態,不夠豐足。

  饑餓在色身層面代表了色身的氣色衰弱,沒有力量,沒有耐力,發育不良,先天不足,容易疲勞困乏,相當於在亞健康的狀態。饑餓在內心層面代表了匮乏,對善的漠視,對惡的麻木,想升起善來卻很難行動,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想遠行,雖然在前進可是卻多有波折。在有的經文裡叫做“王難、兵難、饑馑和瘟疫”。

  第三個就是疾病,疾病在世界層面來說,那就不是簡單的風雨不調了,而是災難並起,惡風惡水長久不斷,或者一旱多年,一下雨就洪澇多年,這就是一個病態的世界,在這樣環境生長的植物,原先是安全的,可是在這樣的環境就可能是有毒的,有毒和無毒並非簡單由物種來判斷了,因為物質是世界中的物質,世界是充滿毒氣的,物質怎麼能沒有毒呢?

  疾病表現在色身上就很容易理解了,身體就不是亞健康那狀態了,而是各種病苦不斷上演,於是這個色身想保全都很難,不是這壞了就是那壞了,奇奇怪怪的病越來越多,凶險的疾病越來越多,爆發的頻率越來越高。

  疾病表現在內心,就像有的人想行善卻惡心充滿,這代表了人內心已經喪失了正確的堅守了。我比較喜歡《黃帝內經》裡的一句話:“夫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如果有正能量在內,外在的風邪濕毒是不能對此人形成影響的,而內心的疾病,代表了人的正念喪失,惡念充斥,就算發心向善,卻也常常中悔狐疑,乃至在其中誹謗叢生,惡念不可遏止。

  這三災隨著劫濁而到來,隨世界的敗壞,三災對世界、對色身、對內心的傷害程度就越深,在這樣的環境想勸人行善都是非常難的事情。等人壽減低到一百二十歲後,這個世界就徹底地進入到了五濁惡世,世界的狀態、色身的狀態、內心的狀態都是整個劫波中最糟糕、最惡濁、最差勁的階段。

  3.世界進入到命濁的狀態

  世界進入到命濁,就是第五重混濁時,人的壽命就減低到一百二十歲以下,到這個狀態出現了大面積的早夭,而東勝神洲的人平均是二百五十歲,雖然有疾病,有死亡,但是大面積的早夭還不存在,只是偶然的少例;西、北兩大洲的人壽都能活到固定年歲,沒有早夭的事情,所以當南閻浮提洲的人壽掉到一百二十歲以下了,早夭的階段就到來了。在這種情況下,無常以其迅猛和不可預知,橫掃著南閻浮提,人不一定活到什麼年歲,可能還沒出生就死,可能沒活兩天就死,也可能活幾歲就死,這個時候的南閻浮提是天災人禍並起,對於這些沒地方說理,也找不到人和你說理。

  劫濁雖然是一個時間標志性的意思,但是當世界進入到這種環境了,就標志這個世界的整個狀態急轉直下了,其中的眾生狀態也如此,內心境界也如此,這就如古人說的“逆水行舟”一般,不前進就只有後退的份了。而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前進還要努力精進,很可能雖然在努力前進,但是也在隨著整體向下滑行,就像奔流直下的河水,我們劃舟爭渡,不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一直在隨水流遠,只有真正的抗爭了整體下行的速度,才能算是持平;想要前進確實太過艱難,這就是惡世的狀態。我們懂得了惡世原來是這個樣子,就更加能懂得諸佛贊歎釋迦牟尼佛了,在這樣惡濁的環境還能示現成佛,這太不可思議了。

  4.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余下的四濁分別是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見濁是根基,煩惱濁是見濁的深入,見濁還是建立在色蘊的基礎上。我們這樣對照一下,劫濁對應色蘊,見濁對應受,煩惱濁對應想,眾生濁對應行,命濁對應識,這就是五蘊對五濁。加入《楞嚴經-五十陰魔》的部分,這五重濁就又對應了五種錯誤的妄想,也就是心念的五濁導致外在五濁,而色身的五濁是首當其沖被發現的。在五濁的層面如果要繼續展開就很大體量,對很多同修來說不容易理解。

  倒過來說,因為八識裡蘊藏了無量的種子,不斷地釋放,不斷地向外拋射,這個時候就是命濁,在這樣的狀態裡生命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因為八識裡的善惡種子太多了,要是不受限制地隨便拋射,這人的生命得多混亂?人為什麼會短壽、會早夭?一定是業力使然,尤其是殺業最重,也是最多的,哪裡來那麼多殺業?這輩子有,上輩子還有,無量輩子都有,以這種巨大體量的善惡倉庫,釋放業力牽引,這個生命怎麼可能獲得自在呢?

  本次就分享到這,阿彌陀佛。

 

上一篇:《古八德全書》悌的故事(二)
下一篇:人間天:久經輪回老靈魂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