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萬行大和尚:學佛之人要福慧雙修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的人,最初要把自己的虔誠心培養起來。如果說你學佛很久了,你的虔誠心還沒有培養起來,可以肯定,你是一個業障非常深重的人!一個虔誠心沒有培養起來的人,他不可能入門的。要對佛祖虔誠,要對因果深信。

  學佛修道,不外乎修福修慧。可是修行人整天都把“開智慧”掛在嘴上,實際上,許多學佛人並沒有開多大的智慧。都是為了開智慧、修福報而學佛的,為什麼福慧打不開呢?在你的虔誠心沒有建立起來之前,你的福慧是沒有辦法修起來的。

  你以為自己是在修道,是在修福、修慧,實際上你所作的一切根本沒有擊中焦點!不要說開智慧了,許多學佛人就連福報還沒有培養起來,如何開智慧呢?因為你沒有福報,你不能遇到善知識,你所遇到的善知識,多數都是邪知邪見!

  一個有福報的人,他不出去尋找善知識,自然能夠與善知識相遇。《彌陀經》中講:往生西方淨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福是怎麼來的呢?一是惜福、二是修福。我們不用說“修福”,連自己先天原有的一點福報都沒有珍惜!你這一世能夠遇到佛法,可以說不知道是你前邊哪一世種過善因、種過福報,所以才能夠聞到佛法。

  沒有福報的人,你想做任何事情,即便你有智慧也不能成功!這就如同一個容器一樣,你如果沒有這個容器,你用什麼來裝東西呢?你沒有大的容量,如何做大事呢?成佛是最大的一件事,想了脫生死,難道不是大事嗎?

  人生兩件大事:一個是“生”、一個是“死”。生已經過去了,我們沒有辦法把握住,唯一能夠把握住的就是“死”。人世間,你們說唯有什麼不能重復第二次?唯有死不能重復!人一生當中只有一次死亡。時常聽到說某某人死了好幾次都沒有死掉,說是已經死過去了,又回來了!實際上這不是真正的“死”。

  除非是有一種開悟的人,他得了道了,他每一次入定都是一次死亡。而對於你一個沒有入過大定的、沒有脫離過軀殼的人來說,你只能夠經歷一次死亡。可是這一次的死亡,你根本沒有辦法把握!死亡和入定是一樣的,都是由粗變細、由細變無。

  我們一個人如果知道惜福、會修福的話,走到任何一個地方都會有善緣,你的理想都能達成。那麼如何去惜福呢?人都有一種惡習:不是自己的東西都不會去珍惜,不花錢的東西都去糟蹋!對於一個深信因果的人,他絕對不會這樣。因為一個人一生中的福、祿、壽,早已經決定了。即便你是修行人,十有八、九也已經定死了,你想改也改不掉!

  所謂的能夠改變命運,第一是你能夠遇到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是真正的明眼人,才能夠幫你改變命運。第二是你已經入道了,能夠改變命運。如果說這兩點你沒有具備的話,你即使是刮個光腦袋,天天念經拜佛,仍然超越不了因果、改變不了命運。你一生中的福、祿、壽,生來是多少,活著的時候一點不會增!

  為什麼要惜福?就是要延長自己的生命,用來修道。經常看到一種人:一大張白紙,上面寫了一個電話號碼,就把紙給撕掉了。白花花的一張紙!雖然這張紙你沒有花錢,但是仍然要從你的福報裡面扣除這一張紙。正是因為你有這個福報,你才能不花錢用到這一張紙。如果你是一個學佛的人,連最基本的因果都不相信的話,根本不配是一個學佛的人!你也不可能把福報修起來,更談不上了脫生死!

  一個電話號碼,怎麼會用得了一大張白紙呢?現在的白紙很多都是幾分錢一張。從一件小事情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命運,生來就那麼大的福報。有一些人那麼勤勞,可是連溫飽都不能保障。我們也時常看到許多有智慧的人,做什麼都失敗,做生意賠錢,炒股票也賠錢!

  我們也經常開玩笑說:某某某傻乎乎的,一做生意就賺錢,一炒股票就發財!也承認人家福報大。那麼福報是怎麼來的呢?一是前世修來的,二是要惜福。為什麼寺廟裡掉一粒米,都會撿起來吃掉呢?難道寺廟裡還缺那一粒米?有很多出家人,米粒掉到桌子上都會撿起來吃掉。他不是缺那一粒米,是因為他深信因果,知道所糟蹋的都是自己的福報!

  有的人生來就是一副尖嘴猴腮的樣子!小腦門、瘦鼻梁,生來就沒有福。為什麼是這樣子?前世就沒有修福報。學佛的人你沒有機會修福報,就要修智慧;沒有機會修智慧,就要修福報,兩頭總要抓一頭。

  講起來我們都懂這個道理,可是為什麼沒有辦法落實在現實生活當中呢?因為講起來太簡單了、太容易了,任何一件事講起來都容易,做的時候都很困難。尤其是學佛,是從自身做起,縱有一點小聰明,也沒有必要炫耀,只能夠說明你前世修過智慧。福慧如同左腳和右腳一樣,缺一不可!一個真正的學佛人,他一定既懂得修福,又懂得修慧。

  修行是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拿過來、裝進去。我曾經講過:為什麼佛祖要把六度的順序那樣排列?六度的第一位是什麼大家知道嗎?(答:布施。)為什麼要把布施排在前面?

  我們常講要開智慧,既然是“開”智慧,那說明裡面原來就有智慧,只是如何把它打開。實質上把裡面的東西拿出來,叫做“開”。可是許多學佛的人喜歡從外面索取。如果你用一種持續不斷地從外面索取的方式來修智慧、修福報的話,那只能讓自己的福報和智慧的源泉干枯掉!往下沉哪!

  如果你把“布施”修好了,根本不愁智慧。可是往往我們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小利益——今天出去做事我又贏了,我又把對方擊敗了,又把對方的錢賺到手裡邊來了!豈不知從另外一種無形的空間來講,你又少了,你得到了有形的東西就會失去無形的。實際上有形的東西是表相的東西,無形的東西才是根本。有形的東西是在受無形的力量支配。

  福報是做人做事慢慢修來的,功德也是通過做人做事的時候修來的。我記得有一天晚上和一個師父聊天的時候,我說多數修行人死了以後,不僅沒有了脫生死(去極樂世界更不用說了!)而且多數會淪為孤魂野鬼!他當時跟我辯論說:既然修行人死了以後,多數淪為孤魂野鬼,那我們還學佛修道干什麼呢?

  我說:就目前多數人的這種修行的方式方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死了以後會淪為孤魂野鬼!我為什麼持有這種觀點呢?我說你看一看現在修行人的形象和修行方式,和古人修行的形象和方式方法比,有什麼區別?想了一陣子,他說:現在的修行人和古時候的修行人絕然不同,有本質上的差別!他當時談到:現在的修行人,剛開始信佛、學佛修道,就要和環境、人群隔開,不和大家接觸,不願意做人,不願意做事,偏偏喜歡貪圖清淨,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面!

  你既沒有入道,還沒有和道相應,躲在屋子裡干什麼?是在打妄想,是處在散亂當中,只是身體沒有動,頭腦裡面就像開運動會一樣!只有入了道的人,與道相應的人,你到任何一個地方,就像手機信號一樣,都不會間斷,永遠與道相應。即使你是在打架,在罵人,如如不動、明明了了的那個東西,仍然朗朗現前!

  可是現在的修行人呢?不是散亂,就是昏沉。剛剛不散亂了,又要昏沉;剛剛不昏沉了,又開始散亂!過去的人是怎麼修行呢?一開始信佛,一學佛修道,先出去把自己的福報資糧、智慧資糧給培養起來、建立起來。福、慧資糧都具足了,才能夠具備學佛修道的根本條件。

  過去的人強調見地和行願,可是現在的修行人,恰恰不注重這兩點!一個沒有見地的人,絕對不會去行願,因為他不知道行願的重要性。過去開悟了的人,已經得到了根本智,為什麼還要去行願,十年如一日地行願呢?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大施主往廟裡面施捨財物,我們承認人家福報大!按道理來講,我們出家人是修福修慧的,可是為什麼還沒有人家施主福報大呢?有一種詭辯的修行人會說:我怎麼沒有他的福報大呢?他把錢拿到我的廟裡來,不就是我的福報大嗎?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仔細分析一下,真的不是這樣。

  無論你是開悟了還是沒有開悟,行願,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也就是說孜孜為善、念念為善,時刻都不能放棄。如果你來世要做人的話,你也要具備大的福報、大的智慧,才能夠投胎做人。福慧不具足的話,你臨終的時候自然會迷失方向。要想投胎於人道,你必須要有一定的定力,神識不散亂、不顛倒、能夠認清方向,才能夠投胎人道。

  沒有行願的人,尤其是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貪圖清淨的人,你和外源切斷了,你的福慧怎麼培養起來呢?你既然沒有福慧,你怎麼可能來世做人呢?往生西方淨土,那更不用說了,都是“免談”!學佛的人都知道,你就是往生天上,還要把五戒十善修好了,才能夠生天。別小看了生天這個果呀!天人的果位也不是簡單的,要把五戒十善都修好了,才能生天界。

  現在的修行人雖然也知道修福報,可是以這種方式修福報,我簡直不敢說!一旦說出來,會打消了大家的積極性。無論你采用哪一種方法,如果沒有把它儲存到阿賴耶識裡面,全部是空談,沒有用。

  如果你想帶到來世去享用,那就要把你所修的福慧,儲存在阿賴耶識裡面。如果沒有儲存進去,你怎麼能帶到來世受用呢?為什麼沒有儲存進去?因為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不痛不癢、無心無力,所以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沒辦法儲存進去。甚至連你的第六意識裡面都沒有儲存進去。前面做,後面忘,所以你永遠沒有福報、沒有智慧!

  我們現在為什麼沒有福報和智慧?因為前世做人、做事都是采用這種方式,所以這一世又窮又笨!為什麼過去學的東西現在能夠受用?就是因為你把它貯存到了第六意識裡面了,甚至還貯存到第八識裡面了,所以現在能夠受用。你現在做的事情想來世受用,同樣也要通過一種方式把它貯存在第八識裡面。這就好比說你今年收的糧食,想要放到明年、後年受用,你必須要把它放在糧倉裡妥善保存起來。如果你沒有放到糧倉裡,放到外邊就壞掉了,就沒有辦法留到以後來受用。(這時有人中途進來,師吼道:來這麼晚了,不要進來了!出去呀!)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無論大事、小事,你都要用心做。只有你用心投入了,才會把它刻在阿賴耶識裡面,以後,乃至來世才能夠受用。你做任何事情,達不到忘我的地步,根本沒有辦法儲存進去!只有當一個人忘我的時候他才沒有我執,才能夠與他所做的事情融為一體,才能夠把第八識的大門打開,內外合二為一、同一體。

  在這裡我們說個題外的話,就如剛才那一幫人,穿個高跟鞋,進來時那麼大的聲音!一個不會察顏觀色的人,一個不會體諒對方的人,他永遠不會成功!即便他成功了,也是剎那間的,很快又會跌倒下去。

  如果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為對方考慮的話,你們可以想象後果是什麼樣子?!因為你不需要的,對方也不需要;你所需要的,別人也會需要。如果你們所做的事情連你自己都不滿意的話,你最好不要拿出來!連你自己這一關都過不了的話,如何擺在別人面前呢?

  一個對自己都不負責的人,他又怎麼能對別人負責呢?我曾經講過一句話: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馬馬虎虎,你在臨命終的時候,同樣還是馬馬虎虎,到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都行!這就是有一天晚上我罵你們的話:“最沒出息的人就是從眾的人!”從眾心理特別重的人,是最沒出息的人。人家說上東方,你說行啊;人家說上西方,你也上西方。人家怎樣做,你也怎樣做,這就是從眾的人,是最沒出息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沒有智慧,沒有主見,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照理來說,講課這麼長時間了,你遲到一個多小時,應該是很不好意思的,輕手輕腳地進來才對。可是一個個穿著高跟鞋,“咯噔咯噔”,若無其事地進來,這樣的人你跟他交朋友,最後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呢?!

  現在許多人都說對方不好、難打交道,可是都沒有在自己身上檢查一下,自己做人做事的方式對不對?為什麼我們在禮佛以後問訊的時候,兩手的食指尖相觸碰一下額頭呢?傳統的動作一定是要碰一下額頭才對。可是現在許多出家人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只是這麼搞一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准確到位的姿勢,必須要碰著額頭。就是要告誡自己,不要隨意起心動念。你如果起心動念了,馬上要叫它就地熄滅!

  心靈這只眼睛不要看外面,要看自己!要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照顧自己的神識不要跑到外邊去了。不要光盯在別人身上,要從自身做起,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每個人如果都管住了自己,就是把團體管好了!因為團體是由每個人組成,團體如果捨棄了“你”、“我”、“他”,也就無所謂團體,所以說“你”管好了,“我”管好了,“他”管好了,就是把團體管好了。

  一個人學佛修道,不是靠別人督促你,要自覺自願地發心才可以。如果要別人來強迫你的話,說明你做人已經非常失敗了,無論是學佛還是做人,都是要做自己願意做的事,你如果不願意做,就不要難為自己!

  我們所做的一切,沒有誰一定要強迫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位置、非常適合自己的空間。如果說這個位置、這個空間非常讓你難受的話,你不妨早一點挪個位置、換個空間!就像北方的樹木和南方的樹木,都有它們適宜自己生長的不同環境。

  人也同樣具有這個特性,如果你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不是心甘情願的話,不妨馬上改變一下,如果你願意做,就要用身心投入把它做好、做到最完美。

  實際上你有一顆馬馬虎虎的心,不是害了別人,最後被害的,還是你自己。你做任何事情都是馬馬虎虎,那麼你對自己內心的“貪、嗔、癡”也是馬馬虎虎。開不開智慧,福報修來沒修來,你也是馬馬虎虎。管它“生”呢,管它“死”呢,都是馬馬虎虎!

  如果你有一顆求完美的心,你穿衣服,必須要求合體,不合體,你就會把它扔掉;你吃飯必須要吃得恰到好處,不到“好處”你也不會丟碗;你下地干活,也必須要干得完美,你在心裡面才會把這件事情給放下!

  因為你有一顆求完美的心,一旦有一天你來學佛修道了,也同樣要把“學佛”做到最完善、最完美!你絕對不會馬馬虎虎,因為你沒有一顆馬馬虎虎的心。

  學佛修福慧呀,都是這樣修來的。你只知道修福慧,不知道惜福慧,也沒有用!你會賺錢,不會存錢,就像是一個沒底的桶一樣;你會存錢,不會賺錢,就如同沒有源頭的水一樣!

  經常看到我們廟裡的垃圾桶裡,有許多東西還能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它的作用,就扔掉了。我們有一位出家師,他從裡面揀回來一本掛歷,他覺得那個掛歷的紙張質量很好,扔了很可惜。他說這個掛歷的背面是一張白紙,完全可以用來寫字。為什麼他能夠想到這一點,能夠從垃圾桶裡把它揀出來?實際上他缺那一本掛歷的錢嗎?都不缺!為什麼他會這樣做?

  我們記一個電話號碼給別人的時候,只用那麼一點紙片,多一點就不撕掉,絕不會因為記一個電話號碼,就撕掉一大張紙給別人!難道我沒有錢買稿紙嗎?我們從去年成立了籌建委員會,到現在已經投入現金500多萬了,怎麼可能買不起一點稿紙呢?我們該投入的,該花的錢,再貴不要吝啬;不該浪費的,沒有用的,再便宜我也不要!

  今天就說這麼多了,如果你們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說出來一同探討。我所講的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是我自己做人、學佛的思想心得,不能代表大家。

  回去參一句話:“腳踏實地,過後無痕。”

 

上一篇:智能上師:方辯塑像,不解佛性
下一篇:劉素雲:最新《慈雲法語》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